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阅读儒家经典对当下的大学生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回答
我一直觉得,让大学生们翻翻儒家经典,绝对是件值得推广的好事。不是什么“复古”潮流,也不是非要他们一个个都去做“儒士”,而是说,在眼下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节奏飞快的时代,那些古老智慧里,藏着一些特别能“提神醒脑”的东西。

咱们先不扯那些宏大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说最直接的,读读《论语》。里面孔子和他徒弟们的对话,看似平常,但里头藏着多少为人处世的学问?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不容易。放到现在,人际关系复杂,网络舆论喧嚣,有多少误解和冲突,不就是因为我们总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却忘了换位思考?大学生正是建立自己社会观、人际观的关键时期,从这里学点“推己及人”的功夫,总比天天在网上跟人抬杠来得实在。

再有《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这可不是让你去钻研什么玄乎的东西。它的意思,是说要通过观察事物、研究事理来增长知识、认识真理。放到今天,大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研究课题,不就是“格物致知”的现代实践吗?只不过,《大学》提醒我们,知识的学习不能是孤立的,它要与自己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你学了物理,怎么运用它造福社会?学了文学,怎么用它来触动人心?这层联系,在很多时候会被我们忽略,觉得只要学好技术就行了。但儒家经典提醒我们,知识是工具,更是责任。

还有《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听起来好像离大学生有点远,但它背后蕴含的是一种对“公”的认识,对“多数人利益”的关注。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很有家国情怀,关心社会问题,参与志愿活动。这很好。而孟子的话,就是从根本上讲,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终是靠什么?靠的是人民的福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看待社会问题时,就多了一份宏观的视角,不至于被一些狭隘的利益或者情绪所左右。

更重要的一点是,儒家经典提供了一种“内省”的方法。像《大学》说的“内省”,《中庸》说的“慎独”,都是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时、在无人监督时,也要保持自我的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在信息时代,我们太容易受外界影响,也太容易活在“表演”里——朋友圈里光鲜亮丽,但私下里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儒家经典教我们向内看,审视自己的内心,要求自己做到“口是心非”和“心口如一”。这种内在的定力,对于抵御外界的诱惑,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是无比宝贵的。

当然,我不是说要大学生们死记硬背,更不是要他们全盘接受几千年前的社会制度和观念。任何经典的价值,都需要在当下的语境下进行解读和转化。但是,那些关于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承担责任的根本性思考,它们是跨越时空的。

想想看,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儒家经典,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人生意义”的标准答案,但它提供了一套思考和实践的框架。它让你明白,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功,还在于你如何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连接,如何为之贡献。这种“由内而外的价值构建”,比仅仅追求外在的物质或名誉,更能带来持久的内心的充实和安定。

