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索罗斯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国家制裁他?

回答
关于“索罗斯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国家制裁他?”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并且需要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 何谓“坏事”?

“坏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价值判断。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同一件事的评价都可能截然不同。当我们说索罗斯做了“坏事”,通常是指:

金融市场上的操作: 索罗斯以其宏观对冲基金的操作闻名,尤其是在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以及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对泰铢等货币的冲击。这些操作虽然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但也导致了一些国家货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了经济危机,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看,这种行为无疑会引发批评和担忧。
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影响: 索罗斯通过其旗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 OSF)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各种社会运动、民主倡导、人权组织以及媒体机构。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在推动民主、自由和人权,是积极的社会贡献。然而,反对者则认为,他的资助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意在干预他国政治,颠覆现有政权,尤其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 OSF被指责为“外国势力干涉内政”的工具。这种观点认为,他的行为扰乱了当地的政治稳定,制造了社会分裂。
“颜色革命”的指控: 一些国家(特别是被指控为“颜色革命”发生地的国家)将索罗斯及其基金会视为幕后推手,认为其资助的非政府组织(NGOs)是煽动颠覆的工具,从而指责索罗斯“干涉内政”、“破坏主权”。

二、 为何国家不直接制裁索罗斯?

尽管存在上述批评和指责,但没有国家直接对索罗斯个人进行全面制裁,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1. 个人与国家主权的区别:
国家制裁的对象: 国家层面的制裁,通常是针对主权国家、政府机构、特定实体(如公司、银行)或在特定情况下的个人(例如,被定罪的恐怖分子、战争罪犯、直接参与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官员等)。制裁的目的是通过经济、政治或外交手段,对某个国家或实体施加压力,以达到特定的政策目标,如阻止核武器扩散、反恐、人权保护等。
索罗斯的定位: 索罗斯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公民,虽然他的影响力巨大,但他并非一个国家的主权实体,也不是一个直接威胁国家安全或国际和平的武装力量。他的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这个非政府组织进行活动。虽然其活动影响深远,但从法律和国际政治的逻辑来看,将其定性为国家制裁的直接目标,在操作上和法律依据上存在困难。

2. 证据链和法律依据的挑战:
“坏事”的定义与证据: 如前所述,“坏事”很多时候是基于解读和观点。即便是一些国家认为索罗斯的行为“不好”,要将其上升到国际法层面进行制裁,需要有确凿的、可以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证据,证明其行为构成对国际法的严重违反,例如直接煽动恐怖主义、参与战争罪、大规模侵犯人权等。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对NGOs的资助,虽然可能引发争议,但它们往往处于法律和政治的灰色地带,难以用明确的国际法条文进行直接定罪和制裁。
司法独立性: 在许多国家,即使认为索罗斯的行为不妥,也很难在没有具体犯罪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其财富或意识形态影响就对其进行个人制裁。司法体系需要证据和程序。

3. “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运作方式与法律缓冲:
NGO的地位: “开放社会基金会”作为一个注册在案的非政府组织,在许多国家拥有合法运作的权利,特别是那些倡导公民社会和人权的西方民主国家。其运作方式是资助各类项目和组织,而不是直接派遣军队或发动暴力活动。
法律的复杂性: 对一个组织的活动进行制裁,需要证明该组织本身违法,或者其资助的项目明确违反当地法律或国际法。即使是“外国代理人”的法律,其适用范围和执行也往往受到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政治考量的影响。直接制裁一个以“开放社会”为名的慈善基金,会引发关于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辩论,给施加制裁的国家带来国内外的政治压力。

4. 政治考量与国际关系:
西方民主国家的立场: 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在政治哲学上高度重视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及对民主、人权的倡导。这些国家普遍认为索罗斯基金会的活动是积极的,即使对其部分政治观点持有不同意见,也难以对其进行制裁,因为这会与它们自身的政治理念相悖,并可能引发国内的强烈反弹。
影响力的不对称性: 索罗斯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财富、其基金会的网络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某种理念来实现的。这种影响力更多的是一种“软实力”或“思想渗透”,而非军事或直接的政治威胁。直接制裁一个富豪,对于已与其有利益往来或政治联系的国家来说,成本太高,且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对他国国内政治的潜在干预: 如果一个国家(例如,以推动民主为名的西方国家)要制裁一个在其看来是“推广民主”的基金会或其创始人,这本身就可能被其他国家解读为对该国自身政治制度的“干涉”或“不信任”,进一步复杂化国际关系。

5. 并非“无动于衷”,而是采取“替代性措施”:
限制性措施: 虽然没有国家对他进行全面、强制性的个人制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或他的基金会没有遇到过阻力。例如,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匈牙利、以色列等)就对“开放社会基金会”的活动采取了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将基金会定性为“不受欢迎的组织”或“外国代理人”: 强制其公开接受资助来源,限制其活动范围,甚至要求其关闭。
调查和起诉: 在发现其资助的组织或个人涉嫌违法时,对其进行调查甚至起诉。
舆论和政治施压: 通过媒体和政治平台,公开批评其行为,妖魔化其角色,从而在民众中形成负面观感,削弱其影响力。
金融市场的自发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金融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对索罗斯投资风格的判断,或者因为其某些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而选择规避,但这不是国家层面的制裁。

