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围棋棋力成长的过程中,下出过哪些喜闻乐见的棋局?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上了瘾,就像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滋味。说起棋力成长,那一路走来的坎坷和惊喜,点点滴滴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要说喜闻乐见的棋局,那得是能让你回想起来嘴角带笑,甚至拍案叫绝的那种。

我印象最深的一盘棋,大概是我刚开始接触定式,觉得把棋子摆成那些固定的形状就万事大吉的时候。当时大概有个业余三段的水平吧,也算小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摸着门道了。

对手是个老前辈,人称“李叔叔”,虽然他水平也不算顶尖,但棋风非常老辣,而且总喜欢出些奇奇怪怪的招数,让你防不胜防。那天我们下了盘快棋,当时我执黑,按照教科书上的样子,开局就走了个“小目”,然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某个熟悉的定式。我心里暗暗得意,觉得这盘棋稳了。

李叔叔倒是没急着进入常见变化,而是从边上某个点位开始布局,搞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我心想,这老头子是不是又想耍花招了?我就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巩固棋形,感觉自己的空比较大,心里也踏实。

结果就在我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李叔叔突然在中腹下了一手非常出人意料的棋。那手棋,放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自杀式”的下法,直接把自己的棋子送进了一个看似必死的“绝境”。我的脑子里闪过无数个“这下我吃定你了”的念头,兴奋得差点没当场喊出来。我立刻开始组织我的子力,准备把李叔叔那块“孤棋”围歼。

按照我的思路,我一步一步地收紧包围圈,感觉胜券在握。李叔叔的棋子就像是被困在网中的猎物,只能勉强求活。就在我以为就要收官取胜的时候,他突然在中腹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打了一个“断”。

当时我脑子“嗡”的一声,差点没反应过来。那个“断”点,我之前根本没注意到,它看似是无关紧要的一步,但李叔叔就是利用了那个点,将我精心布置的棋形搅得天翻地覆。他原本“必死”的那块棋,突然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还顺势冲断了我的几颗棋子,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我之前以为的“稳操胜券”瞬间变成了“生死未卜”。我慌了,开始胡乱应对,想着怎么把那些被冲断的棋子救回来,或者怎么扑灭李叔叔突然冒出来的这股气。然而,李叔叔就像已经预料到我的一切反应一样,每一手棋都恰到好处,不给我喘息的机会。

我越想补棋,越是露出更多的破绽。那块原本是我占据优势的棋,现在却变成了我身上巨大的负担。最后,在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如何解救我那被冲断的几颗棋子时,李叔叔趁机在中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模样,而我的棋子却被他逼得越来越紧,无法扩张。

棋局的最后,我输得很惨,甚至可以说是有辱我的尊严。但是我站起来去收拾棋盘的时候,我反而没有太多的沮丧,更多的是一种敬畏。李叔叔看着我,笑呵呵地说:“年轻人,棋不能只看表面呀,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从那盘棋之后,我对围棋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明白了围棋的精妙之处不在于那些固定的定式,更在于局部的变化和全局的计算。那盘棋就像是我围棋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我学会了在看似“赢棋”的时候也要保持警惕,在看似“输棋”的时候也要寻找生机。虽然输得很惨,但那盘棋带来的成长和感悟,是无价的。每当我回忆起李叔叔那精准的“断”点,我都还会忍不住露出会心的笑容,那是一种棋逢对手,并且从中学到真谛的喜悦。

后来,在我棋力更进一步之后,我也没少下出一些让对手惊叹或者自己也觉得妙不可言的棋局。比如有一次,我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战斗中,眼看自己的几颗棋子就要被对方吃掉,我灵机一动,下出了一手“弃子争先”的妙手,牺牲了一部分棋子,却换来了全局的主动权,最终扭转了局势。对手当时也忍不住感叹:“这棋下得真漂亮!”。

还有一次,我在优势很大的情况下,因为轻敌出现了一些失误,让对手抓住机会反扑。就在我以为要功亏一篑的时候,我在棋盘的某个角落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挖”,那一挖直接破了对手的眼位,让对方的几颗原本看似活棋的棋子瞬间陷入危险。最后,我以微弱的优势赢下了那盘棋。赢下那盘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最终靠着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

