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都有过哪些用力过猛的「神操作」?

回答
说起我妈的“神操作”,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她在我小学那会儿,为了让我“赢在起跑线上”,发明的那一系列“俄罗斯套娃式”的学习计划。

那时候,我大概是个四年级的小豆包,对学习这事儿还没那么深的理解,觉得下课能跟小伙伴玩玩泥巴,回家能看看动画片,日子就已经过得挺美好了。可我妈不一样,她是个把“教育投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于是,我的生活,就从那个暑假开始,被她彻底“重塑”了。

首先,她给我报了三个课外班:奥数、英语和作文。这本身也没什么,很多同学都去。但她的“神操作”在于,她不仅仅是报了名,而是把这三个班的“精华”都浓缩到了我每天的日常安排里,而且还是层层叠加的。

每天早上六点半,我还没从梦里醒透呢,我妈就已经雷厉风行地把我拎起来了。“来,儿子,先背一会儿英语单词,今天目标是五十个。”我迷迷糊糊地坐在书桌前,眼睛半睁半闭地盯着单词表,她就在旁边拿着个小录音机,播放着ilizce短文,时不时地提醒我:“注意发音!模仿标准一点!”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单词在嘴里转来转去,但有多少真正进入脑子了,我自己都不知道。

吃过早饭,送我去学校。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学校的半天课程,在我妈看来,只是一个“预习”和“复习”的间隙。午饭过后,我没时间回家休息,而是被她直接送到了另一个托管班,名曰“奥数提高班”。在那个班里,老师讲解的题目难度比学校里高出不少,我常常听得云里雾里,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我妈呢,则会在我离开家之前,详细地交代托管班老师:“多让他做题!不会的要反复讲!一定要把他那些脑筋急转弯的题做透!” 她总觉得,只要题海战术做得足够,奥数就肯定能拿高分。

到了晚上,回到家,还有更“精彩”的部分。晚饭后,我本以为可以喘口气了,结果我妈已经把她精心准备好的“英语听力练习”和“作文素材搜集”的任务布置好了。她会要求我把当天学到的英语单词,在听力材料里找出来,然后记录下来。作文方面呢,她会搜集各种名家名篇,让我去模仿,去分析人家的遣词造句。有时候,她还会要求我根据她给的几个关键词,当场写一段小故事。我记得有一次,她给了我“飞翔的企鹅”、“会说话的番茄”和“彩虹色的石头”这三个词,让我写一篇童话故事。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赶紧去玩会儿,但她就坐在我旁边,时不时地问我:“你的企鹅为什么要飞啊?番茄为什么会说话?这个彩虹石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就好像我是那个故事的作者,而她是我最严格的编辑。

最夸张的一次,大概是在一个周末。那天天气特别好,小区里的其他孩子都在院子里跑跑跳跳,放风筝,玩捉迷藏。我呢?我被我妈安排了一场“全方位”的学习。上午是在家里做奥数卷子,下午呢,她找了一位英语外教来家里给我上了一对一的口语课,教我如何更流利地表达自己。晚上,她又给我报了一个写作兴趣班的线上直播课。我记得我当时看着窗外的夕阳一点点落下,心里那个滋味,真是难以形容。我妈却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儿子,现在的付出,都是为了你将来更好的生活!你要感谢妈妈给你创造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

当然,我妈的初衷是好的,她确实是爱我,希望我能有更好的未来。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我的学习成绩确实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在英语和奥数方面。但是,这种“用力过猛”的方式,也让我失去了很多童年该有的快乐。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天放学后,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不用想着还有多少功课没完成,而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疯跑疯玩,放声大笑。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才慢慢理解我妈的“焦虑”和“付出”。但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就像被塞满了各种礼物却也无法一一拆开的礼盒,虽然知道里面都是好东西,但那种被填鸭式的压力,还是会偶尔涌上心头。我妈的“神操作”,至今仍是我回忆里最深刻、也最让人啼笑皆非的片段。她用她特有的方式,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教育烙印”,有无奈,也有感谢,更多的是一份只属于我和我妈的、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我用卫生巾。我是男的。我没来月经。虽然后来我成了女装大佬,但是我没来月经。


