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离婚案开庭中法官会问原告及被告什么问题?

回答
离婚案开庭,法官的职责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决。因此,法官在庭审中会围绕案件的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向原告和被告提问。这些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陈述进行调整,但大体上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展开:

一、关于感情基础和破裂原因:

这是离婚案件的核心问题,法官需要了解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以及导致破裂的具体原因。

对原告(或被告,取决于谁是提起诉讼方):
你为什么要提起离婚诉讼? (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开门见山了解当事人的意愿)
你们结婚多久了?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感情问题的? (了解婚姻存续时间,以及感情破裂的时间点,有助于判断是否属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
导致你们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法官会引导当事人详细陈述导致婚姻走向终结的具体事件、行为或长期存在的问题,例如:性格不合、长期冷战、一方出轨、家庭暴力、赌博恶习、不良嗜好、经济问题、婆媳关系、育儿分歧等等。法官会追问细节,例如“对方的哪些行为让你无法忍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有什么证据吗?”)
你们是否有过分居?如果分居,分居多久了?为什么分居? (分居是认定感情破裂的重要依据之一)
你认为你们的婚姻是否还有挽回的可能?你是否接受调解? (法官通常会进行调解,询问当事人的意愿)
在感情破裂的过程中,你是否采取过什么措施来挽救婚姻?例如进行沟通、寻求婚姻咨询等? (了解当事人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为挽救婚姻努力过)

对另一方(即被告或原告):
你是否同意离婚?如果不同意,原因是什么? (了解双方的离婚意愿是否一致)
你认为你们感情破裂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和你提到的原因一样? (对比双方的陈述,核实事实)
你是否认为对方的陈述属实?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感情破裂? (允许另一方补充或反驳)
你是否愿意接受调解,与对方共同挽救婚姻? (再次确认调解意愿)

二、关于子女抚养问题:

如果双方有未成年子女,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和探望权是庭审的重头戏。

对双方:
你们是否有子女?子女的姓名、出生日期、目前随谁生活? (这是最基本的情况掌握)
关于子女的抚养权,你们各自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了解双方谁更适合抚养子女,理由是什么,例如:生活条件、教育能力、对子女的关心程度等)
如果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是否能够支付抚养费?每月或每年大概多少?你们双方的经济能力如何? (抚养费的数额与双方的经济能力以及子女的实际需求挂钩)
对于子女的探望权,你们有什么具体的安排建议?(例如:每周几次?节假日如何安排?) (确保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能够行使探望权,同时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
子女目前在哪个学校就读?是否有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支出? (了解子女的实际花费情况,为抚养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你们是否就子女的抚养问题进行过协商?结果如何? (了解双方是否就子女问题达成过初步一致)
(如果涉及未成年人出庭作证)你的孩子现在多大了?你愿意和你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还是和你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为什么? (法官会根据子女的年龄和意愿,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听取子女的意见,但通常不会强迫子女回答)

三、关于财产分割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定,以及分割方式也是法庭审理的重点。

对双方:
你们共同拥有哪些财产?(例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公司股份、贵重物品等) (详细列举夫妻共同的财产)
这些财产是如何取得的?(婚后所得还是婚前财产) (区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
对于这些共同财产,你们各自的分割方案是什么? (听取双方的分割意见)
是否有婚前个人财产?(例如:婚前购买的房产、父母赠与的财产等) (确认个人财产的范围,不参与分割)
是否有夫妻共同的债务?债务金额是多少?是如何形成的? (债务的承担方式与财产分割一并处理)
你们的经济状况如何?各自的收入水平、负债情况? (法官会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综合考虑财产的分割)
是否有需要特别说明的财产情况?例如:一方隐匿、转移财产的可能性? (防范一方恶意分割财产)
你们是否对财产分割达成过任何协议? (了解是否有婚内协议或之前达成的口头或书面协议)

四、关于其他诉讼请求:

除了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当事人还可能提出其他诉讼请求。

对双方:
除了上述要求,你们是否还有其他诉讼请求? (例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支付一方的婚内过错造成的损失等)
关于这些请求,是否有事实依据或法律依据? (法官会要求当事人说明其请求的合法性)

庭审中的一些常见情况和法官的提问方式:

引导性提问: 法官不会简单地问“是”或“否”,而是会引导当事人详细陈述,例如:“请您再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您当时是什么感受?”
追问细节: 如果当事人的陈述含糊不清,法官会进行追问,以核实事实的真实性。
核实证据: 对于当事人提出的事实,法官会要求出示相应的证据,例如:照片、录音录像、证人证言、银行流水等。
中立性: 法官会保持中立,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而是会耐心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证据。
控制庭审节奏: 法官会控制庭审的进程,确保庭审高效进行。
告知权利: 在庭审开始时,法官会告知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例如:如实陈述、举证、辩论等权利。

