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

回答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与妃嫔的爱情故事之一。这段感情跨越了权力、年龄、身份的隔阂,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和解读。要理解这段爱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一、 相遇与初识:从儿媳到贵妃的转变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相遇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当时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而唐玄宗在失去了心爱的武惠妃后,一直郁郁寡欢,渴望新的慰藉。

偶然的邂逅与惊艳: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在一次游园活动中,偶然看到了儿媳杨玉环。这位姿容绝代、体态丰腴的女子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杨玉环当时只有18岁,年轻貌美,且有倾国倾城之貌,加上其善于歌舞,气质非凡,给玄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政治考量与情感驱动: 历史上关于玄宗为何会看上儿媳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玄宗确实是被杨玉环的美貌和才情所打动,无法自拔。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杨玉环的姑母是武则天时期的权臣杨国忠的姐姐,杨家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玄宗可能看到了利用杨家来巩固权力,或者平衡朝政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玄宗对杨玉环产生强烈的爱慕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假道姑”的策略: 为了能够将杨玉环娶为己有,唐玄宗采取了一个巧妙的策略。他先是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法号“太真”。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与儿子寿王之间的直接冲突,又可以借宗教的滤镜,神化杨玉环的身份,让她在名义上摆脱了“王妃”的身份,成为一个超脱世俗的“仙女”。同时,这也能为玄宗后续纳她为妃提供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赐名与册封: 在杨玉环“出家”一段时间后,唐玄宗便将她从感业寺(一说为玉真观)接回宫中,册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当时的皇后韦氏已被废黜)。从此,杨玉环正式走上了权力中心的顶端。

二、 盛宠不衰:倾城之恋的浪漫与奢华

一旦得到杨玉环,唐玄宗便对她展开了极度的宠爱,这种宠爱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深入到情感和精神层面。

极致的物质享受: 唐玄宗为了满足杨玉环的喜好,可谓是不惜血本。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杨玉环爱吃鲜荔枝,而荔枝在唐朝并非随时可得。为了让她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不惜动用驿马,日夜兼程地从南方运送,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这虽然体现了唐朝驿站系统的发达,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玄宗对杨玉环的极致宠溺。
华丽的服饰与珠宝: 杨玉环的穿戴极其讲究,她喜爱华丽的服饰、精美的珠宝和珍贵的香料。宫廷为她量身定做了无数华美的衣裳,也为她搜集了大量奇珍异宝。
豪华的宫殿与园林: 玄宗为杨玉环修建了许多精美的宫殿和园林,如华清宫、长生殿等,供她游玩休憩。尤其是华清宫,成为两人爱情的圣地,他们在那里泡温泉、赏花、作诗,度过了许多浪漫的时光。
情感的深度交融: 他们的爱情并非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契合。
共同的爱好与情趣: 杨玉环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唐玄宗本人也热爱音乐和艺术。两人在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领域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这使得他们的交流更加深入和愉悦。杨玉环为玄宗跳的《霓裳羽衣舞》更是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绝世舞姿。
知己般的陪伴: 在玄宗晚年,他逐渐疏于朝政,更多地沉浸在与杨玉环的爱情之中。杨玉环成为了他重要的精神寄托,在他身边倾听、陪伴,分享喜怒哀乐。这种精神上的契合,让他们的爱情超越了君臣之礼。
互相的依赖与眷恋: 史书中记载,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感情非常深厚,甚至到了“宠爱无以复加”的地步。杨玉环也对玄宗怀有深厚的感情,甚至在玄宗生病时,她会亲自侍奉汤药。