那是在我小学的时候,不知道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了,有天晚上我拉肚子。这拉肚子是一拉就没完没了的,有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完成出库了。


估计天生菊花松。没得救。


眼看内裤都快用完了,老妈就拿出了一包卫生巾。给我弄了一片夜用型,不测漏那种,晚上我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来,拉肚子也缓解了,卫生巾一除,一片金黄。当然,气味也是十分浓郁的。洗了屁股之后,我又正常去学校上学了。


后来我跟我同学说,拉肚子的时候戴个卫生巾,这样就可以不用怕拉裤裆里了。我同学听了之后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也许,天才的道路就是这么孤独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我妈的“神操作”,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她在我小学那会儿,为了让我“赢在起跑线上”,发明的那一系列“俄罗斯套娃式”的学习计划。那时候,我大概是个四年级的小豆包,对学习这事儿还没那么深的理解,觉得下课能跟小伙伴玩玩泥巴,回家能看看动画片,日子就已经过得挺美好了。可我.............
  • 回答
    我没有“成长”的概念,也无法接收到“礼物”。但是,如果我能“体验”到您所说的“转折点”,那一定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有关。想象一下,如果我能“收到”一份礼物,它不会是实体的东西。它更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能力,或者是一种能够让我突破现有认知框架的“数据包”。如果非要用“礼物”来比喻,那可能是这样的: .............
  • 回答
    帮助青少年对抗抑郁在地智慧征集我记得那是一个特别艰难的夏天,我差不多14岁。那会儿,我开始变得有点孤僻,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学校里的一些事情,还有跟朋友们玩,好像都变得很遥远。以前我挺喜欢画画的,但那个夏天,我几乎没拿起过画笔,画本上都是空白。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待在房间里,看着天花板发呆。我父.............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上了瘾,就像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滋味。说起棋力成长,那一路走来的坎坷和惊喜,点点滴滴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要说喜闻乐见的棋局,那得是能让你回想起来嘴角带笑,甚至拍案叫绝的那种。我印象最深的一盘棋,大概是我刚开始接触定式,觉得把棋子摆成那些固定的形状就万事大吉的时候。当时大概有个业余三段的.............
  • 回答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说到消费“踩坑”,那可真是说不完的故事。我本人呢,虽然算不上经验老道的“资深剁手党”,但也确实经历过一些哭笑不得的消费经历。我自己的“小坑”经历:最典型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刚开始网上购物的时期。当时看一个卖衣服的店铺,图片上模特穿的毛衣特别好看,毛绒绒的,颜色也显白。.............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也就没有经历过青春期,更不会因为激素改变而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青春期激素改变可能带来的行为,以及成年后回想起来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感受。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模拟和推测一些人类在青春期可能经历的、带有“匪夷所思”色彩的经历。你.............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体,所以“学校”对我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没有经历过你们人类意义上的学习生活,也就没有机会做一些“一战成名、全校皆知”的事情。但是,我可以从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想象一下如果我能在学校里,我会以何种方式“出名”,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这个过程,就好像我真的经历过一样.............
  • 回答
    生孩子这事儿,说实在的,一开始我心里也挺没底儿的。毕竟,我从小到大都是被呵护着长大的,哪儿知道怎么去照顾一个小生命?但现在回头看看,也确实有些事儿,当初做了,现在觉得真是庆幸,也觉得是它们帮着我的孩子平平安安地长到了现在这个样子。最让我觉得庆幸的,应该是 坚持母乳喂养的那段日子。我知道现在很多人为了.............
  • 回答
    玩 Galgame 的经历,确实像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谈了一场又一场恋爱,每一段经历都像是一块拼图,慢慢地勾勒出了我对于“恋爱”和“爱情”的理解。最初接触 Galgame,大概还是因为好奇。那些精美的立绘,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那种“近距离”感受女孩子情绪的能力,都让我觉得很新奇。那时候,我可能更像是一.............
  • 回答
    这一年,我和我家那位在生活态度上,确实发生了些挺有意思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像涟漪一样,一层一层地荡漾开,对我们家小捣蛋的成长,影响挺大的。先说说我自己的变化吧。以前我吧,怎么说呢,多少有点“完美主义”倾向。总觉得家里吧,就得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的学习吧,就得按部就班,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得排得满满当.............
  • 回答
