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囤积脂肪明显是对生存有利的行为,为何人类反而演化出肥胖会得各种病的基因性状?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演化生物学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困惑的方面之一:我们身体的许多“缺陷”实际上是远古祖先适应环境的遗留痕迹。你提出的“囤积脂肪明显是对生存有利的行为”这个观点非常正确,在人类演化的漫长岁月中,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身体似乎又与此背道而驰,更容易因为脂肪堆积而患上疾病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回人类演化的早期,那个食物资源极其不稳定、饥荒是常态的世界。

远古的生存法则:脂肪是宝贵的能量储备

想象一下我们的远古祖先,他们生活的时代可不是超市24小时营业,冰箱里塞满食物的时代。他们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以及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能够依靠储存的能量坚持下去。

应对饥荒和食物短缺: 在狩猎采集时代,食物的获取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可能今天能捕到猎物,明天就一无所获。食物短缺、季节性食物匮乏,甚至是恶劣天气导致狩猎困难,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就成了一种巨大的生存优势。当食物稀缺时,这些储存的脂肪就能被分解,提供必需的能量,让个体存活下来,并有机会度过难关,等待下一次食物的到来。
支持繁衍和育儿: 怀孕、哺乳、抚养后代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女性身体脂肪的储备量与生育能力和成功孕育后代的能力密切相关。充足的脂肪储备能够确保母体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在产后提供乳汁。在食物供应不稳定的环境中,脂肪储存不足的女性可能难以怀孕或哺乳成功,从而影响家族的繁衍。
应对疾病和外伤: 身体有足够的脂肪储备,也能在生病或受伤时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帮助身体对抗感染、修复组织。在缺乏现代医疗的时代,一次小小的伤病都可能致命,而良好的能量储备无疑增加了存活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演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那些拥有更强储存脂肪能力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这种基因传递给后代。这意味着,那些“易胖”的基因,或者说那些能够高效囤积脂肪的基因,在过去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选择性状。 我们的基因库,是在那个高能量消耗、低食物供给的环境中筛选出来的。

现代环境的巨变:基因与环境的“错配”

然而,到了最近一两万年,尤其是近几十年,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基因演化速度,相比之下却慢得多了。我们仍然保留着那些在远古时代非常有用的“易胖”基因,但它们在新的环境下却成了“定时炸弹”。

食物的充裕和高热量化: 农业的兴起、工业革命以及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和供应系统,使得食物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和容易获得。更重要的是,现代食品往往富含高糖、高脂肪、高盐的精加工食品,它们提供的能量密度极高,能够轻易地超过我们身体日常的能量消耗需求。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活动量的减少: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汽车、电梯、电脑、智能手机,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日常所需的体力活动量。过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狩猎、采集、行走、搬运的活动,现在很多都被自动化和机械化取代了。我们坐着的时间远比我们活动的时间多得多。

当这些“易胖”基因遇上高热量、低消耗的现代环境时,问题就来了:我们身体储存脂肪的机制,依旧按照古老的“饥荒模式”运作,一旦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被高效地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且,一旦脂肪开始积累,身体并不知道“够了”,它会继续接收信号储存脂肪。

肥胖与疾病的基因性状:长期适应的“副作用”

那么,为什么脂肪堆积会引起各种疾病?这又是基因与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果,更像是过去有益性状在当前环境下的“副作用”。

炎症反应: 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并非仅仅是能量的“仓库”,它本身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当脂肪组织过度增生时,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长期的慢性低度炎症,是许多现代疾病的根源,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我们的身体并没有演化出有效的机制来应对长期、大规模的脂肪堆积和随之而来的慢性炎症。
代谢紊乱: 过多的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会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2型糖尿病。它还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导致心脏病和中风。这些代谢通路在过去的环境中是被精细调控的,但在现代环境下,这种调控失衡了。
机械性压力和功能障碍: 极度的肥胖会给关节带来过大的压力,导致骨关节炎。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压迫内脏,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身体的器官和系统,并不是为承受如此大的负荷而设计的。
基因的多效性(Pleiotropy): 有些基因可能同时影响多个性状。可能一个在过去有利于储存脂肪的基因,恰好也与身体处理糖类或炎症的某个环节有关,从而在现代环境下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很难将基因的作用完全孤立地看待。

