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航飞机为什么不配备降落伞?

回答
对于民航飞机来说,降落伞似乎是飞行安全的终极保障,一旦发动机失灵,理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可以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个想法复杂,民航飞机之所以不配备降落伞,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疏忽,而是基于一系列严谨的工程学、经济学、安全性考量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

首先,我们得明白,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特技飞行器是截然不同的。战斗机或特技飞机上的弹射座椅是为飞行员设计的,他们通常以较高的速度和相对集中的机身,可以在特定高度和速度下,通过座椅的动力和降落伞的配合,完成分离和着陆。但民航飞机则承载着几十甚至上百名乘客,机型庞大且结构复杂,整体设计思路也完全不同。

工程学上的巨大挑战:

想象一下,给一架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这样的庞然大物配备降落伞系统,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工程难题。

尺寸和重量问题: 民航飞机的舱门根本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乘客同时、有序地撤离,更不用说给每个人配备一个尺寸合适的降落伞包了。即使能够勉强塞进去,整个降落伞系统的重量也会非常可观,这会显著增加飞机的燃油消耗和运营成本,并且可能影响飞机的载客量。
分散和部署的复杂性: 如何确保所有乘客在短时间内都能拿到降落伞、穿戴好、并按照正确的程序从飞机上跳下?这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飞机的机舱内部空间有限,而且在发生事故时,乘客可能会处于恐慌状态,无法有效配合。更别提那些年幼的儿童、年长的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乘客了。
飞机结构的兼容性: 飞机机身的设计是为了承受空气动力学负荷和结构载荷,而不是为了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跳伞。飞机舱门的设计考虑的是人员进出和货物装卸,突然打开所有舱门并从高空跳下,可能会对飞机的结构造成不可预知的应力,甚至可能导致飞机在空中解体。
高空环境的严酷性: 在巡航高度,飞机的外部气温极低(零下几十摄氏度),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普通乘客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特殊防护的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高空低温和缺氧会迅速导致人体失能,根本无法完成穿戴降落伞和跳伞的动作。
降落伞的有效高度和速度限制: 虽然有些大型降落伞可以在较低高度打开,但它们也有速度限制。民航飞机在出现严重故障时,其下降速度和姿态可能非常不稳定,导致降落伞无法正常打开或产生致命的冲击力。而且,虽然我们常看到电影里有人从飞机上跳下来,但在高空,如果没有专业的引导和培训,降落伞的打开和操纵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技能。

经济成本上的不划算:

为每架民航飞机配备一套完整且可靠的个人降落伞系统,并考虑到维护、更新以及培训成本,这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巨额的投入,与它实际能够解决的事故类型相比,显得非常不成比例。

安全性考量的侧重点:

民航业的安全是建立在“预防”和“冗余”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事故发生后的补救”。航空工程专家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设计和制造更加可靠的飞机,并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安全规章和操作流程,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危及生命的事故。

多重冗余设计: 民航飞机在关键系统(如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都采用多重冗余设计。这意味着即使一个系统发生故障,还有其他备用系统可以接管,保证飞机能够安全飞行甚至降落。
严格的维护和检查: 飞机在每次飞行前都会经过严格的例行检查,定期的深度维护和零部件更换,确保所有设备都在最佳工作状态。
先进的导航和通信系统: 现代化的导航和通信系统能够帮助飞机在复杂的天气和空中交通状况下安全飞行。
专业的机组人员培训: 机组人员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发动机故障、火灾等,并能在必要时进行迫降或紧急着陆。
地面基础设施的支持: 如果飞机真的出现无法控制的状况,地面控制塔会协助引导飞机前往最近的合适机场,并做好应急准备。

相比之下,降落伞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飞机在低空或起飞/降落阶段出现问题,那么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高度让乘客有序地跳伞。 这些阶段,正是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时刻。
即使乘客能够跳伞,也需要精确的着陆点。 在山区、海洋、城市等复杂地形上,跳伞也可能导致新的危险。
降落伞本身也有失效的可能性,或者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后果。

那么,有没有类似“降落伞”的替代方案呢?

