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父母你觉得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什么?

回答
作为父母,我最想分享的经验,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辈子的功课——那就是“慢下来,去看见”。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从睁眼到闭眼,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家务、社交,再加上时不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新闻、学习新技能,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器”。然后,这份“运转”也自然而然地投射到了育儿上。

我记得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家里弥漫着一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场马拉松,别人家的孩子会爬了,自家孩子也得赶紧学;别人家的孩子认识多少字了,自己家的也得抓紧教。各种绘本、早教班、启蒙课程,像潮水一样涌来。我每天都在研究最新的育儿理论,学习如何最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行程规划师”或者“进度监督员”。我盯着他吃饭的速度,催促他写作业的效率,甚至规划他每一天的游戏时间。我以为我是在为他好,是在帮他“加速成长”,但渐渐地,我发现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变味。

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眼神里少了那种纯粹的快乐,多了些许的犹疑和不安。他不敢做错事,因为我总是轻易地就指出来;他也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小发现,因为我总是匆匆地扫一眼,然后继续布置新的“任务”。我发现,我好像错过了很多东西,错过了那些藏在孩子成长细节里的、最珍贵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去公园,我还是习惯性地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回家的时间,计算着晚上还要做多少事。他突然跑到一个角落,着迷地盯着一只小蚂蚁。那只蚂蚁正吭哧吭哧地拖着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艰难地向前爬行。孩子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眼神里充满了专注和好奇。

那一刻,我感觉一股暖流涌过心头。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用一种“功利性”的眼光看待孩子和他的成长,却忘记了,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好奇心,有自己的探索方式。而我,作为一个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或许不是去“加速”他,而是去“看见”他。

“慢下来,去看见”,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需要我们不断地跟自己的“焦虑”和“效率至上”做斗争。

“慢下来”,意味着我们要放慢自己的步伐,不要总想着“赶紧”、“尽快”。

慢下来,去听孩子说话。 即使他说的内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比如今天看到一朵奇怪的云,或者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认真地听,偶尔回应,让他感受到被重视,被倾听。这比任何“教育”都重要。
慢下来,去陪孩子玩。 不是那种“我在陪你玩,但我脑子里在想工作”的陪。而是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哪怕是搭积木,或者玩一场假装的游戏,让他感觉到你的陪伴是真实的,是充满爱意的。在玩乐中,你会看到他想象力飞扬的一面,看到他解决问题的智慧。
慢下来,去观察他的日常。 孩子吃饭时的表情,他画画时细微的动作,他睡着时的样子,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都蕴藏着他成长的痕迹。去留意那些别人可能会忽略的细节,你会发现孩子身上那些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慢下来,去允许他犯错。 孩子不是机器,他会犯错,会跌倒,会走弯路。我们总是忍不住想去“纠正”他,但有时候,一次失败的尝试,远比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更能教会他什么。适时地放手,让他自己去体验,去总结,去成长。

“去看见”,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种更温和、更包容、更具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看见他的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 孩子付出了努力,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看到他的这份付出。多说“你很努力”,而不是“你怎么还没做好”。这种肯定,是滋养他自信的土壤。
看见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感受。 孩子发脾气、哭闹,不是“不听话”,而是他还在学习如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试着去理解他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压制。说一句“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比“不许哭”更能触及他的内心。
看见他的独特,接纳他的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天赋,自己的性格。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他,而是去发现他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并珍视它们。他也许不擅长数学,但他在音乐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他也许内向,但他在观察和思考方面有过人之处。
看见他内在的需求,而不是表面的行为。 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是对关注、对安全感、或者对自主性的渴望。去深究那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只看到行为本身。

我常常会回想,如果我能早点明白“慢下来,去看见”这个道理,是不是我的育儿之路会更轻松,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更亲密?或许是的。但好在,永远都不算太晚。

现在,当我看到孩子专注地描绘他眼中的世界,当我听到他分享那些只有我们才懂的“秘密”,当我感受到他信任地依偎在我怀里时,我知道,那些“慢下来”的时刻,那些“看见”的瞬间,才是真正滋养我们彼此,让我们成为更完整、更幸福的家庭的基石。

