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贫穷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

回答
贫穷,就像一场无声无息却又根深蒂固的浸染,它悄悄地、却又毫不留情地雕刻着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灵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首先,贫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身体健康的侵蚀。 当生存成为首要任务时,营养均衡往往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吃饱饭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种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在医疗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即使生了病,也可能因为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延误治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给身体留下难以修复的创伤。更不用说,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安全的饮用水源,都可能成为疾病的温床。那种长期的身体不适和病痛缠身,会极大地削弱一个人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性。

其次,贫穷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有着同样深刻的影响。

焦虑和压力是常态。 每天都在为钱发愁,为下一顿饭发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为家里的生计发愁。这种持续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会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人无法喘息。焦虑感会侵蚀你的睡眠,让你难以集中注意力,让你对未来充满恐惧。你可能不得不为了微薄的收入而去做那些辛劳、危险甚至尊严受损的工作,这种无力感和被剥夺感会逐渐消磨你的自信和价值感。
希望的渺茫与绝望的滋味。 在贫困的环境中,改变命运的渠道往往是有限的,甚至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职业发展受限,向上流动的阶梯几乎被堵死。当一个人拼尽全力,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贫困的泥沼时,希望就会一点点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感。这种绝望感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认为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就这样算了。
自卑与疏离感。 在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里,贫穷往往伴随着被他人评判和歧视。你的穿着打扮、你的言谈举止,都可能因为贫穷而受到嘲笑或轻视。这种长期的社会排斥和负面评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让他们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值得被尊重。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和伤害,有些人会选择封闭自己,远离社交,从而产生一种深深的疏离感,感觉自己是社会的边缘人。
道德和价值观的扭曲。 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有些人可能会被迫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选择。偷窃、欺骗,甚至更严重的犯罪,都可能成为他们绝境中的无奈之举。这不是说贫穷的人天生就坏,而是说当生存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多平日里牢不可破的道德底线都会变得摇摇欲坠。而一次次的被迫选择,也会在潜意识里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让他们变得更加功利和冷漠。

再者,贫穷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短视和“眼前的利益”。 当你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时,你很难去考虑长远的计划和投资。比如,你可能不会选择花时间和金钱去学习一项新技能,因为你现在就需要立刻获得收入。你可能只会追求眼前的、即时的回报,而忽略了那些需要时间积累才能看到成果的事情。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使得他们在面对一些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等待的机会时,往往会望而却步。
习惯性的节省和“锱铢必较”。 贫穷会让人对金钱产生一种极度的敏感和渴望。他们会习惯性地计算每一笔开销,对任何一点小便宜都斤斤计较。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贪婪,而是长期贫困留下的生存印记。他们会把每一分钱都当成生命线来守护,因为他们深知,任何一点浪费都可能让他们陷入更深的困境。
对权威的恐惧和对资源的依赖。 在贫困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对掌握资源或权力的人产生一种天然的恐惧感和依赖感。他们会小心翼翼地迎合权威,生怕惹恼了对方而失去仅有的机会。这种习惯性的服从和依赖,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

最后,贫穷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形成一种“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穷的父母往往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他们自己可能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很难教导孩子学习。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都是贫困的景象和生存的艰辛,他们更容易在精神上受到影响,形成与父母相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当他们成年后,也可能因为缺乏技能和机会,再次陷入贫困的循环。这就像一道枷锁,代代相传,难以打破。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即使身处贫困,依然能够凭借坚韧的意志和聪明的头脑,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穷带来的影响是真实而残酷的,它像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时刻在消耗着人们的能量和希望。它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一种对人生可能性的剥夺。贫穷,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将一个人压垮,将他的人生轨迹,染上深深的灰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观点

