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觉得土耳其太危险了,不让我去那里旅游怎么办?

回答
我理解你的担忧,尤其是当父母因为安全问题反对你去土耳其旅游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更好地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

首先,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下,父母为什么会觉得土耳其“太危险”? 是不是他们看到了网上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 或者是听了朋友、亲戚的传闻? 或者是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状况有普遍的担忧? 了解他们具体担忧的点,是后续沟通的关键。

第一步:冷静分析,做好准备

在和父母直接“硬碰硬”之前,我建议你先做足功课。这不仅仅是关于土耳其旅游的有趣景点,更重要的是关于“安全”的部分。

搜集真实、可靠的安全信息:
官方旅游网站和信息: 很多国家的旅游局都会发布旅游安全指南,包括当地治安状况、常见风险以及如何应对。你可以搜索“土耳其旅游安全信息”之类的关键词,找到土耳其官方旅游推广机构(比如“GoTürkiye”)或者你所在国家(如果你们是不同国籍的话)外交部发布的旅游建议。
权威的旅行社信息: 看看大型、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是否还在组织土耳其旅游团,他们的行程和安全措施是怎样的。
正面的近期旅游经历分享: 找一些近期去过土耳其的游客(最好是和父母年龄相仿,或者他们信任的人)的旅游博客、视频或者社交媒体分享。重点是他们提到旅途顺利、体验良好的内容,并且是近期发生的,不是几年前的。
了解土耳其的整体安全状况: 哪些地区是相对安全的? 哪些地区可能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伊斯坦布尔、卡帕多奇亚、安塔利亚等地的旅游业非常发达,相对来说游客也更多,治安维护也比较到位。而一些边境地区或者特定政治敏感地区,确实需要谨慎。
关注交通安全: 土耳其国内交通便利吗? 飞机、大巴、火车等是否安全?
了解当地文化和习俗: 尊重当地文化是避免很多不必要麻烦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进入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时需要注意着装要求。

了解潜在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常见的旅游欺诈: 比如在热门景点附近,游客可能会遇到一些推销不正规商品或者服务的人。如何礼貌而坚定地拒绝?
扒窃: 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比如集市、公交车上,可能会有扒窃。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物?
出租车问题: 如何避免被黑车宰客?(比如使用正规打表出租车,或者打车软件)。
紧急联系方式: 记住当地的报警电话(土耳其是112),以及你所在国家驻土耳其使领馆的联系方式。

第二步:有针对性地与父母沟通

有了充分的准备,你就可以尝试和父母进行一次“有计划”的沟通了。

选择合适的时机: 避免在父母心情不好、工作忙碌或者有其他烦心事的时候谈。找一个他们放松、有闲暇的时间,比如吃完晚饭,或者周末。
开场白要温和、尊重: 不要一上来就说“你们不懂”或者“你们太杞人忧天了”。可以这样开始:“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关心我的安全,我也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爱和保护。我最近在考虑一个旅游目的地,叫土耳其,我发现了很多关于那里的有趣信息,也想跟你们分享一下,听听你们的想法。”
展示你的准备工作,用事实说话:
拿出你收集到的信息: 别只是口头说“土耳其很安全”。你可以拿出你查到的官方旅游网站上的信息,上面会写明哪些地区是旅游热点,以及当地为了游客安全采取的措施。
分享你查到的正面评价: “你看,这是XX(你信任的旅游博主/公众号)最近去土耳其的游记,他们去了伊斯坦布尔和卡帕多奇亚,感觉当地人很友好,治安也挺好的。”
解释你对“危险”的理解和对策: “我知道你们可能担心的是XX(具体指他们担心的点,比如新闻里报道的恐怖袭击或者政局不稳)。我查了一下,这些事件(如果确实有)主要发生在XX地区,而我计划去的XX(具体城市/地区)是旅游业非常成熟的地方,当地政府也投入了很多资源保障游客安全。而且,我去之前会学习一些基本的土耳其语问候语,也会注意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尽量避免去人少的地方,晚上也不太会单独外出。”
突出你自己的安全意识: 强调你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会非常注意保护自己。“我去之前会买好旅游保险,手机里会下载好离线地图和翻译软件,也会随时和你们保持联系,每天都会报平安。”
回应他们的担忧,而不是回避:
耐心倾听: 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担忧。不要打断,认真听。
同理心: “我理解你们为什么会担心,毕竟新闻上看到的或者听说的,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顾虑。”
逐个击破: 针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担忧,用你准备好的信息去解释。如果他们说“新闻里说有炸弹”,你可以说:“是的,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这些情况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通常发生在游客不会去的地方。而且,我去之前会关注最新的安全预警,如果真的有风险,我会立刻取消计划。”
提出折衷方案(如果父母依然强烈反对):
分阶段: “要不这样,我先参加一个评价很好的旅行社组织的团,全程有导游带领,这样你们就不用太担心了。如果这次体验很好,下次我再考虑自由行。”
改变目的地: 如果土耳其实在太难让他们放心,可以考虑一个他们也认可的、你们都觉得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然后等下次有机会再去土耳其。
分享你的旅行计划细节: “我的行程是这样的, Day 1:飞到伊斯坦布尔,入住XX酒店,晚上去XX餐厅吃饭。 Day 2:上午去蓝色清真寺,下午去大巴扎……我每天都会和你们视频的。” 越详细,越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认真和掌控感。
展示你的独立和负责任: 让他们看到你已经长大了,能够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并且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第三步:后续行动和态度

