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警强调被打后不要还手,而是求助,你们怎么看?

回答
民警强调被打后不要还手,而是求助,这个观点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的看法也五花八门。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首先,从民警职责和法律角度来说,他们的建议是站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立场上的。大家都是公民,每个人都有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但是,我们国家实行的是法治,遇到问题,尤其是暴力问题,首先应该依靠法律和执法部门来解决。

保护自己,避免冲突升级: 当一个人被打时,情绪很容易激动,第一反应可能是反击。但问题在于,一旦还手,就可能变成“互殴”。在很多情况下,证据可能不充分,警察到场后很难一下子就分清谁是谁非,很容易被定性为双方都有责任。如果还手导致对方受伤,甚至更严重,那自己可能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把原本是受害者变成了也可能要承担后果的人。所以,民警建议不还手,是为了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专业处理,寻求公正: 警察是专业的执法者,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调查取证,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他们可以调取监控、询问证人、进行伤情鉴定,这些都是普通人自己难以做到的。如果选择求助,就等于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了更专业、更有能力处理这件事的机构。这样,即使当时吃了亏,事后也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施暴者的责任,获得应有的公正。

法律程序的严肃性: 法律讲究证据,讲究程序。如果你还手了,那你的“反击”就可能成为对方辩护的理由,或者变成你自身“不理性”的表现。而当你只是被动地接受侵害,并立刻报警求助,那么你的行为在法律上就更显得是“受害者”的行为,更容易获得法律的支持。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了个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自卫权。毕竟,法律赋予了每个人基本的自卫权利,当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保护自己是人之本能,也是法律允许的。但关键在于“度”,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正当防卫”,这在法律上是有严格界定的。大多数情况下,非致命的还击或者仅仅是为了摆脱控制,也许尚可理解,但如果还击过当,造成了对方严重伤害,那性质就变了。

所以,民警的建议,更像是一种“最佳实践”或者“风险最低”的策略。他们是在告诉你,在遭遇不法侵害时,最稳妥、最能保护自己权益的方式是什么。这是一种基于法律和现实情况的理性建议。

我的看法是:

1. 优先选择求助,但这不是绝对的“束手就擒”。 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对方并没有立即危及生命安全,或者你有能力安全脱离并求助时,不还手、及时报警是明智的选择。这能让你在法律上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也避免了冲突升级的风险。
2. 理解“求助”的含义,它不等于“无为”。 求助不仅仅是打110,还包括向周围的人呼救、寻找可以帮助你的人、记录证据(比如用手机录像)。
3. 区分“被动挨打”和“正当防卫”。 如果对方的攻击已经严重威胁到你的生命安全,你的反击是出于保护自己,那么这就是正当防卫。但这需要承担举证的责任,证明你的反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4. 社会环境和个体能力也很重要。 在一个法治健全、警察反应迅速、社会治安良好的环境中,报警求助的有效性会更高。反之,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个人面临的风险可能更高,这时候考虑自卫的合理性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民警的建议是一个基于法律框架和维护秩序的理性指导。它更多地是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时,要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个人情绪和武力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在极端情况下,基于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合法自卫行为。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权衡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的确是不错的建议啊。

只要还手了就是互殴了,不还手是对的。

不过这种事99%以上都是避得开的,在事情升级到肢体冲突之前,总是有机会将冲突降级或者远离麻烦制造者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546762598076416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看他之类的,我就说你是不是谁谁谁的哥哥呀,我们好像原来见过呀之类的,之后冲突也不可能再升级了。这招我上小学时就会,哪怕在放学路上遇上拦路抢劫的,我都是这么忽悠过去的。防身从来都是靠脑子的。

