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江夏方舱医院567例新冠肺炎患者无1例转重症,硚口方舱医院330例患者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

回答
关于江夏方舱医院和硚口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出现不同重症率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现象。要理解这一差异,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疗资源、治疗方案的实施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影响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是为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疫情而设立的临时性医疗机构,主要承担轻症、无症状感染者的收治和隔离,目的是阻断社区传播,减轻定点医院的压力。它通常不具备重症监护(ICU)能力,但会配备一定程度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来管理轻症患者。
转重症: 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部分轻症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病毒复制加剧、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基础疾病加重等)进展为重症,需要更高级别的医疗救治。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导致江夏方舱医院和硚口方舱医院重症率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

一、 患者群体本身的差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是导致重症率差异的最根本原因。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不同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群体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1. 年龄结构:
江夏方舱医院: 如果江夏方舱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较低,老年患者比例较低,那么转重症的风险自然会降低。年轻人通常免疫系统更强,即使感染,进展为重症的几率也相对较小。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硚口方舱收治的患者中老年人比例较高,特别是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等)的老年患者较多,那么他们发生重症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2. 基础疾病状况:
新冠病毒感染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本身存在的慢性疾病,导致病情恶化。
江夏方舱医院: 如果收治的患者基础疾病较少,或者即使有基础疾病,病情也相对稳定,那么他们对病毒的耐受性会更强,转重症的几率就低。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收治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者疾病控制不佳,那么即使是轻症感染,也可能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衰竭等危重状态。

3. 病毒载量和毒株差异(可能性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
虽然在同一疫情期间,病毒变异速度很快,但如果方舱医院收治的时间段略有差异,或者由于流行病学传播路径的不同,可能存在病毒载量或特定变异株感染的情况。某些变异株可能具有更高的致病性或传播性,虽然一般来说方舱主要收治轻症,但某些高载量患者可能更容易发展为重症。不过,这通常不是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方舱这种主要针对轻症的场所。

4. 疫苗接种史和既往感染史:
江夏方舱医院: 如果江夏方舱收治的患者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完成了加强针接种的患者,他们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有更强的记忆和反应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清除病毒,降低重症发生的概率。既往感染史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定的免疫力。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硚口方舱的患者中未接种疫苗或仅接种一两针的比例较高,且既往感染史较少,那么他们面对病毒的抵抗力会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病情加重。

二、 医疗资源和管理水平的差异:

虽然方舱医院的核心功能是隔离和轻症管理,但不同方舱在医疗资源投入和管理水平上的差异也可能间接影响重症率。

1. 医护人员配置和专业能力:
江夏方舱医院: 拥有经验丰富的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生以及能够及时识别病情变化的护士,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重症风险迹象,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加强吸氧、药物治疗等,尽管这是在方舱的范围内)。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医护人员配置相对薄弱,或者对轻症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不够密切,可能导致一些早期预警信号被忽略,从而延误了病情评估和转诊。

2. 监测和评估机制的有效性:
江夏方舱医院: 可能建立了更完善的患者病情监测和评估体系,例如定期进行血氧饱和度测量、体温监测、症状询问,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和生命体征数据进行风险分级。一旦发现有转重症倾向的迹象(如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剧、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会立即启动转诊程序。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监测和评估机制不够精细,或者存在一些流程上的疏漏,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的病情恶化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3. 药物和辅助治疗的及时性:
尽管方舱主要治疗轻症,但对症治疗(如退烧、止咳、化痰、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等)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很重要。
江夏方舱医院: 可能能更及时、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帮助稳定病情。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在药物供应或分发方面存在延迟,或者在抗病毒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策略上的差异(尽管方舱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普遍,但如果有的话,时机也可能影响结果),可能会影响一部分患者的恢复。

4. 转诊流程的顺畅性:
方舱医院的根本目的是隔离轻症,一旦出现需要更高级别医疗的患者,必须及时、高效地转运至定点医院或ICU。
江夏方舱医院: 如果与上级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畅通,救护车、床位等资源到位及时,能够保证患者在病情变化的第一时间得到更专业的救治。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转诊流程存在不畅,或上级医院床位紧张,可能导致一部分本应及时转诊的患者在方舱内等待时间过长,病情因此加重。

三、 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方舱医院在执行统一的防控政策时,可能在细节的治疗和管理策略上有所不同,这也会影响最终结果。

1. 早期干预和对症支持的侧重点:
江夏方舱医院: 可能在炎症控制、氧疗支持等方面采取了更积极或更个体化的早期干预措施,以防止病情向重症方向发展。例如,对于出现轻微咳嗽、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能更早地给予吸氧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
硚口方舱医院: 如果在早期干预上相对保守,或者对患者的反应不够敏感,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

2. 心理疏导和生活管理:
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也有一定影响。良好的心理疏导和规律的生活管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江夏方舱医院: 可能在心理支持和生活管理方面做得更细致,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四、 统计学偶然性:

