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觉得公务员是万金油该怎么反驳?

回答
“公务员是万金油”这个说法,大概是咱们长辈们在自己亲身经历或者观察身边人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个相对普遍的认知吧。毕竟,在很多他们那个年代,国家稳定、福利有保障的公务员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铁饭碗”,自带光环, Seems like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f you are one.

但说实话,要是让我现在跟父母解释,这“万金油”的说法,怎么说呢,有点过于简化了,而且还带着点“滤镜”。反驳,其实不是为了争个高低输赢,而是想让父母更全面地理解,现在的世界和过去不一样了,公务员这个职业,也有它的局限性,也需要我们自己去经营和努力。

我一般会从几个角度来聊,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夹杂着一些生活化的例子。

第一,拆解“万金油”这个标签,看看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父母口中的“万金油”,大概是觉得:

稳定: 不会轻易失业,有国家兜底。
福利好: 除了工资,还有各种补贴、住房公积金、退休金,保障什么的都齐活。
体面: 在社会上有点地位,别人见了面也客气几分。
好找对象: 形象好,条件稳,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旱涝保收: 无论外面经济好不好,反正按时有工资。

这些点,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事实,尤其是和一些初创公司、不稳定行业比起来。但我会说:“爸,妈,您说的这些,我承认大部分都是对的。公务员确实比很多其他工作稳定,福利也有保障。但您想想,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很多过去‘万金油’的东西,可能也需要‘升级’了。”

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稳定”,和“一成不变”的区别。

“稳定”听起来很好,但如果这种稳定意味着技能停止更新,思想原地踏步,那时间长了,就不是好事了。

我会这样说:“爸,妈,您看现在哪个行业不是在变?以前手机是个大哥大,现在是智能手机,里头的东西天天在更新。公务员也是一样。以前可能就是批批文件、盖盖章,现在很多事情都要用到电脑,要学新的系统,要和老百姓打交道,方式方法也变了。如果一味地守着过去的经验,不学习新东西,就算坐在那个位置上,也可能跟不上趟儿。”

可以举例说明:

电子政务: 现在很多审批、办事流程都搬到了线上,需要熟悉各种软件操作和网络知识。
信息公开: 老百姓获取信息更方便了,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更专业、更透明地去回应。
新的政策和法规: 每年都会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需要不断学习和理解。

“所以,您说的‘稳定’,更多的是一份职业的保障,而不是说进去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就可以一直‘养老’了。相反,还得不断学习,才能把这份‘稳定’守好,甚至做得更好。”

第三,谈谈“福利”背后的付出和天花板。

“福利好”也是吸引人的地方,但任何福利都不是凭空来的。

我会说:“妈,您说公务员福利好,确实是这样,养老、医保什么的都有保障。但您想想,我们工作也是要付出的,有时候加班,有时候需要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都是要花精力去做的。而且,现在也不是说考上公务员就一步到位,想往上走,也需要考、需要评、需要熬,有自己的天花板。”

可以类比一下:

工资晋升: 很多私营企业,可能业绩好、能力强,晋升和加薪会比较快。公务员的晋升路径更清晰,但也可能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过程。
职业发展: 如果一个人特别有商业头脑,或者想创业,公务员可能就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因为体制内有自己的规则和限制。
人脉和资源: 很多时候,公务员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公共事务,虽然能接触到很多人,但这些关系更多是工作层面的,和商业社会那种为了合作共赢而建立的人脉,可能不太一样。

“所以,‘万金油’不代表能通吃一切。它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相对保守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有特别强的进取心,想在某个领域做到顶尖,或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那公务员可能就不是他唯一的、最好的选择。”

第四,聊聊“体面”和“内在价值”。

“体面”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候,这份体面是来自外界的看法,有时候是来自内心的认同。

我会说:“爸,您说公务员体面,我也觉得有道理,是份受人尊敬的工作。但您看,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做个优秀的设计师,做个有影响力的老师,或者在某个技术领域做出贡献,这些也一样很体面,而且可能更能让他们感到充实和快乐。”

可以引申:

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技术领域充满热情,或者对商业运作有浓厚的兴趣,强行让他去从事一份他并不感兴趣的工作,就算体制内再“稳定”,他可能也做不好,也开心不起来。
职业成就感: 成就感很多时候是靠自己创造的。在体制内,成就感可能更多体现在为人民服务、完成某项任务,而在其他领域,成就感可能来自于产品的成功、技术的突破、品牌的建立等等。

