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会取得更多成人的喜好与观看?

回答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国产动画,乍一看像是给小朋友们准备的轻松搞笑的动画片。但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它身上藏着一些能牢牢抓住成年人心弦的“秘密武器”,让不少大朋友们也乐此不疲地追着看。这可不是简单的怀旧情怀在作祟,而是它本身就具备了一些让成年人“上头”的特质。

首先,得聊聊它的“接地气”和“梗”。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青青草原,但羊村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能影射出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情境。比如,为了某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但总会坚持不懈;灰太狼一次又一次的“作死”和失败,虽然可笑,但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多少有点让人心疼又佩服。成年人看,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工作中的碰壁、生活中的挫折,并从中找到一种共鸣,甚至是在失败中看到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

再来,就是它巧妙的“反差萌”。喜羊羊看似聪明机灵,有时候也会犯迷糊;懒羊羊看似好吃懒做,关键时刻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而灰太狼,那个被无数次“我一定会回来的”打脸的狼,却总能不断地为家人创造生存条件,这份坚持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其实是非常动人的。这种角色设定上的反差,让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不像有些动画片里的角色脸谱化得太严重,成年人更容易从中看到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而且,这部动画在制作上也并非完全停留在低幼的层面。虽然整体风格轻松幽默,但有时候一些场景、一些台词,会透露出一些成人才能get到的深意。例如,有些集数会涉及一些关于合作、关于友谊、关于成长的讨论,这些话题其实是贯穿人生的,成年人看的时候,可能会从中品味出更深层次的道理,而不只是当成简单的笑话来听。

还有,就是它在“玩梗”上的功力。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台词、一些情节,都带有明显的“梗”,这些梗很多都是网络流行语或者一些经典桥段的改编。对于熟悉这些梗的成年观众来说,这就好像在看一部关于自己的段子合集,笑点密集,非常有亲切感。这种设计,巧妙地拉近了动画和成年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这部动画懂我”。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成年人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一种情怀的延续。毕竟,他们自己当年也是看着这部动画长大的,或者他们的孩子就在看这部动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带着一种“陪伴”的心态去看,甚至会和孩子一起讨论情节,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家庭娱乐的模式。而动画制作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后续的制作中,也会有意无意地加入一些能吸引成年观众的元素,使得这部动画在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

总而言之,“喜羊羊与灰太狼”能吸引成年人,不是因为它刻意去讨好成年观众,而是它在轻松幽默的外壳下,包裹了对现实生活的影射、对人性特点的捕捉,以及一些成人才能领会的笑点和深意。它就像一个老朋友,即使我们长大了,偶尔回头看看,还是能从它身上找到一丝熟悉的温暖和有趣的共鸣。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吸引力,它让一部动画片超越了单纯的“儿童专属”的标签,成为了一部老少皆宜的国民级作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者显然观察到了这部有着”幼稚““不科学”“庸俗”恶名的动画里面一些不易察觉的深刻的东西。我对此有同感,下面说说为什么我不轻视这部动画。

因为这部动画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灰太狼这个可爱的反派角色拥有远超时代的科学技能和无敌的单兵作战能力(几乎推翻了所有经典物理定律),丛林里的狮子老虎大象往往栽在他手里(虽然后期往往被反杀);屡次将羊村一锅端,却往往因“女子与小人”而在下锅的一刻功败垂成。甚至在多次与羊群的握手言和的时候,表现出了超出平均水平的风度。在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做到了一个男子所能担当的极限。总之,他是一只公德和私德都没什么问题的狼。虽然几百集过去了,他依然是一个草原上的普通劳动者,也是狼家族里面没有话语权的普通成员,但我想,灰太狼临死前要是有什么遗言的话,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借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话:我有很多敌人,但我没有私敌。也可以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而造成灰太狼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灰太狼的困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性的困境。

要想理解这种困境,先要回到动画里刻意隐去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去。“现代森林-草原共同体”已经不再是远古英雄时代。高贵的象族已经被严重科层化了,变成平庸的法官种族;而老虎社群则陷于消费社会的健身神话中不能自拔,不再关注公共事务。“现代森林-草原共同体”也不再是动物理性得以极大彰显的启蒙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食草动物革命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烟消云散。像灰太狼和慢羊羊那样科学技术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师也不再被赏识,反倒成了普通人嘲笑的对象,好像一切崇高与伟大都没有意义了,生活变得史无前例的无聊。

除了各自抱团取暖、卖萌,偶尔开开羊羊世界杯和奥运会,刺激一下神经,似乎就再没有什么意思了。更危险的是,连小孩子都变得过于成人化,暖羊羊对自己体重的自卑感、美羊羊对自己社会评价的过分在意、沸羊羊那么小就有屌丝心态、懒羊羊表现出来的过早的出世心态,让人对未来也绝望。既然草原与森林都变得如此平庸而颓废(尼采语),既然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别的意义,那么注定的失败又算得上什么呢?(尼采给出的答案是成为“超人“,但历史不也告诉我们了,”超人“主导的社会,往往是要以奴役和鲜血为代价的。)