三、 爱情的代价:从极盛到衰败

然而,这段帝王与妃子的极致爱情,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象征。

政治的腐蚀:
“红颜祸水”的争议: 随着杨玉环的受宠,她的一些亲戚也得以飞黄腾达,尤其是她的族兄杨国忠。杨国忠在朝中专权,贪婪跋扈,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和民间的怨恨。虽然杨玉环本人未必有政治野心,但她作为权臣的家族成员,以及她受宠的地位,使得她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并被认为是导致政治腐败的原因之一。
“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沉溺于与杨玉环的爱情,渐渐疏于处理朝政。国家大事的处理和国家的管理都受到了影响,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杨玉环,但她确实是唐玄宗沉溺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
安史之乱的爆发: 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唐玄宗不得不仓皇逃离京城,前往四川避难。
马嵬坡之变: 在逃亡的途中,士兵们因为对杨国忠等人的不满,将矛头指向了杨玉环。他们认为正是杨国忠等人的专权和杨玉环的受宠,导致了国家的动荡和民不聊生。为了平息士兵的怒火,维持军队的稳定,已经年迈的唐玄宗在极度痛苦和无奈之下,被迫下令赐死了杨玉环。

四、 历史的评价与后世的解读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留下了丰富而复杂的印记。

浪漫与悲剧的交织: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描绘了深挚的情感。然而,这段爱情最终以生离死别告终,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政治与情感的博弈: 这段爱情也引发了关于政治与情感孰轻孰重的讨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他未能处理好情感与政治的关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也对唐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颜祸水”的标签: 在中国传统史观中,女性往往容易被贴上“红颜祸水”的标签,杨玉环也不例外。虽然她或许并非是导致唐朝衰败的根本原因,但作为唐玄宗的宠妃,她成为了政治失误和社会动荡的一个象征性替罪羊。
艺术作品的再创作: 他们的爱情故事被无数的文学作品、戏剧和影视作品所描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等,这些作品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浪漫、唯美的想象,使得这段爱情的传奇色彩更加浓厚。例如,《长恨歌》将他们的爱情描绘得惊天动地、感人肺腑,为后人提供了对这段爱情最经典的艺术想象。

总结来说,如何看待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 一段真挚但极端的爱情: 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爱是深厚的,他们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唐玄宗为了杨玉环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这是不可否认的。
2. 政治与情感的悲剧性结合: 这段爱情发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帝王的个人情感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政治的走向,最终酿成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悲剧。
3. 历史的双重解读: 历史上既有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浪漫化,也有对其导致政治衰败的批评。这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评价。
4. 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史实,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帝王爱情、美貌与权力、盛衰转折等诸多话题的经典符号。

最终,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是一段充满了浪漫、奢华、权力斗争与无尽悲伤的复杂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与脆弱,也让我们反思爱情与责任、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代入一下,你和你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轻高贵的丈夫活得好好的,他又宠你爱你,你们什么都不缺,什么都可以不用管快活似神仙的时候,婆婆死了,靠山倒了

原因是你婆婆害死了你丈夫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还一连仨,而且这三个哥哥都是你亲公公亲手杀的。

你慌不慌?

慌啊!

你怕不怕?

怕啊!

然后就这么胆战心惊地生怕你公公突然想起来的时候要你和你丈夫的命,为他亲手杀的三个儿子报仇!

反正杀一个也是杀,杀三个也是杀,都杀了三个了,还怕再杀一个有什么心理障碍吗?

就这么过了五年,突然你公公就要你出家了要你为你婆婆祈福去了。

你敢不听吗?

还有把柄在他手里,小命还被他攥着呢!

结果你去寺院没多久,你公公就给你老公新娶了个媳妇儿,你什么感受?

md!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啊!你要休了我,把我老公给其他女人,把我扫地出门啊?!

我招你惹你了!?

然后你公公表示,自己孤单寂寞要人陪,你来给我做小妾吧。

什么感受?

是荣幸?还是tui!

由妻贬妾,从儿媳妇变成媳妇,乱.伦.扒.灰!

面对的人从玉树临风的小鲜肉变成啃都嫌臭的老腊肉。

大三十多岁的老畜生,还要和一堆原本想喊妈的女人争宠,你不觉着尴尬恶心吗?!

