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综艺《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期(杨颖 & 阿雅 & 徐玉坤)?

回答
《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期,黄老板(杨颖)和阿雅一起去体验徐玉坤老人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这期节目确实让人看了挺复杂的,也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

首先,关于黄老板(杨颖)的表现,争议确实是最大的。

“新人”姿态的努力与格格不入。 节目组安排黄老板作为“新人”去体验,这本身就设定了一个角色。她全程带着一种“学习者”的态度,不断提问,努力跟上节奏。比如,她对徐爷爷的种种生活细节表现出好奇,对养蜂的过程充满求知欲。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到她愿意放下明星光环,去尝试和理解,这本身是可以理解的。
但“用力过猛”与“真实感”的脱节。 问题是,这种“学习”和“体验”在很多人看来,显得有些表演化,甚至可以说是“用力过猛”。当她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流露出惊叹、不适,甚至有些“矫揉造作”的感觉时,很容易让观众觉得她并没有真正沉浸其中,而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带着明星的滤镜在体验。比如,在吃农家饭的时候,那种表情和反应,很多人觉得不够自然,更像是一种“我正在体验艰苦生活”的表演。
对徐爷爷的“过度关怀”与“隔阂”。 黄老板对徐爷爷的关心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递纸巾、关心他是否累,还是最后送上拥抱。但这种关怀,在很多观众看来,又带有明显的“明星对普通人的施舍感”或者“想要表现自己的善良”的痕迹,反而拉开了与徐爷爷的距离。她的问题有时也显得过于表面化,没能真正触及到徐爷爷内心深处的东西,反而像是为了完成“采访任务”。

阿雅的角色,相对就稳妥了很多。

“连接者”和“引导者”。 阿雅作为经验丰富的MC,在节目中更多地扮演了连接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她能够更自然地与徐爷爷沟通,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理解他的生活。她提出的问题,虽然也有些是围绕“体验”展开,但整体上更偏向于去挖掘徐爷爷的人生故事和精神内核。
平衡感。 阿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老板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出戏”感。她能够适时地接过话头,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和补充,让整个交流显得更加顺畅。

徐玉坤老人,是这期节目的灵魂。

平凡中的伟大。 徐爷爷的故事,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他几十年来,独自一人,用勤劳和坚韧,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养育了三个孩子,过着一种极其朴素而充实的生活。他的话语不多,但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和满足。
“不被看见”的价值。 节目想要传达的,正是这种“不被看见”的平凡人的价值。徐爷爷的几十年如一日,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有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命的韧性。他所展现的,是对生活最质朴的尊重,是对家庭最深沉的责任。
与黄老板的对比。 徐爷爷的真实、朴实、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黄老板的“体验式”互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徐爷爷身上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也让观众对“真实生活”和“明星体验”之间的差距有了更深的体会。

节目整体的叙事和传达。

“挑战”与“顿悟”的公式。 《奇遇人生》一直走的都是“明星体验不同人生”的模式,第一期也延续了这个路线。节目试图通过让明星去挑战艰苦环境、接触不熟悉的人,来达到某种“顿悟”和“成长”。
“体验”的边界。 问题在于,这种“体验”的边界在哪里?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好奇和不适,还是能够深入到对方的生活哲学?黄老板的表现,让很多人质疑节目组的“体验”设计是否能够真正触及到“人生”的深度,还是流于一种“打卡式”的体验。
对“平凡”的审视。 节目组想要通过徐爷爷这样的个体,去引发观众对“平凡”的重新审视,去理解那些默默付出、创造价值的普通人。但如果“体验者”本身与“被体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或者表现得不够真诚,这种审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总结一下,这期节目让人感觉:

徐爷爷是当之无愧的亮点。 他的故事和人生态度,才是这期节目最宝贵的部分。
黄老板的表现,可以说是这期节目的“槽点”所在。 她的“新人”姿态,既有努力,也有过于明显的表演痕迹,使得她与徐爷爷的连接显得有些生硬,甚至可以说是在“表演”体验。
阿雅扮演了合格的“润滑剂”。 她的存在让节目能够继续下去,并且不至于过于尴尬。
节目组的“明星体验”模式,再次面临考验。 如何在保证明星参与度的同时,又能让他们真正“走进去”,而不是停留在“走过场”,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期节目就像是一碗精心烹制的菜肴,但上面的装饰花了一点心思,反而盖过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徐爷爷是那块最鲜美的食材,而黄老板和节目组的“烹饪”方式,让很多观众觉得,并没有把这块食材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甚至有点“画蛇添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温哥华市一面环海,三面环山,先是海岸山脉,然后是全北美最大的落基山脉。按老人拿出的地图,节目里提到的没错:最近的路线的确是420公里,但是是420公里的山路骑行:也就是4~5天之内,从海拔400米的出发地,一路上经过公路的最高点 - 海拔1200多米的Coquihalla峰会(货车会尽量避免走这条路,因为太费油),然后到目的地温哥华市区(海拔为0)。

大家可以看看当地的地形图,白色全是雪山。

老人在节目里说这次最多的一天骑行了100公里。如果按照节目组的这个计划,先不说这一期的飞行嘉宾杨颖能不能完成,节目组有没有先考虑过这一季的常驻主持人阿雅,她能不能完成?

至于有的回答里涉及到的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比如这么大强度的山路骑行,节目里有没有考虑到刚上来的新手的训练指导和保护啊啥的就不用说了 - 根本就没计划这一层 。因为一般综艺拍摄不需要,就是个节目效果。