有一些研究和概念性的设计,比如为整个飞机配备一个巨大的降落伞,或者设计成某种“安全舱”。但这些技术目前都还在非常初级的研发阶段,面临着与上述个人降落伞系统相似的工程和成本难题,尚未在民航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总而言之,民航飞机不配备降落伞,并不是因为我们忽视了飞行安全,而是因为在综合考虑了工程可行性、经济成本、实际操作的风险以及现有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后,这并非一个最优或可行的解决方案。航空安全更侧重于“预防”,通过严谨的设计、精密的制造、严格的维护和专业的培训,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当潜在的风险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完全消除时,我们追求的是在万一发生意外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安全,而这恰恰是民航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路边社贵阳站5月15日报导:

不差钱航空公司5487航班5月8日在贵州空域突发油路故障导致双发失灵。

由于该公司不差钱,全员配有降落伞,165名乘客跳伞逃生。

救援人员经过一周的搜救,目前已有39人获救,其中重伤33人,轻伤6人,已找到75具遇难者遗体,受伤及死亡原因包括忘记开伞、未能正常开伞、被伞绳缠绕、落地时摔伤、挂在树上、撞在石头上、掉进河里、被野兽袭击等等。

截止发稿时为止,尚有51人失踪,救援人员仍旧在搜救中,但是由于跳伞乘客散布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山中,失踪人员生还希望渺茫。本台将继续跟踪报导。

乘客跳伞16分钟后,机组人员操纵故障飞机在贵阳机场迫降成功。


由于“民航飞机为什么不配降落伞”这类问题已经成为傻乎的民航类月经问题,以后谁再邀请我回答类似问题我都用上面的答案。

对于那些觉得没有经过一分钟训练的、各种不同年龄段,各种不同体质的人跳伞并且安全降落~~~~是跟吃碗拉面一样可以简单容易轻松的完成的人……真是无语。

更不要提这么多人跳伞需要的物理条件:高度、总重量、装备伞包需要的时间、跳伞需要的时间、着陆场的地貌限制。

多少人对这些知识是毫无概念的?

然后他们都在骂航空公司真是缺德,为了节省那几个钱就是不给配降落伞,把乘客生命不当回事,全都是黑心资本家良心大大地坏,应该被万夫所指。


评论区有人哔哔什么生命无价,就算有那么一丁点的机会也要给乘客自己选择什么的……

按照你的推理,由于生命无价,航空公司对于0.001%的生还机会也是要投入的,不然就是不把乘客生命当回事,是要把乘客按斤计价。

那么很好哦~~~~~

由于汽车交通事故率实际上已经比飞机高了好几十倍,因此如果汽车制造商不给汽车配备合金钢保险杠、装甲车级别的车壳和防爆油箱,就是不把消费者的生命当回事,是无良黑心商人。

其实就算这样,也不能防止某些事故死人啊!例如某车被水泥罐车压扁了,怎么办呢?看来只能配备坦克级别的装甲才行了!

所有的确保交通安全的设计里面,我们都是选择相对安全率最高的设计,而不可能去追求绝对安全的设计。

一方面是成本需要控制,因为没有哪个傻子会为了极低概率事件而投入巨资去准备。

另一方面是如果真这么做了,你会发现使用起来极不舒服。

就像为了防止高空坠物,你一年四季带着10斤重的头盔一样。

坚持认为要把“生命无价”作为我们日常使用的所有东西的绝对设计标准的,拜托,地球不适合你,爱去哪去哪吧!


