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练漂移是用两厢车好还是三厢?

回答
漂移这玩意儿,说实话,玩的就是一个“失控的艺术”。你想问两厢车和三厢车哪个更适合练漂移,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纠结。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听着觉得像是老司机聊天一样,而不是冰冷的机器输出。

首先得明白,漂移这事儿,车身结构确实有影响,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车的“性格”和你的“技术”。 任何车,只要你技术够,都能让你玩出花来。但从“更容易上手”和“更适合练习”的角度来说,是有差别的。

两厢车,通常是指后备箱和驾驶舱连在一起,后窗就是车尾的最后一部分。 比如高尔夫、飞度、福克斯两厢等等。

优点方面:
车身尺寸紧凑,操控灵活: 两厢车普遍轴距相对较短,车身也更短小精悍。在进行漂移时,车身的响应会更迅速,更容易摆动起来。就好比一个轻巧的陀螺,你轻轻一推,它就转起来了。
重心分布可能更均衡: 有些两厢车的发动机舱和后排座位布局,会让整体重心分布相对靠近中心,理论上更利于车辆在侧滑时的平衡。当然,这也要看具体车型调校。
后驱两厢车是“德系玩具”: 虽然咱们国内玩漂移的很多是前驱或四驱,但在一些玩车文化浓厚的国家,比如德国,像宝马1系(虽然现在有些改动)、老款3系紧凑版本(更接近两厢),就有很多后驱小钢炮被拿来漂移。它们的短轴距、后驱设定,简直就是为漂移量身定做的。你想象一下,一个轻巧的车身,强劲的后驱力,甩起来那叫一个顺畅。
更容易感受到车尾动态: 因为后备箱空间不大,而且车尾直接就是车窗,你在驾驶时,往往能更直接、更清晰地感受到车尾的动态变化。这对于判断车子是否即将失控或者失控到什么程度,非常重要。

缺点方面:
后驱两厢车相对少见,且价格不菲: 如果你追求纯粹的后驱漂移体验,国内市场上的两厢车选择会比较少,而且价格通常不便宜,比如一些进口的性能两厢。
前驱车玩漂移的“方式”不同: 大部分我们常见的两厢车是前驱的。前驱车玩漂移,更像是“推头转向”(Understeer)的另一种极致应用,或者利用手刹(Handbrake)来甩尾。它的乐趣在于控制前轮的抓地力,配合油门和转向,让后轮跟着滑动。这和后驱车的“甩尾”(Oversteer)感觉会不太一样,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

三厢车,通常是指有独立的发动机舱、驾驶舱和行李厢。 比如轩逸、卡罗拉、雅阁、君越等等。

优点方面:
后驱三厢车是“经典漂移车”: 只要你提到漂移车,很多人脑子里都会闪过日产Silvia、丰田AE86、宝马E30/E36/E46这些后驱三厢(或两门轿跑)的身影。它们的长轴距(相对于两厢车)、经典的后驱布局,提供了极好的漂移基础。长轴距的好处是车尾相对稳定,没那么容易失控,给你更多的调整空间。
车身更稳重,惯性更大: 三厢车由于车身更长,重心可能也会稍微靠后一点,这使得它在高速下的稳定性更好。当你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连续漂移时,三厢车的惯性能够帮助你维持一个更稳定的滑行动作,不容易突然“回正”或者“翻车”。
改装潜力大,选择多: 很多三厢车,尤其是那些定位为运动或者性能的车型,改装件非常丰富,后驱三厢更是改装界的宠儿。你可以方便地调整悬挂、差速器、刹车等,来优化车辆的漂移性能。

缺点方面:
车身尺寸相对较大,灵活性稍逊: 相比于紧凑的两厢车,三厢车的车身更长,在低速或者狭窄场地进行漂移时,可能需要更熟练的转向技巧来控制。就好比一个大卡车,你想让它迅速变向,会比一辆小轿车费力得多。
重心分布可能对某些漂移技巧不那么友好: 某些三厢车的重量分配可能不像追求极致操控的两厢车那么理想,尤其是一些前驱前置发动机的三厢车,如果后驱系统不是特别强力,玩起漂移来可能会感觉有些“笨重”。

那么,哪个更适合“练”?