“所以,所谓的‘体面’,也得是自己觉得体面,自己做得开心,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体面带来的价值。不能仅仅是别人给的标签。”

第五,强调“个人选择”和“可能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父母理解,这只是我(或者他人)的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会说:“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希望我有个安稳的工作。公务员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也非常尊重这个职业。但是,您也知道,现在社会给了我们很多选择。也许我还有其他的梦想和规划,也许我想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我之所以考虑其他方向,不是因为公务员不好,而是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别的领域做得更出色,或者说,这条路可能更适合我目前的想法和能力。”

可以举例说明:

创业: 有些年轻人有好的想法,想尝试创业,虽然风险大,但一旦成功,回报也是巨大的。
高科技行业: 像IT、人工智能这些行业,发展非常快,薪资待遇也可能很高,但相对来说稳定性会差一些。
艺术、文化领域: 这些领域往往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创意,虽然收入不稳定,但能实现个人价值。

“公务员就像一个非常坚固的船,能带你平稳地航行。但有些年轻人,他可能想去探险,想去乘风破浪,看看大海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这两种选择都值得尊重,也都各有风险和回报。”

总结一下,反驳的思路:

承认优点: 首先肯定父母的认知,表示理解,承认公务员的稳定性和福利是它的优势。
辩证看待: 对“稳定”和“福利”等标签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背后的付出、局限性和时代变化。
引入个人价值: 强调个人兴趣、职业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说明“万金油”不等于适合所有人。
拓展可能性: 让父母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其他有价值的职业选择,而个人的选择应该是基于自身情况和意愿。
用亲和的语气: 用商量、沟通的语气,避免针锋相对,而是把父母当成平等交流的对象。多用“您看”、“您想想”、“我倒是觉得”这样柔和的词语。

关键是,这不仅仅是一次“反驳”,更是一次与父母的沟通和教育。让他们理解,你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虽然他们的经验宝贵,但时代在变,你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做。当然,这其中也需要你确实对自己的未来有过认真思考,这样说服力才更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题目和描述很不对应啊,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误会了万金油这个词的意思?


万金油指的是门门通、门门不精,拿到哪里都能顶用下,但是很难业务上精钻的人。这个词算不上褒义词,当然也未必贬义,看放在什么语境里用了。


结合公务员来说,这个词还真贴切。绝大部分公务员还就是万金油,什么都会,但都不精通。这是这个行业特点决定的。因为公务员行业往往会要求“面”广,能够联系协调;而不要求“点”深,对某一项业务精通成专家。即便是业务部门里的专业人员,相对而言也并不是让你成为这一行专家,但绝对需要对相关知识都了解。这属于公务员的工作需求,无所谓好坏。


