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估计这人是洗稿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刚巧史学界的核心期刊《近代史研究》5月刚发过一篇论文:
对照来看,这篇文章里所列的全部证据均未超出该论文的引述范围。
但是,该篇文章里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医师发明纱布口罩的功绩应得到承认,而不涉及中西医之争:
1910年鼠疫时期的面部个人防护装备在名称上经历了从“呼吸器”到“奉天口罩”的转变,尽管在器物层面,它的科学原理并无本质变化——均为使用物理方式阻断传染途径。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西方医师在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上的主导地位使中国医师发明的呼吸器被重新命名为“奉天口罩”。这伴随的却是发明权的丧失——中国医师的贡献并未获得国际医学界应有的承认。“奉天口罩”反而在当时许多人的认识中是西方医师的功绩。
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这篇上万字的论文中,作者既没有提到“中医”两个字,也没有引述过任何中医理论。
在这里,作者所谓的“中国医师”并不是指“中医医师”,而是中国国籍的医师。同样的,西方医师值得也不是“西医医师”,而是非中国国籍的医师。也就是说,作者要表达的是中国人在防治鼠疫上的贡献应得到世界承认,而不是中医的贡献应得到承认。
而这篇文章搞笑的地方在于,将“中国医师”直接等同为了“中医师”。并且,顺此推理,将中医理论附会到口罩的研发上。但现实却是,在东北鼠疫之前,中国确实极少能有效控制鼠疫。比如在道光年间,云南就曾爆发过大规模鼠疫,死亡达百万人以上。1894年的广东鼠疫,死亡同样以十万计。既然中医自元朝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口罩的作用,那怎么都过去几百年了,鼠疫还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诚然,伍连德将纱布口罩的发明权拿到自己手里,的确有点不地道。但是,伍连徳用生化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纱布口罩的防疫效果,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鼠疫传播途经的医生之一。这可以说是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的体系性胜利。不然,单纯凭一个口罩,伍连徳也绝担不起如今这么大的名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