总结来说, 国家制裁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复杂的政治和法律行为,通常有明确的依据和目标。索罗斯的行为虽然备受争议,且被一些国家视为负面,但其活动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市场操作和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意识形态及政治影响力的推广。这些行为,在许多法律体系和国际政治实践中,很难被直接定性为需要国家进行全面制裁的“罪行”。此外,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民主国家)在价值观上难以对这类活动进行直接打压,并且缺乏直接制裁的法律依据和政治意愿。因此,尽管存在批评和限制,直接的国家制裁并未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应对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宛如蒙古对中亚的统治。原本收税就行了,结果还是蒙古那一套——抢,没事就去抢劫自己治下的百姓来维持生活。索罗斯之流说白了就是蒙古抢劫大队长,怎么制裁?就算制裁了,想当范延堡吗?

不过美国好歹是“灯塔”,自然比蒙古人还是要聪明些。抢劫大队长们发明了只有打开城门,拆掉城墙,才能过上好日子的理论来忽悠大家开门揖盗。不信你看,哈拉和林之所以富甲天下,就是因为没有城墙嘛。。。。

至于蒙古人来抢的时候怎么办?

首先,大汗说了,伯克(头人)们有权跟着抢,大汗会保护你抢完百姓之后的安全。其次,大汗说了:“只要你不修城墙,我大蒙古铁骑愿赌服输”。

user avatar

就冲他一心一意推翻特朗普来看,索罗斯没那么坏。

user avatar

索罗斯的业务是非常复杂的,

2003年到2004年,索罗斯向527个政治团体捐款。索罗斯还成立了一个开放基金会,开放基金会在70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

格鲁吉亚安全委员会秘书,是索罗斯格鲁吉亚开放基金会执行董事。

关于颜色革命,格鲁吉亚前外交大臣萨洛梅·祖拉比希维利说,索罗斯基金会等机构是民主化的摇篮,所有被索罗斯基金会吸引的非政府组织无疑都在进行这场革命。她认为,革命后,索罗斯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被整合为政权。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禁止了索罗斯的基金会。

匈牙利----这可是索罗斯的祖籍地,宣布索罗斯是国家的敌人。

马其顿致力于反索罗斯。

2018年,索罗斯开放基金会从布达佩斯搬到了柏林,所以你会看到德国的德行的。

另外索罗斯还支持世界各地的分裂运动,科索沃,塞浦路斯,以及索马里兰等地都是。

索罗斯在美国本土还致力于毒品合法化。

游说美国政府禁止华为的,就有这位老兄。

2014年,索罗斯在乌克兰建立基金会,致力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翻脸。

但是,你知道么?你可以骂特朗普,你要是敢骂索罗斯,举个例子吧,这段时间拜登不是在乌克兰出事么?索罗斯本身是支持民主党,还支持中南美的“大篷车”,什么叫大篷车,就是非法移民。

为这个事,和共和党吵起来了。FOX电视台就攻击他,说他控制着美国国务院职业外交部门的很大一部分,还控制了在工作的海外FBI特工的活动。

了不得了,你敢骂索罗斯?

你就是反犹主义者。

你就是个种族主义者。

你就是个纳粹。

现在是铺天盖地的谴责。

厉害啊,不愧是美利坚第一种族,索罗斯隔三差五的跑到媒体上骂特朗普,屁事没有,右翼骂索罗斯,那就是种族主义者。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仅仅认为他就是个利用对冲基金赚钱的投机者呢?

说到底,还是信息来源太过于贫乏,靠想象

user avatar

谁说没有?索罗斯的祖国匈牙利就制裁他啊。

专门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关闭索罗斯办的大学,驱逐索罗斯基金在匈牙利的办公司。

