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日本的部落民还是很没有地位吗?

回答
现代日本的部落民,或者说“被解放部落民”(被差別部落民),他们的社会地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说“还是很没有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

历史的烙印与现实的挑战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顾历史。部落民在日本历史上长期被视为贱民,从事一些被认为不洁的职业,例如皮革加工、屠宰、处理尸体等,并且被强制与社会主流隔离。这种歧视根植于日本的等级制度以及佛教、神道教中关于“不洁”的观念。即便在明治维新后,法律上宣布了四民平等的原则,但历史遗留的偏见和歧视并没有立即消失。

现状:法律的进步与社会观念的滞后

法律层面:

法律上的平等: 从法律上讲,日本宪法保障了所有国民的平等权利,不存在法律上承认的“部落民”的特殊身份或歧视。
《部落民增进法》: 196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部落民增进法》(后来在2002年修订为《部落民问题解决促进基本法》)。这部法律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就业、提高教育水平等方式,来解决部落民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而消除歧视。法律规定了政府有责任促进部落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并为此提供了一些支持措施,例如为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社会层面:

尽管有法律保障,但社会观念上的歧视依然存在,尽管程度有所减弱。

1. 隐形歧视与微歧视:
就业歧视: 虽然明目张胆的就业歧视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但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通过“人脉”、“家乡”等方式,间接规避招聘部落民。一些人仍然担心,一旦身份暴露,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婚姻歧视: 过去,部落民的婚姻往往受到阻碍。现在,公开的婚姻歧视已经很少见,但在一些保守的家庭中,如果发现对方是部落民,仍然可能引起家人的反对。这种“门当户对”的思想,有时会叠加在历史的偏见上。
居住地的影响: 尽管政府进行了许多改善,但一些过去部落民聚居的地区,其居住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可能仍然与周边地区存在一定差距。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有时会被误解或强化为对居民身份的固有偏见。
“同和问题”的禁忌: “同和问题”(指部落民问题)在日本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很多人不愿公开谈论,甚至对公开讨论感到不安。这种沉默,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再次触发歧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2. 信息泄露的风险:
“家系调查”: 在一些地方,可能存在一种非法的“家系调查”,试图找出某个人的部落民身份。这种调查的目的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婚姻、雇佣)进行隐形歧视。尽管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一旦信息被泄露,其后果仍然非常严重。
网络与信息时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使得过去隐匿的身份问题可能被重新揭开。

3. 年轻一代的认知:
年轻一代对部落民历史和现状的了解程度不一。一部分年轻人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信息,对部落民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可能继承了长辈遗留下来的模糊偏见。
另一部分年轻人,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接触到相关知识的人,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遗留问题,并倡导消除歧视。

“没有地位”的程度:

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底层”: 不应该将部落民等同于经济意义上的“底层人民”。许多部落民经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成为医生、律师、企业家、政治家等等。
社会压力依然存在: 然而,对于那些希望保持低调、避免歧视的人来说,他们依然承受着来自社会潜在的压力。一些人会选择隐瞒自己的出身,以免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总结:

总的来说,现代日本的部落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他们在社会上也不是一个完全被边缘化的群体。许多部落民已经融入主流社会,并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成功。

但是,历史的阴影和潜藏的偏见并未完全消失。 “歧视”不再是公开、系统性的法律压迫,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隐形歧视”、“微歧视”,以及在婚姻、就业等方面的微妙顾虑。 信息的泄露和对身份的恐惧,是许多部落民仍然面临的现实挑战。