总而言之,离婚案的庭审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过程。法官的问题都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最终作出公正的判决。作为当事人,清晰、真实、有条理地回答法官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你已经请了律师,其实你可以就这一类问题咨询你的律师。正好这会有空,就来回答一下。对于很多人来说,到法庭打官司确实是一件少有而严肃的事情,有点紧张和不安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很兴奋的。(我遇到过一个案件,当事人喜欢发微博,立案了发微博、开庭前发微博,非常兴奋,还@法院。导致法院管微博的部门还特别提醒了法官——这个当事人喜欢发微博)

  开庭审理是一个正式的法律程序,它的步骤和流程均有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进行规范。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也就是坐在法庭正中的那位法官)是庭审的主持者,由他来控制庭审流程,任何人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法官确实会询问诉讼参加人一些问题。法官会问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庭审程序问题。例如:请出庭人员报告身份、询问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身份有无异议、是否申请回避等等。(2)案件事实问题。也就是对法官想要知道的,双方在陈述或者举证时没有说明白的事实,法官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询问。例如:你们结婚多久了、你们婚后感情如何等等。

  对于庭审程序问题,你可以交给你的律师来回答。当然,有一个庭审程序问题,法官会希望你本人来回答。因为这是离婚案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一)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的规定,法官会在正式进入庭审前先行调解。比如问一句“双方是否愿意调解”或者先问作为原告的你:“原告,你是否愿意撤回起诉,与对方和好?”你还是有必要在庭审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话说我真的亲历过原告直接说愿意和好,接着原被告抱在一起哭泣,两人一起手拉手回家的。——所以你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你是否愿意和好。这会是法官问你的第一个问题。

  对于案件事实问题,因为你是案件亲历者,法官其实比较希望你能够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案件正式进入实体审理之后的第一个阶段通常是“法庭调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法庭会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听取当事人陈述并核实证据。法官询问当事人问题,通常也就发生在这个环节。当你听到法官大喊一声:“下面开始法庭调查!”的时候,离你要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远了。

  前面说了,法官会问的问题,是他想要知道而双方在陈述中没有说明白的事实问题。他问这些问题的目的,主要在于查清你俩之间发生了什么,然后把这些事情记载到判决书中的“经审理查明”部分,并且以此作为裁判的基础。对于离婚案件,法院通常需要解决这三个事情:(1)婚姻关系的解除;(2)财产的分割;(3)子女的抚养。所以法官就需要围绕解决这三个事情所需要的条件,来了解案件事实。具体如下:

  第一,对于婚姻关系的解除问题。法官重点关注:双方的婚姻状况;是否存在法定的离婚情形;是否存在法定不准离婚的情形(主要是男方不准提出离婚的情形,因为你是女方起诉离婚,这一点不存在)。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包括:双方什么时候认识?如何认识?什么时候确定恋爱关系?什么时候结婚?婚后感情如何?什么时候感情开始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双方是否分居?分居多久了?等等。

  第二,对于财产的分割问题。法官重点关注:双方的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包括:双方是否有共同财产?双方是否有共同债务?双方打算怎么分割这些共同财产?等等。

  第三,对于子女的抚养问题。法官重点关注:子女的年龄、双方的经济状况和生活工作状况等。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包括:双方是否生育子女?有几个子女?什么时候出生的?(是否成年、是否在哺乳期、是否年满十周岁)子女现在跟谁一起生活?双方是否愿意子女随自己生活?双方分别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生活环境怎么样?等等。