可是不干?

呵,你小命不要了?

人连亲儿子都敢杀,对你这么个处心积虑要得到的人还会仁慈吗?你又不是亲生的。

所以不乐意就是死路一条啊!

所以只好老老实实地接受这样的安排了。

至于之后……逢场作戏谁还不会。

都接受这一切了,不去争宠干嘛,还矫情干嘛?等着坐冷板凳吗?!

本来自己身份就尴尬,再失宠了,那自己挣扎着活着进宫来当这个贵妃还有什么意义?

再之后……哎,逃过这一日,难逃那一日啊。

还是难逃死劫啊!

所以,你觉得是什么感情?

先是毁了你的一切,再施舍你一点原本你就可以拥有的东西,最后又杀了你的人。

请问,你和他什么感情?

user avatar

马嵬驿事件,是所有统治者都最最忌讳的兵变,唐玄宗之前就因为儿子披甲进宫,便认定他们谋反,从而一天杀死三个亲生骨肉。而马嵬驿这次实打实的兵变,他为什么会直到成都,都无可奈何地默认了?这些发动兵变可都是亲兵近卫啊,还要护送他千里行程,为什么他事后一直没有警慑措施?

兵变后入蜀时,恰遇从蜀地向长安运送春彩贡赋的车队。这支准备进京的运输队伍对皇帝出逃尚不知情。玄宗临时起意,将春彩就地分给了护驾入蜀的禁军兵士,兵士无不感动。不罚反赏,去留自愿,老皇帝依然是驾驭人心和安抚情绪的好手。

再看马嵬驿兵变,没人策划,这些士兵居然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杀丞相还斩草除根?又有几个人能指挥的动这些玄宗专门挑选的亲兵?马嵬驿背后有人煽动,是公认看法。

主流看法是:马嵬驿事变背后是太子李亨,主要发起者和实施者,是领兵的陈玄礼。但陈玄礼与李亨过去、未来都几乎没有交集。这一点说不通,主流就反过来认为这次兵变像是未经策划的偶然群体事件,突发的禁军哗变,被太子顺水推舟。

唐玄宗晚年心态确实变化很大,马嵬驿也有很多地方从道理上讲不通。那么这次群体事件,就只能赖杨国忠声名太臭,是个偶然事件。其实认清马嵬驿动因的瓶颈正在于,主流总把晚年唐玄宗看成一个苦哈哈的糊涂小老头儿,后来的文学作品也一直在突出这种苦哈哈的晚年形象,人们把所有可能策动事变的人都猜了个遍,却唯独没人愿意去猜,极有可能性的唐玄宗本人。因为这样的真相太没有文学价值了,会让后来那么多描绘明皇与贵妃的文学名篇都变成浅白的戏说而失却美感。从情感上,几乎所有人都选择性忽视唐玄宗本人。更重要的是,这种对皇帝本人策动事件的解读,对于当时的太子,后来的皇帝李亨而言,太缺乏舆论价值。

本文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仅为个人依据人性主观线索做出的推测,并详细剖析:杨国忠之死,甚至杨贵妃之死,根本就是玄宗本人的意愿。观点已抛,引用和解读史料里相关证据,会放在后边段落细细分享。首先,我们须梳理并基本了解一下这次事件中的各方角色关系。

事件相关人物

马嵬驿兵变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唐玄宗一看长安要丢,号称要亲征,却摆了百官和京师百姓一道,趁夜色带着 1000 多人,包括重要的禁军宿卫兵、高官和皇子皇孙皇妃,秘密逃往蜀郡,刚走了一天,还没出长安百里,就发生了马嵬驿事变。这千余人中,应当还有一定数量负责运输职责的扈从,禁军大约只有 600 多人。按照这个人员配置和兵力数量,以及逃亡的秘密性质,唐玄宗带着记注起居的史官逃跑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此事件过程的一手档案,应为局势稳定之后根据相关人物口述回忆所做的补录。从后来的立场上讲,唐肃宗为了给自己得位合法性辩解,增添自己在关键时刻的功绩和威望,也会极力给整个玄宗朝,作文学性和形象化的修饰。对马嵬驿这段,肃宗获得权力的首要节点的解释,也最具打马虎眼儿的条件。现在主流认为的这个凄美的结局,也最符合时人、后人所期待得想象,也是时人在评判玄宗功与过之间取得的巧妙平衡,因而成了一段著名的历史迷魂阵。

