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看一线城市和国际的交流程度——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大都在国内,但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却大部分都在美国。字面意义上的“大部分”,即超过50%。
所谓“出国留学”,并不取决于是不是“清华北大”,而是取决于是否是“一线城市居民”。这两个群体的区别是,前一个群体相对更注重个人能力,而后一个群体相对更慕虚名。
所以说,认为”一线城市“和”发达国家“是同一个竞争位,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疫情使”发达国家“的价值下降,而因为发达国家的巨大通胀,价格还上升了,性价比大幅降低。
自然一线城市的租金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因为二房东承包商抬高租金!
如今房子大部分不在房东手里,而是在二房东手里,他们大面积、批量“采购”房源,再找来工程队统一装修、设计、出租,这样就能抬高大部分房租价格,同小区的个人房东也顺着涨啊!
以青浦附近的某小区为例,原本全是独栋农民房,一栋楼,3层,10个房间,面积在10-30平方不等,只有床和柜子、桌子,月租1000-2000元之间,每年整栋最多收个20万租金,这是2019年的价格。
2年后,长租公寓出了问题,部分老板开始转战二手房东,找到房东说,我租你房子,5年,一年20万,按年付或按季付,总共100万,可以承诺签合同,你说你是房东心不心动?
房东角度:不用再一对一的跟租客打交道,家里东西坏了也不需要自己修,每年/季都有收益,只需要对接二房东一个人,其他可以撒手不管。
二房东角度:我做中间商,只赚差价,算了下成本,只要出租稳定,一年回本。比如工程队结账可以晚几个月给,家具家电批量采买,原本1000的洗衣机,只需要500块,也花不了多少钱,多收几个月租金就行(上海流行押一付三),接下来4年稳赚。
然后把房租涨到2500-4000元不等,整栋楼就是40-50万,赚一半钱,还能用这个稳定的流水,找银行贷款,继续找房子承包,把摊子铺开。
租客:马****
你问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7月底刚被房东赶出来,房东还非常爽快的赔了一个月租金,当然除了我还有其他9位租客。
因为张维为老师说了,按照家庭中位净资产、人均预期寿命、社会治安水平等三项指标来评价,会发现上海大幅领先纽约。
但是上海房东们每个月的房租收入还是没有超过纽约。所以通过这一波涨价,让上海房东们能获得接近纽约的房租收入,这一波是双赢。
虽然我在上海没有房,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站在上海房东的角度,做一个自信和自豪的中国人!
此致,敬礼!
说明经济蒸蒸日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否则怎么可能付的起房租?
我之前说过朋友在城隍庙后快20年楼龄的三居室已经19000了,这个价放到美国各城市也是坐五望三了吧。
不愧是国际化大都市。
差不多得了。
环顾了一圈答案,反正不管啥事把责任推给中介了似乎就行了一样。
中介确实可恶,但它真没那么大力量。
你要说有中介通过信息垄断谋求点超额收益我信,但你要楞要说把所有锅都推给中介我觉得也是有失公允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中介没这个能力。
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由供需决定的,其他因素也只能通过改变供需来影响价格。
人记者说的很清楚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20年的850万人增加到了910万人,其中8.7%的毕业生选择来上海工作。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上海挂牌出租房源为17.3万套,而截至2021年2季度,房源已经降至11万套,两年内出租房源量减少了36%。供需失衡成为了房租疯狂上涨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去年年底二手房价格的上涨,也是租金上涨的主要原因。
因为什么?
毕业生来上海的多了,上海挂牌出租房少了,还有就是上海二手房价格上涨了。
没别的。
中介做隔断房是房租上涨的原因嘛?
真不是,二房东做隔断房增加了的是供给,这虽然能给二房东自身带来超额收益,但客观上也增加了供给,真不会导致房租上升的。
你再说中介抬高租金,那其实也挺离谱的。
你说这些中介和二房东能形成局部垄断嘛?
不能。
你说为啥这些中介和二房东能在其它城市抬价嘛?
也不能。
我再重申一遍我的立场,我对中介和二房东无任何好感,但我同时也不认为把这种事背后的锅退给他们就很合适。
如果你认为15年那波涨价去库存的原因是因为中介,那为什么他们不在今年再来一次呢?
少宣泄点情绪吧,想想为啥二年内出租房源减少了36%背后的深层原因吧。
近两年发现,租客中出现了上海人。都是家长,被“教育公平”逼成了“漂”。一头收租金,一头付租金,跟着小孩的学校漂。
8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发布会#上指出,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租房市场是完全自由市场,所以看供给和需求即可。
供给有人贴了数据,比往年少了,原因是因为清理低端群租房等政策影响。
而需求也有对应的数据,这两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增加了(晚年曾经基本不动或者负增长)。这方面的原因,除了上海市政府政策放宽,也开始抢人,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疫情造成其他地方经济太差,大家都到上海来找机会。
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房租超过了月收入三分之一,你完全没必要在这个城市继续租房。要run的话,就直接以国外为目标,不要往上海、深圳这些地方run。这些地方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外地年轻人不会有任何机会的,只会被咀嚼完青春之后,像是吐渣滓一样吐出去。
在房价涨到天上,让人买不起之后,房租也开始涨了,总之是一定要敲骨吸髓最后逼得突破底线大家一起玩完才行。
好不容易读了十几年书,从无数人之中卷了出来,然后到上海一个月拿一万左右的工资,然后花六七千来租房,这种人到底是图的什么?难道觉得自己是个万里挑一的人才,是个卷王,忍受这一切,就为了拼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我真的想不通啊。
能run的早点run,上策欧洲,中策日韩美,下策东南亚,再下策体制内,再下册二三线,最下策中国一线。地狱都有十八层,你偏偏往最下第一层去,非得要轴成这个样子吗?
树挪死人挪活,自古华山只有一条路,但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
我听闻的消息称,因为部分房东属于收拾干净了等出售的状态,出租房源减少了。毕竟有租客的情况下,中介带看也不是很方便,而且可能乱糟糟的。
这个消息和题目中说到的挂牌出租房源数量减少,应该是互相印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