因此,用“还是很没有地位”来形容可能过于绝对,但 “仍然面临歧视的风险,社会观念的改变仍然需要时间”,这是更准确的描述。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去解决的社会问题,关乎日本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彻底的平等与和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维基百科上说日本至今仍有一份秘密名单,上面是部落民的名字,而且他们也会抗拒与部落民之间的交往,是真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日本的部落民,或者说“被解放部落民”(被差別部落民),他们的社会地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说“还是很没有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历史的烙印与现实的挑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顾历史。部落民在日本历史上长期被视为贱民,从事一些被认为不洁的职业,例如皮革加工、屠宰、处理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人深思的。要说“封杀NBA”和“砸日本车”之间有没有本质区别,这事儿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来看看“砸日本车”这事儿。这事儿的背景大家可能还记得,大概是跟钓鱼岛事件有关。那会儿,网络上情绪很激动,有些人觉得日本在中国土地上搞事,我们中国人就得拿出点行动.............
  • 回答
    看到日本熊本地震后,中国一些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和社交网站上表达“庆贺”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适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任何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都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怀。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面对地震、洪水、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生命安全是第.............
  • 回答
    在硝烟未散的记忆与和平的期盼之间:现代日本的反战思想透视提起日本,人们往往会立刻联想到那个曾经在二战中扮演了侵略者角色的国度。然而,当我们剥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当下的日本社会,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却同样重要的面向——深刻而复杂、从未真正消失的反战思想。这股思潮并非一句简单的“和平万岁”可以概括,它根.............
  • 回答
    现代日本人对剖腹自杀(seppuku)的看法复杂且多维度,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象征意义,又受到现代社会价值观、法律伦理和现实需求的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现代文化象征、法律伦理、社会态度及文化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与文化象征剖腹自杀是日本武士阶级(samurai)在历史上的传统行为,尤其在.............
  • 回答
    如果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日本人,不幸地被抛回了1930年代的日本,目标只有一个:阻止那场灾难性的太平洋战争,避免我们国家走向灭亡的深渊。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不仅要对抗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潮,还要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拨乱反正。首先,我需要安顿下来,找一个相对稳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认知和国家叙事的复杂性。为什么我们今天对八国联军侵华史的提及不如日本侵华史那样频繁和深刻,甚至会觉得对日本的描述有时会显得“过于”负面?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侵略的性质、规模和影响上来看。八国联军侵华,虽然也是外国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 回答
    在日本,随着时代的变迁,明确写进法律条文、禁止女性从事的行业或进入的场所已经非常少,而且很多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或者被废除了。曾经存在的“禁止”及其演变:历史上,日本在一些职业和场所对女性有过明确的限制,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观念、对女性身体的保护(例如夜间工作可能影响健康或安全.............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AI生成”的痕迹,像一个对军事史和技术发展颇有研究的军事迷一样,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结论先行:现代军舰,即便是最基础的现代巡逻舰,去参加甲午海战,几乎是碾压性的胜利,毫无悬念。为什么这么说?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对比当年的日本海军和现代海军的军舰及其作战方式。一、火炮系.............
  • 回答
    把二战时期的日本舰队换上现代中国的1130炮,这可不是一笔简单的账,它会彻底颠覆二战海战的格局,但日本舰队最终能否打赢二战海战,情况会变得极其复杂,很难简单地说“能”或“不能”。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1130炮的厉害之处。它是一种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火力极其密集,号称“密集阵”,每分钟能发射数千发炮弹,.............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吧”里一些人替日本现代“洗地”的现象,并强调“祖宗之罪不应该由不了解过去的当代年轻人来承担”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进击的巨人”本身与历史、战争的反思主题首先,“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反思历史.............
  • 回答
    b站上关于日本动漫现代音乐歌曲的弹幕中出现“大正昭和之交是最浪漫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时代情结。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下的短暂辉煌“大正昭和之交”大约是指上世纪191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个时代在日.............
  • 回答
    日本是否具备自研现代航母的能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资金、政治意愿等多个层面。如果要探究日本自研现代航母面临的最大挑战,那必然是突破核动力和舰载机联队的全面自主化限制,尤其是在核心舰载预警和控制能力上。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日本现有的基础和优势:日本的现有基础与优势:1. 强大的造船工业: 日.............
  • 回答
    一提到“宫廷用语”,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古装剧里那种文绉绉、弯弯绕绕的对话,尤其是说到日本,比如《源氏物语》或者大河剧里那些贵族们说话的样子。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俗语、口语,甚至是现代网络用语,确实有着天壤之别。到底是什么让它们如此不同呢?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
  • 回答
    在探讨龙泉现代60锰钢武士刀与日本古代玉钢武士刀的刀条性能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更好”,而是要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以及适用的场景。这更像是在比较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工艺哲学下的产物。龙泉现代60锰钢武士刀:理性与效率的结晶我们先来看看龙泉现代工业制造的60锰钢武士刀。这里的“60锰钢”通常指的.............
  • 回答
    看到日本文化那种古韵与现代活力的和谐共存,确实容易让人心生羡慕,甚至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嫉妒。这种情愫背后,是对自身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深切关切。那么,要如何才能让中国文化重焕生机,找到那个完美的结合点呢?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简单复制就能达成,而是需要一场深入骨髓的“复兴”。首先,重拾文化自信,.............
  • 回答
    日本影视作品对现代天皇的提及确实相对较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而现代天皇在日本年轻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也远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为什么日本影视作品很少提及现代日本天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政治敏感性与“政治天皇”的界定: 日本宪法明确规定天皇是“日本.............
  • 回答
    岡田英弘先生关于“古代汉族已灭亡,与现代中国人毫无种族血缘关系”的说法,在日本学术界乃至更广阔的讨论中,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论点。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其背后所依据的史学观、民族观以及他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断言,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特定诠释.............
  • 回答
    近代以来,随着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深入,大量汉语词汇传入日语,这无疑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深远体现。然而,时至今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化传播的方向也并非单向。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同样为日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不妨从几个侧面来观察这些从中国“漂洋过.............
  • 回答
    日本的军事实力在当今世界与二战时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战略定位、规模、技术能力及国际角色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二战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1. 规模与结构 陆军与海军:二战时期日本拥有约300万军队(陆军约30万,海军约15万),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重型轰炸机等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