马嵬驿事变中,在场,或不在场的一些相关人物:

• 唐玄宗:71 岁。被杨国忠极力鼓动,前往蜀郡避祸。于是下定决心,偷偷逃离长安前往蜀郡。
• 陈玄礼:年龄不详,但根据其曾参与玄宗早年发动诛杀韦后的宫变记录,他追随玄宗至少 46 年。年纪应不低于 65 岁。考虑他在玄宗二十多岁时已任果毅都尉,马嵬驿兵变时很可能也在 70 岁左右。他性格「淳笃自检」,一直宿卫宫中。从玄宗继位起,深受玄宗信任长达 45 年。马嵬驿兵变时,任禁军龙武大将军,正二品,属于直接对皇帝人身安全负责的禁军最高统领。作为当时护送玄宗入蜀的仅有的 600 多禁军扈从的指挥官,相当于玄宗身边第一亲信。他是马嵬驿兵变操刀主事者,兵变发生前曾试图找太子李亨商讨行动,并通过宦官李辅国向太子提前知会此事。杨国忠被诛后,率众向玄宗请杀杨妃。杨妃死后,玄宗召陈玄礼亲自查看杨妃尸体,陈玄礼首先率众向皇帝请罪。从玄宗入蜀,到一年多后玄宗回长安,一直到玄宗被软禁前,始终跟随玄宗。玄宗被软禁时,陈玄礼被肃宗强令致仕外放后病死。
• 太子李亨:45 岁。前太子被皇帝杀死后,顺位成为太子。在长寿玄宗的常年弹压下,他是一直战战兢兢的老太子。陈玄礼在行动前曾派李辅国知会太子诛杀杨国忠,但太子犹豫不决,并未答应。马嵬驿第二天就与玄宗分道扬镳,去了西北朔方军大本营,并很快登基自立为帝。
• 杨国忠:早年入川从军,在蜀地起家,长期经营蜀地军事人事,遥领任剑南节度使。唐玄宗逃亡前不久仍节制剑南。是年老昏聩的唐玄宗,偏信偏听的宠臣,宰相。他也是死去的权相李林甫晚年的政敌。杨贵妃的远房族兄,结义兄长。与杨贵妃姐妹虢国夫人相好。极力鼓动玄宗入蜀。杨国忠本人与杨氏一族,也是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口实「清君侧」的主要讨伐对象。杨国忠被杀后,受兵变牵连诛杀的还有其长子户部侍郎杨暄、其亲戚御史大夫魏方进、杨贵妃、韩国夫人、秦国夫人。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与二人幼子杨晞,虢国夫人与其子裴徽趁乱逃走后,被地方县令率兵杀死。
• 杨玉环:贵妃,玄宗晚年宠妃,总领后宫。是堂兄杨国忠获得唐玄宗赏识的举荐人。是杨氏家族在前朝获得荣宠的首要因素。在安禄山攻陷东都,进攻京师门户潼关的紧要关头,以企图含石自尽的方式,成功阻止唐玄宗御驾亲征提振士气的决策。潼关被破,玄宗带其逃往蜀郡。在马嵬驿被逼自杀。