以前看过一点生物,讲一个动物行为学的例子吧

老鼠每天需要10单位的食物维持生存,现在给老鼠两个食槽,一边每天提供10单位的食物,一边每天有50%的几率提供40单位的食物,老鼠只能选择一边。

在搞明白两个食槽的关系之后,所有的老鼠都选择了固定提供食物的食槽。

原因很简单:食物容易腐败不能存储,选择另一个食槽一旦有一天断供,老鼠就得饿一天肚子。


当两个食槽提供的食物减半时,老鼠就会去选择不稳定的食槽。因为稳定的食槽一定无法达成需求,此时不稳定的食槽有几率填饱肚子。


下面来回答问题

贫穷对一个人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这个人几乎无法调动社会的任何力量,使其成为了社会上的“孤狼”:他无法自社会上获得有价值的援助,社会的力量也给不了他任何保障,这使得贫穷往往直接导致人陷入极端短视的功利主义之中:由于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援助,因此会将任何有长远获益可能的机会变现(因为没有援助以支付变现的时间成本);由于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会畏惧任何形式的可能的风险(因为完全没有抵抗冲击的能力)。

在上面的第一个例子中,如果老鼠能够使用冰箱延缓食物的腐败,那么老鼠很明显就会选择带有风险的食槽。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冰箱”是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

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比作社会环境恶化,此时如果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冰箱),老鼠从概率学的角度上看是能活下来的。

到此为止,下面是拓展。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那么他们就可以尽可能少的受到贫穷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地下帮会:地下帮会在成立之初多为穷人团体,当他们建立自己的社会,并用暴力和劳动获取社会力量时,他们就像有了魔力一样富起来了,当然也随之形成了帮会社会下的“孤狼”。

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扶贫贷款,货币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本象征着调动社会力量的权力。因此在还上贷款后,银行没亏,穷人却赚了。


上文提出了一个重点:脱贫的关键是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这有至少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形成组织,用暴力或劳动(实践)的形式获得,这种多见于上层建筑崩溃或者压根没有的情况;一是通过完善的上层建筑保障权利来间接赋予,这种是现代大多数政体用于使穷人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