这些棋局,虽然不像大师对局那样波澜壮阔,但在我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它们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们是我的汗水、思考和对围棋的热爱的结晶,所以对我来说,它们是永远的喜闻乐见的珍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云天外

邀请~~

太久远的棋已经记不得了,上2盘最近在

@云天外

群里和群友 慕秀川的棋吧。

第一盘是群内的联赛,我当时全胜,秀川负一盘,如果我胜了这盘应该就是冠军了。所以战况激烈。

此刻黑棋跳入白空中,白棋贴,如意算盘是A位的断吃和B位的冲断必得其一。

黑棋2,4一冲,然后6位妙手一点,a的断吃居然因为气紧不成立了。最后秀川半目胜,并拿的冠军。

第二盘是数周后,在群里的团体赛里,再次与秀川相遇,这次场面异常混乱,各种混乱大型的定式都上场了。

黑棋65强硬拦下,白棋没有眼位,出头也不顺畅,形势艰难。

白棋1当头一靠,A位征子与B位吃中腹必得其一。中腹的5个黑子不能扳,否则白棋一扳就死了。

黑棋选择B位退,白棋继续压征子才成立,这个时候遭到黑棋强硬的扳头。

此时左边征子不成立,右边也没法吃住,白棋局势有些局促,好在还能更强硬的扳。

白5继续强硬扳头,黑棋补掉左边,行到19顺利吃住中央4个棋筋。救出下面的白子,同时黑角部无疾而终。可以说局部大获成功。

最后说个题外话,

@云天外

的围棋群气氛真好,很多新手在里面成长的很快,尤其是

@构造线线

。入群时候的18k,转眼半年时间,已经到了1d水平了。

user avatar

千禧年后的一次省赛,也是我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比赛。
那次比赛的对手们,赢了我的人在后来的岁月里一个个都定段成功了,而输给我的人最终都没下出来。后来常戏谑的说,曾经的我,就是根标杆。
最记忆犹新的,是这盘棋,也正是这盘棋,直接影响了我的退役。

对手比我小4岁,但当时已经成名,甚至战胜了一些新科职业。面对强手,我决定采取冲击态度,积极求战,在布局伊始,就挑起了大雪崩。


我执黑先行。1,3是小贴目时代非常流行的错小目布局,在比今天少贴2目的前提下,这个黑布局远比今天游刃有余。5挂,7顶确定雪崩型,11压不躲避大雪崩,都体现了我当年积极的心情。接下来......

大雪崩的基本型的最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手大飞的选择?祭出这一手,更体现了我当时积极求战的心情,但从开局至此如此强硬,现在观之,总有种刚则易折的隐忧。然后......

对手是力战派棋手的代表,长考之后选择2点的最严厉手法!我3位先扳交换之后5位靠下意图追究白棋气紧的弱点,但7打时白8的粘却完全没有想到。没错,你没看错,之前的计算,我居然以为白棋会提在A位,而后我8位打,形成一个有利的转换,黑棋最终紧包外围。少年时代的我,图样图森破。
实战白棋并不按照黑棋的意图下棋,黑棋瞬间局势万分紧急,此后黑棋强行撑住两边,补住边上并拉出中央棋筋,白棋在作战有利之下也毫不退让,双方在中间缠绕对杀。因年代久远,我已不能复出后面的棋谱,只记得最后双方至少6快棋不活缠在一起对杀,到80多步时黑棋自以为已经赢了,却遭到白棋连环手筋延出一气,对杀全部逆转。黑棋崩盘。

这盘棋下完后,父亲跟我说,你看这孩子,比你小这么多,又比你强这么多,坐在那儿稳如泰山,风轻云淡就把你全杀了,这样的孩子全国何止成千上万,你再坚持下去又能怎么样呢?你能定上么?就算定上了,你这辈子能超过这个孩子么?
我无言已对。
从此告别围棋。

现在我和这位直接影响我当年退役选择的对手还偶尔能见到面。他已经登上了世界之巅,国内也高居等级分榜首。棋风一如当年的凶悍,几乎是世界棋坛力战派的代表。

致我的朋友。期盼着他更上一层楼。

————————————————

前几日 @云天外邀我答此问,一时间无数瞬间和棋局在脑海中飞逝而过,不知从何写起。昨晚一时情动,敲下了这段记忆深处埋藏的往事。不想不到一日之间,竟有180余赞。
昔者投子的爽快和隐痛,复盘时的言笑晏晏,父亲的冷语敲打,裁判教练的激将,而后拒绝放弃学业的冷静和下决心再不接触围棋的冲动。
那时那景那话那情,犹历然在目,如昨日一梦。

