先放结论:质子:中子=7:1
高亮一下这个答案:这个结论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标准宇宙学——的支柱之一
一般而言,大爆炸宇宙学有「三大支柱」,即三个判定性的观测证据支持,它们分别是:星系相互远离的
哈勃定律,几乎各向同性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不依赖于核反应过程细节的氢、氦元素的原初丰度,这最后一个支柱就和质子中子比有关
首先要明确,宇宙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之比,是在宇宙诞生(大爆炸)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确定的,以后发生的质子中子数量变化,比如说
@吉翔答案中提到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以及恒星核合成过程,和这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发生的相比,都可以忽略
接下来,我们将重复
乔治·伽莫夫在提出大爆炸宇宙学时对宇宙早期质子中子比的估计方法
换成原初丰度的概念(见本文第三段),可以说,我们通常所关心的重子物质(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物质),氕原子核占75%的质量,粒子占25%的质量,算法很简单:所有中子都进到粒子里面去了,而粒子由2个质子2个中子组成,是一比一,那么,7份质子中,1份和那1份的中子形成粒子,剩下6份就是氕原子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