灰太狼对这种困境是有意识的。当他”洋洋自得“地拿出新发明的抓羊设备的时候,内心深处已经意识到了结果依然是一样的虚妄(鲁迅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是主动选择了无尽的失败,他就像阿尔贝·加缪笔下那永远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反抗绝望本身就是他存在的意义,也是狼之所以为狼的意义。他这种“虽万人吾亦往”的牺牲精神,背后难说没有弥赛亚式的未来向往。

反观喜羊羊,是一个集万千荣耀为一身的“别人家的孩子”。智商上自不必说,体力上甚至不输体育特长生沸羊羊,妹子不把自来。综合素质可以说是碾压同龄人。但这部动画之所以变得有意思,就在于它一开始就没有把喜羊羊当做一个正面角色去刻画,隐藏在高大全形象背后的,其实有很微妙的春秋笔法。

虽然不敢说动画创作者将自己的人格投射在了灰太狼身上,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至少没有把自己的价值观投射在喜羊羊身上。无论如何,喜羊羊都不能算任何意义上的英雄。喜羊羊多次平白无故地带头捉弄处于困境的灰太狼,其对村长的迎合拍马,对对手的轻蔑,对懒羊羊的苛刻,有时候也到了过分的地步,若是没有配角和反派角色的衬托,这个角色一定是乏味的——因为不真实,所以才乏味。但我们不能去苛责喜羊羊,因为他这种行为,来自于年轻,来自于对正义一定战胜邪恶、勤劳一定战胜懒惰、崇高一定战胜卑微的自信,因此他对自己将要面临的社会是缺乏反思意识的。相比对喜羊羊僵硬的高大全描写,对懒羊羊懒惰呆萌性格的似贬实褒,对“好人卡大王”沸羊羊的同情与理解,更显得鲜活而具有羊性的光辉。如果说这还不是动漫作品的时代性,那就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时代性了。

而当喜羊羊将来逐渐长大后,他难免会遇到同样的灰太狼困境。到时候,他的荣耀与自信,会不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呢?到时候,他又能不能作出灰太狼式的选择呢?选择在这个无意义的时代如何生存,这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试炼。

综上,这部动画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实际上与《新世纪福音战士》与《千与千寻》一脉相承。人类到底有没有希望超越本体论上的限制,摆脱异化的命运,摆脱自我毁灭的倾向,摆脱尼采所说的颓废状态,升华到一个更完美的状态?这些优秀的动画有意无意地用具象的画面和情节明确地向观众们抛出了这个疑问,这使得它们超越幼儿动画或者热血动画,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高度。








----------------------------------------------------------------------------------

