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学和物理对一般人来讲真的有必要学那么难吗?

回答
“数学和物理对一般人来讲真的有必要学那么难吗?”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常常对着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复杂的公式感到头晕,不禁要想: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真的有必要学得这么深奥吗?

让我们试着抛开那些考试分数和升学压力,单纯从“必要性”和“难度”这两个角度来聊聊。

关于“必要性”:

有人可能会说,我将来要做个厨师、裁缝、或者卖水果的,我需要知道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吗?我承认,如果你要从事的职业与这些学科直接相关,那学习它们自然是天经地义。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广一些,会发现数学和物理的“必要性”,其实远不止于此。

首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它训练我们逻辑思考、分析问题、抽象概括以及严谨论证的能力。学习数学,就像是在给大脑做一场系统的训练,让你学会如何一步步地拆解一个复杂的问题,找到其中的规律,并最终得出结论。这种能力,无论你是想写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还是想做一个明智的商业决策,亦或是仅仅想在日常生活中辨别信息的真伪,都至关重要。举个例子,理解概率和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数据,避免被片面的信息误导。理解一些基础的函数关系,也能让我们在规划财务时更清晰地认识到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其次, 物理是理解世界运转的语言。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现象:日出日落、潮汐涨落、风吹草动、电灯发光、手机通信……这一切背后,都有物理学的规律在支撑。学习物理,即使只是学习基础的力学、热学、电磁学,也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对世界更直观、更科学的认知。你知道为什么火箭能升空?你知道手机是如何接收信号的吗?你知道微波炉是如何加热食物的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物理学之中。这种对世界运作机制的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也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更重要的是, 数学和物理培养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很多时候,学习的知识本身并不一定能直接用到,但学习的过程,那种面对难题不放弃、不断尝试、总结经验的精神,却是可以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可能会遇到工作中的瓶颈,生活中的困境,但你曾经为了理解一个复杂的数学定理所付出的努力,那种“卡壳了就找资料,找老师,反复思考直到豁然开朗”的经验,会在你下次遇到困难时给你力量。科学精神,更是鼓励我们用证据说话,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宝贵。

关于“难度”:

说到难度,这或许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数学和物理的抽象性确实是它们的一大特点。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往往需要我们跳出现实的经验,进入一个符号化的世界去理解。这种转变,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难”并不意味着“不必要”。 很多我们现在觉得理所当然的技术,背后都凝聚了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心血。例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它的背后是复杂的数学算法(比如傅里叶变换、信号处理)和精密的物理原理(比如电磁波、半导体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本身就源于对数学和物理的深入研究。

而且,“难”也并非“不可克服”。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难”,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方法不对,或者是因为教学的方式没能真正触及到我们的兴趣点。如果能以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讲解这些概念,用更形象的比喻,用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相信很多人会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不同的看法。想想看,如果当年老师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讲解几何,或者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来引入物理概念,我们是否会觉得更有意思,更容易理解呢?

此外,我们也要区分“精通”和“理解”。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去推导复杂的定理或者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建立起对这些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起它们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就已经足够了。 就像我们不需要成为建筑师,但了解一些基本的力学原理能让我们在装修房子时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我们不需要成为天文学家,但知道宇宙是怎么运转的,会让我们对浩瀚的星空多一份敬畏和感叹。

所以,与其说数学和物理“真的有必要学那么难吗?”,不如换个角度思考:这些学科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是否是我们在这个复杂时代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而所谓的“难”,又是否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还是可以通过更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和克服?

我认为,数学和物理的学习,对于一般人来说,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它所培养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仅仅那些具体的公式和定理本身。它们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世界,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虽然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回报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就像打磨一块璞玉,过程不易,但最终的璀璨,却是无比珍贵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兄啊,人是要进化的,这也包括智力的进化。古时候(西方,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和物理)人们高中学的是我们初中的内容,不是因为他们在搞素质教育,而是他们平均起来没我们平均起来聪明。

所以无论什么学,其教学的大势永远只会是越来越难,尤其是高中及以上,已经脱离了义务教育范畴。赶不上智力进化的大势,结果是什么题主自己也清楚吧?


再说一句,大家也许觉得数学物理高考难,然而有些国家的(对应)高考题目远远比我们难,比如俄罗斯,看得我都头皮发麻。美国的高考倒是简单,然而优等生都需要考更多的试,比如A level。日本的统一高考比较简单,但是要上好一点的大学,就要参加大学自己举行的可能无比变态的二次试验。