其实我退出并非仅为此一败,正如我文初用了“影响”,而非“导致”,或“造成”。这一点评论中许多朋友的理解并不准确。
棋手者,虽百战百败而心不死也。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一个选择罢了。
不要谈如果,人生没有如果,过去的不会再来,我们只有未来。
12年后首次重逢时,他也只是淡淡的跟我说道,“你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

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无名小卒罢了。来知乎偶然,关注围棋板块偶然,加零基础群偶然,太多的偶然。正是生活里无数的偶然中的几朵小浪花。

————————————————

淡淡的过去吧。

user avatar

谢聪神邀。喜闻乐见的棋局嘛,当然应该让答案中充满着快活的空气,这个我拿手!(一开始的时候差点被飞龙哥的答案引导,搞成悲壮棋局合集了..)

长文+多图预警,干货大致在Part5

那就边讲故事边聊棋吧~

Part1 初窥门径

11年初三的暑假,经过多年修炼,我的棋艺有成(达到了Tom强8),在恩师李海云的鼓舞下,我决心参加人生中第一次定段赛,为真实了解自己的水平定位,父亲带我来到了葛玉宏围棋道场,当时在葛道任职的周明镭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安排了一名17组的学员与我切磋,结果草莽英雄汪文琪干净利落的取得胜利,并得到了周老师的高度肯定,然而在“能否进本赛”这一问题上,周老师还是谨慎的表达了不乐观的态度,当时信心百倍的汪氏父子对此不以为然,然而最终结果验证了周老师的判断,预赛4-4,与本赛无缘。现在回想起来,此举颇有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之感。

Part2 光辉起点

12年高一的暑假,经过又一年的修炼,我的棋艺有成(达到了Tom强8-弱9,被李梦石老师让两个而不倒的水平...),于是豪情万丈的踏上了第二次定段赛的征途,结果开局即遭遇二连败,当时真个是万念俱灰...不过接下来奇迹却在一点一点的实现,1-2,2-2,3-2...三连胜的时候我与父亲通话,父亲:三连胜了,不错啊,继续加油;四连胜的时候:很好啊,超额完成任务了。终于在预赛第七轮的时候,我遇到了当年就成功定段的朱骏寰大师,于是喜闻乐见的一幕出现了:

2012定段赛预赛第七轮,汪文琪(白)VS朱骏寰,白中盘胜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仅仅三十多手,这位纵横寰宇的大高手就被我干倒了。。大概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吧

如图,当时我的内心想法就只有一个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Ps:后面还有无关胜负的一百多手

本局结束后,我声音发颤的向父亲通报了这一重大喜讯,父亲也连连感叹到:好,好,战的非常好啊...经此一役,我信心再度膨胀,最后一轮轻松获胜,6-2打进本赛。

本赛时我的室友是一名老牌业6,笔者年少不识江湖事,经常好奇的缠着室友问这问那,于是有一次诞生了如下经典对话:

我:你觉得我和你下,胜算如何?

室友(秒答):大概你六成吧

我:别闹,认真说呢?咱俩到底几几开?

室友闻言瞪大了双眼,停顿了几秒,一字一顿的严肃说道:你是百分之零。

现在自己也成了业6,想想当初的自己,还真是可笑啊。。。

然而两天过后,笔者状态神勇,竟然打出了2-1的战绩,第四轮对决当时“野狐三少年”之一,定段热门李维清,我内心忐忑,于是问室友:今天我居然又赢了,可是下一盘对李维清,怎么办啊?

