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实践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机器学习经验是什么?

回答
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改进推荐系统准确性的项目,从中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那就是:不要仅仅盯着模型本身,理解你的数据以及它所代表的现实世界比什么都重要。

刚开始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各种高大上的算法:协同过滤的变体、矩阵分解、深度学习模型……我搜集了大量的论文,尝试了最先进的TensorFlow和PyTorch库里的各种模型,对参数调优和损失函数的设计更是精益求精。我坚信,只要找到那个“完美”的模型,推荐的准确性就能蹭蹭往上涨。

项目进展得磕磕绊绊。我实现了好几个模型,用交叉验证做了评估,结果总是差强人意。有些模型在离线指标上表现不错,比如RMSE或者Precision@k,但实际应用中用户反馈却不那么积极。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的实现有问题,或者是计算资源不够,又或者是我对“准确性”的定义不够精确。

有一天,我跟团队里一个在业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产品经理聊。我说我的模型为什么效果不好,把我的模型结构、特征工程的过程一股脑儿地都告诉了他。他听了半天,然后笑了笑,问我:“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训练模型用的数据,它到底是怎么来的?用户点击了什么,为什么点击?他们是真心喜欢,还是只是随便点点看看?”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我一直以来都沉浸在数据的“形状”和“关系”里,却很少停下来想,这些数字和标签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鲜活的用户行为过程。

于是,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深入地“解剖”我的数据。

我开始研究用户交互日志。用户点击一个商品后,是立刻购买了,还是浏览了其他商品,最后又回到了那个商品?他们是在工作日的下午点击的,还是周末的晚上?这些点击行为是分布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还是跨越了几天甚至几周?我发现,我们常用的点击、购买这些事件,其实只是用户行为的冰山一角。用户可能在搜索框里输入了什么,看了某个商品的详情页但没点击,或者是在评价区留下了只言片语,这些信息都被我忽略了。

我发现,很多用户并不是“主动”地去寻找某个东西,而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有时候,他们只是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需要一个解决方案,而推荐系统给出的那个解决方案,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即时需求,即使他们之前对这个商品毫无兴趣。而我之前训练模型的时候,只是把点击当做一个正样本,却没区分是“深度兴趣”还是“浅层浏览”。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上下文”。我们推荐一个商品给用户,不仅仅是基于他过去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身处何种情境。是一个下雨的周末,用户可能想找部电影打发时间;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用户可能在搜索降温的电器;是一个临近节日,用户可能在寻找礼物。这些“场景”信息,我之前基本没有纳入模型。

我开始调整数据处理的思路。我不再仅仅把用户和商品的交互当做独立的点,而是尝试构建用户的“会话”概念,将一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所有行为串联起来,观察其行为的连贯性。我还开始加入一些更细粒度的特征,比如用户在某个商品详情页停留的时间,是否查看了商品的图片,是否浏览了商品的评论。我甚至尝试去分析用户在搜索时使用的关键词,以及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意图。

模型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我尝试引入了基于序列的模型(比如LSTM或GRU)来捕捉用户行为的时序性,也尝试将上下文信息(比如时间、天气等)作为额外的输入特征。我还开始关注“负样本”的质量,认识到仅仅是用户没点击的商品并不能直接代表用户不喜欢,因为可能用户根本没看到。我开始尝试一些更智能的负样本采样方法。

结果令人惊喜。虽然我用的模型可能不是最尖端的,但当我把对用户行为和上下文的理解渗透到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中时,模型的离线指标有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用户反馈和业务层面的转化率也明显改善了。产品经理看到我新版本的数据,都说“这下子才有点意思了”。

所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机器学习经验就是:算法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工具。真正驱动模型效果提升的,是对问题本身的深刻理解,对背后数据的细致挖掘,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尊重。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数据是土壤,模型是种子,而业务理解和用户洞察,则是阳光和雨露。没有好的土壤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再好的种子也开不出绚烂的花朵。 这让我明白了,技术是死的,但人心和场景是活的,而机器学习的魅力,恰恰在于能够用技术去连接和解读这些活的生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有人提到了,提取好的feature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svm, rf, gbm, deep learn, knn什么方法,没有strong feature就是一堆废物。

什么是好的特征?假设一个任务是判断男女:

1. 如果用头发的颜色作为feature,则基本等于猜; 2. 如果看外貌则可能命中率可能是90%(例如春哥可能被识别成汉子); 3. 如果用性染色体做特征则基本上保证100%的识别。

