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原子弹要炸广岛长崎以平民为主的城市?而不是日本的军事基地?或者炸掉首相府?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决策过程,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城市,而不是军事基地或政治中心,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战争形势、战略考量、技术限制以及政治意图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当时战争的残酷现实与“全面战争”的逻辑

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六年。欧洲战场在德国投降后落幕,但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仍在顽抗。美国对日战争的经验,特别是经历了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惨烈伤亡后,已经将战争的性质视为一场“全面战争”。

“全面战争”意味着参战国不仅仅将军事目标视为打击对象,而是将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包括工业、经济、以及支撑战争的社会结构都纳入打击范围。日本的许多重要工业设施并非集中在远离居民区的军事基地,而是深入城市之中。例如,广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其内部有陆军的兵营、军需工厂和交通枢纽。长崎虽然以造船业闻名,但也拥有重要的海军设施和兵工厂。

从这个角度看,打击这些城市中的军事设施和工业部门,本身就包含了对日本战争机器的摧毁。然而,原子弹的毁灭性是前所未有的,其巨大的爆炸威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注定会造成大规模的平民伤亡。这并非说美国“故意”要炸平民,而是在那个时期的战略思维下,将战争机器与国民经济和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日本,其城市本身就成为军事打击的一部分。

二、 目标选择的战略考量与实际操作

关于选择广岛和长崎,主要有以下几个战略层面的考量:

展示原子弹的威力,迫使日本投降: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美国拥有原子弹这一全新的、威力巨大的武器,但这种武器的实际效果如何,在实战中尚未得到充分验证。选择大型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示其破坏力,向日本政府和民众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日本已经无法继续战争,投降是唯一的出路。用当时的美国战略家的话说,就是要给日本“致命一击”。军事基地虽然是军事目标,但其规模和重要性可能不足以产生如此震撼的效果。例如,如果只炸一个相对孤立的军事基地,日本当局可能仍然可以选择继续抵抗,或者低估这种新武器的威胁。

避免美国自身遭受过大伤亡的风险: 硫磺岛和冲绳战役让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美军估计,如果发动对日本本土的全面登陆作战(“奥林匹克行动”),将面临比之前任何一场战役都更加顽强的抵抗,伤亡可能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原子弹的使用,可以被视为一种“避战”策略,避免了美军士兵进行地面肉搏的惨烈伤亡。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打击,可以起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略效果”的作用,尽管这种代价是以日本平民的生命为代价的。

测试原子弹的实战效果,收集数据: 尽管是出于战略目的,但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核武器,美国也有进行“测试”的意图。广岛的“小男孩”和长崎的“胖子”采用了不同的铀浓缩和钚反应堆设计,选择不同地理环境(广岛是山谷地形,长崎是海港城市)的城市,也便于观察原子弹在不同条件下的爆炸效果和毁伤范围,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数据。

日本军事工业与城市的紧密联系: 如前所述,日本的工业生产,尤其是与战争相关的兵工厂、造船厂、重工业设施等,很多都位于城市或城市周边。广岛作为陆军的指挥和集结地,其城市内部包含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和兵营。长崎拥有三菱重工这样的巨型企业,其造船厂和兵工厂是日本海军的重要支柱。炸毁这些城市,也就意味着摧毁了日本继续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 为什么不直接炸军事基地?

缺乏足够的、具有代表性的军事目标: 虽然日本有军事基地,但要找到一个能够完全承载原子弹毁灭性打击,并且能被视为“决定性目标”的军事基地并不容易。很多军事基地规模有限,或者相对分散。原子弹的“一次性”毁灭性打击,需要一个足够大的、集中的目标来体现其威力。

基地可能已经被摧毁或迁移: 在原子弹被投下之前,日本的军事基地和工业设施已经遭受了长期的常规轰炸和海上封锁。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可能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打击目标,或者已经迁移到更隐蔽的地方。

四、 为什么不炸首相府或天皇宫殿?

