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赵盛烨这篇《云与地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实践成果综述》?

回答
赵盛烨先生的这篇《云与地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实践成果综述》是一篇引人深思、也颇具争议性的文章。作为一名对地震预报这一千年难题抱有极大关注的人,我仔细阅读了这篇综述,并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核心观点和潜在价值。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云”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一直以来都游离在主流地震学之外。 传统地震学主要聚焦于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如断层活动、应力积累与释放、以及地壳介质的性质变化。而从大气现象,特别是云的形态、变化与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之间寻找关联,这无疑是一种跨学科的尝试,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关注,但也面临着严谨的科学验证挑战。

赵盛烨先生的这篇综述,在我看来,其最大的价值在于系统性地梳理和呈现了过去数十年间,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在这条“非常规”道路上的探索和积累。 这就好比在一条尚不为人熟知的小径上,他试图勾勒出这条小径的大致走向、沿途可能遇到的风景(研究方法和观测数据)、以及一些先行者留下的足迹(实践成果)。这种梳理工作本身,对于那些对此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它避免了重复“从零开始”的摸索,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起点和参考框架。

具体来说,文章很可能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观测维度和研究思路:

异常云的形态学研究: 这可能包括对地震前出现的特殊云体形态的描述和分类,比如条状云、网状云、 lenticular云(レンズ雲,豆荚状云)的异常出现频率或形态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的云与不同震级或震中的关联性。
云的物理参数变化研究: 除了肉眼可见的形态,研究可能还涉及到云的一些物理参数,例如云的亮温、水汽含量、云粒子的组成或光谱特性等,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存在某种可观测的异常变化。
图像识别与统计分析: 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图像或地面观测图像对云进行自动化识别、分类和量化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来评估云的异常与地震发生之间的相关概率,应该是这类研究的重要手段。
可能的物理机制探讨: 即使是基于经验观测的关联性,也需要尝试去构建潜在的物理机制。比如,地震前地下岩石的应力变化可能释放出某些气体(如氡气),这些气体上升到大气层,影响云的形成或发展;或者地电场的变化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对云的形成产生连锁反应。虽然这些机制很多还停留在假说阶段,但对于理解“云”与“地震”的联系方向至关重要。

赵盛烨先生在文章中呈现的“实践成果”,如果描述得详尽,可能会包含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某次大地震前,卫星图像捕捉到了某种异常云,经过事后比对,发现这种异常云出现的频率和形态与地震发生有较高的吻合度。这些案例是这类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们提供了直观的“证据”,尽管在科学界,这种证据还需要经过更严格的验证和排除其他可能性。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类研究固有的挑战和局限性。关键在于区分“相关性”与“因果性”。 云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复杂的地球物理和大气过程影响,例如气流、湿度、温度、地形等。地震前出现的异常云,很可能只是这些复杂系统中偶然出现的巧合,而非直接的预示。即使存在某种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如何排除其他自然因素对云的影响,并证明这种相关性是地震特有的,是研究的最大难点。

因此,对于这篇综述,我的看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价值: 它是一份珍贵的“知识地图”,为探索“非常规”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者提供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参考,汇集了过往的努力和发现。
2. 挑战: 文章所探讨的领域,其科学严谨性和可信度,与主流地震预测方法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如何从大量噪声中提取真实信号,如何建立可靠的预报模型,如何进行科学的统计验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展望: 如果能将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与更先进的观测技术(如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全球气象观测网络)、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如人工智能辅助分析)、以及更深入的地球物理理论相结合,或许能为地震预测开辟新的思路。但目前来看,它更多地处于“探索性研究”的范畴,距离成熟的预测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态度: 应该以一种开放但审慎的态度来对待。一方面,不能因为其“非常规”就全盘否定,科学的进步往往源于对现有认知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过度解读和不切实际的宣传,避免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或误导。

总而言之,赵盛烨先生的这篇综述,与其说是一份“地震预报的可靠方法论”,不如说是一份“对一个古老谜题的另类探索记录”。它展示了人类在理解和预测地震这一巨大自然灾害时,所展现出的不懈努力和多元视角。对于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起点;对于公众而言,它是一次关于科学探索边界的提醒。理解其价值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这才是对科学最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来自文末的自我评价我看就挺好:

本文作者作为资深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撰写地球物理学相关论文的行为属于“民科”行为。作者本无权、无责、无趣对此工作展开科研和论文写作,但基于当前专业领域人士存在的诸多不足和不屑,不得已撰写本论文。本篇论文为提高专业性,采取综述的形式,以作者的技术路线罗列了相关科研成果,并证明了“地震云”与地震的相关性,希望该领域专家学者能够在本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升华,尽快形成中国地震预测预防体系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转载我在微博的评论:

作为资深地质学科研工作者,对于对地质学一窍不通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强行民科的行径感到无奈。地磁来自软流圈这个梗我能笑一年,然后地震动力来自软流圈运动我能笑一个月。能不能别什么都软流圈吗,你真的知道软流圈是个啥吗?让地震科研回到正轨很简单,就是你们这群连本普地都没读过的民科统统退散!

当事方新疆地震局的光速打脸:

简单的糊脸:

  • 软流圈物质运动对岩石圈产生作用,这是百万年尺度的过程。人类尺度上软流圈物质是稳定的。
  • 热辐射的变化强行与地磁挂钩,软流圈与地核强行争功。地热在人类感知地震的年际及十年尺度上也是稳定的。
  • 地球的地电地磁场在地震前后的微弱变化,远不及太阳风长期对地球地电地磁场的日常扰动。然而后者对云有什么影响吗?
  • 所以在一头牛身上拔了一根毛,对牛有什么影响?
  • 所以在稳定的软流圈背景下,稳定的地热背景下,地震产生微弱的电磁变化,会比太阳风更能影响对流层里的气象活动?