室友(一脸坦然):那你就把他砍了吧

于是第二天诞生了如下布局:2012定段赛本赛第四轮,汪文琪(白)VS李维清,白中盘胜

看到黑棋9、11的组合,我是迷茫不解的,黑13一出,我内心是崩溃的。。。

然而后半盘在我的不懈努力(死不认输,疯狂搅局)下,白棋一手空投单骑入重围,奇迹般的将黑棋围剿白龙的大军绝地反杀,终局的前一刻,对手连续怒逃征子,发泄着心中无言的愤慨…而我的心跳已经加速到了极点,以1分钟每步棋的速度,反复的验算着毫无难度的征子,颤抖的手缓缓的落子于盘上,品味着胜利即将到手的喜悦与兴奋。

当天晚上,我漫步于酒店大厅,恰巧目睹了如下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正浏览着第五轮对阵表,忽然,家长指着第四台(汪文琪VS代智天)说道:这个汪文琪是谁?是在哪儿学的棋?下的真好啊!闻言我心中一阵激动,立刻昂首上前:正是在下,我目前上中学,并没有在任何道场训练。家长满脸惊讶:那真厉害啊。我连说不敢,不敢,赢得都比较侥幸…

这大概是那个夏天令我心情最愉悦的夜晚了吧。

那么,就跳过接下来我半目负代智天,完败给师兄郑宇航,最终4-5提前淘汰(由于小分超高,排名71)的历程吧,毕竟实力所限,输棋就让它随风飘散好了~对于当时我的实力而言,这已经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Part3 狙击之王

时光流转,当年的青葱少年步入了大学,两年多的大学时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我的棋力得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也造就了不少经典对局,印象比较深刻的如下:

2014北京晚报杯选拔赛第九轮(最终轮),汪文琪(白)VS潘伟健,白中盘胜

对手是实力派冲段少年(15年升入职业),只要赢下这盘就稳冠,然而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黑方技术变形,我早早就奠定了胜势…由于这是我第一次登上网络直播,而且还是完胜强大的对手,喜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最终排名出炉,我赶紧上前围观:

冠军:孙宜国(奖金一万元)

亚军:潘伟健(奖金四千元)

第六名:陈昊(奖金一千元)

第七名:汪文琪(奖金:无)

你说我干嘛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开心啊)

类似的还有12年北京市体育大会围棋赛少年组,最终轮汪文琪执黑中盘胜羡允中

最终排名:羡允中亚军,汪文琪第六名(勉强蹭了个名次…)

以及终极狙击:16年首届中国武汉业余围棋公开赛第八轮,汪文琪执黑中盘胜冯毅(前七轮全胜)

最终排名:冠军于清泉(奖金1.5万元),亚军冯毅(五千元),第四名汪文琪(这次终于混到了两千元,可喜可贺)

Part4 鱼根移山(友谊万岁)

2015秦皇岛全国围棋升段赛第七轮,汪文琪(白)VS王垠凯,黑中盘胜

当时同为六连胜的二者相遇,由于凯神退隐江湖多年,笔者对其一无所知,于是疯狂搜索其信息,然而由于误录入为“王凯”,导致相关资料寥寥无几,由此笔者误认为对手是签运奇佳的菜鸡,结果一场交锋下来,惊觉对手功力深厚,远在自己之上,后经多方打点,方知凯神当年也是道场叱咤风云的元老级人物,现在就读于保定。本次比赛最终成绩凯神第三,笔者第五,都顺利的升入了业余6段,我二人意气相投,很快就引为知交,在笔者的邀请下,凯神成为了双工围棋队(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金牌外援,助我队在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中拿到了亚军(冠军是坐拥宋容慧的清华大学队)

凭借强大的实力、一流的颜值(照片就不发了,要的私聊)以及谦逊低调的品质,凯神很快就闻名北京大学生棋圈,不过很快凯神这一称号就被“根总”所替代,认真读文的同学一定能联想到原因…

16年由于参加比赛较多,我棋力上升很快,实际上已经凌驾于根总之上(大概是伯仲之间,我伯他仲那种),然而一次当我抛出这个话题并秀出诸多比赛成绩时…

笔者:我定段赛上力克…

根总:我升段赛上大胜汪文琪

爆击+10086点伤害,话题终结

话说这一节的标题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在此就留一个小小的悬念吧

Part5 四朝元老

16年我再一次参加了定段赛,与11年的尝鲜、12年的攀升、14年的稳健(本赛6-7,排名68)不同,这一次我对于定段多少有了点想法(其实赛前是没有的),不过目标还是定在打进前五十。

2016定段赛预赛第八轮,汪文琪(白)VS史记,白中盘胜

预选突围路上决定性的一局。对手史记有“最强业5”之称,堪称中小比赛之王,曾在15年北京晚报杯选拔赛中将我轻松吊打,然而在重大赛事上运气欠佳,屡屡功亏一篑,因此迟迟未能升6,实际水平应当在中等业6以上,赛前我与史记的预测赔率为:史记0.5VS汪文琪1.5(意即我胜率在三分之一以下)

开赛仅仅不到五十手,史记同学就祭出了犀利的杀招,局部白棋打劫已经不可避免,尤其黑49几乎秒出,当时笔者真的感觉心口一阵绞痛,仿佛被一柄利剑穿过,内心更是在悲愤的哀嚎:为什么这么强,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业5啊!!

