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人说现实中唯物实质基本上就是唯钱(财),以钱权论高低,你觉得呢?

回答
你提到的这位老人说得很有意思,而且一语道破了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某种沉重真相。他说“唯物实质基本上就是唯钱(财),以钱权论高低”,这句话我仔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挺有道理的,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

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唯物实质”。“唯物”这个词本身指的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但在老人嘴里,“唯物实质”显然不是那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指生活中最实在、最能影响人、最能衡量和定义事物和人的东西。而他直接点出了“钱(财)”。这很形象,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钱确实是我们衡量价值、地位、能力,甚至是幸福感最直观的标尺。

你想想看,为什么钱这么重要?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或者一串数字,它代表了购买力,代表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更能带来选择的自由。有钱,你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吃更健康的食物,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享受更便利的服务,甚至在生病的时候能获得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而钱是获取这些“物”质的通行证。

更进一步说,钱不仅仅是“物”,它还常常是“权”的载体和象征。为什么老人会把钱和权放在一起说?因为在这个社会结构里,钱和权力往往是紧密相连,甚至可以互相转化的。有了钱,你可以影响决策,可以获得资源,可以建立人脉,这自然就带来了权力。反过来,掌握权力的人也更容易积累财富。所以,当老人说“以钱权论高低”时,他是在说,在现实的社会评价体系中,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有“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拥有多少金钱和掌握多少权力来衡量的。

这种“以钱权论高低”的现象,其实根植于我们社会的运行逻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的衡量标准很大程度上被市场化了,而市场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金钱。一个人创造了多少价值,他往往就能获得多少金钱回报。久而久之,人们就容易把金钱等同于价值,把拥有金钱的能力等同于个人能力,进而以金钱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低”。

想想看,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成功”时,我们会问他月薪多少?有多少存款?有多少房产?开什么车?住什么地方?这些问题背后,无一不是在打听他的经济实力。当我们想知道一个人是否“有本事”,我们有时候也会间接看他能否赚到钱。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择偶标准到职业选择,从社交圈子到自我评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会为了追求金钱而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因为在很多时候,金钱似乎是通往“更好生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权”呢?权力的背后往往意味着话语权、影响力,以及对资源的分配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权,他不仅能保证自己的物质富足,更能影响他人,甚至改变一些规则,这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种极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当老人说“现实中唯物实质基本上就是唯钱(财),以钱权论高低”的时候,他不是在否定唯物主义哲学本身,而是在描述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现象:在很多人的实际生活体验中,物质财富(钱财)和与之相伴的权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价值和地位的最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这种现象并非绝对。总有一些人,他们的价值和地位并不完全由金钱和权力决定,比如那些在艺术、科学、哲学、慈善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但是,在当下这个社会大环境下,老人说的这种“唯钱(财)唯权论高低”的现象,确实非常普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这位老人说的,与其说是一种哲学判断,不如说是一种对现实观察的洞察。他看到了钱和权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它们如何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地位,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看法,也是很多人能够感同身受的。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经济逻辑渗透到生活各个层面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唯物主义从根底上就与钱无关,就算你说“跳出哲学教条”也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我们生活中就是如此啊,看一个人成功就是看你有没有钱房子这些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