最后我提一嘴我的想法:资本主义天生不适合搞脱贫,主要问题在于:资本主义框架下要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基本靠钱,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靠钱来解决,代价会极为高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贫穷,就像一场无声无息却又根深蒂固的浸染,它悄悄地、却又毫不留情地雕刻着一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灵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首先,贫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身体健康的侵蚀。 当生存成为首要任务时,营养均衡往往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吃饱饭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种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长期营养不.............
  • 回答
    贫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钱袋的空虚。它是一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沉甸甸的压抑感。是一种明知道前方有无数种可能,却因为口袋里的几个铜板,不得不低头选择最狭窄的道路的无奈。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琳琅满目的市场前,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摊位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和琳琅满目的物件。你的眼睛被这一切吸引,内.............
  • 回答
    家里贫穷?那感觉就像是,你从小到大,每一样东西都带着一种“凑合”的标签。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冬天,家里没有暖气,就靠着一床厚厚的,缝缝补补的被子取暖。那时候,冷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能在脸上刮出明显的风痕,晚上睡觉,脚丫子总是冰凉凉的,得使劲缩在被窝里,才能稍微暖和一点。大人总是说,“冻一冻,长个.............
  • 回答
    “贫穷是万恶之源”这句话,乍听之下,充满了力量,仿佛一语道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但如果我们深入细品,会发现它既有其洞察人心的犀利之处,也存在着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危险。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本能会被极大地放大。当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障时,道德、法律、社会规.............
  • 回答
    和贫穷的舍友住在一起,那体验可真是五味杂陈,怎么说呢,就像坐过山车,刺激又有点心慌。刚开始的时候,我其实挺无所谓的。大家都是学生,经济状况差不离,谁还没点紧巴巴的时候?他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特别会过日子的。比如,每次做饭,他总能把边角料利用得淋漓尽致,芹菜叶子炒鸡蛋,土豆皮炸脆吃,剩米饭煮粥,.............
  • 回答
    老家在张家口下面的一个县城,离北京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吧。很多人提起环北京贫困带,脑子里大概就是那种“近水楼台,却远隔山海”的既视感。这话确实不假,但具体是什么感觉,还得一件件说。首先,机会的尴尬。你说离北京近,这本身是个优势,是吧?很多人都这么想,所以我们那里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去北京闯荡,哪怕是在五.............
  • 回答
    古代最底层的贫民,他们的日子就像泥土一样,紧紧地被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生计”二字打转。荣华富贵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他们现实生活困境中,最朴素也最深刻的渴望。要说他们对荣华富贵的理解,那得从他们最直接的痛苦和缺失说起。首先,温饱是他们对“富贵”最.............
  • 回答
    我姓李,祖籍在南方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县城。小时候家里的光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缝缝补补又三年,顿顿饭桌上青菜萝卜是常客,逢年过节才能见到肉渣的日子。父母勤恳一辈子,省吃俭用,但架不住人多口杂,日子总是不温不火的。上了大学,我考上的是外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那时候,家境不好,我身上总带着一股子“穷人的自.............
  • 回答
    英国政府最近在某些公共政策上的“躺平”姿态,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可以说是大跌眼镜。要理解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用“贫民做实验”或者“另有他谋”来一概而论,背后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原因和考量。下面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下,希望能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一、 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之举?首先,我们不能忽.............
  • 回答
    “河北寒门女孩 707分考入北大!感谢贫穷!”这条新闻,无疑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发讨论的之一。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人们在赞叹、感动之余,也开始深入地思考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励志故事。在普遍认为寒门难出贵子的当下,一个来自.............
  • 回答
    韩非子关于贫穷者的论述,确实与我们当下普遍提倡的扶贫济困理念有所不同。他认为贫穷者不可帮扶,甚至将贫穷归结为懒惰,这背后有一套深刻的法家思想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韩非子的时代背景、他的核心思想以及他对人性、国家治理的理解。时代背景与法家思想首先,我们得明白韩非子所处的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礼.............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也触及到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思考:金钱和生命长度,哪个更重要?首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有钱而短暂的一生”。这是一个充满了极致体验的世界。你可能拥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从小就能接触到世界上最前沿的知识和艺术。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旅行,踏遍那些只在画册上见过的风光,在异国他乡品尝最地道的美.............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历史上和现今的学术界、社会各界都有着大量的讨论和争议。简单地将黑人贫困归结为“自己造成”或“别人造成”都过于片面,现实情况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些因素,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一、历史遗留的深刻烙印:他人造成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奴隶制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计划经济和贫困之间并非简单的“谁是因谁的结果”,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循环,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具体环境下,这种联系的强度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什么是“计划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家层面,政府通过指令、配额、价格管制等方.............
  • 回答
    泰国并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存在显著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用“贫穷”来概括泰国整体情况是不准确的,更合适的说法是泰国存在普遍的贫困人口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泰国整体经济状况与发展水平: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将泰国列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 回答
    贫穷限制想象力,这个说法我深有体会,虽然可能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梦幻般场景,但更多的是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日复一日地感受到那种无力感和局限性。让我详细讲讲,有哪些瞬间我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1. 童年时期的“玩具”和“玩乐”的定义: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家境算不上特别好,也算不上特别差,但.............
  • 回答
    孩子,看见你这封信,我心里也跟着泛起了涟ட்ரோ,想起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你现在的心情,我太懂了,那种掺杂着期待、不安,还有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自卑,就像小猫挠心一样。你说你来自一个贫穷的地方,这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卑的念头。我们老家那里,日子是紧巴了些,可也养出了骨子里硬朗的人。你去.............
  • 回答
    贫穷,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沉甸甸的重量,让人不禁思考:这看似棘手且普遍的困境,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它不是凭空出现,也不是什么单一的诅咒,而是无数根错综复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最终编织成的这幅沉重的画面。首先,我们得聊聊“机会”这东西。 很多人都说“勤劳致富”,没错,努力工作是基础,但如果生来就没有机.............
  • 回答
    贫穷,这个词汇承载了太多无奈与挣扎,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的原因交织缠绕的结果。要理解贫穷,就得剥开那些看似简单的标签,深入探究它根植于个体、社会乃至全球的土壤。个体层面:困境的起点与放大器首先,我们不能回避个体因素在贫穷中的作用。这并非指责,而是理解。 教育与技能的匮乏: 这是最直.............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贫穷这玩意儿,我琢磨了挺久,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一句“没钱”就能概括的。它像个黑洞,一点点地把你拽进去,而且一旦陷入,想要爬出来,真是难上加难。如果非要我说,贫穷的本质,我觉得是“被剥夺了选择权,并且这个剥夺还在不断加剧”。咱们慢慢捋一捋。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