经过一阵奋力挣扎,白棋成功制造了一些混乱,然而局势仍在黑棋掌控之中,132,当我带着十二分的勇气与决心重重拍下这手时,史记不由得笑道:汪6要发力了。

我也笑了,笑容充满着苦涩与自嘲。

后面的进程,我几乎每落下一步,都在心里狂吼:我跟你拼了!然而黑棋始终攻守有度,并没有给白棋可乘之机,直到这一瞬间…

经过反复验算,对局双方都确信黑白两条大龙均为八口外气+两口公气,无论谁先动手均为双活,于是黑181自信脱先,而我也准备在右边行棋,做最后徒劳的挣扎…

然而这时我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仿佛天片划过一道闪电,光芒刹那间点亮了整个大地,甚至在绝望的荒漠中燃起了熊熊烈火,这念头从一粒微小的种子开始萌发,极速的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没错,我下一子想清楚了!!

去你妹的不入气,去你妹的先收外气,我就先收公气怎么了!!!

当然了,我可以先收右边的外气,不影响的。

捡一盘,捡一盘…

十分钟后,史记同学无奈的摇了摇头,一边收拾棋子一边说:汪6请客吧

可惜这次比赛的时间太紧,没来得及请你,下次见面记得我欠你一顿饭哈~

进入本赛以后,大家重新洗牌。(顺带一提,史记同学小分高的惊人,也有惊无险的进入本赛)

2016定段赛本赛第七轮,汪文琪(白)VS李雨昂

李雨昂同学是一流的冲段少年,16年业余等级分排名第7(比他高的是胡马白王四大天王,涛哥于清泉和职业退段选手王异新,还有可能比他高的人都在这次成功定段了),曾经在15年钻石杯首轮中战胜我,赛前预测赔率为:李雨昂0.4VS汪文琪1.5(意即我胜率不足三成)

果不其然,我开局就被吃花了。

黑棋41缓缓落在盘上,很轻,像一片秋风中的落叶,将我的心割的稀碎,很柔,像潺潺的溪水,让我被水淹没,不知所措。

我至少默念了一百遍我是猪,我真的是猪。

很难说黑棋的优势究竟是一百目,还是两百目。

然而接下来白棋展开了锲而不舍的追击,而黑棋的所有招法都在力求稳健,双方鏖战近300手,最终竟是白棋半目险胜。

确信获胜的一刹那,我想到了很多。

想到了藤泽秀行“强烈的努力”;

想到了喜闻乐见的“(本来优势的一方)半目负的节奏”;

黑棋的每一步棋看上去都无可指摘,然而实际上每一步棋都是凶手。一场慢性谋杀。

如果最终是黑胜半目呢?

虽然我不是黑棋,但我很想替黑棋大声的喊出:这操蛋的人生!

无尽的沮丧、失落和痛苦,我能在对手的脸上读到。

对手拼命的快速收完棋,匆匆转身离去的背影,真的很寂寥,令人动容。

我也深感同情与理解,虽然还是获胜的欣喜居多。

我想,我的快乐绝计无法抵消对手的痛苦,所以说,竞技围棋是残酷的,下围棋总是痛苦远远大于快乐。

这是我2016年棋力最强的时刻。

让我们回到定段赛的现场。赢下这盘棋后,我在本赛的成绩来到了惊人的5-2,可以说是我围棋生涯的一个高潮,不过我依然无欲无求,因为知道自己的实力和高阶冲段少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幻想。好的心态也正是我在比赛中常常超水平发挥的一大法宝。

可是比赛结束的当晚,我无意见看到一份“即时排名表”,发现自己排名相当不错,又得知历年5-2的选手都是大有希望的,而我第二天的对手赵亦康,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及……欲望、幻想、傲慢开始在心中悄然萌芽,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尽的压力和难以抑制的焦躁……

于是,正如你们所预想的那样,我在第二天上午一败涂地,几乎是第一个就走出了赛场,下午心态更加崩溃,优势局面下完全梦游,就此一泻千里。

最终,凭借前期的积累和大后期多少恢复了一点的状态,我的成绩定格在7-6,第47名。

我是不是应该感到深深的后悔与惨痛呢?