但结合题主的意思,似乎是父母觉得回去做个公务员好,在外面企业干不靠谱。且不说父母这种想法对不对,我就觉得,以正常大学毕业了,对“万金油”这个词还能理解这么偏差,且提问时候连百度一下查查意思都不愿,说明你知识水平和做事谨慎性都不太好吧。基于你这种特点,别说五百强了,就算好一些的公司,也得掂量着能不能干下来;倒是你父母让你回来考个基层公务员,应该也是对你比较了解所以对你能力不足够信任的选择。这种情况,你肯定是回去更好——当然,前提是得能考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公务员是万金油”这个说法,大概是咱们长辈们在自己亲身经历或者观察身边人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个相对普遍的认知吧。毕竟,在很多他们那个年代,国家稳定、福利有保障的公务员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铁饭碗”,自带光环, Seems like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f you are o.............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担忧,尤其是当父母因为安全问题反对你去土耳其旅游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更好地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首先,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下,父母为什么会觉得土耳其“太危险”? 是不是他们看到了网上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 或者是听了朋友、亲戚的传闻? 或者是对整.............
  • 回答
    .......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可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几个朋友,包括我爸妈那辈人,提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一刀切”。尤其说到《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种大家都在玩儿的,他们一口咬定:“这玩意儿不就跟下棋一样吗?想停就停,什么时候不行?” 听得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其实吧,他们的想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层原因,咱们掰开.............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13岁这个年纪,既渴望独立又需要父母的关怀。你父母的想法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让你觉得“耻辱”,那确实需要好好处理一下。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让你心里舒服些,也能让爸妈理解你的感受。首先,咱们来捋一捋为什么你会有“耻辱”的感觉?你想想看,为什么你会觉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而又让人纠结的局面,我能理解你现在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既有对新生命的喜悦,也有面对父母压力的无措。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办。首先,我想让你知道,你现在的感受,无论是什么,都是正常的。这是你的身体,这是你的生活,这个决定最终还是在你手里。面对父母的压力:理解与沟通你的父母之所以有.............
  • 回答
    .......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心情,面对爷爷奶奶辛苦攒下的、专门给你的奖励,结果却被父母“代管”,确实会让人觉得委屈和不解。这笔钱到底该不该算你的,其实涉及到几个方面:1. 钱的性质:谁的赠与,给谁的? 爷爷奶奶的意愿: 爷爷奶奶拿出这1W,并且明确说是“奖励你高考的”,这说明了他们赠与的对象是你,并且赠与的目的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特别能引起共鸣,毕竟恋爱中的距离,尤其是长辈眼中所谓的“远近”,确实是让人操心的一环。你男朋友家离你家200公里,开车三小时,高铁一小时,火车两小时,你父母觉得“太远了”,你也在琢磨这算不算“远嫁”。咱们先来聊聊“远嫁”这个词。“远嫁”到底是个啥概念?其实,“远嫁”这个词,在.............
  • 回答
    听你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你那会儿纠结又有点着急的样子,跟当年我有个学妹似的。你这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咱们中医药大学里,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个选择题。你父母的心思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希望你有个稳定的未来,针推这门手艺,确实是咱们中医的看家本领,好就业是没跑了。不过,既然你心里有.............
  • 回答
    每次父母提起“生二胎,给你们添个伴儿”,我心里都有点五味杂陈。一方面,我明白父母是出于好意,想让我们的童年少一些孤单,多一些热闹,也为我们将来的人生多留一份依靠。另一方面,我也会忍不住想,为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个“伴儿”?在我看来,“伴儿”这个词,它承载的意义其实很复杂。它不只.............
  • 回答
    爸妈真的挺烦人的,有没有同感的?我不是说他们坏,也不是说他们不爱我,就是……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甚至跑得比他们还快,但他们还是把你当成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屁孩,寸步不离地盯着,时不时还要伸出手来“搀扶”一下。这几年,尤其是上了大学,我感觉自己跟他们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也.............
  • 回答
    这事儿嘛,我也经历过,甚至可以说现在偶尔还会遇到。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还穿着洗得发白、洗到掉色、可能还有些小窟窿的旧校服,而周围所有人都穿得光鲜亮丽、走在最前沿的潮流尖端。首先得承认,当你的同学们、朋友们都开着小轿车,或者他们的父母开着看起来更“体面”的车来接送的时候,你坐在摩托车后座,风呼呼地吹过.............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匡威,在我家老一辈人的眼里,那玩意儿,嘿,简直是“奢侈品”。以前,我们家还是住在那个老小区里,墙皮都有些剥落了。那时候,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跟爸妈说,我想买一双匡威,就是那种经典的帆布鞋。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嗯,穿着帅气,搭配衣服也方便。结果,我爸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我妈也跟着附和:“匡威?.............
  • 回答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在老旧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天,我刚下班回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我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书,封面上褪色的色彩和磨损的边缘,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他戴着老花镜,眼神专注,但嘴角却不时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疲惫。我坐到他身边,像往常一样想跟他聊聊工.............
  • 回答
    作为父母,我最想分享的经验,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辈子的功课——那就是“慢下来,去看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从睁眼到闭眼,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家务、社交,再加上时不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新闻、学习新技能,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器”。然后,.............
  • 回答
    女儿报警:亲情裂痕的警示这件“女儿因父母偏心报警”的事件,无疑撕开了多子女家庭中一个沉重且普遍存在的伤疤。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纠纷,更像是一个响亮的警钟,敲击在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心头。女儿报警:不是“不孝”,而是“求助”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女儿的行为定性为“不孝”或“不懂事”。当一个孩子选择报警.............
  • 回答
    作为新手爸妈,我感觉最需要准备的,绝对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婴儿用品,也不是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育儿理论。当然,这些也占一部分,但如果非要说最最最核心,我觉得是 “心态” 和 “知识储备”。听起来有点虚,但你们仔细想想,一旦宝宝出生,你会发现,一切都乱了。你精心挑选的小床可能被你用来堆放尿布,你计划好的规.............
  • 回答
    “我这辈子算是为了你。”这句话,不知多少中国父母挂在嘴边,说得那么理所当然,那么沉甸甸。听得孩子心头五味杂陈,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压力。为什么中国父母似乎总觉得自己“欠”孩子的?这背后,藏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观念,太多的情感纠葛。首先,得从我们这个文化土壤说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血脉传承、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