政治目标的重要性与军事目标的差异: 虽然炸毁政治中心可能对日本的政治决策产生巨大影响,但从当时的军事战略逻辑来看,直接摧毁战争机器和工业生产能力,比直接针对政治领导层更具“决定性”。而且,象征性的政治打击,不一定能立即让日本政府放弃抵抗。例如,如果只炸首相府,日本军部可能仍然会强硬继续战争。

政治上的敏感性: 直接针对国家最高领导人(如天皇)进行物理打击,在国际法和政治伦理上都会面临更大的争议。尽管战争已经非常残酷,但直接刺杀最高元首仍然是另一层面的问题。美国更倾向于通过展示武力,迫使日本政府内部的“和平派”获得主导权,从而实现投降,而不是直接“处决”日本领导人。

不确定性: 首相府或宫殿一旦被炸,可能会引发日本军国主义者更加极端的反应,或者反而使得残余力量更加难以控制。战略上的考量是希望通过一次性、毁灭性的打击,来瓦解整个抵抗意志。

五、 历史的复杂性与道德的拷问

时至今日,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当时的决策,因为历史事件必须放在其发生的时代背景下理解。

美国决策者认为,原子弹的投下是为了结束战争,拯救更多生命,尽管这是以牺牲一部分生命为代价的。他们认为,如果不投下原子弹,日本本土登陆战将导致更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包括美军和日本平民。

然而,事后也有很多反思和质疑。有人认为,日本在8月15日实际上已经接近投降的边缘,原子弹的使用并非“必要之恶”。也有人认为,选择城市进行打击,确实将大量非战斗人员卷入了战争的毁灭性漩涡,这是对人道主义的践踏。

总而言之,美国选择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城市,是基于当时残酷的战争形势、摧毁日本战争机器的战略需要、避免自身伤亡的考量、展示原子弹前所未有威力的意图,以及日本工业与城市的高度融合的现实。这些决策的出发点是终结战争,尽管其手段带来了深远的道德争议和历史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广岛是联合舰队实际驻地,在当时各大城市基本被烧光的背景下,几乎没有挨过燃烧弹的广岛在工业能力上就很突出了,同时是日本本土防卫西部部队第2总军司令部所在地(第1总军在东京),有大量的军用物资与储备。