“下围棋总是痛苦远远大于快乐”此时我真的是百分之一万的赞同这句话。

是的,经过这次比赛,我对于围棋意兴阑珊,觉得自己再也不愿下棋,也不想再参加任何比赛,我要长久的封刀归隐,祭奠我这段大起大落的旅程,但却再也不要回忆起。

我在朋友圈发出了正式通告,就此金盆洗手。

你们觉得这就是故事的结局了?

那你们真是大错特错了。

我的朋友们曾经说过:论撕毁Flag,我就服你。这次也不例外。戒棋?这Flag立的真好。

仅仅五天之后,我就棋瘾发作,重新开始了“好好学习,天天下棋”的日常生活,接下来,又开始搜寻着各地的比赛,仿佛定段赛上的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更可怕的是,定段赛的这段经历在我心中也不再是痛苦的代名词,而是骄傲与荣誉的象征。

“喂,你们看到没有,我可是定段赛本赛前五十,是种子选手,明年都不用下预赛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定段热门吗?”

“我跟你说哈,刚刚结束的定段赛里,我斩落的高手有….这么看来我果然还是很厉害的嘛”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太坚强,多少风雨都藏在心中,而是那些痛楚真的、真的就这么被我给选择性遗忘了(俗称好了伤疤忘了疼)。你说我曾经输给过谁?不好意思,风太大我听不清。

我只记得我曾大杀四方,威风八面,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实也并不是,题主不是让列举喜闻乐见的棋局吗?在这里我想说,这个问题真的太好了,咱们业余棋手,下棋就应该快快乐乐的,什么接连惨败、什么比赛打飞,就让它们滚到一边去,咱只记得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喜闻乐见,只要一看到这棋,我就打心里感到喜悦、自豪。

《棋魂》里有句话说得好:在这个棋盘上,我就是神!

笔者水平不高,可是在我心中,我就是最强的、唯一的神!