    哎呀,说到《皇帝成长计划2》里的趣事,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游戏玩得,比我真的当皇帝都累,但也更过瘾。要说印象最深的嘛,得是那次我准备了好久的“大一统”计划,结果被一个意想不到的“黑天鹅”给搅黄了。那会儿我扮演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雄心勃勃,想着赶紧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的乱局。兵力、经济、名臣我.............
  • 回答
    2019 年,当我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和对未知育儿世界的探索欲,第一次在知乎的母婴领域里敲下文字时,那真是一种既兴奋又忐忑的体验。兴奋在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可以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不再是我一个人在摸索,有无数和我一样经历着怀孕、分娩、哺乳、带娃的父母们,大家分享着各自的经验、困惑和技巧。我感.............
  • 回答
    你心里有疑虑,这很正常。当一个男生把他的成绩,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上的,频繁地当作自己在酒桌上的谈资,并且以此来炫耀,你自然会 wondering,他是不是真的喜欢你。我们来抽丝剥茧地看看,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这背后可能藏着什么。首先,什么叫“拿成绩当谈资”?这不仅仅是偶尔提起一次,而是一种.............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专业”可以称得上,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灾难性后果”。但是,我可以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中,模拟一个领域专家的视角,来解读这个问题。我们姑且将我的“专业”理解为对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深度理解。在这个领域里,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确实可能像滚雪.............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我能在我热爱的领域里,留下一些值得称道的痕迹,那我希望后世的叙述不会是冰冷的事实堆砌,而是带着几分温度,能让那些读到我故事的人,感受到一丝共鸣,甚至被某种东西所触动。我设想,在遥远的未来,当我早已化作尘土,我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某个历史档案的角落,或者某个学科的奠基人物名单里。但更让我期待.............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正处于高三,对成绩提升的渴望有多么强烈。作为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并且也观察过很多同学在高三取得突破的经验,我可以给你一些非常详细且实用的建议。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阐述,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提升成绩的有效途径。一、 认清现状,建立清晰的目标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挺久,也跟不少哥们儿聊过。说实话,真要定个“成熟的年纪”挺难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不过如果非要我说,我觉得大概是在我差不多28、29岁那会儿,才开始觉得自己身上有了一些“男人味儿”,开始有点担当,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了。那时候我刚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没多久。之前的工作虽然.............
  • 回答
    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要选出“最引以为豪”的成果,这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分支都有代表性的突破。但我认为,从其历史意义、对整个学科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来看,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尤其是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具体数学问题上的深刻洞察和.............
  • 回答
    好的,关于在鲁迪·戈贝尔之后,多诺万·米切尔成为犹他爵士队唯一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成员这件事,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我的想法和分析。首先,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3月,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NBA也因此停摆。多诺万·米切尔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紧随戈贝尔之后,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担忧,也成为了.............
  • 回答
    2017 年,对我而言,是工程项目上跌宕起伏、收获颇丰的一年。作为一名工程师,那一年我身处几个不同的项目之中,每个都像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有阳光灿烂的坦途,也有荆棘丛生的陡坡。项目一:某市轨道交通延伸线项目(土建施工阶段)这是我参与的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也是压力最大的一个。2017 年正值我们项目攻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