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民航飞机不配备降落伞?因为技术问题,所以要原地等死?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的确,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不少人会联想到:“为什么飞行员不跳伞?为什么乘客没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在极端情况下,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现实情况是,民航飞机确实不配备降落伞,这并非是出于“原地等死”的无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安全考量和现实条件的综合判断。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探讨:

1. 降落伞的适用性与民航飞行的特殊性

首先,我们得明白,降落伞并非万能的“救命稻草”。降落伞的有效性,跟它被使用时的情境息息相关。

高度和速度是关键: 降落伞的设计和功能,需要在一定的高度和相对较低的速度下才能发挥作用。高空,尤其是在爬升或下降阶段,空气密度低,高速飞行时,如果没有合适的装备和训练,强行打开降落伞非常危险,可能导致身体承受巨大的冲击力,甚至瞬间解体。
民航飞机的飞行状态: 民航飞机通常在非常高的高度(例如 10,000 米以上)巡航,速度也很快(接近声速)。在这个高度和速度下,贸然跳伞,即使有降落伞,也很难保证安全。首先,极寒、缺氧的环境会迅速让人失去意识,没有专业的防护服和氧气面罩,跳伞本身就极度危险。其次,高速下打开降落伞,巨大的风阻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舱内环境的复杂性: 民航飞机内部是一个封闭的加压空间,有座椅、行李、隔板等障碍物。在紧急情况下,要让数百名乘客迅速有序地穿戴好降落伞并安全跳出,几乎是不可能的。舱内环境的混乱、乘客的恐慌、以及缺乏专业跳伞训练,都会大大增加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2. 历史经验与设计理念的演变

军事用途 vs. 民用用途: 降落伞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例如飞行员跳伞逃生,或者士兵空降作战。这些场景下,士兵和飞行员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并配备有专门的飞行服和生存装备。民航飞机服务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其安全设计理念是“预防为主”,而不是“逃生为辅”。
早期尝试与失败: 在民航发展的早期,确实有过尝试为民航飞机配备降落伞的想法。甚至有过一些小型飞机为整个机身设计降落伞的方案。但这些尝试往往因为技术上的瓶颈、成本的考量以及对整体安全性的疑虑而未能普及。例如,为整个飞机配备降落伞,其结构重量、展开的可靠性、以及降落时的稳定性都存在巨大的挑战。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设计: 民航飞机的设计,是以保证飞机整体安全和乘客在飞机内的安全为首要目标的。这意味着,一旦飞机出现严重到需要跳伞的故障,往往是飞机自身结构已经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坏,这种损坏可能导致飞机无法维持基本飞行状态,甚至连安全打开舱门都成问题。

3. 技术层面的巨大障碍

为所有乘客配备: 想象一下,一架载有数百名乘客的飞机,需要为每个人配备一个降落伞,并确保每个降落伞都能可靠地打开。这不仅会极大地增加飞机的重量,从而影响燃油效率和航程,还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更关键的是,如何确保每个降落伞的有效性和维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题。
紧急情况下的操作: 即使每个人都配有降落伞,在飞机失控、剧烈颠簸、甚至火灾的情况下,如何让所有乘客在极短的时间内,正确穿戴并跳出飞机?这需要极其详细的训练和异常冷静的头脑。而在现实的紧急情况中,乘客往往处于极度恐慌和混乱的状态,强行实施这样的操作,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
机身结构的适配: 民航飞机巨大的机身结构,特别是为了气动性而设计的流线型外观,并不适合快速、安全地抛出人员。传统的舱门设计,更多是为了人员进出方便,而不是在紧急情况下供数百人同时跳伞。

4. 替代性的安全设计与应急措施

民航飞机之所以不配备降落伞,是因为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更有效、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上。

飞机本身的可靠性: 现代民航飞机经过极其严格的设计、制造和测试。飞机的可靠性设计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将可能导致严重危机的故障概率降到最低。例如,飞机的引擎都有多重备份,即使一个引擎失效,飞机也能安全飞行。
冗余系统: 飞机上有很多冗余系统,这意味着关键的设备都有备份。例如,飞机的液压系统、电力系统都有多套,一套失效了,另一套会立即接管。
严格的维护和检查: 每一架民航飞机在每次飞行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并且有定期的、系统的维护计划,以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正常工作。
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和训练: 飞行员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空中情况。他们是飞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且接受过模拟各种紧急情况的训练,包括一些极端故障。
机组人员的应急处理训练: 空乘人员也接受过专业的应急训练,包括如何疏散乘客、安抚乘客情绪、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协助乘客。
乘客的应急设备: 飞机配备了救生衣(用于水上迫降)、应急氧气面罩、灭火器等设备,这些都是针对特定紧急情况设计的。
迫降能力: 即使飞机失去动力,现代飞机也具有在一定程度上滑翔和进行“可控迫降”的能力。很多时候,即使出现严重故障,飞机也能在地面找到合适的区域进行迫降,而非直接坠毁。