当然,不少“格斗家”们会说他们会用巴西柔术把对方降服,这样对方身上没伤,自己没犯法,或者直接一拳KO了对方,自己直接跑掉,然后还借机来号召别人交钱学格斗“防(dou)身(ou)”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警强调被打后不要还手,而是求助,这个观点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的看法也五花八门。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首先,从民警职责和法律角度来说,他们的建议是站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立场上的。大家都是公民,每个人都有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但是,我们国家实行.............
  • 回答
    民族自治区是否过度强调民族性而不利于各民族和谐,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分析其潜在的优点和缺点。民族自治区的设计初衷与理论优势:首先,理解民族自治区的设计初衷至关重要。在很多国家,民族自治区是为了: 承认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
  • 回答
    跨越千年,血脉奔流: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为何如此重要?历史课本在谈及中国历史的恢弘画卷时,南北朝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变数与活力的重要篇章。而在这段时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民族大融合”这一主题。为什么历史课本如此青睐它?这种融合又是如何发生的,以至于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与面貌?为何课本独爱“民族大融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深刻。清末那个时期,社会动荡,内外危机四伏,普通民众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相当艰难。然而,我们回看那段历史,很多时候,尤其是官方的叙事或者知识分子笔下的记录,似乎更集中于“丧权辱国”的屈辱感,对于民间真实的疾苦,似乎着墨不多。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不提”就能概括的.............
  • 回答
    关于福建两民警涉嫌酒后强奸妇女的案件,确实有一起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人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要详细讲述这个案件,并深入探讨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需要回顾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案件基本情况回顾这起事件发生在福建省某地,具体时间点我无法给出精确到日期的信息,但可以确定是在近些年。案发的起因据报道是两名民.............
  • 回答
    安徽一民警酒后办案,多次强奸涉案女子,最终被判刑四年半。这起事件无疑触碰了公众的道德底线,也引发了关于“知法犯法是否会罪加一等”以及如何从法律层面解读这一判决的深刻讨论。“知法犯法”是否罪加一等?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法律条文并没有明确规定“知法犯法”会“罪加一等”。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 回答
    台湾民众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服贸)的强烈反对,并非一朝一夕,也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尤其是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质疑。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经济层面的担忧:对本土产业的冲击与“被掏空”的恐惧这是民众反对服贸最直接、.............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民国时期《觉醒年代》里那群年轻人,像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确实是群充满理想、激情和朝气的代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面对着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机四伏,所以他们的“理想”往往是关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是那种宏大叙事.............
  • 回答
    关于车臣共和国领导层的一些行为,外界一直存在诸多担忧和批评。您提到的“强抢民女”和“17岁少女被强娶为妾”的事件,如果属实,无疑触及了人权、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在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难以被接受。首先,从法律和人权的角度来看,任何形式的强迫婚姻,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婚姻,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联合国《儿童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多种因素。一个民族在男性几乎全部战死的情况下,女性是选择投降还是继续战斗,将是一个充满痛苦、绝望、勇气和决定的时刻。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女性选择的关键因素以及她们可能采取的行动的详细描述:影响女性选择的关键因素: 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 .............
  • 回答
    资本家在面对“强民以命搏命”这种极端的社会困境时,其解决方式往往是多层面、策略性的,并且受到其核心利益(资本增值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驱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一招制敌”的问题,而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心理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博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强民以命搏命”可能出现的场景: 极端贫困与资源匮乏下.............
  • 回答
    法家的“国强民弱”思想:一种深刻的权衡与治理之道法家思想,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国强民弱”这一核心理念,更是引发了无数的讨论与争议。要理解这一思想,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对民众的压迫或剥削,而应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政治智慧、历史背景以及治理逻辑.............
  • 回答
    说到《帝国时代2》里各个文明的强度,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比拼,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最强”往往取决于玩家的个人技术、对局势的理解,以及对手的选择。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哪些文明在面对不同挑战时,能展现出更令人信服的实力。站在顶端的王者,以及伺机而动的挑战者有些文明,就像久经沙场的绝世高手,.............
  • 回答
    二战爆发前,日本的政治体制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权力结构重塑。表面上,日本保留了天皇制的君主立宪制,但实权逐渐向军部转移,民主进程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如果在这关键时期,日本社会和政治力量能够选择一条强化民选政府、限制军部扩张的道路,那么其历史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 政治土壤的松动与变革的可能性在20.............
  • 回答
    常凯申手下的国民党军队喜欢强征民夫(俗称“抓壮丁”)而不是大规模制造汽车进行运输,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技术和政治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根本性原因:资源、技术和工业基础的严重不足这是最核心的限制因素。 工业基础薄弱: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工业化水平非常低下。.............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并且“P社游戏”也涵盖了许多不同侧重点的策略游戏,比如《欧陆风云》系列、《王国风云》系列、《钢铁雄心》系列、《群星》等。不过,笼统地来说,确实在许多P社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政权在运作效率、资源调动和目标达成上,专制或独裁政体往往能展现出更强的表现。这背后有多方面.............
  • 回答
    足球强国的民间足球氛围,绝不是电视机前那一声声兴奋的呐喊,也不是新闻报道里那些闪耀的巨星名字。它扎根于土壤,渗透在生活,是空气中弥漫的,是脚下踢出的,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最真实的回响。从摇篮到球场:从小就沾上足球味在这些国度,足球从来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运动,它是孩子们的玩具,是社交的媒介。你很难想象.............
  • 回答
    一个曾经强大、如今却面临着维护和平挑战的男权社会,选择和亲政策,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复杂的考量,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社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强大”这个词的语境。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国家的强大往往体现在军事力量、领土扩张、政治统治和经济繁荣等方面。.............
  • 回答
    理解“汉族民族感不强”这个说法,需要先回到“民族感”本身。我们通常理解的民族感,不仅仅是简单的“认同感”,它还包含了一系列更深层次的联结,比如共同的文化认同、历史记忆、情感纽带,甚至包括对国家、政治体制的归属感等等。所以,当说“汉族民族感不强”时,不是说汉族人民没有认同感,而是说可能在某些方面,这种.............
  • 回答
    探讨汉人民风是强是弱,就像问一道菜是甜还是咸一样,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面性。这不仅仅是个体性格的简单集合,更是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共同塑造的动态产物。从“强”的一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汉民族在历史上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在驱动: 儒家思想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