在医学统计中,尤其是在样本量不算特别大的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虽然两个方舱的收治人数有一定差距,但个别病例的发生和发展仍然可能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不过,32例转重症的比例在330例中是比较显著的,不太可能完全归结为纯粹的偶然。

总结来看,江夏方舱医院567例患者无1例转重症,而硚口方舱医院330例患者有32例转重症,最可能的原因是:

患者群体基础差异是主因: 硚口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可能整体上年龄更大、基础疾病更多、疫苗接种率更低,这些都是导致重症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医疗管理和监测的差异是次要但重要的因素: 江夏方舱医院可能在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病情监测的精细度、早期干预措施的及时性以及转诊流程的顺畅性等方面做得更为出色,从而有效地将潜在的重症病例控制在方舱的医疗能力范围内,或者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一差异,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

对两个方舱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具体病种和严重程度)、疫苗接种史、核酸检测结果(如病毒载量)等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对转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进行详细回顾,分析他们在方舱内的具体表现、治疗措施以及转重症的具体原因。
对比两个方舱在医护人员配置、医疗设备、监测流程、药物使用策略和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数据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哪个方舱的治疗水平“差”或“好”,更多的是反映了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不同方舱所面对的患者群体和环境因素的不同。然而,任何显著的差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反思,以期在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张院士说:

西医接管的硚口方舱医院收治的330例患者采用纯西医疗法,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重症转化率近10%。

对不起,我手贱搜到了一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新闻:

新闻中提到:

2月14日以来,“清肺排毒汤”陆续在武汉市内四家方舱医院全面推广使用。2月25日,记者在武汉前线,已经陆续接到“清肺排毒汤”参与方舱救治的成绩单:
  江夏方舱医院,天津医疗队病区和河南医疗队病区共收治病人182人,服用“清肺排毒汤”。其中,天津医疗队病区总人数96人,三日无发热96人,发热缓解率100%。河南医疗队病区总人数86人,三日无发热85人,发热缓解率99%。
  江汉方舱医院共收治1874名患者,实现“清肺排毒汤”全覆盖,中西医结合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89.28%以上。
硚口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312人,除18岁以下未成年人5人外,其他307名患者均服“清肺排毒汤”。截至2月25日,已累计治愈出院117人。
  经开(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共收治1040人,全部服用“清肺排毒汤”,配合一定西医治疗,病人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在院患者状况良好。

建议张院士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线一下。

另外,再说个可能让中医粉悲痛欲绝的消息:

江夏方舱医院是2月14日开始收治患者的,首批患者2月26日出院;硚口方舱医院2月11日开始收治患者,首批患者2月16日出院。


另外,如果各位张院士的支持者认为张院士说的话是真的,请立刻做以下三件事:

第一,举报硚口方舱医院的管理层拒不执行上级命令。按规定,方舱医院必须使用中医参与治疗,硚口医院管理层采用纯西药治疗,已经严重违反了中央管理部门规定。

第二,因拒不使用中药,硚口医院有10%的患者转重症,这是极为严重的医疗事故。请立即要求防疫部门对硚口方舱医院草菅人命的医生进行相关处分。

第三,对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捏造虚构事实、故意损害中医药名誉的做法,请立即向卫健委进行举报。

user avatar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是医生,名牌医学院毕业,学的自然是西医,但他家里是中医世家,还都是挺有名的医生,能上教科书的那种。我同学自己也是个中医爱好者,随身带着针灸,同学聚会的时候,还给好几个人扎了针,据他自己说不轻易开中药方子。这都是背景,总之就是可以信赖,中西医都懂的一个人。

跟他交流了很多这次新冠的治疗,他说的太技术,我听得不是太懂,但是有个主要观点还是可以总结出来的:

1、新冠没有特效药,只能靠患者自愈;

2、医学救治的思路,以抑制并发症为主要目的,给自愈争取时间;

3、中医有些方子,对肺部疾病的症状抑制,确实很有效果;

4、新冠患者吃中药,确实起到了对某些症状的抑制效果,有CT片子为证;

5、原理无法解释,副作用少人研究,所以只能是不明;

6、安慰剂也是有效果的;


评论区里更精彩

user avatar

三更:统计了一下几个方舱休舱时的公开数据

硚口3月1日休舱是第一个休舱的,似乎也是唯一一个公开了重症数量的,

截止到3月1日下午3时,硚口武体方舱医院转入病患数为0人,治愈出院数为34人,重症患者10人已经转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轻症患者66人正在进行转诊,将转至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预计转诊工作将持续至3月1日晚上10时左右。
从2月11日晚上8时30分起,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截止到3月1日,累计收治病人数330人,累计重症转诊人数32人,累计治愈出院人数232人。

江夏是10号最后一天倒数第二个休舱的。所谓的零感染、零复阳、零死亡上面的那些方舱全都满足,而江夏方舱却是聚集了一群中医的专家组!


