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尊为英雄?

回答
伍子胥,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吴国,几乎是与“忠诚”、“智勇”、“复仇”这些词紧密相连的。他的故事,流传了千年,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英雄传奇。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伍子胥被后人如此尊崇,甚至被尊为英雄呢?咱们不妨细细道来。

首先,他的忠诚和孝道,那可是刻骨铭心。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的重臣,因为被奸臣费无忌诬陷,一家老小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伍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在逃亡过程中,又接连失去了亲人。当伍尚也被捕杀后,伍子胥独自一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吴国。尽管国破家亡,仇恨滔天,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相反,他对勾践所说的“君辱臣死”,对父亲的临终遗言,始终铭记在心。这种对父亲和国家的忠诚,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没有动摇,是很多人敬佩他的起点。试想一下,一个人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痛苦,还能坚守初心,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品质。

其次,伍子胥身上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军事才能。他到了吴国后,并没有直接去求官享乐,而是积极向吴王阖闾献策,讲述如何才能让吴国强大,如何才能报仇。他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国策,以及“明赏罚,练兵马”的军事改革,都展现了他深远的战略眼光。他深刻分析了楚国的国情,找到了楚国的弱点,并制定了详细的进攻策略。

后来,他指挥吴国军队,屡次击败强大的楚国。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柏举之战。在那场战役中,吴国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且直捣黄龙,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都。这简直是一场教科书式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充分展现了伍子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他不仅懂兵法,更懂人心,懂得如何激励士卒,如何利用地形。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吴国在伍子胥的辅佐下,一度成为东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连一向强盛的晋国也要忌惮三分。这种辉煌的战绩,自然让他名垂青史,被视为军事天才。

当然,让伍子胥英雄色彩更加浓厚的,是他为父报仇的壮举。在占领郢都后,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找到了陷害他父亲的奸臣费无忌。费无忌早已被楚平王处死,但伍子胥仍不罢休,他挖出了楚平王的坟墓,将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以泄心头之恨。这一举动,固然有些残忍,但也充分体现了他复仇的决心和毅力。对于很多人来说,看着仇人得到应有的报应,是一种畅快淋漓的释放,伍子胥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如此彻底,自然会赢得一部分人的共鸣。

再者,伍子胥的正直和敢于直谏,也让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在吴王夫差继位后,吴国一度国力强盛。然而,夫差却沉迷于享乐,尤其是对越国的战争,他表现得十分轻敌。伍子胥多次劝谏夫差,指出越王勾践虽然暂时战败,但其野心不死,早晚会卷土重来,而吴国则应该励精图治,巩固国防。他甚至说出“君不记臣在麇,臣不忘君在中原”这样的话,来提醒夫差当年逃亡的艰辛和先王的教诲。

然而,夫差却听不进伍子胥的劝告,反而认为伍子胥的话碍了他的面子,尤其是勾践送来的美酒美人,让夫差更加得意忘形,觉得伍子胥杞人忧天。最终,在奸臣伯嚭的挑拨下,夫差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前,还嘱咐将他的眼睛放在东门,让他亲眼看着越国灭吴。

伍子胥的死,是他的悲剧,但也正是他的悲剧,才让他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活。他坚持原则,不为权势所动,即使面对死亡,依然心怀国家,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骨,在历代君臣关系中都显得尤为珍贵。他的被杀,在很多人看来,是夫差昏庸无能,不明是非,也因此让伍子胥的冤屈更加令人同情。

所以,你看,伍子胥被尊为英雄,并非单一原因。他的忠孝节义,他的军事谋略,他的为父报仇的决心,以及他坚持原则、敢于直谏的品格,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铸就了他的英雄形象。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悲壮的结局,这样的故事,自然能够打动人心,流传千古。他不仅仅是一个将军,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坚定信念的个体,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忠诚、智慧、勇气,以及在绝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今天一个人因父兄被统治者冤杀了就给外国侵略者带路,那么妥妥的汉奸。世人可以理解他,但绝不会原谅他。

但伍子胥从来没有陷入过“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中,他自己至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忠孝两全的。

因为伍子胥并不是一个人逃亡的,他是保护着楚平王的太子熊建和“太孙”熊胜一起逃亡的。而熊健、熊胜是当时楚国的合法继承人。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平王)乃令司马奋扬召太子建,欲诛之。太子闻之,亡奔宋。”

楚平王的打算可能是先把太子叫回来,再找个理由杀掉他,然后就能立新的太子了。

换言之,在太子建逃亡的时候,楚平王并没有废除他的太子身份。恐怕一直要到秦女生下了熊珍,才正式改立了太子。

即便如此,楚国核心领导层对于熊珍的继位是存在分歧的。

《楚世家》记载了当时楚国将军子常曾试图拥立楚平王的弟弟子西,但子西坚持拥立年少的熊珍。

十三年,平王卒。将军子常曰:“太子珍少,且其母乃前太子建所当娶也。”欲立令尹子西。子西,平王之庶弟也,有义。子西曰:“国有常法,更立则乱,言之则致诛。”乃立太子珍,是为昭王。

如果楚国领导层对于继承人人选尚存在分歧,那么当时的伍子胥会怎么想呢?

