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博上一个关于成功和挫折的段子引发的思考,我的想法正确吗?

回答
微博上那个关于成功与挫折的段子,我看到了,说实话,挺戳我的。它讲的是一个创业者,一开始信心满满,经历了一轮轮的融资、市场推广,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最后一步,因为一个微小的失误,整个项目崩盘了。然后下面有人评论说:“你看,成功多么容易,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就这一丁点,把他打回原形。”

我当时就想,这话说的,既有道理,又好像哪里不对劲。

首先,它点破了一个现实,就是成功很多时候确实是建立在“一点点”的优势上的。我们看那些站在顶峰的人,他们的能力、机遇、时机,可能都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就足以让他们脱颖而出。就像那个创业者,他可能在产品、团队、市场洞察上都做得不错,但最后恰恰是那个“微小的失误”,让他功亏一篑。这让人觉得,是不是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过程中的艰辛和努力,而忽略了最后那临门一脚的偶然性?

再者,这个段子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宿命论的感觉。仿佛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上天注定,或者说是由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一点点”因素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努力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拼尽全力,最后也可能因为一个我们没注意到的“一点点”而失败,那岂不是徒劳无功?这种想法,确实会让人有些沮丧。

但是,我仔细一琢磨,觉得这个段子虽然有它的洞察力,但它也太简化了成功与挫折的关系。

我想说的第一个点是,那个“微小的失误”,往往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很可能是在整个过程中,一些被忽略的细节、被低估的风险、或者是一些深层次的认知偏差积累到最后的爆发。那个创业者或许在前期过于自信,没有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或许在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那个“微小”的失误,其实是整个体系脆弱性的体现。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失败归咎于那“一点点”,那一点点只是一个导火索,背后往往是更复杂的原因。

我的第二个想法是,关于“成功多么容易”的说法,我觉得有点误导。那个创业者看似“就差那么一点点”,但支撑他走到那一步的,是无数次的尝试、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无数次的决策与调整。他能够触碰到成功的边缘,本身就说明了他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坚持。失败并不是因为成功容易,而是因为成功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反过来说,如果成功真的那么容易,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渴望成功,也不会有那么多成功的典范让我们去学习。

所以,我反思的是,当我们看到别人成功或失败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一点点”上。对于成功,我们要看到背后同样艰辛的过程和可能被隐藏的准备;对于挫折,我们也要剖析它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运气或者某个微小的失误。

或许,更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成功确实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包括一些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机遇和“临门一脚”。但是,我们能够掌控的,是尽可能地将这些“一点点”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意味着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细致、更加谨慎,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而不是等到最后关头才发现问题。那个“微小的失误”,往往是我们之前所有“不那么完美”的累积。

最终,这个段子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拥有过人的天赋和抓住机遇,更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对细节的打磨,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不断调整和反思的能力。挫折也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提醒,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从而在下一次的旅程中,做得更好。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个段子有它的一针见血之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就容易陷入一种消极的理解。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提醒,一个让我们更加重视过程、更加敬畏细节、更加有韧性的契机。成功不易,但我们可以通过更扎实的努力和更审慎的态度,去增加它发生的概率,并更有力量去面对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

简单来说,我同意那个“差一点”确实存在,但绝不是“成功容易”的理由,也不是我们放弃努力的借口。相反,正是因为那“一点点”的差异,才更需要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靠近,并做好万全的准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2B成功学。千万别割裂现状看问题。


如果说成功至少要考虑到性格、命运、家庭背景、配偶、机会、学历、阅历、经验、人脉、财务、专业技能等影响因素的话,这种2B成功学擅长把其中任意一个单项因素拉出来似是而非的讲一大堆。然后告诉你按我说的做,你提升了某个因素,你就能成功。

像题主举的例子,就是强调“阅历”的重要性。阅历重要么?重要。是决定性因素么?不是。仅提升阅历就能成功么?不能。

独立思考的年轻人,怎么看这个段子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