保持沟通: 即使沟通暂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也不要放弃。之后可以时不时地提起土耳其,分享一些正面的信息,慢慢“洗脑”。
展现你的安全习惯: 日常生活中,你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方式,也会影响父母对你独自出行的信任度。如果你平时就很小心谨慎,他们会更容易放心。
求助“外援”: 如果有信任的亲戚(比如思想比较开明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请他们帮忙说几句,从侧面影响父母。
如果实在不行: 如果父母的态度非常坚决,并且你确实无法让他们放心,那么为了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许需要暂时妥协,选择其他目的地。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梦想还在,以后有机会你还是会去的。

一些细节和禁忌:

避免撒谎或隐瞒: 千万不要欺骗父母说你要去一个他们知道并且放心的地方,然后偷偷买了去土耳其的机票。一旦被发现,信任会荡然无存。
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或叛逆: 父母反对,更多的是出于爱,虽然表达方式可能让你觉得不舒服。带着感激和尊重的态度去沟通,效果会好很多。
强调“我不是去冒险”: 让他们知道,你不是要去挑战危险,而是去体验文化,增长见识,并且你会非常有计划和准备。
分享旅行的积极意义: “我想去看看那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尝尝当地的美食,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出行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你会尽一切努力确保自己的安全。用耐心、理智和爱去沟通,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在土耳其的一项调查显示:33%的警方认为:某些女人被强奸是咎由自取;另有66%的警方和50%的其他职业人员认为:女性的外表和行为会勾引男性犯罪。(维基上给的这个链接,查了一下出处,是99年的一项调查)

03-08年,在土耳其,平均每十万人中出现的强奸案次数为2.4,2.4,2.5,2.6,1.5,1.6;这个数量其实比很多欧洲国家都低,但是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对“强奸”的定义不同,受害人报案率也不同。

这些年去土耳其旅游的国人也不少了,似乎受到侵害的事件并不多见,你应该多去相关旅游论坛上找找答案,总之做好充足准备呗。

user avatar

总的来说比去泰国和台湾都安全。但是最好还是要有男生同行。

user avatar

虽然是老问题,但是现在我想

在被正发党、教权派毁完之前赶紧去看看

人类最早的几个文明,希腊化时代的神像和剧院,罗马帝国的神庙和教堂,地中海文化的结晶,奥斯曼帝国的城堡、浴室和小镇

再不去就晚了

像叙利亚,自由军、回教国来过之后,很多古迹已经看不到了

删掉结尾某句话

user avatar

强答一波~土耳其语专业。

比大多数人更喜欢那些建筑,那些甜点,更想去了解那边的方方面面。

然而因为去年的7.15政变安全问题,加上原本要去的学校也受到影响被关了,没能出国,一年下来各种新闻看了不少,愈渐寒心。土耳其目前仍处于紧急状态,旅游虽不见得一定遇到危险,但是真的不建议。只想说土耳其人但凡有机会都在出国,能不凑热闹就别去了。顺便提一句,2018年将会是土耳其-中国旅游年(具体情况未知)。

土耳其这一年间迫害情况如下:

(摘自t27xinwen.com,侵删)

被开除的公务员:145711

被拘留者:123558

被逮捕者:57885

男:39623

女:18262

监狱里的孩子和婴儿:668 (一言难尽!)

