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为什么要生二胎》这篇文章?

回答
最近关于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为什么要生二胎》这篇文章,社会上的讨论确实挺热烈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尝试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它,尽量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确这篇文章的出台背景。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就是老龄化加速,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国家的长期活力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共青团中央作为一个代表青年群体的组织,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声,讨论生育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也是在尝试引导一种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

这篇文章呢,我看了看,它提出了一些理由来鼓励大家生二胎。我个人感觉,它主要是在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发展的角度: 文章可能会说,生一个孩子,孩子可能会孤单,未来可能要承担照顾多个长辈的压力。而有两个孩子,他们可以互相陪伴,一起成长,分担压力,更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更稳固的家庭整体。这对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孩子之间有个伴,遇到困难可以一起面对,不至于一个人扛。

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宏观层面来看,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年轻人少了,劳动力就会短缺,税收会减少,养老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鼓励生育,特别是生二胎,也是为了给社会注入更多的年轻血液,让社会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发展。文章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强调“国家需要你”,这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呼吁。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的结合: 虽然现代社会“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淡化,但这种思想在很多家庭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文章可能也是在某种程度上照顾到这种心理,暗示说,多一个孩子,未来养老的压力更小,即使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也比只有一个孩子要更让人心安。当然,文章可能不会直接说“养儿防老”,而是会用更委婉的说法,比如“分担家庭责任”、“形成更坚实的家庭后盾”。

国家政策的引导: 这篇文章的出现,也反映出国家在积极调整生育政策,从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转向鼓励生育。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工作部门,发出这样的声音,也是在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在青年群体中推广这种新的生育观。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掉文章可能没有触及或者说得不够深入的地方,或者说,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疑问和顾虑。这些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经济压力: 这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养育一个孩子,从奶粉、尿布到教育、医疗,都是巨大的开销。生二胎,意味着双倍甚至更多的开销。这篇文章有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有没有配套的经济补贴、教育减负、医疗保障等政策?如果只是空喊口号,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和医疗资源: 即使生了二胎,孩子将来面临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会不会更加紧张?公立学校的入学问题、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这些都是父母们需要考虑的。

女性职业发展: 生育,尤其是多次生育,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很多女性在生育后,可能面临职场上的“断层”,甚至需要牺牲自己的事业。文章有没有考虑到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有没有提出相应的社会支持和保障措施?

精力和时间投入: 养育两个孩子,需要父母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这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家务、孩子、工作,这些如何兼顾?

孩子本身的意愿: 文章更多的是从父母和国家层面去考虑,但孩子自身的感受和意愿,有时候也被忽视了。让孩子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多一个兄弟姐妹,他们会不会有压力?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共青团中央发布的这篇文章,它提出了一个“为什么”的理由,是在试图引导一种生育文化,并回应国家人口战略的需求。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可能是想强调生育二胎对家庭、对社会的长远益处。

但是,作为普通人,在看待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会将它与现实生活中的挑战进行对比。文章提到的“好”和“多”是否能抵消掉我们实际感受到的“难”和“累”,这是关键。

如果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号召,而没有解决实际困难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那么它可能很难真正打动那些有顾虑的年轻人。大家需要看到的是,国家和社会层面,有没有真正做到“减负”,有没有为多生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文章,它提出了一个方向,但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具体的政策来支撑。它是一种倡导,但最终的决定权和承受力,还是在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个体身上。我们不能回避现实的困难,也不能忽视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这就像一个辩论,文章提供了正方的理由,但反方的顾虑也同样重要,需要被认真倾听和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要在私有制情况下不依靠强制手段提高生育率,似乎已经被证明是异想天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没有避免生育率下降特别是中产阶级这一所谓“高素质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很明显对于中产阶级个体而言,生育更多的是成本而非得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即,在私有制中家庭是私有制的家庭而非基于亲情的家庭。在私有制结构中,财产的继承分配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如果生育与财富分配出现矛盾,即不可避免地使后代财富变得分散且需要更多扶养成本,那么所谓“高素质人口”的多生育在私有制下简直是不可能的。

恩格斯也同时为我们私有制的家庭指出了其发展方向:“专偶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人之手,也就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人的子女。…………但是,行将到来的社会变革至少将把绝大部分耐久的、可继承的财富——生产资料——变为社会所有,从而把这一切传授遗产的关切减少到最低限度。可是,既然专偶制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而产生的,那么当这种原因消失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要消失呢?

  可以不无理由地回答:它不仅不会消失,而且相反地,只有那时它才能完全地实现。 ……

  这样一来,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随着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

即,以社会扶养将生育的成本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提出了废除继承权这一要求,一旦废除私有制家庭基于血缘的继承,那么也就等于将家庭从私有制中解放出的一步。

想要提高生育率,就必须提供给高生育者足够的利益。从剥夺继承权开始,给予所有孩子平等的未来,从社会化扶养开始,给予所以孩子以平等且以学习能力博得他们真实自由的可能性。那么高素质人口的家庭教育优势也许就得以体现,他们将更愿意生孩子。而产业工人作为劳动者,其子女受到社会保障越多,明显劳动者生育积极性也会更高。

