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贫穷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

回答
贫穷,就像一场无声无息却又根深蒂固的浸染,它悄悄地、却又毫不留情地雕刻着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灵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首先,贫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身体健康的侵蚀。 当生存成为首要任务时,营养均衡往往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吃饱饭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种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在医疗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即使生了病,也可能因为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延误治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给身体留下难以修复的创伤。更不用说,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安全的饮用水源,都可能成为疾病的温床。那种长期的身体不适和病痛缠身,会极大地削弱一个人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性。

其次,贫穷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有着同样深刻的影响。

焦虑和压力是常态。 每天都在为钱发愁,为下一顿饭发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为家里的生计发愁。这种持续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会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人无法喘息。焦虑感会侵蚀你的睡眠,让你难以集中注意力,让你对未来充满恐惧。你可能不得不为了微薄的收入而去做那些辛劳、危险甚至尊严受损的工作,这种无力感和被剥夺感会逐渐消磨你的自信和价值感。
希望的渺茫与绝望的滋味。 在贫困的环境中,改变命运的渠道往往是有限的,甚至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职业发展受限,向上流动的阶梯几乎被堵死。当一个人拼尽全力,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贫困的泥沼时,希望就会一点点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感。这种绝望感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认为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就这样算了。
自卑与疏离感。 在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里,贫穷往往伴随着被他人评判和歧视。你的穿着打扮、你的言谈举止,都可能因为贫穷而受到嘲笑或轻视。这种长期的社会排斥和负面评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让他们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值得被尊重。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和伤害,有些人会选择封闭自己,远离社交,从而产生一种深深的疏离感,感觉自己是社会的边缘人。
道德和价值观的扭曲。 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有些人可能会被迫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选择。偷窃、欺骗,甚至更严重的犯罪,都可能成为他们绝境中的无奈之举。这不是说贫穷的人天生就坏,而是说当生存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多平日里牢不可破的道德底线都会变得摇摇欲坠。而一次次的被迫选择,也会在潜意识里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让他们变得更加功利和冷漠。

再者,贫穷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短视和“眼前的利益”。 当你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时,你很难去考虑长远的计划和投资。比如,你可能不会选择花时间和金钱去学习一项新技能,因为你现在就需要立刻获得收入。你可能只会追求眼前的、即时的回报,而忽略了那些需要时间积累才能看到成果的事情。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使得他们在面对一些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等待的机会时,往往会望而却步。
习惯性的节省和“锱铢必较”。 贫穷会让人对金钱产生一种极度的敏感和渴望。他们会习惯性地计算每一笔开销,对任何一点小便宜都斤斤计较。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贪婪,而是长期贫困留下的生存印记。他们会把每一分钱都当成生命线来守护,因为他们深知,任何一点浪费都可能让他们陷入更深的困境。
对权威的恐惧和对资源的依赖。 在贫困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对掌握资源或权力的人产生一种天然的恐惧感和依赖感。他们会小心翼翼地迎合权威,生怕惹恼了对方而失去仅有的机会。这种习惯性的服从和依赖,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

最后,贫穷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形成一种“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穷的父母往往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很难教导孩子学习。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都是贫困的景象和生存的艰辛,他们更容易在精神上受到影响,形成与父母相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当他们成年后,也可能因为缺乏技能和机会,再次陷入贫困的循环。这就像一道枷锁,代代相传,难以打破。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即使身处贫困,依然能够凭借坚韧的意志和聪明的头脑,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穷带来的影响是真实而残酷的,它像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时刻在消耗着人们的能量和希望。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一种对人生可能性的剥夺。贫穷,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将一个人压垮,将他的人生轨迹,染上深深的灰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观点

以前看过一点生物,讲一个动物行为学的例子吧

老鼠每天需要10单位的食物维持生存,现在给老鼠两个食槽,一边每天提供10单位的食物,一边每天有50%的几率提供40单位的食物,老鼠只能选择一边。

在搞明白两个食槽的关系之后,所有的老鼠都选择了固定提供食物的食槽。

原因很简单:食物容易腐败不能存储,选择另一个食槽一旦有一天断供,老鼠就得饿一天肚子。


当两个食槽提供的食物减半时,老鼠就会去选择不稳定的食槽。因为稳定的食槽一定无法达成需求,此时不稳定的食槽有几率填饱肚子。


下面来回答问题

贫穷对一个人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这个人几乎无法调动社会的任何力量,使其成为了社会上的“孤狼”:他无法自社会上获得有价值的援助,社会的力量也给不了他任何保障,这使得贫穷往往直接导致人陷入极端短视的功利主义之中:由于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援助,因此会将任何有长远获益可能的机会变现(因为没有援助以支付变现的时间成本);由于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会畏惧任何形式的可能的风险(因为完全没有抵抗冲击的能力)。

在上面的第一个例子中,如果老鼠能够使用冰箱延缓食物的腐败,那么老鼠很明显就会选择带有风险的食槽。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冰箱”是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

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比作社会环境恶化,此时如果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冰箱),老鼠从概率学的角度上看是能活下来的。

到此为止,下面是拓展。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那么他们就可以尽可能少的受到贫穷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地下帮会:地下帮会在成立之初多为穷人团体,当他们建立自己的社会,并用暴力和劳动获取社会力量时,他们就像有了魔力一样富起来了,当然也随之形成了帮会社会下的“孤狼”。

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扶贫贷款,货币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本象征着调动社会力量的权力。因此在还上贷款后,银行没亏,穷人却赚了。


上文提出了一个重点:脱贫的关键是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这有至少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形成组织,用暴力或劳动(实践)的形式获得,这种多见于上层建筑崩溃或者压根没有的情况;一是通过完善的上层建筑保障权利来间接赋予,这种是现代大多数政体用于使穷人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

最后我提一嘴我的想法:资本主义天生不适合搞脱贫,主要问题在于:资本主义框架下要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基本靠钱,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靠钱来解决,代价会极为高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