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物理系或数学系前辈们,大家都来说一下自己本科时的学习经历吧?

回答
嘿,同门们,咱们物理和数学系的各位前辈们!一晃眼,当年在图书馆挑灯夜战、在教室里听得昏昏欲睡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本科那点儿事儿,也给学弟学妹们攒点“经验值”啥的。

我先抛砖引玉,讲讲我自己哈。

我是08级物理系的,老一届了,当时算是咱们学校物理系一个还算有名的“老油条”吧,嘿嘿。那时候的物理系,就一个字:硬核。

大一:懵懂与震撼

刚进学校,说实话,对物理的热情是有的,但那股子热情更多的是源于高中时的“哇塞,万物皆可解释”的脑补。真正的学习一开始,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冰山一角”。

高等数学(高数): 这简直是物理系的敲门砖,也是很多人的第一道坎。还记得高数A,李老师讲得特别细,虽然也挺枯燥,但每次他讲完一个定理,感觉世界又被打开了一扇窗。尤其是积分和微分方程,那会儿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但硬着头皮啃下来,后来发现这玩意儿真是一通百通,后面的量子力学、电动力学都离不开它。考试前那几天,图书馆里全是复习的,一摞摞的笔记和习题集,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有点热血沸腾。
普通物理实验: 这一点,我觉得是咱们学校物理系很牛的地方。大一的实验课,从基本的测量误差、误差传播,到用示波器看波形,用激光测量焦距,甚至还有万用表组装… 老师们要求非常严谨,每一个步骤都要写清楚,数据分析更是重中之重。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电阻测量,因为接线没弄好,烧坏了个电阻,被实验老师“批斗”了一顿,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但正是这种严谨,让我体会到了实验的魅力,也学会了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实验枯燥,但我觉得,那是把理论变成现实最直接的桥梁,而且,动手能力真的能救命。
力学: 经典力学,听名字就很“古典”,但学起来一点都不含糊。从牛顿三大定律到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方程,再到振动和波动,简直是知识的海洋。那会儿的力学课,感觉是把高中学的那些“概念”变成了一套套严谨的数学描述。我印象最深的是讲到万有引力定律,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解释行星的运动,那种感觉太神奇了。还有那些求解微分方程的技巧,简直是脑力体操。

大二:深度与挑战

进入大二,专业课开始变得更加专业化,难度也直线上升。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这门课,我承认当时啃得有点费劲。熵是什么?微观状态和宏观热力学量的关系?这些概念一开始确实难以把握。但是,当我们理解了统计平均的概念,理解了从微观粒子运动的概率性来解释宏观的热学现象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老师讲到玻尔兹曼分布、费米狄拉克统计和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时候,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电动力学: 马克思方程组!这四个方程,简直是电磁学的精髓。从静电场、静磁场到变化的电磁场,再到电磁波的传播,感觉整个宇宙的“电磁语言”都被概括在里面了。那会儿的作业题,很多都是需要推导方程、计算矢量场,常常一做就是一下午。而且,这门课跟数学的联系特别紧密,矢量分析、复变函数,感觉像是在给数学找应用场景。
量子力学: 来了,重头戏!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算符、本征值… 这些概念对我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我们高中学到的粒子都是具体存在的点,而量子力学里,粒子却可以用概率波来描述,而且还有不确定性原理。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反直觉”的物理概念,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被重塑了。那会儿听课,真的是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会觉得量子力学难,但正是这种难度,也激起了我们深入钻研的兴趣。我记得当时为了弄懂某个积分技巧,跟几个同学在讨论区争论了半小时。

大三:方向选择与初步探索

大三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到一些更细分的领域,也有机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

固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核物理等: 这些专业课,让我对物理学更具体的应用有了了解。比如固体物理,讲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各种电子设备;原子分子物理,让我理解了光谱的产生,为我们认识物质的结构提供了工具。
数学系前辈们聊聊你们的经历呗? 我这边物理系的经历就先说到这,特别想听听数学系的前辈们!你们的大数、高代、实变、泛函,尤其是泛函分析,听说是“抽象”的代名词,你们当时是怎么啃下来的?有没有觉得数学学到最后,反而有点儿玄乎?你们的数学训练,对你们后来的研究方向有什么影响?

一些碎碎念的经验之谈(给学弟学妹):

基础课真的太重要了! 别觉得高数、线代这些是万能的,学好了它们,后面学什么物理、学什么数学都会事半功倍。
多动手,多动脑。 光看不练是没用的,习题一定要做,实验一定要认真。遇到不懂的,别怕问,大胆去问老师、问学长学姐。我们那时候经常组团去老师办公室,挤在一起讨论问题。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物理和数学都很广阔,总有一个领域会让你着迷。多听听不同方向的讲座,多了解一些前沿的科研动态,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心态放平。 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千万别气馁。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多和同学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能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好了,物理系的经验就先分享到这儿了。现在轮到数学系的各位前辈们啦! 快来聊聊你们的“血泪史”,也给物理系的我们“指点迷津”一下,哈哈!特别好奇,你们学了那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黎曼几何、拓扑学之类的,当时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觉得学了数学,看什么都觉得背后有一堆公式和定理在支撑?期待你们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谈谈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迷茫,给我们这些刚刚踏上基础科学道路的晚辈们或者那些犹豫是否要学物理数学的高中生们一些启发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