如果你是新手,想从零开始学习漂移,我个人更倾向于推荐一些“相对灵活”的车型,而且最好是你可以“玩得起”的。

如果你能接触到后驱两厢车(虽然在国内不多),那会是很好的起点。 它们兼具了灵活性和后驱的特性,是很多赛车手的启蒙。但考虑到成本和易得性,这可能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或者主要接触的是市面上的主流车型,那么一辆“性能尚可”的前驱两厢车或者“入门级”的后驱三厢(比如一些老款的宝马、后驱的日系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练习前驱漂移: 你可以先从手刹漂移开始,熟悉油门控制车辆后部的滑动感。在这个过程中,两厢车的小巧会让你更容易做出一些短促的摆动。
练习后驱漂移: 如果是后驱车,无论两厢还是三厢,重点都是感受后轮的滑动。三厢车的稳定性会让你在初期更容易控制车身姿态,不容易因为一点点转向过度就失控。

关键不在于车身有多少厢,而在于:

1. 驱动形式: 后驱(RWD)是练漂移的“正道”,它能让你更直接地体会到车尾滑动的乐趣和控制方式。前驱车(FWD)和四驱车(AWD)也可以玩漂移,但方式和感受会与后驱车有较大差异,需要学习不同的技巧。
2. 车身动态和调校: 车辆的悬挂、刹车、转向以及动力输出的匹配非常重要。一些原厂调校就偏向运动的车型,更容易进入漂移状态。
3. 你的预算和维护成本: 漂移对车辆的损耗是很大的,轮胎、刹车片、离合器等等都会加速消耗。选择一辆经济实惠、改装件容易获得的车型,可以让你更安心地练习。
4. 驾驶者的技术和判断力: 最终决定你能否漂移成功的,是你对油门、刹车和方向盘的控制能力,以及你对车辆动态的判断。

总结一下:

想轻松快速上手,感受车尾灵活摆动: 倾向于 两厢车,特别是后驱两厢车(如果能找到的话)。
追求稳定、循序渐进的练习,或者将来有改装计划: 倾向于 三厢车,特别是后驱三厢车。