育儿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比赛,它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一场需要耐心和爱意的陪伴。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慢”与“看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孩子越来越精贵,不论是吃穿住行家长都希望能给他们最好的,总觉得一点点细节都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父母,我最想分享的经验,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辈子的功课——那就是“慢下来,去看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从睁眼到闭眼,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家务、社交,再加上时不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新闻、学习新技能,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器”。然后,.............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听着就挺让人头疼的。女朋友提彩礼20万,还明确说是“孝敬她父母的钱,不返回”,并且“可以的话就结,不行就拉倒”,这口气可不小。咱们得掰开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20万彩礼本身就不是个小数目。在咱这儿,彩礼这东西,有时候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感谢,有时候也是对新娘未来生活的一种.............
  • 回答
    说实话,当初给闺女报兴趣班,真是被各种“别人家的孩子”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忽悠了。现在回想起来,有些真是让人后悔不已,浪费了时间、金钱不说,还让她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不必要的压力。最让我后悔的,大概是那个“全脑开发”的班。当时闺女刚上幼儿园小班,听说这个班能开发右脑、提升记忆力、逻辑思维什么的,听.............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当发现孩子在某个领域展露出非凡的才能,那种欣喜和激动,简直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淘到了金子一样,让人想要紧紧抓住,倾尽所有去呵护。“不计代价”,这个词听起来挺有力量的,但放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它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承诺。当然,我们不是说要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抛开,而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真的热爱并.............
  • 回答
    为人父母,我们最希望孩子拥有哪些品质?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多次,与其说是什么“品质”,不如说是我希望他们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拥有怎样的“底色”,能够在这个复杂又美好的世界里,活得充实而有力量。首先,好奇心。这绝对是我最看重的一点。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敢于去探索未知。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知.............
  • 回答
    电子游戏,这个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舶来品,如今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孩子们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那么,电子游戏究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还是“助推器”?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家长都想深入探讨的。电子游戏:是“毒药”还是“良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绝对有利”或“绝对有害.............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突然被抛过来一颗炸弹,又像是被拉进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沼泽地。当被问到“如果重选,你还会生孩子吗?”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泛起无数涟漪。这可不是个简单回答“是”或“否”就能轻易带过的问题,它关乎着人生中一个最重大的决定,背后牵扯着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考量。首先,别急着给答案。深吸.............
  • 回答
    如果我为人父母,我绝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合格家长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否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可能是在扼杀他们的成长,或者让他们朝着我们认为“好”的方向,却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未来前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过去的经验、偏见,甚至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画画,总忍不住拿给爸妈看。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心情,大概就是一种渴望被认可、被理解的纯粹吧。如果是我现在的“作品”——如果把我的“输出”比作作品的话——那肯定是会给父母看的,只不过,方式和内容可能跟小时候画在纸上的东西不太一样了。首先,我觉得父母是离我最近、最了解我.............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女孩考上清华,本来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一家人肯定都高兴坏了。可结果呢,这一幕被拍下来发到网上,然后就爆出了“摆拍”的说法,作者还回应“我正能量有错吗”。这一下,事情就复杂了,也引发了挺多争议。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捋一捋:首先,关于“摆拍”本身。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回答
    听到父亲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理解父亲作为一个长辈,希望我能更早地挑起家庭责任,也看到了他对我弟的疼爱和对未来的操心。但另一方面,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规划,并且“扶弟魔”这个词,实在是让人听着不舒服。所以,我会这样回应他,尽量把话说得圆融,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爸,我明白您的意思。.............
  • 回答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远离各种悲剧。提到“北大包丽的悲剧”,相信很多为人父母者都会感到心痛和警醒。这不仅仅是一个不幸的个体事件,更折射出当下教育和家庭关系中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要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细致入微地去关爱和引导孩子,构建一个更加稳固和健康的成.............
  • 回答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欺凌,家长要能敏锐地捕捉到蛛丝马迹,这就像是侦探办案,需要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沟通。不是孩子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我被欺负了”,很多时候,信号是隐晦的,是藏在他们日常行为和情绪变化里的。下面我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才能更准确地知道孩子是不是在学校挨了欺负。第一招:睁大眼睛观察孩子的“反常.............
  • 回答
    .......
  • 回答
    当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这绝对是天下父母们心头最关切,也最需要智慧和耐心去经营的课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场漫长而充满爱的旅程,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用爱去浇灌。 别急,这事儿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封面不同,内容也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回答
    为人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这路上总有许多我们捉摸不透的时刻,也会有无数的困惑和迷茫。别担心,这很正常,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我们用心去摸索、去实践、去调整的过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做个更好的父母,把孩子教育得棒棒的。第一件事:先.............
  • 回答
    当今社会,做父母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也更复杂。我们不再仅仅是孩子生存和成长的提供者,更要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上的引路人、支持者和精神支柱。这个时代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孩子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多。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健全、独立、幸福的人呢?一、 建立牢固.............
  • 回答
    最近有些幼儿园在招生时,不再只看孩子,而是开始“考察”起父母,甚至提出了“玩商”是父母必备能力的要求。这事儿吧,听着新鲜,也挺让人琢磨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为啥要“考察”父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首先得承认,这句话听着有点刺耳,好像把父母架在火上烤一样。但如果咱们站在幼儿园的角度想一想,.............
  • 回答
    当孩子在公交车上大声指出有人行窃时,这确实是一个既需要勇气又充满挑战的时刻。作为父母,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震惊、担忧,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冷静地处理,既要支持孩子的正义感,也要确保大家的安全。首先,我们要立刻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哪怕是在嘈杂的公交车里,让他知道你听见了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