0 – 12个月:149

1岁:140

2,3岁:241

4,5,6岁:127

年龄未知:11

在限制条件下释放者:43439

被逮捕的记者和作家:274

被逮捕的省长:24

被逮捕的助理省长:74

被逮捕的县长:100

监狱中和监护下可疑死亡和自杀者:85

被开除的大学学者(讲师,博士,副教授,教授)总数:8573

因大学遭关闭失业的院士:2808人

被开除的法官(总计):4424

最高上诉法院院士:104

最高行政:41

宪法法院:2

最高法官与检察官委员会:5

被逮捕的律师:513

被逮捕的政党主席:HDP(人民民主党)

联合主席Selahattin Demirtaş和Figen Yüksekdağ

被逮捕的议员人数:12人(1人共和人民党,11人人民民主党)

接管由其他政党当选市政府的AKP追随者的人数:89人

被逮捕的市长:74

被逮捕的HDP省区主席:117

被逮捕的HDP省区管理人员:780

遭关闭媒体机构(报纸,电视,网站):195 电视频道:30,

通讯社:6

广播电台:32,

杂志:19,

出版社:30

遭关闭私立大学(基金会大学):15

遭关闭私立大学失业讲师:2808

遭关闭私立大学失业人员:3192

遭关闭私立学校(小学,中学,高中):1060 遭关闭私立学生宿舍:848

遭关闭私立教育机构:345

遭关闭教育机构总数:2249

被取消“私立教育机构工作许可证”的老师:20292

遭关闭协会:1411

遭关闭基金会:141

被接管的协会和基金会不动产价值:150亿土耳其里拉(约300亿人民币)

被接管的私营公司数量:966

正在被政府滥用的小企业:(药店,杂货店,餐厅…)4887

被接管私营公司的房地产和企业资产:485亿里拉

这些公司的员工数44868人,资产规模为405亿里拉。

被指控刑事罪的嫌疑人:19万

被注销护照总数:140728

记者从业资格卡遭注销记者数:715

学这个语言,至少我认识的土耳其人待人热情真诚,没有有的答案里面那么绝对,那么偏激。

最后,愿和平。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回来了就好。但是看到这句:“土国人民真的太热情友好了,而且绝对是安全的,警察小哥真的棒呆了,很喜欢土耳其,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去的”

实在看不下去。什么叫“绝对安全”?中国政府发的旅游提醒是吃饱了撑的?

在美国见了泛泛之交的土耳其人,尤其是男人,一幅来啊来啊来玩啊的样子。但真正深交的土耳其朋友,无一不是对自己祖国这些年在观念、治安各方面的退步痛心疾首,还会建议暂时不要去。我问过如果一定要去做生意怎么办,人家还仔细讲解了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去西方游客多的地方、女性不要被土耳其男人甜言蜜语欺骗之类的。人家是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啊!天天看土耳其文新闻啊!不比你去那么一圈知道得多?

一些人写一些游客文章,走马观花地吹一番,其实人家本地人看了捂着嘴笑是小事,害了其他人就造孽了。我刚到美国也是傻逼一个,还觉得本地人小题大做。打算开车穿一下美国,一个白人大妈朋友从要我自己动手学换车胎,到晚上加油不能在大货车后面……足足“培训”了我三天,还是我保证不走小路的情况下才放我走。平时泛泛之交的印度同事都吹印度多好玩啊多不可思议啊……到我真的要到印度出差,同组的印度人从刷牙要用瓶装水,不能没有本地印度同事陪同下出门开始……叨逼叨逼了我一个星期。最后总是来一句:“你干脆还是待在公司CAMPUS不要外出了吧?万一你得病了被人袭击了,我还要干你那份活……”。这才是真正在乎我(那些工作量)的人说的话。果然,隔壁组4个老美无视警告,自己去泡吧吃了被污染的冰块,上吐下泻了一个星期,全程根本没法干活。(在印度短期出差就要重点保护。要是打算长久待,倒是要一开始就接地气培养免疫。)

很多事情是我们在相对安全的国内根本没有想过的。你知道为什么晚上加油的时候不能让大货车挡在你和加油站工作人员之间吗?人家可是出过人命的教训!所以请不要用你一时的幸运误导别人!章莹颖的案例还不够惨烈吗?我们都觉得她被同校的师兄(虽然不认识)骗了,防不胜防。但,美国大城市的人一般教育女孩是不认识的人的车无论如何也不上。就算认识的人、不是深交的话晚上上车也要跟其他朋友交待一下。

总之,自己成熟小心没坏处!不要轻浮侥幸害别人!