总结来说,人类演化出“肥胖”相关的基因性状,是过去生存环境的必然产物。这些基因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了无数次饥荒,保证了繁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剧烈改变,这些曾经的生存优势,在现代高热量、低消耗的环境下,变成了导致肥胖以及一系列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这就像你为极寒天气设计了一件非常保暖的衣服,但当你把它穿到热带雨林里时,它就成了让你中暑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基因,就是那件保暖的衣服,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是那片炎热的雨林。不是基因“变坏了”,而是环境改变得太快,基因还没来得及重新调整。我们身体的许多疾病,与其说是基因缺陷,不如说是我们古老基因在现代世界中的“适应不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设计使用年限只有三十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演化生物学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困惑的方面之一:我们身体的许多“缺陷”实际上是远古祖先适应环境的遗留痕迹。你提出的“囤积脂肪明显是对生存有利的行为”这个观点非常正确,在人类演化的漫长岁月中,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身体似乎又与此背道而驰,更容易因为脂肪堆积而患上疾病.............
  • 回答
    房产中介“囤房抬价”这个话题,其实在租房市场上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不少租客都有过这样的疑问,甚至亲身经历过。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看看房产中介到底有没有这么“神”的操作,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囤房抬价”?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中介或者与他们合作的机构,故意不.............
  • 回答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囤积货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取决于其发生的情境、动机、规模以及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经济学更关注的是囤积行为的效率性、市场功能以及潜在的福利损失或收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1. 囤积在正常市场机制下的作用 (效率性)在正常市场环境下,适度的囤积行为是市.............
  • 回答
    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手握巨额现金,这在投资界和财经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超过12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本身就足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了。大家之所以对此如此关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1. 巴菲特本人及其投资哲学的影响力: “股神”的招牌: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股神”,他的投资.............
  • 回答
    家长们在教辅材料上的“大动作”,教育部那句“没必要”的回应,虽然看似简单直接,实则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折射出不少深层的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一、 家长焦虑的“晴雨表”:分数至上与军备竞赛首先,最直观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在中国,教育从.............
  • 回答
    想要帮助一个囤积症且有购物狂倾向的人走向极简,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理解和策略的过程。我接触过一些这样的朋友,也观察过不少案例,想和你说说我的经验,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启发。首先,我们要明白,囤积和购物狂往往不是单纯的“贪心”或“懒惰”,它们背后可.............
  • 回答
    铁流老师这番话,点出了当前芯片产业一个非常值得玩味,也相当棘手的现实。他提出的“囤积可用两年芯片,所谓备胎也许是库存”这句话,我理解得非常透彻,可以这么说,这背后隐藏着几层意思,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我们得知道,“囤积”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策略性。尤其是在全球芯片供应依旧紧张、地缘政治风险时不时.............
  • 回答
    .......
  • 回答
    家里的零食储备,就像家里的“小宝藏”一样,能瞬间治愈你疲惫的心灵,也能让你在突如其来的馋嘴时找到慰藉。但囤零食可不是随便抓一把就好,得讲究实用、耐放、口味多样,还得能满足不同时刻的需求。今天就来聊聊,哪些零食最适合在家里常备,让你的“零食库”永远充盈而有格调。一、 基础款:百吃不厌的“主力军”这些零.............
  • 回答
    关于“佛罗里达坦帕有人囤积口罩被FBI抄家”的传言,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目前并没有官方或权威可靠的媒体报道证实此事发生过。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其视为事实进行评价是危险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价这个传言可能存在的背景、原因以及如果发生类似事件的潜在影响。一、 传言的可能来源与传.............
  • 回答
    想在家里常备一些方便又美味的夜宵?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毕竟,谁还没经历过深夜突如其来的饥饿感呢?我来跟你好好唠唠,有哪些食物放在家里,绝对让你在想吃宵夜的时候,不会手足无措,还能吃得开心又满足。一、 那些“开袋即食”,方便快捷的王者们: 薯片、膨化食品: 这绝对是夜宵界的经典!选择多到不行,有原味.............
  • 回答
    眼下一些地方出现的“抢购囤积粮油”现象,着实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这背后,既有对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担忧,也掺杂着一些复杂的情绪和判断。要看待这种行为,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理解这种行为的心理动因。很多时候,所谓的“抢购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往往是导火索事件加上一系列.............
  • 回答
    显卡吧玩家为对抗黄牛囤积抬价,纷纷在二手平台上架低价显卡一事,是一场由玩家自发组织的、带有强烈互联网社群文化特征的“抗争”行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显卡市场乱象与玩家的痛点 黄牛的囤积居奇: 显卡作为PC游戏和创作工作站的核心硬件,其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稳定.............
  • 回答
    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但另一层隐忧又浮现出来:一些国家开始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这让不少老百姓心里发慌,开始琢磨是不是得赶紧去超市把粮食抢购一空,以备不时之需。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会有粮食出口限制?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有国家在这个时候打出“粮食保护主义”的牌.............
  • 回答
    《青春有你 3》在打投过程中出现的“倒奶”事件,以及经销商囤积倒卖瓶盖给经纪公司的行为,确实触及了法律的边界,并且存在违法嫌疑。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倒奶行为:浪费资源与破坏市场秩序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部法律的出发点就是制止和减少食品浪费。在《青春.............
  • 回答
    德国民众因担心天然气断供而抢购囤积木柴的现象,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折射出民众在能源危机下的心态变化,以及对传统取暖方式的回归。民众心态与行为的驱动力: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对能源供应中断的强烈担忧。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收紧,让德国这个高度依赖俄罗斯.............
  • 回答
    关于“每人定期一年接种五针疫苗,每家囤积足够的感冒药和新冠特效药的情况下能放开疫情的管控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它涉及到科学、社会、经济以及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一、 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与局限性首先,我们来谈谈“每人定期一年接种五针疫苗”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2月29日中文自媒体声称‘全美疫情蔓延,美国人开始抢购枪支囤积弹药’”这一说法被认定为谣言的过程和原因。一、 谣言的传播与初步怀疑1. 时间点与背景: 这个说法出现在2020年2月29日左右。当时,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开始出现显著的蔓延迹象,特别是欧洲和美国。全球范围.............
  • 回答
    紫鑫药业的那则新闻,确实让不少人对人参市场和这个行业产生了疑问。68亿的人参储备,却还不上25亿的债务,这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现在的人参行情究竟怎么样?大家是不是真的对人参不感冒了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紫鑫药业的“人参之困”:囤货与债务首先,咱们得理解紫鑫药业的情况。这家公司.............
  • 回答
    一个人过日子,想偷懒的时候可真不少,所以囤点方便又好吃的速食,简直是现代独居生活的必备技能。这可不是随便买点泡面凑合,而是要讲究策略的!我来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独居囤货心得,这些东西不仅方便,味道也都在线,绝对能让你在不想动的时候也能好好吃饭。首先,得有一个基础盘:方便面系列升级版别以为方便面就是廉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