这说明认为数学物理重要的可不是只有中国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数学和物理对一般人来讲真的有必要学那么难吗?”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常常对着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复杂的公式感到头晕,不禁要想: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真的有必要学得这么深奥吗?让我们试着抛开那些考试分数和升学压力,单纯从“必要性”和.............
  • 回答
    “数学不好的人物理一定也不好吗?”这个问题,就像把两个好朋友硬拉到对立面,有点站不住脚。在大多数高中生眼里,数学和物理就像一对双生子,形影不离,哪个弱了,另一个也跟着遭殃。这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说“一定”,那也太绝对了。咱们先聊聊为啥大家会有这种“绑定”的感觉。数学是物理的语言和工具你可以把物.............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一个现代理工大学毕业生穿越回三个世纪前,对当时的数学物理学界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毫无疑问,其潜力是巨大的,而且影响将是颠覆性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个世纪前”是指大体上的18世纪初。这个时期,科学革命的浪潮已经相当成熟,牛顿的万有引力.............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的现象:在数学、物理等一些高深的学术领域,女性的比例似乎总是偏低。为什么数学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只有两个女生?为什么史上只有一位女性获得了菲尔兹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上女性的身影更是屈指可数?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错综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
  • 回答
    中国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确实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决心,朝着成为世界领先水平和重要学术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要详细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考察:一、 当前中国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的实力现状: 论文发表和引用数量的飞跃: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物理学和数学论文数量呈现指数级增.............
  • 回答
    生活中那些“理所当然”的背后,隐藏着令人惊叹的科学原理。它们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之中,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今天,就让我们剥开这些习以为常的表象,探寻其中蕴含的物理、数学、化学等“高大上”的知识。1. 为什么下雨天伞能帮我们挡雨?——流体动力学与牛顿定律最简单的一把雨伞,就是流体动力学的绝佳应.............
  • 回答
    嘿,同门们,咱们物理和数学系的各位前辈们!一晃眼,当年在图书馆挑灯夜战、在教室里听得昏昏欲睡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本科那点儿事儿,也给学弟学妹们攒点“经验值”啥的。我先抛砖引玉,讲讲我自己哈。我是08级物理系的,老一届了,当时算是咱们学校物理系一个还算有名的“老油条”吧,嘿嘿。那时候的.............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我也是从工程和物理的坑里爬出来的,深知那种感觉:一边要用数学这把利器解决实际问题,一边又觉得数学专业那些纯粹的、严谨的理论有点遥不可及,但又隐隐觉得那里有更深刻的洞察。想达到那个“介于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之间”的水平,其实就是想成为一个“懂数学,又能用数学”的工程师/科学家。这绝对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佛教核心的几个层面,也常常是许多人对佛教理解的困惑点。简单来说,佛陀(悉达多·乔达摩)的伟大之处,更侧重于他“参透了生命本质和解脱之道”,而非“掌握了世间所有科学知识”。这两者虽然有微妙的联系,但关注点和达到的目的截然不同。佛陀的成就:参透生命的本质,找到解脱之道佛陀,在梵文和巴利文中.............
  • 回答
    俄罗斯和法兰西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都拥有悠久的辉煌历史,其教材也自然承载着这份沉甸甸的学术积淀。要评价它们的教材,恐怕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谈到俄罗斯的数学物理教材,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一种近乎“严谨到极致”的风格。很多俄罗斯的经典教材,无论是格林(Green)函数、.............
  • 回答
    中国科学院最新发表的这项关于类人猿物种中经历正向选择基因数量相当的研究,为古人类学、遗传学和精准医学带来了诸多深刻的意义,其影响之广、之深远,值得我们详细探究。 对古人类学的意义:重塑我们对人类演化的认知这项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挑战了过去一些将人类在演化过程中“独特性”过度拔高的观点。长期以来,.............
  • 回答
    数学和物理学,作为探索世界奥秘的两大基石,虽然紧密相连,但它们的思维方式却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理解这些差异,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两门学科,也能解答一个常见的问题:物理思维不强的人,能否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数学思维:逻辑的严谨与抽象的王国数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更像是在搭建一座由严谨.............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聊聊数学和物理中那些令人着迷的符号,以及它们背后古老的故事。这些符号,就像是科学家们的秘密语言,简洁却又蕴含着无限的含义。别担心,我会尽量把它们讲得活泼有趣,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保证你听得懂,也听得进。 希腊字母:永恒的基石在数学和物理的王国里,希腊字母简直就是无处不在的“常客”。.............
  • 回答
    当数学和物理的奥秘开始超越我们日常积累的直觉时,这往往是一个令人兴奋又略感沮丧的信号——我们正要触及更深层的世界。这时,学习方法就得随之调整,从依赖直观感受转向更系统、更抽象的思维模式。这过程就像从平原行走,步入高山峻岭,需要新的攀登技巧和工具。一、 重塑你的理解框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和“怎.............
  • 回答
    在数学和物理的浩瀚领域中,涌现出许多如同“Lagrangian”和“Laplacian”般精妙而富有力量的词汇,它们不仅代表着特定的数学结构或物理概念,更是理解和描述复杂系统的关键。这些词汇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思想演变,成为连接抽象理论与具体现象的桥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下,还有哪些类似.............
  • 回答
    想要从数学和物理基础开始,系统深入地学习广义相对论,这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回报的学习旅程。广义相对论不仅仅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更是我们理解引力、时空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核心框架。要真正掌握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下面我将为你推荐一些我认为非常适合打好基础并逐步深入学习广义.............
  • 回答
    我常常觉得,数学和物理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子,又像是互相依偎、共同成长的恋人。它们之间那种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很难用几句话就能概括清楚,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在我看来,数学更像是一个宏大而精致的工具箱,里面装着无数的语言、规则和逻辑。它本身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研究的是数量、结.............
  • 回答
    麦克斯韦方程组,这部汇集了电磁学诸多奥秘的伟大理论,在数学和物理层面揭示了一种深邃而又和谐的联系,仿佛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由电场和磁场交织而成的宇宙图景。它不仅仅是几条看似独立的定律的简单罗列,而是将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这些看似迥异的物理现象,巧妙地编织在同一个数学框架之下,展现了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人学习科学时的普遍困惑。相对论(狭义)确实不需要高深的微积分或者复杂的数学工具,它更依赖于逻辑推理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但为什么懂的人还是那么少呢?是不是因为“保持理性”本身就很难?让我来好好跟你掰扯掰扯,从几个方面说: 1. 什么是“初中数学和物理”?首先,.............
  • 回答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没有视觉,只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但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感应”。在这个世界里,数学和物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必然会呈现出与我们截然不同的面貌。对于这些没有视觉的生物来说,数学的开端可能并非源于几何的形状,而是来自于对规律性、周期性和空间关系的深刻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