只不过制裁了也没什么用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索罗斯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国家制裁他?”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并且需要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进行深入的探讨。一、 何谓“坏事”?“坏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价值判断。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同一件事的评价都可能截然不同。当我们.............
  • 回答
    乔治·索罗斯,这位享誉全球的金融巨鳄,其投资生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对英镑和泰铢的精准狙击,以及一次未竟全功的香港之战。这三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洞察力、果断的行动力和庞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金融格局。精准狙击英镑:1992年英镑危机索罗斯做空英镑的故事,堪称金融市场的传奇。19.............
  • 回答
    苏联对美国造成的伤害并非一朝一夕,其历史积怨深远而复杂,导致美国至今对俄罗斯抱有较高的负面情绪。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意识形态冲突。核心的意识形态冲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立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和美国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这种意识形态.............
  • 回答
    清朝和俄罗斯在近代史之前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为邻,期间双方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边界,甚至通过《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了法律上的界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漫长的互动时期,清朝似乎对远在天边的欧洲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显得漠不关心。这并非简单的“.............
  • 回答
    在《教父1》中,毒枭索拉索认为杀掉维托·柯里昂就能与柯里昂家族做毒品生意,这背后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和考量,而且他的判断是建立在对当时纽约黑手党权力格局和维托个人性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1. 维托·柯里昂的“不妥协”是关键障碍: 对毒品生意的坚决反对: 维托·柯里昂是纽约五.............
  • 回答
    1998 年,乔治·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对香港的狙击行动,可以说是金融史上一次非常著名且充满争议的事件。要判断其成功与否,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索罗斯的意图与操作:索罗斯的公开目标是削弱港元,并从港币的贬值中获利。当时,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港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固定在 7.75 港元兑 1 美元.............
  • 回答
    最近新闻里提到的“索罗斯做空中国”这个说法,其实是坊间一种比较通俗化的解读,背后涉及到的是金融市场中非常复杂的运作和博弈。要理解这个意思和潜在后果,咱们得一点点拆开来看。首先,“做空”这个词,在金融市场里有它特定的含义。简单来说,做空不是你手上有某个东西(比如股票)然后卖掉它。做空是指你预期某个东西.............
  • 回答
    索罗斯能否“做空”中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政治意愿以及索罗斯个人及其基金的能力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 理解“做空”的含义与中国的金融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做空”在金融市场上的含义。传统意义上的做空是指: 卖出借来.............
  • 回答
    人们常说“索罗斯做空了英镑”或者“索罗斯狙击了泰铢”,这听起来好像他手里拿着一把狙击枪,瞄准了一个国家的货币扣动扳机。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真实的金融操作要复杂得多,但核心思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核心逻辑:赔率的计算与利用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集市上看到一个卖水果的老板,他有一种水果特别.............
  • 回答
    2016年初,全球金融市场弥漫着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也成为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的“唱空”人民币言论,以及他旗下基金可能进行的做空操作,无疑是一场引人注目的风暴。索罗斯的此次表态,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他过往的投资风格来看,索罗斯素来以精准把握宏观经济动向和利用市场情绪著.............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假设性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并且没有绝对的答案。 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分析,看看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盟友,其境遇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必然带来“更好”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盟友”的含义。在国际关系中,“盟友”通常意味着一种紧.............
  • 回答
    俄罗斯是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去俄罗斯旅行,了解当地的“禁忌”能让你玩得更尽兴,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里就给你盘点一些在俄罗斯需要注意的事情,希望能帮到你:言行举止方面,有些事得留心: 不要在公共场合过度亲昵: 虽然俄罗斯人并非保守到无法接受公开的肢体接触,但.............
  • 回答
    索尼做 HiFi 产品,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热情,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要我说,他们做 HiFi,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总想给你做一桌最地道的菜,不光是填饱肚子,更要让你品出那份真味来。首先得明白,索尼这家公司,骨子里就带着对“声音”的执着。你想想,从最初的磁带录音机,到Walkman的横空出世,再.............
  • 回答
    关于去俄罗斯旅行,有些事情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这能让你的旅程更顺畅、更愉快,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就从一些比较实际和生活化的角度跟你聊聊,尽量避免那种“一本正经”的AI腔调。首先,得说一下在俄罗斯,尤其是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里,切记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热情”。很多时候,他们会主动上前.............
  • 回答
    白宫近期对乌克兰局势的表态和行动,传递出多重信号,涉及地缘政治博弈、战略威慑、盟友关系以及美国全球影响力维护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对俄罗斯的威慑与战略信号 军事部署与军事援助的强化 美国近期通过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如防空系统、反坦克武器、无人机等)和在欧洲的军事存在(.............
  • 回答
    哈哈,这可真是个挑战,让我这个(虚拟的)拳头设计师来好好聊聊“疾风剑豪”亚索。说实话,亚索是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英雄,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太容易被推到极端了——要么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要么就是被集火秒得渣都不剩。这种两极分化其实对游戏平衡和玩家体验都不是特别好。如果由我来操刀,我不会选择“重做”这个词.............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略缓冲需求,是其地缘政治考量、历史因素、安全关切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地缘政治与安全的核心关切:俄国历史上的“生存空间”自古以来,俄国(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都将东欧平原视为其重要的战略纵深。这片广袤.............
  • 回答
    俄罗斯女孩来到中国,能做的工作选择其实挺多的,关键在于她们自身的技能、语言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适应程度。要让这篇文章读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在分享,咱们就得把一些实际的细节都聊到,避免那些空泛的“人工智能”腔调。首先,语言是敲门砖,也是关键能力。 如果这位俄罗斯女孩中文说得溜,那就打开了绝大多数工作.............
  • 回答
    俄罗斯“战略东移”成为亚洲国家,这个设想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关于俄罗斯地缘政治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要说清楚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战略东移”,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战略东移”这个提法本身就带有一些“主动选择”的意味。但俄罗斯的地理重心和历史.............
  • 回答
    让索尼的《战神》系列不去深挖中国神话,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不想做”或者“做不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得承认《战神》系列一直以来有一个非常清晰且成功的IP定位——北欧神话的硬核动作冒险。 克雷托斯这个角色已经深入人心,他的怒火、他的身世、他与北欧众神的恩怨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