总结来说,民航飞机不配备降落伞,不是因为技术上“没办法”,而是因为:

从根本上说,降落伞对于民航飞机所处的飞行环境(高空、高速)和载客量(数百人)来说,不是一个可行或安全的解决方案。
将资源和技术精力投入到提升飞机本身的可靠性、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更普遍适用的应急设备上,是更符合安全原则和实际效用的选择。

打个比方,就像你不会为你的汽车配备飞行员跳伞的座椅一样。你的汽车会尽可能保证在地面上的安全,而不是为你提供在它失控坠崖时的逃生工具。民航飞机的安全理念也是如此,它旨在最大程度地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出现危及生命的故障,并在发生极少数故障时,提供地面上的安全保障。

所以,与其说是“原地等死”,不如说是民航安全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通过无数种方式来“预防”灾难的发生,并通过其他更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应对“万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即使专业空降兵 从一家坠机时的民航机上跳伞的生还概率 也是于零

即使是军事上的空降行动 也是飞机上去转了好几圈 没跳 又飞回来了

因为发现条件不适宜 强行跳了就是全军覆没……

user avatar

技术上做不到。

说排队跳伞的太扯了。

飞机故障跳伞和平时跳伞完全是两码事儿。

战斗机飞行员都不是跳伞,是被弹射出去……

现在技术还没法做到,让客机也能弹射乘客。

能客舱掀盖,弹射乘客的飞机,听着就不靠谱。

user avatar

且不说什么吸入发动机,撞上机翼,受没受过训练,缺氧GG这些事情

我就举一条

敞篷飞机,日航JAL123,苏城空难这些,飞机状态相对较为稳定,但是实际上已经uncontrollable的情况是极少数(其实JAL123都不是)

大多数情况下,空难发生时飞机的状态(高度 速度 姿态)就是专业人员也根本无法跳伞

大部分空难在起降阶段,这个时候跳伞必摔死

巡航高度上能让飞机GG的故障,必然是极其严重的故障,比如客舱失压(要跳伞吗?没等跳先缺氧G了),发动机反喷(这个姿态导致没法跳),空中解体(没命跳了),武器射击/炸弹袭击(也没命跳了),客舱/货仓起火,且灭火装置无法灭火(没法跳)。

user avatar

只要飞机勉强还能控制,即便是双发都失效了,在飞机里的生存概率也要远大于你跳伞。

草原、高速公路、水面等等迫降,生存概率都会大过你跳伞。


如果飞机完全失控,比如说这一次东航的飞机,垂直坠落。飞机的速度和角度,即便是专业的跳伞运动员,都出不去。

还有一些事故是撞山的,提前都不知道有事故,更不可能跳伞。


还有《萨利机长》和前几年的四川川航8633,都是安全返航。

你能想象,那两个航班,如果飞行员允许大家跳伞,会是什么结果吗?


而且,这一次东航的事故,我们可以看到,飞行员在全力以赴地救飞机。

这个情况下,打开舱门,导致严重失压,空气强对流,对于飞行员来说压力更大。

本来仅存的希望,也会丧失。


有人非要说是成本问题,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即便是再豪华的客机,头等舱也是不会安排降落伞的,哪怕是以奢华著称的阿联酋航空,因为它没有意义,这东西只会增加危险。


简单来说,常规事故,不跳伞生存概率最大。严重灾难事故,根本就没有跳伞的机会。

飞机垂直下落,你从哪个舱门跳伞?

前面的?你猜猜打开门,外面的风速是多少?风速超过十七级台风的四五倍!

飞机坠落速度比高铁还快,你居然想跳下去求生?

从后面?你还能爬上去吗?