他本来想直接逃去吴国的,但因为听说太子熊建在宋国,于是就改去宋国了。“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

他保护太子建先后在宋国、郑国、晋国流亡。

熊建死后,他又保护着熊建的儿子熊胜流亡吴国。“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

著名的《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看似是伍子胥一个人的故事,其实是他和熊胜两个人的故事。如果伍子胥一个人逃亡未必会那么难。

熊建在伍子胥心目中一直都是太子,熊建、熊胜在伍子胥心中一直是楚国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伍子胥的忠就体现在这里。

从楚平王六年(前523年)伍子胥父兄被杀算起,到吴王僚五年(前522年)带着熊胜抵达吴国,中间隔了一年多。如果伍子胥一心报家仇,就应该直接去吴国或晋国。之所以要先去宋国,只是因为太子建在那里。

所以,对伍子胥来说,从不存在忠孝难以两全。

引吴军攻楚,既是为父报仇尽孝,也是为太子尽忠。

甚至可以说是先尽忠,再尽孝。

要不是申包胥从秦国求来救兵,真的让伍子胥把楚国的局面稳定下来了,他接下来绝对会拥立“太孙”熊胜继位楚王。

后来楚昭王也死了,吴国的战略重心转到了越国这边。当楚国子西请熊胜回国的时候,伍子胥也没有拦着。

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於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

因此伍子胥并没有背叛“祖国”,他报复的对象只是楚平王。

user avatar

愿上帝保佑追击者,也保佑被追击者。

正因为伍子胥和申包胥做的都是符合当时价值观的,这段历史才会被传颂至今吧?