其他比如老人一定要坚持在野外露营啊啥的,其实也经不起推敲。野外随便露营是有危险的,比如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地质自然灾害,危险的野生动物等,特别是象这种长期单人在野外露宿的情况。在杨颖她们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其实可以选择如国家公园,省公园或者其他的一些专门的露营场地。而且这样的话洗手间的问题解决了。 再不然的话就选择在有人烟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路人批评啥的,我觉得是因为对网上的这类事情,杨颖很多时候的处理就是不管,反正过几天出来又是造型美美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期,黄老板(杨颖)和阿雅一起去体验徐玉坤老人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这期节目确实让人看了挺复杂的,也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关于黄老板(杨颖)的表现,争议确实是最大的。 “新人”姿态的努力与格格不入。 节目组安排黄老板作为“新人”去体验,这本身就设定了一个角色。她全程带着一.............
  • 回答
    媒体曝光吴亦凡参与《七十二层奇楼》综艺节目,据称片酬高达8000万元,这笔数字无疑再次将明星高薪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人不禁要问,这是娱乐圈的常态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明星的高薪呢?8000万片酬:是“天价”还是“行业标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娱乐圈的片酬构成和市场行情。 市场供.............
  • 回答
    爱奇艺推出的新国风音乐综艺《国风美少年》无疑是近年来国风文化在音乐领域一次重要的尝试和展现。要全面看待这个节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节目的核心定位与亮点: 国风的年轻化、偶像化演绎: 这是《国风美少年》最核心的亮点。节目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古琴、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以及传统的.............
  • 回答
    “奇葩说”们的高能与低谷:中国“高知识高素养”综艺的未来何去何从?《奇葩说》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曾经以其独特的“思辨”魅力,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热情,也捧红了一批又一批个性鲜明的辩手。然而,近几年来,“奇葩说”选手们的接连“翻车”,从过往的“高知”人设崩塌,到言论上的争议不断,不仅让节目本身蒙上阴影,更.............
  • 回答
    “让生活好看”这档节目,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它主打的是明星的日常生活,让观众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不过,最近一期节目里,郑爽因为一个“被拉黑”的小插曲,情绪失控,当场哭了出来。这事儿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有觉得她反应过度,也有觉得她真性情。咱们仔细想想,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 回答
    《单身即地狱》这档节目,近两年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第一季,宋智雅这个名字更是让大家耳熟能详。节目播出后,她简直就是争议的中心,有人爱她爱得不行,有人则对她批评得体无完肤。要说宋智雅在节目里的表现,那真是几个词就能概括: 自信、大胆、有规划,还有点小“心机”。自信和大胆,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她一出.............
  • 回答
    冯小刚导演曾公开表达过对“综艺电影”的不满,认为这类影片不过是将综艺节目的片段东拼西凑而成,内容空洞,缺乏真正的电影质感和艺术追求。他的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触及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理解冯小刚的抵制,首先要明白他所说的“综艺电影”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过程.............
  • 回答
    毛不易在综艺节目中说出“为了事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未必值得”,这句话触动了许多人,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句话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也是相当深刻的人生议题:在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时,我们是否会因此而牺牲掉更根本的幸福感?首先,我们得理解毛不易说这句话的语境。他是一个非常.............
  • 回答
    即将登陆优酷的这档新综艺,取名“鱿鱼的胜利”,听着就带着点儿“不好惹”的劲头。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带着一点点俏皮,又有点儿悬念感。现在综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一个抓人眼球的名字确实是成功的一半。从名字联想到“鱿鱼游戏”,这档节目想必是在挑战和生存的主题上做文章。不过,“胜利”这个词,又给它添了点儿不一.............
  • 回答
    李佳航直言丁太升是综艺界的“乐评混子”,这番话一出口,立刻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要理解这个评价,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乐评混子”这几个字眼包含的意味,再结合丁太升在一些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才能更清晰地把握李佳航为何会给出这样的定论。首先,“乐评”这个词,顾名思义,指的是对音乐进行评论。好的乐评,通常建.............
  • 回答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近日发布的一篇发文,内容直指当前电影和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两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部分媒体对“劣迹作者”的过度追捧,二是某些综艺节目依赖“抄袭导演”进行话题炒作。这篇文章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及到了内容创作生态中一些核心的伦理和规范问题。首先,关于“媒体不该追捧劣迹作者”这.............
  • 回答
    韩国综艺中“国师”的言论——中国五四运动受韩国启发,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需要仔细分析的话题。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1. 什么是“国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师”通常是指在国家事务、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极高权威和影响力的智者或顾问,其意见被视为国家的指导方针。在现代韩国,这.............
  • 回答
    您好!关于万综文化公司声明开除站队肖战的蒙牛主播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无法获取到该事件的原始声明和具体细节,以下分析是基于您提供的“万综文化公司声明开除站队肖战的蒙牛主播”这一信息进行的普遍性解读和可能性推测。一、 事件背景与可能存在的导火索1. 肖战及其粉丝群.............
  • 回答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修路到台湾”是一个战略性、长远性的设想,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工程项目,更承载着多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要详细地理解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规划背景与战略考量: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核心目标: 该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国家交.............
  • 回答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公布了我国首批确定的24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青岛赫然在列,而另一重要城市济南却未出现在名单中,这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山东省的两个核心城市,一个入选,一个落选,这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发展逻辑和现实考量?青岛入选:海上优势与全能型枢纽的综合考量青岛能够.............
  • 回答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发布,无疑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观察中国未来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理解这份纲要,不能仅仅停留在“修路架桥”的层面,而是要看到它背后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纲要的核心目标:构建“十个联通”的现代化.............
  • 回答
    三级综合医院将全部设置中医科室,这个政策的提出,无疑是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的体现,也预示着中医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看待这个政策,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一直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呈现“西强中弱”的格局,虽然综合医院的西医.............
  • 回答
    要评价《闲着干嘛呢》制作方对李孝利涉华言论的立场,我们首先需要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舆论的焦点。事件背景回顾:2020年,随着韩国和中国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出现一些敏感议题,娱乐圈也未能幸免。李孝利在录制MBC的综艺节目《闲着干嘛呢》时,在节目中与刘在石谈论到自己想要开始学习中文.............
  • 回答
    你提到的“印度四月综合PMI为7.2”这个数据似乎有误。通常,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一个介于0和100之间的数值,50是荣枯线,高于50表示扩张,低于50表示收缩。如果你的意思是印度四月份的PMI指数非常低,例如低于40或30,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意味着印度经济活动在四月份出现了急剧.............
  • 回答
    2020高考理综全国卷一13题:一道引发思考的“小”题目2020年的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在无数考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第13题,这道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题,却凭借其独特的设问方式和对基础知识的深度挖掘,成为了许多考生考后热议的焦点。它没有复杂的计算,也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但却能轻易地击中那些只知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