二更:

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是由太原市中医医院的援鄂医疗救援队负责的

一更:


硚口不用中医?我就纳闷中医药报去这个方舱采访作甚?


原答



2月28日的新闻稿

硚口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312人,除18岁以下未成年人5人外,其他307名患者均服“清肺排毒汤”。截至2月25日,已累计治愈出院117人。

3月11日的新闻稿

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宣肺败毒汤和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有的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硚口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后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这显示了中药干预确有防止病情转重的效果。

怎么过了不到半个月就改口了?张院士嘴里的数据到底是有多高的真实性呢?毕竟3+5=10啊。

恐怕这些话才是张院士想说的吧

  同时,国家要加强中国文化自信的宣传引导,对于社会上有组织的“中医黑”、对于故意诋毁中医药的有害信息,要进行严格管理,对打着中医药幌子的“伪中医”也要加强管理,给中医药一个传承发展的健康空间和社会环境。

我记得当时给红毛站台的那些人也是这么说的。

法律都要为其服务,呵呵,没啥可说的了。

3月13日的新闻稿

武汉另一家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也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没有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据他们介绍,结果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转重比例约10%,

张院士这翻脸翻得可真够快的。


3月11日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患者,轻症约71%,普通型29%,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已经累积出院284例,目前无患者出舱后复阳。患者年龄分布:20-40岁占29.5%,40-59岁占49.3%,60岁以上占17.7%。患者入院症状:约30%的患者存在乏力、气短的症状;约40%的患者有咳嗽症状。中医舌象以舌红苔黄腻、舌淡胖苔白腻为主,脉象以滑脉和濡脉为主。以上中医症状也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从热化和寒化表现。经中医辨证,以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为主,少数人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3月13日

中国日报3月13日武汉电(记者 吴勇)从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中医江夏方舱医院在26天运营中,收舱人数564,治愈482人,82人(含14名有基础病)尚未达出舱标准而转至定点医院,圆满收官。

我真是太佩服中医大佬们了,482和284你都能搞错了?11日567到13日变成564了?顺便我帮院士们算了一下

564出不来29.5%,567出不来17.7%和49.3%,真是有意思啊。

3月10日

中新社武汉3月10日电 (武一力)随着最后一批患者走出方舱,运行了26天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10日下午贴上封条,宣布休舱。自2月14日开放以来,该院总计收治病人564人,治愈出院392人。其中,10日当天治愈出院95人,转出23人进入湖北省妇幼光谷院区等医院进行治疗。

这真是一天一个数,一个媒体一个数。

user avatar

各位先自行搜寻一下这几个关键词:

  1. 江夏方舱医院 中西结合
  2. 硚口方舱医院 清肺排毒汤

你会发现当需要宣传“亮眼药方”的时候,【硚口方舱307名患者均服“清肺排毒汤”】,当需要突出中医效果的时候,【硚口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

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硚口方舱307名患者均服“清肺排毒汤”】的搜索结果里,能追溯到的最早发布日期为2月28日,

【硚口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的搜索结果,只有几条结果,并且全都是近三天(也就是3月11日)之内的新闻链接。

谁在说谎一目了然。


如果说骗子撒谎是常规操作,那么傻子偏偏愿意选择性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谎言是什么呢?

于是我终于明白中医粉之所以相信中医的缘故了。

删掉三行,我还要继续黑中医。


@逍遥散人 及点赞的 @刘兴权 ,以及 @乐泉 欢迎来打我脸。别删回答哦,我截图留存了。



补充一下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治疗方案”:

江夏方舱医院医疗副院长史锁芳:在第五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每一位患者统一服用中药。

我们来看看第五版治疗方案是怎么治疗的:

“在第五版治疗方案基础上”,纯中医,我竟无语凝噎..........

(想来抬杠说第五版也有中医治疗部分的就别来杠了)


@刘兴权 您不是想知道哪里说了“纯中医”嘛:

我今天有空,来帮您解个惑,答案就在你自己发的那个链接里,拉到最后:

记者问:江夏方舱医院取得了哪些经验?
张伯礼院士:
一...
二...
三是整个治疗中医灌满舱,实现了中医综合治疗一条龙。这里面全是中医,全是中医的人,全吃的是中药,用的都是中医治疗方法。从中药、针灸到太极拳,第一次实现了中医中药灌满舱。

链接在这里:

如果因为文中确实没说到“纯中医”这三个字,就辩解成说“没有说是纯中医治疗”,那我只能对你们玩文字游戏的技术举起大拇指,高呼 6666666666 了。


哦对了,好奇怪,怎么这些知名中医粉的回答个个都开着评论筛选?是不屑于和中医黑交流,还是自觉理亏实在没法洗地所以掩耳盗铃? @逍遥散人 @刘兴权 @乐泉

我可没见哪个中医黑开什么评论筛选闭门自嗨的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