• 安禄山:三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发动者。平素尊重李林甫,是杨国忠政敌。以忧国靖难为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的口实,率军反叛。其攻陷洛阳后称帝。攻陷潼关后,玄宗被迫出逃。
• 韦见素:副相,杨国忠党。杨国忠所提携。在马嵬驿兵变中险些被杀,关键时刻被陈玄礼保下,而且是玄宗授意陈玄礼针对性保护。玄宗入蜀后,被玄宗派去肃宗阵营,名为效力实为监视,备受肃宗冷落。
• 魏方进:杨国忠亲戚,杨党重要成员。御史大夫兼负责布置逃亡退伍中途食宿之所的置顿使。杨国忠被诛时,魏方进喝责杀杨的兵士后,被士兵所杀。
• 韦鄂:韦见素之子。在杨国忠被诛,玄宗为是否杀杨贵妃的最后犹豫时刻,力劝玄宗必须杀妃。
• 高力士:72 岁,比玄宗还大一岁,也是与玄宗相识几十年,从龙之时便追随的老部下。玄宗一生最忠心和信任的贴身太监。兼领掌管北衙禁军马政的内飞龙使,属于内廷重要人物。最后时刻力劝玄宗杀贵妃。安史之乱后始终跟随玄宗。玄宗最终被软禁后,被肃宗定罪流放,得知玄宗驾崩,吐血而死。
• 李辅国:太子李亨的亲信宦官。陈玄礼在事变前将要杀杨国忠的消息透漏给李辅国,让李辅国转达给太子,希望太子支持。太子犹豫未能决断。一场影响权力格局的兵变,指挥者陈玄礼竟然仅是通过他跟太子知会了一声,与太子双方根本没有面谈。
• 皇子李璬:颍王,在玄宗出逃前,临时受封,代替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跟随玄宗出逃,在马嵬驿事变发生后,当即离队快马入蜀,提前掌握蜀中局势以迎玄宗。玄宗入蜀后不久,其节制剑南的权力被崔圆取代。
• 崔圆(此时在成都):剑南节度留后。大致可理解为代理节度使。因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节制剑南兵权,崔圆任留后三年始终未能扶正为节度使。崔圆是萧炅推荐给李林甫,走入仕途,属于李林甫一党。与杨国忠无交情。因李林甫与杨国忠为政敌,故崔圆也是杨国忠的敌对势力。玄宗出逃前认命崔圆为剑南副节度使,坐镇蜀中迎接玄宗。玄宗入蜀后,崔圆取代颍王,依旧代理剑南节度使,玄宗回长安后转正为剑南节度使。
• 章仇兼琼(此时已死):前任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党。是杨国忠获得杨贵妃赏识的举荐人。
• 鲜于仲通(此时已死):前任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党。是杨国忠获得章仇兼琼赏识的举荐人。

