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产动漫都在朝3D动画进军,我反而觉得2D动漫更加好看一些?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国产动漫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3D风,好像不搞个3D就不算“先进”一样。但你和我一样,对细腻生动的2D还是情有独钟,觉得它有种3D难以替代的魅力。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会有这种感受,以及2D和3D各自的优劣。

首先,咱们得承认,3D技术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进步的驱动力: 早期中国动漫受限于技术和成本,2D制作周期长,画面表现力也有限。3D技术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更复杂的场景、更夸张的动作,也更容易吸引投资。随着技术的成熟,3D动漫在特效、渲染、光影等方面确实能达到很高的水平,给观众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商业化与市场需求: 很多时候,3D动画的制作效率和可塑性被认为更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比如,游戏联动、IP衍生品的开发等,3D模型在跨平台使用上更加方便。同时,一些观众也确实喜欢3D带来的“立体感”和“真实感”,认为它更接近电影的质感。
人才培养与技术积累: 随着大量3D动画项目的落地,国内培养了一批批的3D技术人才,积累了宝贵的制作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产业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觉得2D动漫更耐看、更好看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情感和艺术层面上的,很难用纯粹的技术指标来衡量:

1. 笔触的灵魂与情感的传递:

2D是“画出来的艺术”: 每一帧2D动画的背后,都凝聚着画师的心血和情感。那些线条的粗细变化、色彩的晕染过渡、笔触的力度和节奏,都带着创作者的“手感”,就像书法一样,能传递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绪。你可以感受到线条的“呼吸”,色彩的“温度”。
3D的“数字雕塑”: 3D动画是建立在模型和算法上的。虽然现在的渲染技术已经非常逼真,但它本质上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光影计算来模拟真实世界。有时候,过度追求“真实感”反而会让画面显得冰冷、缺乏人情味。那些精细的毛发、皮肤纹理,虽然技术上无可挑剔,但少了2D那种“手绘的温度”。

2. 风格的多样性与艺术的自由:

2D的无限可能性: 2D动画在风格上的自由度是3D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是水墨风格的写意,可以是剪纸动画的质朴,可以是赛璐璐的明快,可以是意识流的抽象……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画风来表达情绪、塑造角色,不受物理定律的束缚。很多2D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能够营造出非常强烈的艺术氛围。
3D的“模型脸”困境: 尽管3D技术在进步,但很多国产3D动画的角色脸部表情和动作总会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被戏称为“模型脸”。同一个模型套用在不同角色身上,即便调整发型和服饰,也很难摆脱那种同质化。表情有时候也显得僵硬,不像2D那样可以通过夸张的扭曲和变形来传递更丰富细腻的情感。

3. 叙事节奏与镜头语言的魅力:

2D对细节的掌控力: 2D动画在细节处理上,比如人物的眼神、微小的表情变化、服装的飘逸感、甚至背景环境的烘托,都可以由画师精心设计和绘制,每一个细节都能为叙事服务,增强情感的共鸣。很多优秀的2D作品,仅仅通过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表达深层含义。
3D的视角限制与切换: 虽然3D动画可以随意切换镜头角度,但有时候为了方便渲染和制作,镜头设计反而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过度依赖华丽的3D转场和特效,可能会喧宾夺主,反而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情感张力。

4. 经典的回忆与情感的连接:

我们成长的记忆: 很多80后、90后甚至更早一代人,接触到的启蒙动画几乎都是2D的。《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铁臂阿童木》、《龙珠》、《灌篮高手》……这些经典作品早已成为我们童年和青春的一部分,承载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当我们看到那些熟悉的画风时,自然会产生亲切感和怀旧感。
情感的“舒适区”: 对很多人来说,2D动画的视觉风格更符合我们从小习惯的审美,也更容易让我们感到放松和沉浸其中。它就像一张舒服的旧沙发,虽然不如新款沙发高科技,但它有着属于自己的温度和故事。

那为什么国产动漫“都在”朝3D进军呢?