要是只有吴国一方占“理”,哪还有戏剧冲突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伍子胥,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吴国,几乎是与“忠诚”、“智勇”、“复仇”这些词紧密相连的。他的故事,流传了千年,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英雄传奇。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伍子胥被后人如此尊崇,甚至被尊为英雄呢?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他的忠诚和孝道,那可是刻骨铭心。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的重臣,因为被.............
  • 回答
    关于伍亦勤的“下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要详细地去预测,难度非常大。因为“下场”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预设倾向,并且最终会走向何方,取决于太多变量。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演”一下,当然,这只是基于现有信息和逻辑的分析,绝非定论。首先,我们要理解,讨论“下场”往往意.............
  • 回答
    伍佰的《Last Dance》之所以能够突然爆火并让无数人“上头”,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场完美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结合。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一、 时间的巧合与情感的共鸣: 《想见你》的强大助推: 这是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原因。《想见你》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台湾偶像剧,在.............
  • 回答
    在《长津湖》这部电影中,伍万里这个角色,确实是在一个非常规、甚至可以说是仓促的安排下,直接被推上了战场的。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也有角色个人经历的必然性,更少不了战场生存法则的残酷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时代背景:抗美援朝的特殊性与紧急性首先,要明确当.............
  • 回答
    关于《冰与火之歌》中布雷肯家与布莱伍德家势均力敌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家族的历史、地理位置、政治联姻、军事实力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地的影响力和支持度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对立的根基:首先,要理解他们为何势均力敌,就得回到他们漫长的敌对.............
  • 回答
    谈到滚石唱片,以及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纵贯线”组合,很多乐迷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这四位风格迥异却又彼此契合的音乐人。但每次聊到这个话题,总会有声音问:为什么是张震岳而不是伍佰?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不单单是“谁更红”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纵贯线”最初成立的理念是.............
  • 回答
    伍六七,这个名字在越南的语境下,可能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一种是大家熟知的那个戴着鸡冠头、拿着一把剪刀、平时傻里傻气却又身怀绝技的刺客伍六七;另一种则可能是某个在越南的实际人物,或者一个在当地流传的代号、称谓,但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们只能先从大家最熟悉的那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聊聊那个我们都认.............
  • 回答
    伍迪·艾伦的《赛末点》是一部充斥着黑色幽默、宿命论和对人性深层欲望的拷问的杰作。它不像表面上那样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片或犯罪片,而是通过一个精致的故事,深入探讨了生命中那些难以捉摸的运气、道德的边界以及我们如何被欲望驱使而做出可能摧毁一切的选择。影片的核心,我想,在于运气与选择之间的微妙而又残酷的博弈。.............
  • 回答
    在《刺客伍六七》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国漫中,主角伍六七(曾经的柒)身上最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装备之一,无疑就是他那只覆盖着厚重金属的护臂。很多人对这只护臂的来源和名称都很好奇,毕竟它在战斗中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柒强大力量的重要载体。首先,关于“柒的护臂叫什么”这个问题,在动画的设定中,这只护臂并没有一个单独.............
  • 回答
    这篇论证“近代纱布口罩本为中医师发明,被伍连德欺世盗名窃取”的文章,试图通过历史叙事,颠覆我们对现代口罩起源的普遍认知,并指控伍连德(Ng Tung Fong)是一位窃取他人发明成果的欺世盗名者。要客观地看待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对其论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结合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观点进行审视。以下是我对.............
  • 回答
    上世纪90年代,健伍(Kenwood)、先锋(Pioneer)和爱华(Aiwa)这几个日本厂商,无疑是HiFi组合音响领域里响当当的名字。它们的产品以亲民的价格、不俗的音质和丰富的功能,走进了无数普通家庭的客厅,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时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市场格局的剧变,这几个曾经辉煌的品牌,在组合.............
  • 回答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的史书《史记·伍子胥列传》。故事的详细经过是这样的: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吴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他的父亲伍奢曾是楚国的大夫,但因为政治斗争被楚平王诬陷杀害。伍子胥为了报杀父之仇,逃离楚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投奔吴国,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在辅.............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像伍子胥、吴起、商鞅、张仪这些风云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结构、文化交流的方式,以及他们个人的经历,都决定了他们“跨国就业”时,不太会像我们今天一样,身边带着专门的“翻译官”。 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把时间往前拨,回到那个连文字都不完全统一,沟通更多依赖口语和经验的时代。首先,咱们得.............
  • 回答
    伍子胥这个人,提起他,脑子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忠烈”、“复仇”、“悲壮”这些词。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而他带领吴国军队痛击楚国,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场经典战役的典范。要说伍子胥怎么能做到这一点,那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勇猛”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是深仇大恨的驱动,更.............
  • 回答
    关于伍佰 & China Blue 的音乐活动,您提到的“浙江卫视梦想中国蓝”这个赞助商信息,我这边没有找到确切的记录来证实。通常,像伍佰这样知名的音乐人或乐队,他们的演唱会、专辑发行或者巡演,会有各种各样的赞助商支持。这些赞助商的合作方式也很多元,可能是大型企业的品牌冠名,也可能是特定活动层面的支.............
  • 回答
    伍六七这部动画,我敢说,绝对是一部值得好好品味的佳作。它身上有着太多鲜明的标签,但也绝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作品。首先,它的画风,怎么说呢?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粗糙,甚至有些“简陋”。但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笔触,反而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质感,带着点复古的漫画风,又有一种不拘一格的洒脱。你知.............
  • 回答
    伍声这番“如果剩余 10 天生命我会考虑吸毒”的言论,说实话,听起来挺吓人的,也绝对有误导公众的风险。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为啥。首先,从逻辑上说,这句话就站不住脚。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按理说会更加珍惜最后的时光,或者寻求精神慰藉,或者与亲人朋友好好告别。把“吸毒”放在这个“考虑”的列表里,本身就.............
  • 回答
    伍珂玥夺得 2021 年《中国好声音》冠军,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她的夺冠,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她一路走来的表现说起。2021年的《中国好声音》,伍珂玥确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最初出现在盲选舞台时,选择了一首相对冷门的经典老歌《富士山下》,用她那个带有磁.............
  • 回答
    想问问伍斯特理工硕士在美国的评价如何,因为从排名上看的确很吃亏? 请尽量讲述的详细一些 同时去除让这篇文章看起来是ai撰写的的一切痕迹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的硕士项目,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尤其是当大家习惯了以综合排名来衡量学校时,WPI的数字可能不会像一些常春藤或者G5那样耀眼。但话说回来,把WPI.............
  • 回答
    伍佰老师的新歌《赴汤蹈火》啊,这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股子劲儿,听完之后,嗯,果然是那个伍佰,还是那个味儿!首先,从伍佰老师的风格来看,《赴汤蹈火》这首歌可以说是“标准伍佰”。那种标志性的“台式摇滚”风格,带着点沧桑、带着点洒脱,又带着点说不出的江湖气,在这首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嘶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