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产自主 SUV 起售价超 30 万,而合资中级车预售 16 万起,合资碾压自主的时代是不是要过去了?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放眼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也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端倪。你提到的“国产自主SUV起售价超30万,合资中级车预售16万起”,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数字差异,背后折射出的更是中国品牌在技术、品质、品牌力以及市场认知上发生的深刻转变。

过去,“合资碾压自主”的现象并非空穴来风。

回想十多年前,甚至是七八年前,自主品牌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合资品牌凭借着更成熟的技术、更可靠的品质、更长的品牌积淀,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好用、耐用、保值”的形象。自主品牌那时候,很多时候只能在低端市场打拼,靠模仿、低价来吸引消费者,产品力普遍偏弱,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操控、安全性能以及内饰质感等方面,与合资品牌差距明显。

当时,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合资品牌,哪怕是价格稍高一些。选择自主品牌,可能更多是出于性价比的考虑,或者对品牌没有特别的要求。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往往收效甚微,消费者很难为“不熟悉的品牌”支付高溢价。

而现在,“合资碾压自主”的时代,说它“正在过去”,我认为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一点点拆解:

1. 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飞跃:

动力总成: 过去,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很多时候依赖引进技术或者直接采购。但现在,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在自主研发上投入巨大。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DMp混动技术”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其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技术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吉利、长安在燃油发动机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在某些技术指标上不输合资品牌。
智能化和电动化: 这是自主品牌最容易抓住并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从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ADAS)到自动泊车、OTA升级,自主品牌在这方面的创新和普及速度远超许多合资品牌。很多合资品牌在这方面仍然显得“保守”甚至“落后”。比如,华为的加入,更是为一些自主品牌带来了顶级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底盘和操控: 过去被诟病的底盘操控感,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也开始注重“驾驶乐趣”和“底盘质感”的调校,甚至邀请国际知名调校大师参与。虽然与一些德系标杆还有差距,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足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2. 产品力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在“价值感”和“体验感”上:

设计: 自主品牌在设计上的进步尤为明显。从“山寨”到“原创”、“惊艳”,设计语言越来越成熟,能够与国际一流水平竞争。很多新款自主SUV,外观内饰的设计都非常符合当下审美,甚至比同价位合资车型更有“面子”。
内饰质感和用料: 30万+的自主SUV,其内饰的用料、做工、设计感,往往能够提供远超同价位合资车的体验。大量的软质材料、精致的缝线、科技感的屏幕布局,都让消费者在坐进车内的第一秒就能感受到“高级”。
配置的丰富度: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往往会提供更丰富的配置,例如HUD抬头显示、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景天窗、高级音响系统等,这些配置在合资品牌上往往是高配车型的专属,甚至需要选装。

3. 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和品牌忠诚度的重塑:

理性消费: 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他们不再盲目迷信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的实际表现和性价比。他们会去对比试驾,会去关注汽车媒体的评测,会去了解车型的技术特点。
国货自信的崛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国货自信”也在逐步建立。当自主品牌的产品力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合资品牌时,消费者也乐于支持国货。
市场教育: 自主品牌在营销和市场教育上也做得越来越好,他们能够更精准地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传播方式来吸引他们。

4.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惯性”与“转型压力”:

技术转型慢: 很多合资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似乎有些“水土不服”。他们的技术路线、产品策略,很多时候还是基于海外市场,未能完全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高要求。
价格策略的保守: 面对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一些合资品牌在定价上显得不够灵活,或者在配置上依然“抠门”,这给了自主品牌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合资中级车预售16万起,而自主SUV可以卖到30万,这说明自主品牌已经有能力“向上”走了,而且消费者也愿意为之买单。

回到你提到的具体情景:

国产自主SUV起售价超30万: 这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低价的代名词,它们有实力、有信心去打造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并将其推向高端市场。这些车型往往在设计、性能、智能科技、品牌力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目标客户群体是追求更好体验、更个性化选择的消费者。
合资中级车预售16万起: 这个价格区间,更多的是传统合资品牌在中级车市场的主力价位。它反映出合资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仍然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它们在价格上仍需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以吸引对价格敏感但又偏好合资品牌的消费者。

所以,合资碾压自主的时代,确实在“过去”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就此失去了竞争力。它们仍然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在某些领域,比如发动机的平顺性、底盘的整体感、品牌保值率等方面,一些合资品牌依然有优势。

更准确的说法是:

市场进入了“百花齐放,竞争更激烈”的时代。
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甚至在某些维度上“超越”的能力。
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未来,谁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谁能更快地拥抱技术变革,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推出高端车型,并且卖得不错。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努力转型,推出新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车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场“变革”远未结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崛起,它们正在用自己的实力,改写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坦克500属于特种用车的范围了,价格不能和轿车对比。