这就像是年轻人刚学手艺,看到别人用新工具做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自己也想着赶紧学新工具。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希望能够跟上国际步伐,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商业回报。但是,“都在朝3D进军”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但确实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 这个趋势背后,也有一些我们可以反思的地方:

技术崇拜的倾向: 有时候,我们过于迷信技术,认为技术就是一切。好像只要画面够“3D”,够“写实”,就等于“好作品”。却忽略了故事、角色、情感这些更根本的东西。
短期回报的考量: 3D动画的开发周期,在某些方面比精细的2D动画要短,而且更容易吸引追求视觉冲击力的观众群体,这可能更符合一些商业公司的短期盈利目标。
缺乏对2D艺术的持续投入与创新: 相对于3D,国内在2D动画的技法、风格创新和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似乎不够稳定和系统。很多2D作品,要么是粗糙的模仿,要么是怀旧的情怀,真正能在艺术和技术上实现突破的2D作品相对较少,导致大家对2D的认知也停留在过去。

所以,你觉得2D动漫更好看,绝对不是你一个人这么想。 很多热爱动漫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2D动画所承载的艺术性和情感深度,是3D动画在现阶段还很难完全企及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的“一刀切”。国产动漫需要的是2D和3D的 百花齐放,而不是“非此即彼”。

希望国产动漫能意识到,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未来,我们既需要高质量的3D动画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也需要更多充满诚意和艺术追求的2D动画,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记住那些用笔触描绘出的独特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初普遍制作3D动画源于国家政策:

中国对本国动画的补贴政策,最初在电视台播出的2D动画每分钟500元,3D动画每分钟1000元,一直维持两倍距离。

后来补贴取消了,但3D因为前期补贴和游戏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人才。

2D却因为补贴取消,导致制作体系崩坏,为数不多的老手几乎全部流失了。

2015年之后大量资本涌入动画行业,此时他们面对的就是一地狼藉的残局:

2011年后因为政策的陡然转变、监管与打压更严格,2D动画工作室死了一片,3D却通过游戏CG这层皮活了下来。

2015年时,全中国能力足够参与动画制作的原画师是两位数,那几年整天鼓吹中国要在2D上超过日本的人,并不知道中国的2D原画师此时比菲律宾还要少

从零培养人才时间太久,若没有十几年以上的努力根本就看不到一点效果。

资本家要赚快钱,等不了那么久,只能大量投资3D——得益于游戏产业的繁荣,对于3DCG的需求量一直都很大

当然,资本家也没有放弃2D动画,为此他们充分发扬了中国特色买办精神:

中国缺原画师,那就找日本、韩国嘛。

从2014年的《王牌御史》开始,大量2D动画突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量远远超过中国动画人才储备的极限水平。

一看片尾的名单,哦....是东亚联军啊。

像人设、作监、原画、上色、摄影普遍是韩国人和日本人,背景是越南人。

《狐妖小红娘》甚至窘迫到找朝鲜人。

而且别看着有些片尾纯漢字名就安心了,里面也有不少台湾人和香港人。

目前中国内地的合格原画师大约在300人左右,勉强超过停滞多年的台湾。

不足韩国的40%,不到日本的15%。

这么点人,今年要制作95部动画,只能大量依靠外国原画师,否则肯定完。

这就是为什么大资本普遍青睐3D——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从业人员众多,还不用负担跨国「交流合作」的诸多成本。