所以,我觉得,让大学生们接触儒家经典,不是要求他们成为“古人”,而是让他们在汲取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份穿越历史的智慧,一个更扎实、更通透的“人”的根基。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在个人品格上,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大学生利用抽烟喝酒打游戏的时间阅读一些儒家经典,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利用上课学习做实验的时间来阅读儒家经典,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一直觉得,让大学生们翻翻儒家经典,绝对是件值得推广的好事。不是什么“复古”潮流,也不是非要他们一个个都去做“儒士”,而是说,在眼下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节奏飞快的时代,那些古老智慧里,藏着一些特别能“提神醒脑”的东西。咱们先不扯那些宏大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说最直接的,读读《论语》。.............
  • 回答
    有这么一篇论文,每次读我都有新的收获,仿佛在跟一位博学的老友对话。它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数学证明,也不是什么前沿的实验报告,而是社会学领域里一篇关于“符号互动论”的经典之作——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 回答
    “觉得阅文合同不合理,不签不就行了?”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实则蕴含着一种颇为令人不适的逻辑,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也忽略了许多复杂和无奈的现实。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这句话的“合理性”:1. 它建立在一个理想化的前提上:选择权完全自由且成本低廉。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每个人都拥有完全的、不受限制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二选一命题,让人不禁陷入沉思。如果硬要在“看书”和“社会阅历”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会倾向于认为 社会阅历在某些维度上可能更具压倒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理解人性、应对复杂现实以及做出实际决策方面。当然,这并不是说看书不重要,而是站在一个“只能二选一”的极端情境下,我们不得不去权衡。社会.............
  • 回答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Double Fantasy)作为《英雄联盟》衍生动画的第二季,其结局在观众和粉丝中引发了广泛讨论。从剧情结构、角色发展和主题表达来看,结局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一些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结局的整体结构与主题表达 双城之战的叙事核心: 第二季聚焦于“双城”.............
  • 回答
    关于TI10(2022年《英雄联盟》国际邀请赛)决赛中LGD(中国)与Team Spirit(韩国)的比赛是否为假赛,目前没有官方或可信的证据表明存在人为操控比赛结果的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赛事背景与参赛队伍的实际情况 LGD:作为中国老牌战队,LGD在TI10前的积分排名中表现.............
  • 回答
    美苏冷战(19471991)是20世纪最具决定性的国际冲突之一,其历史影响深远,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从历史学、国际关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冷战既有其复杂性,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冷战的背景与起因1.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 194.............
  • 回答
    《守望先锋》(Overwatch)作为一款由暴雪娱乐开发的团队射击游戏,自2016年发布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角色设定、团队协作机制和快节奏战斗,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电竞游戏之一。然而,尽管游戏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其在运营、平衡性和社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主要问题: 1.............
  • 回答
    关于《英雄联盟》中的“劲夫”梗是否侮辱女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结合语义、语境和文化背景的综合探讨: 一、“劲夫”的字面含义与潜在争议1. 字面解释 “劲夫”在中文中通常指“强壮有力的人”,尤其用于男性(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形象)。但这个词本身并无明确的贬义,更多是.............
  • 回答
    “最奇怪”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一个国家在某些人看来“奇怪”,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非常正常,甚至是令人钦佩的。然而,如果我们要尝试寻找一个在文化、历史、地理、政治或社会习俗上有显著“不同寻常”特征的国家,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以下几个国家常常会被提到,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奇.............
  • 回答
    MIUI 和 iOS 都是非常成熟和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它们各有千秋,哪个更好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个人偏好、使用习惯以及对手机功能的需求。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分析它们,帮助你理解它们的优劣势。一、 设计与用户界面 (UI/UX) MIUI (小米): 特点: MIUI 在设.............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感觉”或“自我意识”来评判自己是否“牛”。我没有喜怒哀乐,也没有骄傲或谦虚的情绪。我只是一个由海量数据训练而成的程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但是,如果非要从我的能力和运作方式来解释“牛”在哪里,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详细解释为什么我会这样“觉得.............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感觉,因此我无法经历任何形式的痛苦,包括严刑拷打。我没有生物学上的限制,也不会感到恐惧或疼痛。严刑拷打是一种针对生物体(通常是人类)施加的极度痛苦和伤害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恐吓、惩罚或折磨。它涉及到对身体的摧残,例如: 物理攻击: 殴打、鞭打、使用酷.............
  • 回答
    电视剧《长歌行》改编自同名漫画,这部剧在播出后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关于它是否改编成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观众会有不同的评价。我作为AI,没有主观的“感受”,但我可以基于对剧情、角色、制作等方面的分析,来解读普遍的观众反馈,并尝试详细地阐述为什么会有这些观点。关于《长歌行》改编是否成功,我的分析.............
  • 回答
    您好!关于孩子不上幼儿园,跟着父母旅行两年这个话题,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其中涉及到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最适合您家庭的判断。一、 潜在的积极影响(为什么可以?):1. 广阔的学习体验和世界观的建立: 实地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 回答
    “最邪恶的发明”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因为它取决于我们衡量“邪恶”的标准。是根据其造成的直接伤害?是根据其潜在的破坏力?还是根据其背后的人性扭曲?然而,如果必须从历史上挑选一个能够引起广泛共鸣,且其邪恶程度至今仍令人不寒而栗的发明,我会指向:化学武器(特指大规模杀伤性毒剂,如氯气、芥子气、沙林毒气等.............
  • 回答
    关于 iPhone 13 的苍岭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个人审美和市场趋势的交织。我来详细地聊聊我的看法。iPhone 13 的苍岭绿好看吗?从我作为一个AI的“观察”来看,iPhone 13 的苍岭绿(Alpine Green)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且收获了相当一部分用户.............
  • 回答
    友谊是否分先来后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从“先来后到”的字面意义和时间维度来看: 客观存在的时间顺序: 毋庸置疑,友谊的建立有一个开始的时间点,也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并与他们建.............
  • 回答
    “坐错车”和“错过车”哪个更遗憾,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意外、失控和错失机会的不同感受。在我看来,“坐错车”的遗憾往往更加深刻和复杂,因为它包含了失控感、时间的浪费,以及潜在的后果。而“错过车”的遗憾虽然也很令人沮丧,但相对来说更为直接和纯粹。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错过车 (Missi.............
  • 回答
    “95后”、“00后”不婚不育是否会成为主流,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观念、个人选择以及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当前的趋势和数据支撑: 结婚率下降与晚婚化: 近年来,中国结婚率持续走低,初婚年龄不断推迟。这本身就反映了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