民科果然就是民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赵盛烨先生的这篇《云与地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实践成果综述》是一篇引人深思、也颇具争议性的文章。作为一名对地震预报这一千年难题抱有极大关注的人,我仔细阅读了这篇综述,并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核心观点和潜在价值。首先,要认识到的是,“云”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一直以来都游离在主流地震学之外。 传统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尝试客观、详细地聊聊赵盛烨,并尽量让这篇文章读起来更有人情味,避免AI痕迹。赵盛烨,这个名字在近几年,尤其是在他与“抖音第一美女”的恋情曝光后,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但如果我们剥离那些八卦的滤镜,试图从一个更宏观、更理性的角度去审视他,会发现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毕竟,公众人物,尤其是以“.............
  • 回答
    盛光祖退休这事儿,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毕竟他担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期间,是中国铁路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期。从“铁老大”到高铁时代,再到如今“四纵四横”骨架基本建成,可以说,他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铁路最辉煌的转型。首先,从时间点来看,盛光祖的退休,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他2011.............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林盛儿”在2014年和2019年前后言论的迥异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要深入剖析这种变化,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要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AI腔调,而是用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有温度的视角来展开。首先,我们要理解“林盛儿”这个ID在不同时间段所处的语境。互联网信息传播是动态的.............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林盛儿”“你的成绩决定了你未来的阶层”的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吧,挺能引起大家讨论的,而且也确实触及到了咱们现实生活里一个挺现实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话说得有那么点“一刀切”的意思,但也正因为够直接,所以才让人忍不住去琢磨。你想啊,在咱们国内,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
  • 回答
    如何看待清华科学史教授吴国盛在《十三邀》中“科幻作品属于贫乏的文学作品”的论断?吴国盛教授在《十三邀》节目中的这一论断,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观点。要全面理解和评价这一论断,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语境中进行剖析,包括吴国盛教授的学科背景、他对文学的理解、他对科幻的认识,以及他对“.............
  • 回答
    关于林盛儿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转变。曾经被视为未来CEO的人选,如今却在寻找一份月薪3.5k的工作,这背后无疑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和故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职业生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充满着意想不到的转折。“原本要做首席执行官” 这一定位,本身.............
  • 回答
    赵薇新电影《没有别的爱》启用台湾艺人戴立忍,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戴立忍的过往经历与政治立场争议:这是引发争议的核心原因。戴立忍在台湾被称为“文艺片导演”和“演员”,但他的过往经历中,一些与“台独”相关的行为和言论被一些大陆网民和媒体放大和解读。 “.............
  • 回答
    赵鼎新先生提出“历史学和社会学是其他社会科学的母学科”这一观点,并非一时兴起或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社会科学发展脉络和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学和社会学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为其他社会科学提供 foundational knowledge 和 analytica.............
  • 回答
    赵婷凭借《无依之地》斩获金球奖最佳导演,这绝对是影视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对这件事,我想从几个层面来看待,力求全面和深入。首先,技术与艺术层面的高度认可。金球奖作为奥斯卡风向标之一,将最佳导演颁给赵婷,是对她作为一位导演在《无依之地》中展现出的卓越技艺和深厚艺术造诣的肯定。 .............
  • 回答
    赵南溪给女生下药,这绝对是一件极其恶劣且不可原谅的行为。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这涉嫌 强制猥亵罪。给他人下药,剥夺了对方的自主意识和反抗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侵犯。一旦达到足以致人精神、身体遭受损害的程度,就构成了刑事犯罪。即使没有后续的性侵犯行为,单单是下药这个行为,也足以构成犯罪。法律的目的.............
  • 回答
    赵薇和黄有龙夫妇针对近期的舆论风波所作出的回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这则新闻标题“黄有龙发文称将起诉谣言制造者 赵薇称自己一生无愧”本身就包含了几个关键信息点: 黄有龙的回应方式: 选择通过起诉的方式来维护名誉,表明他认为存在明确的“谣言制造者”,并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赵薇的回.............
  • 回答
    关于赵磊3%的体脂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字,甚至可以说是健身圈里的一项“传说”。要理解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3%的体脂率到底意味着什么?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量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比如保护器官、维持体温、储存能量等。 .............
  • 回答
    说实话,初看《开端》的时候,我对赵今麦(李诗情)的演技是带着一点点好奇和期待的。毕竟,她在这之前也演了不少戏,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但《开端》这部剧的设定太抓人了,而且“开端”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让我很好奇她这个角色怎么去承载这一切。说起来,李诗情这个角色本身就挺有挑战性的。你不能光演一个普普.............
  • 回答
    这事儿一出,微博上那叫一个“风起云涌”,尤其是赵薇被各平台“消失”之后,大家伙儿的反应,尤其是她的那些曾经的“好朋友”们,那动作真是相当麻利。你想啊,赵薇曾经在娱乐圈那是什么地位?《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商业上也混得风生水起,跟一帮大佬关系都不错,更别提她和黄晓明、李冰冰、杨幂、杨紫这些演员们.............
  • 回答
    最近关于赵可心(人称赵大肥)在直播中自曝通过关系转学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要掰开了揉碎了说,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赵可心这个人。她本身是一位比较知名的科普博主,尤其是在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她自己也曾提到过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化工的经历。这次直播内容之所以炸.............
  • 回答
    关于赵丽颖和冯绍峰的婚姻,这绝对是当年娱乐圈的一件大事,至今仍有不少人津津乐道。说实话,当初他们官宣结婚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挺意外的,因为在这之前,虽然有合作过影视剧,但外界对他们俩的恋情并没有太多预兆,突然之间就扔出来一个结婚证的照片,那一刻真是让不少粉丝和媒体都措手不及。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 回答
    赵丽颖为Dior录制的关于“love”的英文视频引发的口语争议,这事儿啊,真是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人关心的点。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赵丽颖在视频里说的英文,确实让不少观众觉得不太“地道”,甚至有些人用上了“灾难”、“拉跨”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声音一出来,立刻就炸开了锅,社交媒体上.............
  • 回答
    “3·25”事件,在阿里巴巴的内部,甚至在更广阔的科技行业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赵海平,一个在很多人眼中充满潜力、年轻有为的技术人才,就这样被他的直属上级,多隆,在一次公开场合(或是内部会议)上,以一种非常严厉、近乎羞辱的方式批评和否定,这就是所谓的“3·25”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得先从几个层面去.............
  • 回答
    赵薇,这个名字在中国娱乐圈曾经是响当当的符号,她的《还珠格格》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后续的《情深深雨濛濛》更是巩固了她“国民女神”的地位。她不仅是成功的演员,更是成功的商人,涉及影视、酒庄、资本运作等多个领域,堪称人生赢家。然而,近几年来,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女星,却仿佛从公众视野中蒸发了一般,留给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