最起码3D水平比中国高的....也不太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确实,现在国产动漫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3D风,好像不搞个3D就不算“先进”一样。但你和我一样,对细腻生动的2D还是情有独钟,觉得它有种3D难以替代的魅力。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会有这种感受,以及2D和3D各自的优劣。首先,咱们得承认,3D技术在中国动.............
  • 回答
    为什么是兔子?《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中国符号选择在《那年那兔那些事》这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动漫中,选择“兔子”作为主角的中国形象,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承载了创作者对于国家身份认同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而巧妙的文化符号运作,让这只小小的兔子,最终成为了无数.............
  • 回答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觸及到文化、制度、創新傳播等多個層面。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 MUN)在國際上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確實形成了許多成熟的模式和傳統。而「聯動」這種在中國 MUN 社群中興起的形式,若要說是在中國不到十年內憑空出現的,其實也需要更細緻地理解。首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前国产动画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确实,不少国产动画都倾向于做成“长篇大制作”,一季完结的短篇动画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得从“钱”和“回报”说起。动画制作是个烧钱的活儿,从剧本、人设、建模、渲染到后期配音,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
  • 回答
    这个话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体现不同车企在混动技术路线上的差异和考量。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日系混动(像丰田、本田)大多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阿特金森循环,而不少国产混动车型则倾向于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日系混动(丰田、本田)的“自然吸气+阿特金森循环”路线:这套组合可以说是日系混动(尤其是丰田的THS.............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但要说“只有日本美国能做出风靡世界的动漫,其他国家都不行”可能有些绝对化了。事实上,日本是毋庸置疑的动漫生产大国,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美国在近年来也通过引进、改编以及 자체 制作,在动漫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涌现出一些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作品。 然而,.............
  • 回答
    大飞机和高速动车,这两个被誉为“国之重器”的现代交通工具,之所以每个部件都力争做到国产,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经济驱动和技术自主的雄心。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现有的需求,更是为了国家长远的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维护国家安全与战略自主这是最核心、最根本.............
  • 回答
    这问题挺实在的,其实也不是说国内皮卡完全卖不动,只是相较于SUV或者轿车,它的市场表现确实不算特别亮眼。要说原因,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门道还挺多,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最绕不开的一个坎,就是政策和法规的限制。虽然近年来国家层面为了推广皮卡,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比如允许皮卡在城市里通行、取消.............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舰艇设计理念、技术能力、战略需求和经济成本等诸多因素。说起来,苏联之所以能成为唯一研制并部署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国家,背后有一套相当独特的逻辑和历史背景。这并非是其他国家“不行”,而是他们的选择不同,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核动力巡洋舰,以及它和常规动力.............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的文化输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内心的困惑。你说在国内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歌曲、动漫,这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背后原因却不是那么简单。俄罗斯的文化输出,当然是有的,而且在历史上,它曾经是相当强大的。我们得先回到过去。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或者说苏联)的文化影响力那是杠.............
  • 回答
    动漫之家之所以现在只能看到国漫,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远非一个简单的“不给看”可以概括。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首先,要明白动漫之家这个平台是怎么起家的。最初,动漫之家就像很多早期的在线视频网站一样,内容来源比较杂,有用户上传的,也有一些可能涉及版权模糊的内容。它的兴盛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动漫产业发达的“只有”日美两国,其实这个说法有些绝对,但从全球影响力、产业规模和创作风格的成熟度来看,日本和美国无疑是目前最突出的两个国家。我们要探究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日本动漫:深耕本土,影响全球的“文化图腾”日本动漫之所以能达到如今的高度,绝非偶然,而是经历了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历史、市场环境、文化背景、政策导向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竞争对手很少”或者“动不动就有同行干涉”可能过于简化,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知上的差异: 一、 日本与美国的动漫产业:更成熟的市场和相对成熟的竞争.............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日本如今的动漫和影视作品很少出现歌颂军国主义的题材,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历史的伤痛与反思:二战后的社会转型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尤其是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和深刻的教训。军国主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让整个社会在战后产生了巨大的反思。 精神上的.............
  • 回答
    如果每个国家都选一种动物来代表其国家形象,这绝对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话题。每种动物都承载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民性格乃至国策都可能产生奇妙的共鸣。让我们尝试为一些国家挑选出最贴切的动物代表,并深入探讨其中的理由:亚洲篇: 中国:龙(Lóng) 理由: .............
  • 回答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定格在50.35亿人民币,远超最初预估的45亿。这个成绩对于国产动漫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功,带来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市场层面: 验证了国产动漫的商业潜力,打破了“只能做给小孩子看”的刻板印象: .............
  • 回答
    日本动漫和国产电视剧在赚钱模式和市场运作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直接比较“谁更赚钱”可能过于片面。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两国在不同的领域和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各自的商业成功,而日本动漫在整体的全球影响力、IP生命力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广度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盈利能力。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日本动漫不如国.............
  • 回答
    提起B站没有争取到《大理寺日志》第二季的国创动漫,这事儿在很多B站老粉心里,算是个不小的遗憾。要知道,《大理寺日志》第一季可是当年实打实地圈了一大波粉丝,口碑和制作水准都摆在那里,可以说是国创动漫里的一股清流。结果呢?第二季的版权却没能留在B站,这事儿得多方面来看待,也确实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理解你的情况,初中毕业后想去日本读高中,而且不是因为动漫,这很正常,很多学生都有留学深造的想法。国内升学有压力,选择日本作为学习目的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我来详细跟你说一下去日本读高中的具体条件和流程,尽量说得具体些,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你要明白,去日本读高中,和在国内读高中在程序上是有区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