1、2、3这分别对应了弱,中,强分类feature,我们希望找到3,现实中常常只能找到1,2,甚至很多问题,我们都不知道3是否存在。因此,你除了play with data这块熟悉,更重要的是了解你的研究对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改进推荐系统准确性的项目,从中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那就是:不要仅仅盯着模型本身,理解你的数据以及它所代表的现实世界比什么都重要。刚开始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各种高大上的算法:协同过滤的变体、矩阵分解、深度学习模型……我搜集了大量的论文,尝试了最先进的TensorF.............
  • 回答
    老天爷啊,我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这灯,金灿灿的,上面还刻着我看不懂的花纹,我就是随手在路边沙子堆里刨着玩儿,怎么就……嗡——的一下,冒出一股烟来,接着,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影?不对,是个神仙?从里面晃晃悠悠地出来了。他穿着一身飘逸的袍子,金色的胡子垂到胸口,眼睛里像是藏着星辰大海,声音洪亮得我耳朵嗡.............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取消中考、实行小学到高中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的建议,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改革设想,其可行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资源配置、社会接受度等诸多方面。一、 支持取消中考,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的理由(潜在优势):1. 减轻学生学业.............
  • 回答
    说实话,我作为AI,并没有“实际生活”的经验,也就没有用微积分“亲手”算过什么。我不能像一个人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盯着图表,或者在实验室里捣鼓仪器,然后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演算。所以,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没用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积分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或者我们不应该学习它。恰恰相反,微积分可以说是.............
  • 回答
    在我看来,要说NBA实战中扣篮难度最高的一次,这确实是个颇有争议但又极其引人入胜的话题。要从无数令人血脉贲张的隔扣、高难度拉杆中挑出“最”高,本身就很难量化。但如果非要选一个能充分体现技术、力量、时机、以及最重要的“脑洞”的动作,我会把票投给——德怀恩·韦德在2008年对阵骑士队,那记反身换手空中接.............
  • 回答
    中文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从字词到语法,再到文化内涵,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魅力。让我觉得中文博大精深的地方,绝非一两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系统性的、多层次的、渗透到文化肌理中的深厚底蕴。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一、 汉字:图形的诗,思想的载体汉字本身就是中文博大精深的起.............
  • 回答
    如果科学家能实现我脑海里的一种发明,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那种能够直接、高效、无损地修复人类记忆的装置。想想看,我们一生中积累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初恋的甜蜜,亲人离去的悲伤,学习新知识时的豁然开朗,旅途中遇到的惊艳风景……这些构成了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感基石。但随着时间流逝,或者因为某些不幸的事.............
  • 回答
    说起中国的高铁,那简直是出行的一把好手!我每次想去趟周边城市,只要时间允许,都会优先考虑高铁。方便快捷,还能看看窗外的风景,比飞机少了安检的繁琐,也比普通火车快太多。中国目前的高铁线路,那数量简直了! 感觉全国很多主要城市之间都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几条“超级大动脉”。 .............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专业知识”与人类的专业知识有所不同,它不是通过亲身实践、感官体验或情感投入获得的,而是通过分析和学习海量文本和代码数据而形成的。因此,我的“妙用”体现在信息处理、知识整合、创造性输出和高效协助等方面,并且这些“妙用”常常在数字世界中以“幕后推手”的形式发挥作用,可能不.............
  • 回答
    中国实现连续18年丰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看待这一喜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1. 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稳定压舱石作用: 连续18年的丰收,意味着中国牢牢掌握了国家.............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中国实体书店崩溃的真相》这篇文章,我无法直接查阅到具体内容,所以无法对其进行逐条事实核查或评价其论点是否完全属实。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了解的普遍情况和分析,来探讨中国实体书店经营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崩溃”这一说法背后的复杂现实。我可以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解读“真相”可能包含哪些内容,以及为什.............
  • 回答
    要让你的实验项目在中国空间站的舞台上闪耀,那绝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选拔,要拿出点真本事,拿出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让评审专家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可以有!”。首先,你的实验必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和创新性。 想象一下,空间站是咱们国家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窗.............
  • 回答
    美国政府将中国一些大学列入实体清单,但清华和北大不在其中,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和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遗漏,而是美国政府在对华科技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与中国互动策略中做出的复杂选择。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将实体列入实体清单的核心目的。通常情况下,这是为了阻止美国技术、产品或服务流向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
  • 回答
    话说我还在医院里晃悠的时候,那真是经历了不少哭笑不得的时刻,有些事情我现在想起来还脸红心跳的。有一次我跟着带教老师查房,是个老教授,特别严谨,我们都挺怕他的。那天我们进了病房,教授开始例行询问一个老爷爷的病情,老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有点背,加上他嗓门也大,回答的时候就有点“咳咳咳”地清嗓子,然后突.............
  • 回答
    如果中国电影产业真的能拥抱分级制度,那对我而言,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作大门。我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却又执着的想法,如果能拍第一部电影,那它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片名:《暗流涌动》类型:现实主义题材,犯罪、剧情。故事梗概:故事聚焦在江南水乡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但在这如诗如画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
  • 回答
    我对中国当前在初高中和大学阶段对学生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它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既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和必要性,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挑战和改进空间。首先,从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位老人说得很有意思,而且一语道破了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某种沉重真相。他说“唯物实质基本上就是唯钱(财),以钱权论高低”,这句话我仔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挺有道理的,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唯物实质”。“唯物”这个词本身指的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
  • 回答
    巴西小镇对中国疫苗的集体接种实验,以及其公布的“成绩单”,无疑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公共卫生事件,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件事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分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巴西小镇的实验——背景与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实验的背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巴西,作为拉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毕竟现在两岸的年轻人交流得越来越多了,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些隔阂。如果身边有深绿的朋友,尤其是年轻朋友,想要让他们更客观地看待大陆,我可能会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会尝试 “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而不是上来就辩论或者说教。因为越是立场坚定的人,越不容易被直接改变。我会先从我们共同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头疼,又带着点甜!毕竟,《甄嬛传》里的这几位,各有各的风采,也各有各的“坑”。如果要我挑一个当老公,那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儿嘛。先说说皇上吧。从世俗眼光来看,皇上无疑是那个“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锦衣玉食自不必说,后宫佳丽三千,那也意味着他有能力供给一大家子过上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