只要飞机还能稍微控制,那么让飞行员全力以赴救飞机,像是川航8633那样,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飞机彻底失控,电子系统都全完了,那么舱门根本也无法打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的确,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不少人会联想到:“为什么飞行员不跳伞?为什么乘客没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在极端情况下,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现实情况是,民航飞机确实不配备降落伞,这并非是出于“原地等死”的无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安全考量和现实.............
  • 回答
    对于民航飞机来说,降落伞似乎是飞行安全的终极保障,一旦发动机失灵,理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可以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个想法复杂,民航飞机之所以不配备降落伞,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疏忽,而是基于一系列严谨的工程学、经济学、安全性考量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首先,我们得明白,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特.............
  • 回答
    一个好问题!很多人在看过电影里黑匣子在最后时刻英勇弹射的场景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实中的民航飞机不设计成那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技术、工程、经济以及安全上的考量,远非“在最后一刻把盒子弹出去”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确黑匣子是做什么的。它的核心功能是记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人的好奇心。毕竟,每天都在天上飞,驾驶着价值不菲的“大家伙”,按理说应该是对飞机情有独钟,甚至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那么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呢?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原因,就是 “买不起”。你可能会说,“.............
  • 回答
    飞机降落,这可不是像我们开车到家门口一样,打个方向盘就能完成的。它是一系列精细操作的集合,需要时间来确保安全和舒适。通常情况下,一架大型民航客机从开始下降到最终停稳,整个过程确实需要半小时左右,甚至更长。这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学问和程序。1. 天空中的“慢动作”:进近前的减速和配置飞机在巡航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其实要说“很少听说”国内民航飞机空难事故,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运气好”就能解释的。首先,得承认一点:相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统计数据,中国民航近.............
  • 回答
    2018年8月10日晚,阿拉斯加航空旗下一家地勤航空公司Horizon Air的29岁员工理查德·拉塞尔(Richard Russell)在西塔科国际机场(SEATAC)偷走了一架Dash 8300螺旋桨涡轮发动机飞机,并最终坠毁。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和过程都非常令人震惊。事件经过(.............
  • 回答
    螺旋桨飞机,曾是航空业的早期明星,如今却在民航客运领域逐渐式微,沦为支线航空、货运甚至一些特殊用途的专属。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速度与效率的鸿沟:喷气时代的到来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喷气发动机的崛起。 速度优势: .............
  • 回答
    咱们平时坐飞机,看着机长、副驾驶稳稳地操控着巨大的金属鸟儿飞上蓝天,再安全降落,总会觉得这事儿得是技术顶尖的人才能干。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现在民航客机都这么智能化了,自动驾驶系统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起操纵杆开飞机呢?这背后其实门道可多了,绝不仅仅是“会用”一个自动驾驶那么简单。首先,.............
  • 回答
    飞机起飞滑行中,当速度突破了那个关键的“决策速度”(V1),但还没能达到“安全速度”(V2)的关口,突然遭遇发动机失效、轮胎爆裂或其他危及起飞的故障,这绝对是飞行员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境地,机组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并执行决定,而预案的清晰程度和执行的果断与否,直接关系到整架飞机的.............
  • 回答
    要让民用超音速飞机重拾商业价值,其成本下降到一个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运营、维护、研发、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与其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成本构成和下降趋势,才可能让超音速飞行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或者至少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确实,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比当年登月时用的电脑还强大,但坐飞机跨越几个大洋,时间上似乎没怎么“飞跃”。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远不止是飞机本身“飞得不够快”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区分一下“科技进步”和“飞行时间”这两个概念。科技进步体现在很多方面: .............
  • 回答
    民航客机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好奇的问题。我们平时坐飞机,总是觉得飞得很快,但到底有多快呢?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看到飞机以“玩命”的速度飞行呢?这会不会影响飞机的安全呢?首先,我们来聊聊民航客机的“正常速度”。其实,民航客机飞行的速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会根据航线、天气、飞机型号以及飞.............
  • 回答
    作为一个民航爱好者,想要有机会进入驾驶舱跟飞,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目标!不过,也得承认,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驾驶舱是飞机运行的核心区域,安全和规章是重中之重。但别灰心,只要方法得当,用心去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原则:机长作为整个航班的安全负责人,他们的决定权是最大的.............
  • 回答
    美国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机场时,三名男子从飞机上坠落身亡的悲惨事件,确实是阿富汗人民渴望离开国家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本身就很触目惊心,它直接展示了当时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和人们绝望的心情。但要理解为何有大批民众想离开阿富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导致这种局面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阿富汗当前严峻.............
  • 回答
    要说中医何时“最成熟”或者理论有了“质的飞跃”,这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而非某个瞬间的爆发。但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几个关键的节点,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来观察中医的兴盛与发展。理论奠基与系统化: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时期。可以说,这.............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GE最近放出来那个叫“Affinity”的大家伙,专门给民用飞机设计的超音速涡扇发动机。这玩意儿一出来,那话题度可就高了。想当年,协和飞机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生产的奥林匹斯发动机,那可是响当当的,也带动了超音速客运的那一段历史。现在GE这个Affinity,说白了就是要重新点燃这把火.............
  • 回答
    民航客机几乎不装备反导系统,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目标性质与威胁等级的根本差异: 军用飞机: 军用飞机,特别是战斗机、轰炸机等,其设计初衷就是执行作战任务,它们的目标是敌方飞机、地面目标,并且自身也面临来自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因此,军用飞机往往装备有先进的传感器(如雷达、红外.............
  • 回答
    民航航班在途中绕圈,这事儿可不是什么稀奇事,就像开车有时候也会遇到临时交通管制,需要绕路一样。只不过飞机绕圈的原因就更专业、也更多样化了。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究竟是什么让这大家伙在空中转起了圈圈。一、 天空中的“交通堵塞”——空中流量控制这是最常见也最能被大家理解的原因。想象一下,在同一个时间段,有.............
  • 回答
    巨型民航客机,比如空客 A380 和波音 747,它们曾经是航空业的明星,象征着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然而,时至今日,这两款曾经的“空中巨无霸”都走向了停产,或者说“在停产的路上”。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营商的战略调整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