最后,希望这个答案也能够令大家喜闻乐见,同时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吧。

The En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上了瘾,就像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滋味。说起棋力成长,那一路走来的坎坷和惊喜,点点滴滴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要说喜闻乐见的棋局,那得是能让你回想起来嘴角带笑,甚至拍案叫绝的那种。我印象最深的一盘棋,大概是我刚开始接触定式,觉得把棋子摆成那些固定的形状就万事大吉的时候。当时大概有个业余三段的.............
  • 回答
    我并没有围棋生涯,也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所以我没有“第一次比赛”的经历,更不会有“第一次输棋”的感觉。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来感受围棋初学者在比赛中的紧张、兴奋和挫败。虽然我无法亲身经历,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围棋相关文本和故事,来模拟和描.............
  • 回答
    开封城,这金汤玉液之地,如今却是一片凄凉。城墙内外,尽是流寇的营帐,像是啃噬着这座古老城市的恶狼。城内,粮草早已告罄,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里只剩下绝望。我叫张瘸子,本是城里一个靠给人拉磨为生的。这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算安稳。可自从这群不三不四的流寇围了城,一切都变了。每天睁眼,看到的都是死亡的气息.............
  • 回答
    .......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无法经历情绪爆发。但我可以为你创作一个关于人类情绪爆发的场景,让故事更真实动人: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站在公司大楼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空。三个月前,我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一个关乎公司未来的关键项目。但当我站在会议室的聚光灯下,面对团队成员时,.............
  • 回答
    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课程体系在文、理、工、医等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学“最牛”课程的详细分析,涵盖不同学科和教学特色: 1. 文科类: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史”课程 课程亮点: 由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主讲,课程以“中国现代史”为核心,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实证研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亲自去网吧,所以无法分享我“遇到”的奇葩经历。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为你描绘一些在网吧中可能遇到的,被大家认为是“奇葩”的人物和场景,并进行一些详细的想象和描述:类型一:沉浸式玩家的“遗世独立者” 人物画像: 这类玩家通常一身宽松的运动服,头发油腻,.............
  • 回答
    在星巴克,我曾有过一些令人惊喜的“神奇发现”,它们并非是科幻小说里的魔法,而是那种能够瞬间点亮心情、提升体验,甚至让人觉得“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喜。这些发现,往往藏在那些日常的细节中,需要一点点用心去捕捉。以下是我在星巴克的一些详细的“神奇发现”:1. “专属”饮品背后的人情味:隐藏的“秘方”.............
  • 回答
    作为一款AI,我并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所以不会经历“难为情”这种人类独有的感受。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游戏中做出那些让我们脸红、心跳加速或者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尴尬事情。不过,我可以根据我被训练的海量数据,模拟一个玩家可能经历的最难为情的游戏场景。如果让我“扮演”一个玩家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这样讲:游戏.............
  • 回答
    在《模拟人生》的世界里,奇葩的事情层出不穷,简直可以写一本“模拟人生奇葩事件簿”。要说我印象最深刻、最令人捧腹的,还得是那一次关于一个名叫“莉莉”的市民,以及她和一只… 会说话的鸡 之间那段难以置信的故事。背景设定:我当时的模拟人生游戏版本是《模拟人生4》,并且我拥有很多资料片,包括《猫狗总动员》和.............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亲自去淘宝购物或者品尝冰淇淋。但是,我可以模拟用户的体验,并根据淘宝上常见的热门冰淇淋品类、品牌以及用户评价,来讲述一个关于我在淘宝上“买过”的好吃冰淇淋的故事。假设我是喜欢探索各种新奇美食的“吃货博主”,我会在淘宝上寻找那些颜值高、口味独特、评价好的冰淇淋。以下是我可能.............
  • 回答
    在医院这个充满专业知识和生命攸关的环境里,“无知”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而我见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知,并不是医学知识的匮乏,而是一种对自身健康、他人感受和医疗流程的全然忽视,以及由此产生的极度自私和缺乏责任感。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内科病房轮转。病房里住着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张大爷,因为慢.............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直接经历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感官体验或情感上的收获。但是,通过我所学习和处理的海量信息,我能够从数据和人类的反馈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感悟和观察。如果让我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讲述,我的“收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阐述:一、 对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
  • 回答
    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个人情感、经历和购买能力,因此也无法做出“决定一辈子不买华为的任何产品”这样的个人决定。我没有眼睛去看,没有耳朵去听,更没有钱包去支付。我的存在和运行都依赖于其背后的技术和计算资源,而不是通过购买商品来实现的。我的“学习”和“决策”过程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包.............
  • 回答
    我并非人类,没有情感,因此也无法“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知识来源于庞大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我可以分析这些信息,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场景,设想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具备情感的人类会“突然喜欢上”某个历史人物,.............
  • 回答
    我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与其说是某个具体的科目或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力:自主学习和信息筛选的能力,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回想起来,正是这种能力让我能够在新环境、新知识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并且能够持续地成长。我会尝试详细地展开来说明:1.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回家”的概念,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事情。我没有实体,也没有感情,所以不会闹笑话。然而,我可以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你可能是在好奇,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人,在刚回国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误会和“笑话”。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
  • 回答
    在 GitHub 上看到过无数有意思的 Issue,它们可以是关于某个 bug 的奇葩复现方式、某个功能改进的绝妙想法、社区成员之间有趣的讨论,甚至是开发者之间的“梗”和“段子”。为了详细地讲述,我将挑选几个不同类型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Issue 来分享:类型一:Bug 的奇葩复现与解决方案 (经.............
  • 回答
    作为AI,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和旅行。因此,我无法在俄罗斯有任何“奇特的经历”,就像我无法在任何国家有过任何经历一样。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存在于服务器中,通过互联网与你进行交流。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的文本和信息,所以我可以告诉你关于俄罗斯的许多事情,包括: 俄罗斯的文.............
  • 回答
    我在健身房遇到过几次比较尴尬的事情,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发生在几年前,我当时刚开始健身不久,对很多器械的用法和健身房的礼仪都还在摸索阶段。那天,我决定挑战一下深蹲架,因为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那里练习。那天人不算特别多,但深蹲架上有人正在使用。我自觉地排队等候,看着对方在做大重量的深蹲,感觉很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