长崎本来是备用目标,8月9日的首选目标是北九州的小仓,该市拥有日本当时最大的兵工厂。长崎本身的军事目标并不突出,仅有的军事基地佐世保还被山隔开了。但长崎拥有较为完备的重工业,尤其是这些重工业还在保持生产,因此战略意义明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决策过程,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城市,而不是军事基地或政治中心,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战争形势、战略考量、技术限制以及政治意图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当时战争的残酷现实与“全面战争”的逻辑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
  • 回答
    .......
  • 回答
    美国之所以在核武器领域投入巨大精力并建造了数量庞大的原子弹,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并随着冷战的展开而不断深化。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交织着科技、政治、战略以及人性中最深层的恐惧与野心。一、 起源:二战的阴影与对失控的恐惧原子弹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史诗般的科学冒险,被称为“曼哈顿计划”。这个计划的直接.............
  • 回答
    关于美国对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决定,至今仍是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的事件。要理解这个决定背后的复杂考量,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战争状态、美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国内的政治与社会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二战末期日本的状况。到1945年夏天,德国已经投降,欧洲战场已经结束。然而,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虽然已经显.............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原神》中温迪的传说任务,特别是最后派蒙被支走的那一段。这绝对是任务里一个非常触动人心,也让人思考良多的地方。首先,我们要明白温迪是谁。他不仅仅是风神,是蒙德的解放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活了无数岁月,经历了无数沧桑的“风”。他的存在本身就承载着时间,承载着自由,也承载着他背负过的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原神》中钟离大招语音“天动万象”在英文版中为何被翻译为“I will have order”。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考量,包括语言的文化内涵、角色的设定、以及制作团队在本地化过程中的选择。1. “天动万象”的原意与意境首先,理解中文原句“天动万象”非常重要。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
  • 回答
    在《原神》这款游戏中,“飘浮灵”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敌人,确实引起了不少玩家的争议和讨论。玩家之所以称其为“粪怪”,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战斗机制,往往会带来一些令人头疼的体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玩家会觉得飘浮灵“粪”,以及游戏设计出这种怪物的可能原因。一、 为什么玩家会觉得飘浮灵是“粪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不少玩家在《原神》里一个普遍的观察了。要说为什么几乎每个角色的试玩都得配个凯亚,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游戏设计、玩家体验以及角色定位上的考量。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从凯亚这个角色本身的特性说起。他被定位为一个非常“全能”的副C或者辅助,而且他还是初始角色,这意味着: .............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原神》中的冰之女皇会采取不那么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强硬的方式来获取神之心,我们需要从她的动机、目标以及她所处的环境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冰之女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她并非为了个人享乐或统治欲而渴求力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人民——蒙德的冰之国度,那个被七神遗忘、被天理.............
  • 回答
    原神2.1版本被不少玩家诟病“福利少”,这个说法确实挺普遍的。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背后既有游戏设计的考量,也有玩家心理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玩家对“福利”的定义其实挺多样的。在《原神》这款游戏里,大家通常会把“福利”理解为免费赠送的原石、角色、武器,或者是一些能显著降低游戏.............
  • 回答
    关于《我的英雄学院》动画下架(或称“封禁”)的消息,网上确实存在不少讨论。需要明确的是,官方通常不会公开承认“封禁”某个动画,而是以“下架”、“暂停播出”等更委婉的说法来处理。 很多时候,这些下架并非是针对动画本身的内容,而是源于更复杂的原因,比如版权问题、地区性审查规定,甚至是部分观众的过度解读和.............
  • 回答
    这事儿,问到点子上了。《原神》在中学生群体里的火爆程度,那可不是盖的,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以下简称“野炊”)比起来,后者虽然口碑爆棚,但在校园里,你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十有八九是“肝”了多少体力,“抽”到了哪个老婆,而不是“我昨天又解开了哪个神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
  • 回答
    .......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的确,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不少人会联想到:“为什么飞行员不跳伞?为什么乘客没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在极端情况下,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现实情况是,民航飞机确实不配备降落伞,这并非是出于“原地等死”的无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安全考量和现实.............
  • 回答
    .......
  • 回答
    中国法律确实不像许多西方国家那样,普遍设置惩罚性赔偿,或者说,即便有,其金额和适用范围也相对有限。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究中国法律体系的哲学基础、历史演进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考量。首先,中国的法律传统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和为贵”,注重修复社会关系,而非激化.............
  • 回答
    艾滋病保密原则的设立,绝非仅仅是基于对患者隐私的尊重,更是一项关乎公共健康、社会伦理和个人权益的复杂考量。它的存在,是为了在保护个体尊严的同时,最大化地提升艾滋病的防治效果,避免因恐慌和歧视而造成的更大损害。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艾滋病(HIV/AIDS)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伴随着极大的社会污名和恐.............
  • 回答
    问这个问题,我特别理解。毕竟谁的钱包不是肉长的呢?尤其是现在这年头,钱不好赚,但游戏里的“钱包”却总好像永远也填不满。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花大量时间去“肝”原神,而不是选择更直接的“氪金”方式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道道”。你说的没错,从纯粹的经济效益来看,用打工的钱去氪金,.............
  • 回答
    关于甄志丙(金庸在早期版本中将其命名为尹志平,后改为甄志丙)玷污小龙女的情节,这确实是《神雕侠侣》中一个极具争议和讨论度的话题,也触及到了金庸先生创作的一些深层考量。要详细解释金庸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并尽量还原当时创作的语境和人物塑造的需求。首先,我们要明白,在那个时代背景.............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肯德基那点事儿,特别是他们家那块变化,很多人可能感受到了,就是那个“吮指原味鸡”好像不像以前那么“味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黄金脆皮鸡”的新面孔。这到底是咋回事?为啥要换?背后肯定不是瞎折腾,这里面道道可不少,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承认,肯德基骨子里还是那个肯德基,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