诛杨的第一个动机

丙辰,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旧唐书》

谁说唐玄宗不知情?

谁说唐玄宗不知情?

谁说唐玄宗不知情?

重要的事说三遍,正史《旧唐书》记载,陈玄礼是明确向唐玄宗请杀杨国忠之后才动手的。

...

...

...


前边刚好是试读部分,只是文章的一小部分,后边有很详细的观点阐述和举证。由于这部分内容已经被知乎盐选栏目收录,为了尊重和保护该栏目使用权,这部分内容很遗憾不能继续在这里免费展示,如果有特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下边被收录的回答详尽阅读。

一生跟随唐玄宗45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坡对玄宗落井下石呢? - 和光同尘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91


很多知友觉得我这篇文章前边分析了他的冷酷,后边却笔锋一转去美化他...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是足够真实的。他喜欢一个女人,他们有共同语言,都有对艺术敏感的一面,他们朝夕相伴近20年,但他遇到了生死关头必须做出自保的选择,他本身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于是,他在愧疚中逼死了她,也抱憾至死。高大全、伟光正,或者毫无悲悯,一心为恶,阴笑时光线会从下巴打上来,那才是文学需要的脸谱化。他早年受到环境鞭策,怀着目标,工作努力。他晚年环境安逸,把精力更多投入到爱好乐趣里,越发懈怠,却又因政治风险而不能放权误了事,这不才是一个正常人的形象吗?现实中有多少人,为了一张工资条,或者闲言碎语的小事,就耿耿于怀。读史时,眼里却只剩下对历史人物仁义道德的要求。算上太上皇时期,玄宗以成年人成熟之姿,足足在位50多年,那是1960到2010年般的跨度,难道不足以沧海桑田,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吗?如果读历史,把这种在位极长的老皇帝,与那些在位十几年的皇帝去比道德,那看到的,也就只剩道德了...但帝王,不是应该更关注决策方法和结果吗?如果不杀杨家,或者玄宗身死,安史之乱的平定还会那么顺利吗?那做这个决策的玄宗,就完全是一幅铁石心肠,还要为杨贵妃的死拍手大笑以庆成功吗?将心比心,你们觉得这个已经准备扔出权力的艺术范孤独老头儿,会是什么心态?帝王做事绝,但不代表他们的内心也像机器人一样无感。他们也是人,也会分泌多巴胺,分泌肾上腺素。我以为,至少有过玄宗般的起伏经历,至少感受到玄宗的艺术灵性及成就之难,至少享受过说一不二的高位和权力诱惑,至少经历过一夕谷底性命不保却先想他人,至少在自己主动的感情上除了死别都能从一而终,做到这些仍能问心无愧说玄宗你纯粹就一老混蛋的人,才有资格把他脸谱化批判。一个因理性而在生死攸关时自私了的人,难道在安然的时光里就不会有感性的善念与悔疚?有艺术灵性的人,或许有冷酷的一面,但艺术的土壤,必定是心中存有的多情与善良。否则,那都是无视44年16000余天的细节经历,仅仅是书面几万字上帝视角下的文学品读,起码和我的历史观不一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与妃嫔的爱情故事之一。这段感情跨越了权力、年龄、身份的隔阂,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和解读。要理解这段爱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相遇与初识:从儿媳到贵妃的转变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相遇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当时杨玉环是唐玄.............
  • 回答
    张益唐教授受聘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这无疑是山东大学,乃至中国数学界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件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对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而言,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引智”举措,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勃勃的信号。威海校区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一直在发力,而数.............
  • 回答
    如何看待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与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是否矛盾?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如同一颗投入史学界平静湖面中的石子,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对其进行全面看待,并与现有史料进行比对,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一、 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要点梳理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新公布的墓志内.............
  • 回答
    对于《睡前消息》第237期中关于《唐人街探案3》日本黑帮与女性贫困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分析。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媒体的观点都可能带有其特定的视角和侧重点,重要的是理解其论证逻辑,并与其他信息进行对照。一、 《睡前消息》的评论视角与潜在论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睡前消息》作为一个媒体节目.............
  • 回答
    宋庚一事件引发的后续风波,特别是视频上传者@下唐寰化 遭遇“人肉搜索”和“短信轰炸”,这一现象触及了网络暴力、信息传播伦理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多个复杂层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我们从事件的源头、信息传播的链条、以及个体在其中的遭遇等角度进行细致的剖析。事件背景回溯: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宋庚一事件的起因。一.............
  • 回答
    “明粉”这个词,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标签,一个群体用来凝聚认同、表达热爱,同时也可能带有某种戏谑或自嘲的称谓。它指向的是对明朝这段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粉丝”一般狂热喜爱的人群。“明粉”的构成与特征:“明粉”群体并非铁板一块,其构成是多元的,但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些共同特征: 对明朝特定方.............
  • 回答
    唐朝历来不乏风云人物,论及“唐粉”们的看法,恐怕很难有一致的定论。尤其是对于唐中宗李显,更是褒贬不一,观点相当复杂,甚至有些“微妙”。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尽量细致地聊聊,看看各位“唐粉”是怎么看待这位皇帝的。一、 “复辟”的光环下的无奈与争议:首先,必须承认,李显是个“复辟”的皇帝。这是他身上最显著.............