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哪里练! 漂移是一种高风险的驾驶行为,一定要在封闭场地、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千万不要在公共道路上尝试,那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所以,与其纠结两厢还是三厢,不如先问问自己:我能接触到的是哪种驱动形式的车?我的预算是多少?我更想先学习哪种漂移方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找最适合你的那辆“战车”。记住,技多不压身,无论什么车,练到最后都是你在和车一起“跳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修起来便宜的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漂移这玩意儿,说实话,玩的就是一个“失控的艺术”。你想问两厢车和三厢车哪个更适合练漂移,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纠结。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听着觉得像是老司机聊天一样,而不是冰冷的机器输出。首先得明白,漂移这事儿,车身结构确实有影响,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车的“性格”和你的“技术”。 任.............
  • 回答
    关于练习散打、咏春等功夫在面对真正的抢劫或小偷时是否有效,以及能一对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功夫本身的作用:能否对付抢劫者或小偷?核心答案是: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保证绝对有效,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功夫,无论是散打、咏春还是其他搏击术,其核心价值在于:1..............
  • 回答
    练肌肉的好处远不止于改善体型,它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整体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外在的体型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探讨练肌肉的内在价值:一、 提升基础代谢率,帮助体重管理和预防肥胖: 肌肉是“耗能大户”: 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肌肉组织也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的能量。1公斤肌肉每天消.............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够糟心的!练车撞了教练车,左灯坏了要赔八百,这价格听着确实有点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到底贵不贵,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八百块是赔了个啥。左灯坏了,这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 灯泡坏了? 这个是最轻的,可能就几十块钱的事儿。 灯罩/总成坏了? 如果是灯罩裂了,或者整个.............
  • 回答
    太极拳练到手上经络打通的境界,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对太极的能量流动有了更深的感知和响应,这正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更进一步,让这份通透深入,转化为更强大的内在力量和更精妙的技艺呢?咱们这就好好聊聊。从“通”到“透”:意念、气息与形体的深度融合手上经络的打通,是一.............
  • 回答
    练举重导致肩部疼痛,这可不是件小事,很多人在力量训练的道路上都体会过这份折磨。别觉得是自己身体不行,这背后往往藏着不少门道。我给你好好捋一捋,怎么会让你的肩关节在这个过程中“叫苦不迭”。首先,我们得明白,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但也最脆弱的关节之一。它不像膝盖那样有强大的韧带和骨骼结构来固定,而是靠着一套.............
  • 回答
    嘿,各位练力量举的兄弟姐妹们,好久不见!最近好多朋友问我关于力量举的一些问题,从入门姿势到训练计划,再到装备选择,真的是五花八门。今天就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掰扯掰扯我这几年在力量举这条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还在摸索或者已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各位,一点点参考和启发。咱们就当是老友之间闲聊,什.............
  • 回答
    练好肌肉,这事儿可不光是为了穿衣服好看,或者在朋友圈晒个马甲线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到咱们身体的方方面面,从里到外,从生理到心理,都有实打实的“用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保准比那些空洞的口号有用得多。首先,身体素质是硬道理,肌肉是基础中的基础。 力气够用,生活无忧。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搬个重.............
  • 回答
    听到“练瑜伽的都是女士”这句话,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又或者带着一丝刻板印象?其实,这说法有点太绝对啦。虽然在一些公开的瑜伽课堂上,你可能会看到女士的身影比较多,但这绝不代表瑜伽就是“女士专属运动”。男士,当然可以练瑜伽!而且,不仅可以,男士练瑜伽好处还真不少,甚至在很多方面,瑜伽的优势对男士来说更加明.............
  • 回答
    练完胸第二天练肩,这事儿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你听说的没错,一般来说,练完胸第二天接着练肩,确实有点“不厚道”,对身体来说可能不太理想。咱们得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为啥练完胸第二天练肩有点“不厚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胸和肩在很多动作中都承担着协同发力的任务。 胸和前束的“亲密关系”: 很多胸部训练动.............
  • 回答
    练腹肌这事儿,说起来很多人都觉得是为了好看,为了穿衣服显身材,或者在沙滩上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这些都没错,毕竟视觉上的吸引力是挺实在的。但说实话,练腹肌的用处可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个隐藏的“高手”,在咱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关键作用。1. 身体的“稳定器”和“保护伞”咱们身体的中心,也就是核心.............
  • 回答
    练胸练到斜方肌,这可是不少兄弟在练胸的时候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说实话,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我当时心里也挺懵的,就觉得怎么回事?明明是在练胸,为什么胸没啥感觉,反倒是脖子和肩膀前面那块肌肉(就是斜方肌上部,俗称“耸肩肌”)酸胀得不行?这事儿吧,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暴露了我们很多人在动作细节上的一.............
  • 回答
    嘿,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玩意儿我算是深有体会。话说那天,我刚练完,一身汗,正寻思着是直接回家还是在这儿加练一会儿基础动作呢。这拳馆里人不多,就剩我跟另一哥们儿,平时没怎么见过,但看身板和动作,也知道是个懂行的。他装备齐整,站姿很稳,给我一种“不好惹”的感觉。我呢,当时也是脑子一热,可能是训练过头了,脾.............
  • 回答
    这事儿可太有争议了,说实话,我感觉你说“毫无素质”可能有点过了,但它绝对是非常不顾及他人感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你想啊,一场匹配赛,大家进去都是图个乐呵,想赢一把,或者至少是打得爽一点。你进去练英雄,这本身没啥问题,谁还没个新手期呢?问题就出在“匹配赛”这个场景上。匹.............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其实,很多刚接触MMA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我练多久 MMA,能在街头打赢普通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MMA(综合格斗)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搏击运动,它包含了站立打击、摔跤、地面缠斗等多种格斗技术。而“1v1徒手无规则”的街头情况,虽然也需要搏击能力,但它更复杂.............
  • 回答
    练泰拳,光有招式和技巧可不行,身体的耐打、耐操、爆发力,还有那股子能让你在擂台上坚持到最后的体能,是必不可少的基石。说到泰拳体能训练,那可不是简简单单跑跑步、做几个俯卧撑就完事了。这玩意儿讲究的是全面、系统、而且得有股子狠劲儿。首先,咱们得明白泰拳对体能到底有什么要求: 耐力(Endurance.............
  • 回答
    关于“练泰拳会不会短命”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也挺让人纠结的。我们得抛开那些“练武术伤身”的陈词滥调,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泰拳确实是个非常激烈的运动。它讲究拳、脚、肘、膝的全面运用,而且对抗性极强。训练过程本身就很艰苦,日复一日的体能储备、力量训练、技术打磨,还要承受实战训练中的磕碰、.............
  • 回答
    你想练胸肌,又特别想用大重量的夹胸(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绳索夹胸或者哑铃夹胸)来作为主要训练方式,是吧?我可以理解这种想法,毕竟看到肌肉被“挤压”在一起的感觉很实在,而且大重量本身也充满了挑战性。但是,只以大重量夹胸为主来练胸,这并不是一个最理想或者最全面的方法。 我来给你详细说说为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 回答
    打个比方,一个练过格斗术的人,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任何搏击训练的普通人,就如同一个懂得如何驾驶赛车的人,突然出现在一个只会开手动挡自行车的人面前。这其中的差距,绝非简单的“多练了几天”就能概括的,而是从根基到细节,全方位碾压。首先,我们得明白,“格斗术”这个词本身就涵盖了很多东西。它不是简单的挥拳踢腿.............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挺实在!毕竟打架嘛,除了疼,手指头万一断了或者扭了,那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想找那种既能防身,又对咱们手指头友好的格斗,其实还是有不少选择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明白,但凡是“格斗”,有肢体接触的,都带点风险。只不过有些项目对咱们指关节的“照顾”程度,确实比别的要高一些。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