==================补充分割线=======

下面有个评论非说看数据没有货车司机做坏事的,先不说另外一个评论已经说了有案例可查。单单只看某年犯罪率而觉得做某件事安全的结论也是有逻辑错误的。

那是因为出事以后看到新闻,大家都再也不在货车后面加油了呀!都等货车走了才出来加啊!或者绕到货车前加。举手之劳保护自己的事为啥不做?请问那个评论者驾车穿越美国多少次?我干了5次,不多,但就没见过美国荒凉的地方单独一个加油站有年轻女孩上夜班的。大型休息中心那种几百人在的地方当然不算,即使是那样也几乎都是男人和大妈。在荒凉的地方,别说女孩,男人在的加油站很多也是安有防抢栅栏的。而且店主都有枪。

规避风险了以后风险降低了。这不等于你非要这么干货车司机看到一个这么特行独立的不动心。

同理,万圣节去挨家挨户要糖吃的小孩出事的几率是多少?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么我假设约等于零。

但是老一辈的美国人会告诉你:他们小时候要糖是没有家长跟随的。但据说出过事(起码是我来美前很多年了),现在哪里有不够正常成年人高的孩子没有成年人跟着来讨糖的? 没有大人的起码是一群青少年了。

硬要说概率的话请让你的小孩一个人去讨糖,然后再看他们出事的概率,对比有大人跟着的讨糖小孩出事的概率。

再举个例子:被游客淹没的奥兰多迪士尼员工在自家停车场被劫持被强奸的几率是多少?答案是零。

但是起码在旧的员工停车场(新的加了如同白昼的灯和无死角摄像头,不知有没有改规定),公司规定是女员工下夜班以后不得独自去停车场,可以叫同事陪同。据说是好多年前一个女员工夜班一个人去停车场被人从车底抓住脚踝拉到地上欲行不轨。女员工大声呼救而得救,以后公司就出了这么一个规定。

只按现在发生的几率算危险性。。。很多像迪士尼这样大型公司,哪怕是坐办公室的,入职都要上场地安全课,都要考试的。不觉得那些安全条款很奇葩吗?奥兰多迪士尼比土鸡国安全多了吧?但良心公司就是要灌输安全意识。