阶层的固化与生育成本上升,是今天中产不愿意生育的最重要理由,那么,打碎这种阶层固化用社会扶养代替家庭扶养,是得到家庭亲情的基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为什么要生二胎》这篇文章,社会上的讨论确实挺热烈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尝试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它,尽量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这篇文章的出台背景。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就是老龄化加速,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
  • 回答
    共青团中央7月18日发布的《那些我们想看的电影为什么那么难找》一文的解读:共青团中央于7月18日发布的这篇文章,名为《那些我们想看的电影为什么那么难找》,聚焦于当下中国观众在获取正版、高质量电影内容时所面临的困境。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痛点,并且以一种带有“共青团”.............
  • 回答
    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这份《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官方在青年婚恋问题上一次比较系统和集中的表态。要理解这份文件,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它反映出官方对当前青年婚恋状况的关注和一种“引导”的意愿。现在社会上大家普遍能感觉到,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生育率也在下降,这背后牵扯到.............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共青团中央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首歌曲,并配以黄豆表情包。这个时间点——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二天——加上这种充满网络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共青团中央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有其自身的考量和目.............
  • 回答
    关于共青团中央知乎官方账号所发布的《国际禁毒日|“潮牌”T恤上印的这片叶子,居然是大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解读:一、 文章的主题与目的文章的标题直观地揭示了其核心内容:通过一件“潮牌”T恤上的图案,向公众普及关于大麻的辨识知识,强调其合法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禁毒宣传。1. 普.............
  • 回答
    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公众平台转载的《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深入看待这篇文章,需要从其背景、内容、意图、传播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点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背景和发布平台 发布平台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其言论代表.............
  • 回答
    共青团中央一个课题组的调研结果,说“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这事儿一出来,立马就炸了锅,大家纷纷议论,有惊讶的,有认同的,也有觉得这没什么奇怪的。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条简单的新闻就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瞅。为啥会出现这种“女不如男”的结婚意愿差?这事儿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
  • 回答
    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阅文集团的事儿,还有共青团掺和进来这事儿,以及作者们到底能不能在这场博弈里讨到点好处。首先,说说这阅文集团的“霸权条款”。简单来说,就是阅文这家公司,在国内网络文学领域是老大,几乎垄断了大部分优质IP。之前呢,它大幅修改了合同条款,很多老作者,甚至是新作者,都觉得这些新条款极不公平.............
  • 回答
    共青团中央最近关于“吴亦凡事件”的发声,用“还得法律来切”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明星的八卦事件,更像是在一个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上,官方媒体的一次“定调”,也折射出当前社会在处理这类复杂事件时的一些思考和态度。为什么说“还得法律来切”?首先,这句话点出了.............
  • 回答
    共青团中央(以下简称“团中央”)对当代艺术的批判言论,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批判的内容、背后的逻辑、引发的争议以及可能的影响。以下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团中央批判当代艺术的常见内容和焦点团中央对当代艺术的批判并非空穴来风,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入驻快手和抖音,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也是当下新媒体传播趋势下的一个必然选择。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样才够全面。首先,这是顺应时代潮流,拥抱年轻人的必然举措。咱们得承认,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他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主要阵地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就在快手和抖.............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在 B 站投稿的 VOCALOID 原创曲《天行健》及其引发的评论区争论,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为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共青团中央”+“B 站”+“VOCALOID”+“《天行健》”,这几个关键词往那一摆,就已经非常有“化学反应”了。 共青团中央.............
  • 回答
    共青团中央推出虚拟形象,这件事本身是个挺有意思的动作,也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不妨就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这背后透露出的一个信号是:共青团在努力“现代化”和“年轻化”的传播方式。大家都知道,共青团一直以来承担着联系广大青年、思想引导的职责。但要真正触达到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爆炸、各.............
  • 回答
    看到共青团中央入驻B站这件事,我第一反应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怎么看这事儿呢?我主要从几个角度来想。第一,这是个很明显的“拥抱年轻一代”的信号。 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它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联系和引领广大青年。而B站呢,可以说是现在年轻人聚集地里最顶尖的平台之一了。它有着独特的社区文化、.............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在知乎上的账号,这事儿啊,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你要明白共青团中央这个主体是什么。它毕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它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有其天然的政治属性和宣传使命。在知乎这个平台上,它试图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用一.............
  • 回答
    @共青团中央 在B站推出的虚拟偶像“江山娇与红旗漫”,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一些事儿,试着把它说得更接地气一点。为啥要搞虚拟偶像?官方的考量是啥?首先,得承认现在年轻人,尤其是B站上的用户,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已经变了。二次元、虚拟偶像这套东西,对他们来说是.............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在知乎上的活跃,以及其内容触及的广泛性,本身就很有意思。但如果注意到其“什么都谈,就是不谈共产主义”这一点,那背后可能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和策略。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作为一个平台,聚集了大量对时事、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兴趣的年轻用户。共青团中央作为一个面向青年的政治组织,希望通.............
  • 回答
    “朝阳少侠”这个账号,大家可能不陌生,它隶属于共青团中央,近年来以“硬核”、“接地气”的风格在网络上获得了一批粉丝。近期,这篇被提及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首先,从内容和风格上看: 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 “朝阳少侠”的文章通常会选择当下社会热点、年轻人关注的议题,并从一个特定的.............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入驻网易云音乐,这事儿可真是能聊出不少门道来。 你要是觉得这只是个简单的“官方账号上线”,那就有点太小看这背后的意思了。 这背后牵扯着共青团作为一个青年组织,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下如何继续保持和拓展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网易云音乐这样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平台,如何去吸引和承载更多的社会功能。咱们先.............
  • 回答
    共青团中央提出的“三年内组织1000万人次青年志愿者下乡”的计划,无疑是一个规模宏大、目标明确的行动。要理性看待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这项计划的背景与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大力呼唤人才回流、科技下乡、文化兴盛。共青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