关于整机伞降,因为技术难度太大也已经放弃,参考我另外一个答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民航飞机来说,降落伞似乎是飞行安全的终极保障,一旦发动机失灵,理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可以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个想法复杂,民航飞机之所以不配备降落伞,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疏忽,而是基于一系列严谨的工程学、经济学、安全性考量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首先,我们得明白,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特.............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的确,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不少人会联想到:“为什么飞行员不跳伞?为什么乘客没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在极端情况下,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现实情况是,民航飞机确实不配备降落伞,这并非是出于“原地等死”的无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安全考量和现实.............
  • 回答
    一个好问题!很多人在看过电影里黑匣子在最后时刻英勇弹射的场景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实中的民航飞机不设计成那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技术、工程、经济以及安全上的考量,远非“在最后一刻把盒子弹出去”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确黑匣子是做什么的。它的核心功能是记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人的好奇心。毕竟,每天都在天上飞,驾驶着价值不菲的“大家伙”,按理说应该是对飞机情有独钟,甚至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那么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呢?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原因,就是 “买不起”。你可能会说,“.............
  • 回答
    飞机降落,这可不是像我们开车到家门口一样,打个方向盘就能完成的。它是一系列精细操作的集合,需要时间来确保安全和舒适。通常情况下,一架大型民航客机从开始下降到最终停稳,整个过程确实需要半小时左右,甚至更长。这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学问和程序。1. 天空中的“慢动作”:进近前的减速和配置飞机在巡航高.............
  • 回答
    螺旋桨飞机,曾是航空业的早期明星,如今却在民航客运领域逐渐式微,沦为支线航空、货运甚至一些特殊用途的专属。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速度与效率的鸿沟:喷气时代的到来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喷气发动机的崛起。 速度优势: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其实要说“很少听说”国内民航飞机空难事故,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运气好”就能解释的。首先,得承认一点:相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统计数据,中国民航近.............
  • 回答
    2018年8月10日晚,阿拉斯加航空旗下一家地勤航空公司Horizon Air的29岁员工理查德·拉塞尔(Richard Russell)在西塔科国际机场(SEATAC)偷走了一架Dash 8300螺旋桨涡轮发动机飞机,并最终坠毁。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和过程都非常令人震惊。事件经过(.............
  • 回答
    咱们平时坐飞机,看着机长、副驾驶稳稳地操控着巨大的金属鸟儿飞上蓝天,再安全降落,总会觉得这事儿得是技术顶尖的人才能干。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现在民航客机都这么智能化了,自动驾驶系统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起操纵杆开飞机呢?这背后其实门道可多了,绝不仅仅是“会用”一个自动驾驶那么简单。首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确实,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比当年登月时用的电脑还强大,但坐飞机跨越几个大洋,时间上似乎没怎么“飞跃”。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远不止是飞机本身“飞得不够快”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区分一下“科技进步”和“飞行时间”这两个概念。科技进步体现在很多方面: .............
  • 回答
    飞机起飞滑行中,当速度突破了那个关键的“决策速度”(V1),但还没能达到“安全速度”(V2)的关口,突然遭遇发动机失效、轮胎爆裂或其他危及起飞的故障,这绝对是飞行员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境地,机组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并执行决定,而预案的清晰程度和执行的果断与否,直接关系到整架飞机的.............
  • 回答
    要让民用超音速飞机重拾商业价值,其成本下降到一个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运营、维护、研发、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与其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成本构成和下降趋势,才可能让超音速飞行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或者至少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民航客机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好奇的问题。我们平时坐飞机,总是觉得飞得很快,但到底有多快呢?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看到飞机以“玩命”的速度飞行呢?这会不会影响飞机的安全呢?首先,我们来聊聊民航客机的“正常速度”。其实,民航客机飞行的速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会根据航线、天气、飞机型号以及飞.............
  • 回答
    作为一个民航爱好者,想要有机会进入驾驶舱跟飞,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目标!不过,也得承认,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驾驶舱是飞机运行的核心区域,安全和规章是重中之重。但别灰心,只要方法得当,用心去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原则:机长作为整个航班的安全负责人,他们的决定权是最大的.............
  • 回答
    要说中医何时“最成熟”或者理论有了“质的飞跃”,这其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而非某个瞬间的爆发。但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几个关键的节点,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来观察中医的兴盛与发展。理论奠基与系统化: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时期。可以说,这.............
  • 回答
    美国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机场时,三名男子从飞机上坠落身亡的悲惨事件,确实是阿富汗人民渴望离开国家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本身就很触目惊心,它直接展示了当时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和人们绝望的心情。但要理解为何有大批民众想离开阿富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导致这种局面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阿富汗当前严峻.............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GE最近放出来那个叫“Affinity”的大家伙,专门给民用飞机设计的超音速涡扇发动机。这玩意儿一出来,那话题度可就高了。想当年,协和飞机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生产的奥林匹斯发动机,那可是响当当的,也带动了超音速客运的那一段历史。现在GE这个Affinity,说白了就是要重新点燃这把火.............
  • 回答
    民航飞机在普通人看来,总是精密而可靠的,但一旦出现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动静或现象,很容易引发恐慌。然而,很多时候这些看起来可怕的“故障”对飞机本身的安全运行并无大碍,只是我们缺乏专业知识而产生的误解。以下是一些外行看了很害怕,但其实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很小的典型“故障”或现象,并尽量详细解释:1. 飞机.............
  • 回答
    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的极限飞行高度是不同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它们各自的极限高度,以及在尝试超越这些极限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民航飞机的极限飞行高度民航客机的典型巡航高度通常在 30,000 到 42,000 英尺(约 9,144 米到 12,800 米) 之间。这个高度被称为“巡航.............
  • 回答
    民航飞机,究竟有多“安全”?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在起飞前或者在经历一次颠簸时,都曾在心头泛起。毕竟,想象一下,数吨重的钢铁载着几百号人,以近千公里的时速在万米高空飞行,这本身就充满了令人敬畏的因素。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民航飞机的“安全”二字,是无数科技、制度、以及无数人心血凝聚而成的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