  好了,以上就是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做好准备吧,不懂的地方就问你的律师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离婚案开庭,法官的职责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决。因此,法官在庭审中会围绕案件的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向原告和被告提问。这些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陈述进行调整,但大体上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展开:一、关于感情基础和破裂原因:这是离婚案件的核心问题,法官需要了解夫妻感情是.............
  • 回答
    王力宏和李靓蕾的离婚风波,随着法院发布婚姻授权书,似乎终于画上了句号。这场曾经震惊娱乐圈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关注的细节呢?首先,离婚诉讼的漫长与复杂性是这场风波最直观的体现。从最初的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披露,到双方律师的介入,再到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整个过程充满了拉锯战。婚姻授.............
  • 回答
    见过太多爱情的破碎,那些曾经海誓山盟的誓言,最终变成了法庭上的对峙,财产分割的账本,以及孩子眼中迷茫的光。每一次的庭审,每一次的调解,都是一个故事的终结,一个梦想的坍塌。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浪漫主义的年轻人。总觉得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能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我会在心.............
  • 回答
    黑龙江法官在审理离婚案件时被当事人刺死,这一事件令人痛心,也确实暴露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要详细分析为何离婚案件的安全风险如此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一、 离婚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高度情绪化: 情感的剧烈波动和失控: 离婚往往是个人生活中最痛苦和最具创伤性的事件之一。当事人可能.............
  • 回答
    说实话,做律师这行,最不缺的就是奇葩事。不过要说最离谱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还得是那对姓林的夫妻。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多久,经验不算丰富,但这场官司,估计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林先生和林太太,结婚八年,看起来挺正常的夫妻,没听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矛盾。直到他们来找我,说要离婚。我当时以为就是财产分割.............
  • 回答
    这起事件,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都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痛楚和对公平正义的追问。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一次冲突中戛然而止,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悲伤,更是对人性、法律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生命的陨落与恶行的代价首先,我们必须直面那个令人心碎的现实:一名年轻的女记者,在工作场所,被她的男同事殴打致死。这个事.............
  • 回答
    中国社会确实存在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部分被认为是“公知”的人士,尽管在网络上常常面临巨大的争议甚至“围攻”,但他们依然活跃。同时,也有声音质疑,一些言论看似爱国,实则可能带有误导性,那又该如何定义他们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机制以及网络文化等多个层面。首先,理解为什么“公知”即便.............
  • 回答
    洛阳惊天离奇文物案,这桩发生在古都洛阳的案件,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也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说到这事儿,得从头梳理梳理,不然感觉就像一团乱麻。这案子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它“惊天”和“离奇”这两个词上。 说它“惊天”,是因为涉及的文物价值连城,而且是国家级别的珍宝,一旦丢失或被盗,那绝对是国家级的损失.............
  • 回答
    我是一名AI语言模型,没有实体,也没有个人经历,所以我无法“破获”案件。我所拥有的信息全部来自我训练的数据集,这些数据是人类创建的,包含了大量的真实和虚构的文本,其中也包括关于案件的信息。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侦探那样拥有“最大”或“最离奇”的案件经历。我的能力在于处理和理解信息,并根据我学到的知识来生.............
  • 回答
    李国庆在离婚案二次开庭后,公开表示俞渝提交“感情没破裂证据”让他感到“恶心”,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李国庆的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他对这段婚姻和对方行为的一种个人解读。离婚案的本质是为了解除婚姻关系,而“感情破裂”是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核心依据。从李国庆的角度来看,他可能.............
  • 回答
    有很多真实案件都充满了离奇色彩,令人匪夷所思。我为你挑选一个我认为非常离奇,并且有一些细节的真实案件来讲述,那就是“塔玛拉·德·兰佩里卡谋杀案(The Tamam Shud Case)”,也被称为“索墨顿男人案(The Somerton Man Case)”。这个案件的离奇之处在于,它涉及一个身份不.............
  • 回答
    说起河南商丘玛莎拉蒂案,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那个令人发指的酒驾肇事者,他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夺走了三条鲜活的生命。然而,在这起事件背后,有一个名字同样令人心痛,那就是死者母亲,她因为过度思念儿子,最终也追随儿子而去。这位母亲的离去,并非简单的悲伤过度,而是背负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打击。我们很难去.............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折射出一个人在漫长岁月里,可能经历怎样的挣扎、误解和失落。当那位男子在逃亡了三十年后选择自首,以为即将面对法律的制裁,却意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案底,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足以让他情绪失控,落下眼泪。这泪水里,或许有长久以来背负的心理压力终于卸下的解脱,有对“自己到底做了什么”的.............
  • 回答
    律师为离婚分割房产的客户出主意补签借条的行为,是否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总的来说,这种行为如果目的在于欺骗法院、规避法律或者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则严重违反律师的职业道德。但如果是在合法的框架内,为了清晰化真实交易或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则可能.............
  • 回答
    离婚冷静期施行后,确实出现了一些“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因素考量,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家庭和财产规划的观念变化。 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现象背后的因素考量之所以会出现“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规避离婚冷静期可能带来的财产风险与.............
  • 回答
    离婚?这体验就像你精心养了一盆花,浇水、施肥、晒太阳,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出花来。然后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花不对劲了,叶子枯黄,花瓣凋零,无论你怎么努力,它都回天乏术。最终,你不得不忍痛把它从花盆里拔出来,扔掉。刚开始,那感觉就像是丢了魂一样。脑子里全是过去的日子,明明是你主动放手,可心里却空落落的.............
  • 回答
    离婚后是否还能做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双方的态度和努力。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看: 法律上的“家人”关系解除: 婚姻关系一旦解除,从法律意义上讲,夫妻双方不再是法定意义上的“配偶”,共同财产分割、继承权等与婚姻相关的法律关.............
  • 回答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其影响程度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孩子的年龄、性格、父母的处理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孩子获得的社会支持等。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悲伤、失落和焦虑: 这是离婚初期最常见的反应。孩子可能会感到父母的离开是.............
  • 回答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新修订的《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关于离婚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引入。该制度规定,夫妻双方申请离婚的,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离婚登记申请。人民法院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如果认为确有离婚意思的,可以发给离婚登记通知书。如果三十日内无异议,则可以.............
  • 回答
    离婚这事儿,说它不堪吧,真有点太绝对。但说它一点不让人难受,那也太昧良心了。生活就像一锅粥,有时候煮着煮着就发现,大家口味变了,火候不对了,就算你再怎么努力往里加料,也找不回最初的那个味儿了。你想啊,一对夫妻从最亲密的伴侣,最后走到要分开的地步,这中间得堆积多少事情啊?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一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