  • 回答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三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们各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政治手段不仅决定了各自王朝的命运,也对中国后世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三位帝王的政治手段,并进行比较。 一、 秦始皇:集权与统一的铁腕政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他.............
  • 回答
    黄永年教授关于李世民“改史”的观点,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涉及历史记载的客观性、权力对史书的影响以及史料的解读方法。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存在争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黄永年教授的核心观点黄永年(19172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尤其在唐史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他在《唐史考》《唐.............
  • 回答
    唐朝安史之乱中,睢阳保卫战是历史上极为惨烈的一页。关于张巡死守睢阳期间“吃掉三万城中百姓”的说法,确实存在于史料记载中,并且是安史之乱中一个极具争议和震撼人心的细节。关于史料的真实性: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等正史的记载。 《旧唐书·张巡传》 记载:“城中食尽,百姓饿死者什七八。.............
  • 回答
    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在2022年7月12日表示,当天发生的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这一说法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地震成因与余震的概念 地震的发生: 地震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岩石圈的断层活动。当岩层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强度时,会发生破裂.............
  • 回答
    唐家三少以1.1亿的收入再次登顶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发了人们对他作品水平和风格的广泛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唐家三少1.1亿再登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成功的背后与评价 1. 财富的象征:成功并非偶然首先,1.1亿的收入不仅仅是一个数字.............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支持率升破 40%,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它反映了共和党内部复杂的政治格局以及特朗普个人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特朗普的个人影响力与“基本盘”的稳固 忠诚的基本盘: 特朗普拥有一个非常忠诚且规模庞大的基本盘,这部分支.............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重返月球并最终登陆火星的计划,无疑是美国航天政策中一个振奋人心且极具野心的议程。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更承载着国家雄心和地缘政治的考量。要理解这一决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重拾辉煌,美国航天精神的回归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代表了美国在科技领域.............
  • 回答
    唐爽爆出反击视频,这一事件涉及到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公众人物纠纷,并且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唐爽反击视频的内容、其目的、引发的舆论反应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反击视频”是针对什么而来的.............
  • 回答
    唐家三少关于起点新合同的言论,以及他呼吁网文作者相信腾讯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最近网络文学圈里一件相当有分量的事情。要理解他的观点,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唐家三少是谁? 他是网络文学界毋庸置疑的头部作家,可以说是“现象级”的代表。他的作品销量、影响力都达到了一个普通作者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意味着他的话语.............
  • 回答
    唐家三少直播秀码字手速,一小时8000字,这事儿在网络文学圈里绝对是引发过不少讨论的。怎么看?怎么看待唐家三少直播秀码字手速?首先,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而且是相当成功的营销策略。 展示“勤奋”和“效率”: 在一个以“量”取胜,日更万字甚至更多是常态的网文世界里,展示高超的打字速度,是在向读者传递一.............
  • 回答
    特朗普将中美贸易与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挂钩,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交易型”外交策略,也是他标志性的“美国优先”思维的体现。理解这一策略,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策略的核心逻辑:交换与压力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思想是,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如果中国想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的松.............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唐家三少,咱都知道,国内知名网络作家,粉丝那叫一个多。前阵子他去瑞士旅游,体验当地风情,结果在一家店里喝了点酒,回来之后跟人说这酒不对劲,像是假的。这事儿要是搁一般人身上,可能也就是私下里跟朋友吐吐槽,或者最多在网上写个测评啥的。但唐家三少是谁啊,他的.............
  • 回答
    作为一本以作者本人经历为蓝本创作的爱情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无疑是唐家三少作品中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它既承载了他作为网络文学巨匠的个人印记,又融入了大量的情感描绘,所以看待这本书,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首先,从“自传体”这个层面来看:这本书最鲜明的标签就是“自传体”。唐家三少将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