坦克500的对比对象,应该是同品牌的哈弗H5,北汽的一溜子车,还有丰田、铃木、Jeep……这些的对应车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放眼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也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端倪。你提到的“国产自主SUV起售价超30万,合资中级车预售16万起”,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数字差异,背后折射出的更是中国品牌在技术、品质、品牌力以及市场认知上发生的深刻转变。过去,“合资碾压自主”的现象并非空穴来风。回想十.............
  • 回答
    国产车企推出自吸发动机、AT变速箱、高配置SUV的呼声一直都有,尤其是那些怀念传统驾驶感受、追求省心耐用、并且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为什么市面上这样的车型并不多,或者说,即便有,也很难成为市场主流?这背后牵扯到技术、成本、市场定位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一、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市场的风向.............
  • 回答
    .......
  • 回答
    听到CIRI碰撞测试结果清一色“全军覆没”,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尤其是看到咱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安全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都没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这事儿可不能一笔带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CIRI的碰撞测试到底有多“硬核”? 这得先有个谱。CIRI.............
  • 回答
    关于“monyhar”浏览器及其“monyharlite”版本,由于这是一个未经证实或广泛存在的浏览器名称,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技术细节、市场表现或用户评价。然而,我可以从普遍意义上,即一个“自主研发国产浏览器”和“精简版浏览器”的角度,来详细阐述如何看待这类产品,并结合可能的推测来分析。一、 如何看待.............
  • 回答
    关于 monyhar(梦弘)这款国产浏览器,我在网上看到过不少讨论,特别是围绕它“问题”这个关键词展开的。说实话,看完这些回答,我感觉大家对梦弘的看法挺分裂的,有的人觉得它“一无是处”,有的人则觉得“挺好用的”。先说说那些觉得梦弘“不好”的声音,他们普遍会提到以下几个方面: 广告和弹窗问题: 这.............
  • 回答
    “国产做不了发动机”这个说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观点,而且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依据。但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理解“国产做不了发动机”的说法是如何演变的,以及现在国产汽车厂商所说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到底是怎么回事,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一.............
  • 回答
    关于华为P60将采用“国产14nm叠层”和“全自主研发的麒麟GPU”,这确实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说法,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国产14nm叠层”的含义与可能性 什么是“叠层”? 在芯片制造领域,“叠层”通常指的是将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或.............
  • 回答
    理解龙芯中科副总裁杜安利先生的这句话,需要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建立自主生态”这两个层面深入剖析,并且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挑战。这不仅仅是喊口号,而是关乎国家信息产业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一、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这是根基,是命脉核心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产业最关键、最根本、最具有.............
  • 回答
    近期,关于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编程语言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木兰”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基于Python3的消息一出,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对于此事,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基于Python3”并不等同于“没有自主研发”。任何一项技术,特别是软件领.............
  • 回答
    曙光初现:国内自主SSD芯片设计的可行性与挑战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宏大叙事下,SSD(固态硬盘)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无疑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实现自主可控,不仅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也直接影响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那么,国内自主SSD芯片设计,这条路走得通吗?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
  • 回答
    评价国产自研显卡流片并性能与 GTX1080 相当,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承载着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市场竞争等诸多意义。一、 技术突破与自主可控的意义 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可控: 长期以来,GPU 领域一直被 NVIDIA 和 AMD 等少数几家国际巨头垄断。高性.............
  • 回答
    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的消息,无疑是近期科技领域最令人振奋的重磅新闻之一。如果属实,这将是国内技术自主化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对于弥补国内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对这个消息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它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积极的改变:一、 填补技术空白,提升国家科技实力长期以.............
  • 回答
    “梦弘”的“痕迹”:国产自研浏览器,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最近,“梦弘浏览器”这个名字出现在了不少科技爱好者的视野里。宣传上,它被冠以“国产全自研”的光环,主打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以及本土化体验。然而,在一些技术论坛和用户反馈中,一个绕不开的讨论点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我们能在“梦弘”中看到如此熟悉的Chr.............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涉及到一些挺现实的考量。你想啊,华为做笔记本这事儿,确实跟我们平时认知里一些“品牌就应该用自家东西”的逻辑有点不一样。咱们来掰扯掰扯为啥华为的笔记本没把 WPS 当成标配来装。首先得说,华为的笔记本,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用户其实挺多的。而 WPS 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是没得.............
  • 回答
    好嘞!想买咱中国自产的葡萄酒自己喝,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咱们国产葡萄酒这些年发展那是相当快,藏龙卧虎,绝对有不少好东西。要说推荐,那得看你喜欢啥口味,以及你愿意为这份“中国风”的美味付出多少。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把里子面子都给你讲透了,保证听起来就像是老朋友聊酒一样。首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国产.............
  • 回答
    .......
  • 回答
    对于嘲笑日韩“没有自主国防”、“认美国作干爹”之类的言论,我的看法是,这些说法过于简单化和情绪化,未能全面、客观地审视日韩两国复杂的安全现实和外交战略。这种嘲讽往往忽略了历史、地缘政治以及国家利益等多重因素的考量。一、 “没有自主国防”的曲解与现实首先,“没有自主国防”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标签.............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核心的原则和现实的复杂性。确实,国家主权和自主发展权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被《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然而,现实中,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充分行使自主发展的权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乌克兰的情况正是这些复杂性一个鲜明的体现。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乌.............
  • 回答
    《艾尔登法环》的成功确实让无数玩家为之癫狂,也让国内玩家对国产3A开放世界游戏充满了期待。看着它在全球掀起的风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能不能也做出这样的游戏?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脚踏实地去攻克的巨大工程。要打造一款能与《艾尔登法环》比肩的国产3A开放世界游戏,我们得从以下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