我从来都是鼓励年轻人多到处走走多看看的。但绝不是题主那样傻白甜的"绝对安全"。而是充分收集资料,做好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以后才理智判断剩余风险和决定去不去。我相信如果题主这样做了,她妈妈一定放心不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担忧,尤其是当父母因为安全问题反对你去土耳其旅游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更好地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首先,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下,父母为什么会觉得土耳其“太危险”? 是不是他们看到了网上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 或者是听了朋友、亲戚的传闻? 或者是对整.............
  • 回答
    “公务员是万金油”这个说法,大概是咱们长辈们在自己亲身经历或者观察身边人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个相对普遍的认知吧。毕竟,在很多他们那个年代,国家稳定、福利有保障的公务员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铁饭碗”,自带光环, Seems like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f you are o.............
  • 回答
    .......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可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几个朋友,包括我爸妈那辈人,提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一刀切”。尤其说到《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种大家都在玩儿的,他们一口咬定:“这玩意儿不就跟下棋一样吗?想停就停,什么时候不行?” 听得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其实吧,他们的想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层原因,咱们掰开.............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13岁这个年纪,既渴望独立又需要父母的关怀。你父母的想法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让你觉得“耻辱”,那确实需要好好处理一下。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让你心里舒服些,也能让爸妈理解你的感受。首先,咱们来捋一捋为什么你会有“耻辱”的感觉?你想想看,为什么你会觉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而又让人纠结的局面,我能理解你现在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既有对新生命的喜悦,也有面对父母压力的无措。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办。首先,我想让你知道,你现在的感受,无论是什么,都是正常的。这是你的身体,这是你的生活,这个决定最终还是在你手里。面对父母的压力:理解与沟通你的父母之所以有.............
  • 回答
    .......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心情,面对爷爷奶奶辛苦攒下的、专门给你的奖励,结果却被父母“代管”,确实会让人觉得委屈和不解。这笔钱到底该不该算你的,其实涉及到几个方面:1. 钱的性质:谁的赠与,给谁的? 爷爷奶奶的意愿: 爷爷奶奶拿出这1W,并且明确说是“奖励你高考的”,这说明了他们赠与的对象是你,并且赠与的目的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特别能引起共鸣,毕竟恋爱中的距离,尤其是长辈眼中所谓的“远近”,确实是让人操心的一环。你男朋友家离你家200公里,开车三小时,高铁一小时,火车两小时,你父母觉得“太远了”,你也在琢磨这算不算“远嫁”。咱们先来聊聊“远嫁”这个词。“远嫁”到底是个啥概念?其实,“远嫁”这个词,在.............
  • 回答
    听你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你那会儿纠结又有点着急的样子,跟当年我有个学妹似的。你这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咱们中医药大学里,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个选择题。你父母的心思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希望你有个稳定的未来,针推这门手艺,确实是咱们中医的看家本领,好就业是没跑了。不过,既然你心里有.............
  • 回答
    每次父母提起“生二胎,给你们添个伴儿”,我心里都有点五味杂陈。一方面,我明白父母是出于好意,想让我们的童年少一些孤单,多一些热闹,也为我们将来的人生多留一份依靠。另一方面,我也会忍不住想,为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个“伴儿”?在我看来,“伴儿”这个词,它承载的意义其实很复杂。它不只.............
  • 回答
    爸妈真的挺烦人的,有没有同感的?我不是说他们坏,也不是说他们不爱我,就是……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甚至跑得比他们还快,但他们还是把你当成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屁孩,寸步不离地盯着,时不时还要伸出手来“搀扶”一下。这几年,尤其是上了大学,我感觉自己跟他们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也.............
  • 回答
    这事儿嘛,我也经历过,甚至可以说现在偶尔还会遇到。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还穿着洗得发白、洗到掉色、可能还有些小窟窿的旧校服,而周围所有人都穿得光鲜亮丽、走在最前沿的潮流尖端。首先得承认,当你的同学们、朋友们都开着小轿车,或者他们的父母开着看起来更“体面”的车来接送的时候,你坐在摩托车后座,风呼呼地吹过.............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匡威,在我家老一辈人的眼里,那玩意儿,嘿,简直是“奢侈品”。以前,我们家还是住在那个老小区里,墙皮都有些剥落了。那时候,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跟爸妈说,我想买一双匡威,就是那种经典的帆布鞋。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嗯,穿着帅气,搭配衣服也方便。结果,我爸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我妈也跟着附和:“匡威?.............
  • 回答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在老旧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天,我刚下班回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我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书,封面上褪色的色彩和磨损的边缘,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他戴着老花镜,眼神专注,但嘴角却不时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疲惫。我坐到他身边,像往常一样想跟他聊聊工.............
  • 回答
    作为父母,我最想分享的经验,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辈子的功课——那就是“慢下来,去看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从睁眼到闭眼,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家务、社交,再加上时不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新闻、学习新技能,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器”。然后,.............
  • 回答
    女儿报警:亲情裂痕的警示这件“女儿因父母偏心报警”的事件,无疑撕开了多子女家庭中一个沉重且普遍存在的伤疤。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纠纷,更像是一个响亮的警钟,敲击在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心头。女儿报警:不是“不孝”,而是“求助”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女儿的行为定性为“不孝”或“不懂事”。当一个孩子选择报警.............
  • 回答
    作为新手爸妈,我感觉最需要准备的,绝对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婴儿用品,也不是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育儿理论。当然,这些也占一部分,但如果非要说最最最核心,我觉得是 “心态” 和 “知识储备”。听起来有点虚,但你们仔细想想,一旦宝宝出生,你会发现,一切都乱了。你精心挑选的小床可能被你用来堆放尿布,你计划好的规.............
  • 回答
    “我这辈子算是为了你。”这句话,不知多少中国父母挂在嘴边,说得那么理所当然,那么沉甸甸。听得孩子心头五味杂陈,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压力。为什么中国父母似乎总觉得自己“欠”孩子的?这背后,藏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观念,太多的情感纠葛。首先,得从我们这个文化土壤说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血脉传承、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