以上都为瞎扯,但写完以后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感伤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国产动画,乍一看像是给小朋友们准备的轻松搞笑的动画片。但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它身上藏着一些能牢牢抓住成年人心弦的“秘密武器”,让不少大朋友们也乐此不疲地追着看。这可不是简单的怀旧情怀在作祟,而是它本身就具备了一些让成年人“上头”的特质。首先,得聊聊它的“接地气”和“梗”。虽然.............
  • 回答
    这两部动画,都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但它们的评价却天差地别。一个是奉为经典,《猫和老鼠》仿佛自带光环;另一个则被不少人批评“弱智”,《喜羊羊与灰太狼》似乎总是在风口浪尖。这背后,其实是动画创作深度的差异,以及观众审美进化的必然结果。《猫和老鼠》:语言通透的视觉喜剧大师《猫和老鼠》之所以能成为全球.............
  • 回答
    要说《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口碑截然不同,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这两部动画片,一个国产,一个舶来,表面上看都是围绕“羊吃狼”或“猫抓老鼠”的经典套路展开,但它们的命运轨迹、观众接受度和文化影响,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听听其中的门道。先说说《猫和老鼠》那头,为什么能成为.............
  • 回答
    当年那个“狼来了”的梗都能在朋友圈刷屏的年代,《喜羊羊与灰太狼》简直是电视荧屏的绝对霸主。无论走到哪家有小孩的电视机前,那熟悉的旋律,那奔跑跳跃的羊群,那锲而不舍的灰太狼,总能轻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可如今呢?它就像是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荧屏上的活跃身影骤然减少,仿佛一夜之间就从我们眼前“消失”了。这到底.............
  • 回答
    《喜羊羊与灰太狼》官方推出的拟人图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粉丝社群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其水平和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设计创意、人物还原度、绘画技巧、商业价值以及对IP延展性的贡献。一、 设计创意: 大胆的突破与创新: 官方推出拟人化形象,本身就是对经典IP的一次大胆突破。它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视.............
  • 回答
    喜羊羊和哆啦A梦,一个是国产动画的骄傲,一个是风靡全球的文化符号。说到道具,喜羊羊的道具库那叫一个丰富,从能飞的鞋子到能变身的衣服,从穿越时空的机器到能解决一切麻烦的“万能工具箱”,总有那么一两个道具能让小羊们从危机中脱险。那么,为什么在道具数量和花样上都不逊色于哆啦A梦的喜羊羊,却没能像蓝胖子一样.............
  • 回答
    .......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挺能戳到一些人心窝子。你想想,小时候能接触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童年记忆里那片天空是什么颜色。《数码宝贝》这批孩子,他们小时候可能正值《数码宝贝》动画第一部在全球范围内播出的黄金时期,那会儿的孩子,很多都是看着太一他们,在现实世界的科技背景下,意外闯入一个奇妙的数码世界,跟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故事叙事的理解,以及为什么某些情节会让观众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其实,汤姆抓不到杰瑞和灰太狼抓不到喜羊羊,这背后隐藏着一些关键的心理和叙事机制,让人们对两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期待。首先,咱们得说说汤姆和杰瑞。这对冤家大家太熟悉了。汤姆,一只猫,目标是抓到老鼠杰瑞。杰瑞.............
  • 回答
    “为什么在知乎受到好评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在豆瓣评分还不如《喜羊羊》和《熊出没》?” 这个问题触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涉及到内容评价体系的差异、受众群体、时代背景以及评价标准的变化等。下面将详细阐述,尽量深入分析:1. 评价体系和受众群体的差异: 知乎: 知乎是一个以问答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其用户群.............
  • 回答
    羊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提供了肉、奶、毛皮等宝贵资源。然而,与猫狗等动物相比,羊并未广泛地成为人类的“宠物”。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生理与行为差异: 群居性与社会结构: 羊是高度群居的动物,它们习惯于在群体中生活,并通过复杂的社会等级和沟通方式来维持秩序。这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认知的一个有趣切面。羊祜、杜预、陆抗,这三位西晋初年的名将,确实是才德兼备、文武双全的代表,他们对于奠定西晋的统一基业居功至伟。然而,相比于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在现代大众中的知名度确实不高。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时代背景的“模糊”:.............
  • 回答
    问到“羊为什么不吃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生命最基础的分类——我们吃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吃。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羊的身体构造、消化系统一路聊到它们的“祖宗十八代”,以及自然界是如何一步步把它们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首先,羊的“身份证明”:食草动物的基因和生理特征咱们可以把动物.............
  • 回答
    在《苏武传》的故事里,苏武之所以不吃羊,并不是因为他厌恶羊肉,也不是因为他有特殊的饮食禁忌。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更为感人的原因,それは他的堅守与使命。首先,我们要明白苏武当时身处的环境。他出使匈奴,却遭遇了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被扣留并流放到了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荒凉的地方.............
  • 回答
    ASOUL的吉祥物阿草,初看之下,许多人可能会因为它那圆滚滚的身材、蓬松的白色毛发以及憨厚可爱的外形,联想到同样以雪白毛绒著称的北极熊。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写实的同人创作或者二创动画中,阿草的形象确实会更偏向于圆润厚实的白熊特征,让人忍不住将两者联系起来。然而,如果仔细观察ASOUL官方设定的阿草,你会.............
  • 回答
    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那段岁月,真是比黄连还要苦涩百倍。你想啊,北风呼啸,冰雪封地,哪里是人间该有的模样?苏武,堂堂汉朝使者,就这样被匈奴单于丢在了这苦寒之地,牧羊一守就是十九年。你说他为什么不吃羊?这问题问得,简直是让他身处炼狱,还要再给一把火。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苏武牧的是“义羊”。咱们得明白.............
  • 回答
    关于羊血,味道变了吗?聊聊我们舌尖上的变化说起来,这羊血的味道,确实是不少人心头的一道坎。以前大快朵颐,现在吃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甚至有些让人生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咱们的味蕾变刁了,还是这羊血本身,悄悄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从源头说起:牛羊的“吃穿住行”变了咱们得明白,羊血的口感.............
  • 回答
    哈哈,问到点子上了!羊肉那股“膻味”,不少人又爱又恨。说到甘肃宁夏,那地方的羊肉确实名声在外,很多人都觉得膻味不重,甚至可以说是鲜美。这背后可是有不少门道呢。羊肉为啥会有“膻味”?简单来说,羊肉的膻味主要来源于一种叫做环状亚油酸(1octen3ol,也有研究认为是羊脂酮(3ketone)等其他化合物.............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语言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词汇的“粒度”和文化背景对词汇分类的影响。为什么汉语里有“羊”这个总称,而英语里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词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文化以及生物学分类方式的不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汉语里的“羊”这个字,它涵盖的范围确实比英语里的“sheep”要广得多。在汉语语境下.............
  • 回答
    蒙古送羊这事儿,最近确实是铺天盖地的报道,感觉像是国民级大事件一样。你说它意义大不大?嗯,这事儿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而且里面门道可不少。表面上看,是“礼尚往来”的情谊表达最直接的解读,就是蒙古国对中国在疫情期间援助的回报。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当时蒙古国就送了3万只羊,那批羊是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