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清朝各省的附郭县目前情况如何?

回答
清朝的附郭县,是当时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附郭县就是围绕着省会或重要府城而设立的县,其县城往往与府城所在地重合或紧密相连。这些县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历经百年风雨,清朝的附郭县在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又呈现出怎样一番新面貌呢?要详细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点捋。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概念:清朝的附郭县并非都是“省会附郭县”。它还可以是“府治附郭县”。也就是说,不是每个省份都有一个“省会附郭县”的概念,更多的是“府”下设的附郭县。当时,虽然有巡抚、总督等高级官员驻扎的省会,但省会本身往往也是一个府的府城,府城所在地自然就有其附郭县。所以,更普遍的情况是,一些重要的府,其府城所在地被划为附郭县。

附郭县的地位与作用(清朝时期)

在清朝,附郭县之所以重要,有几个关键原因:

政治中心: 府城是府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而府尹(知府)是府的最高长官。附郭县的县令常常与知府同城而居,甚至在管理上与知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协调。省会(或重要的府城)的附郭县,更是该地区政治的神经中枢。
经济命脉: 府城通常是区域性的经济和商业中心。附郭县作为直接环绕或包含府城的区域,自然汇聚了大量的商业活动、手工业作坊以及人口。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高于周边地区。
军事要地: 府城往往是军事驻防的重点。附郭县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承担着拱卫府城的责任,是军事调动的集结点和补给线的重要一环。
文化交融: 人口的聚集和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附郭县往往是当地文化活动、教育机构的集中地,对区域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清朝附郭县的现状:演变与延续

到了今天,中国大陆的行政区划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朝时期的附郭县,其“附郭”的地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了下来,但其行政层级和具体名称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1. 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区域:
概念的演变: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谈论“中心城区”和“郊区/近郊”。原先的附郭县,其核心区域往往成为了现代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或主城区。而原先附郭县的边缘地带,可能被划入了市辖区,或者发展成为了周边的县或市。
名称的保留与变化: 很多省会城市,其“附郭”区域的原县名,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并成为市辖区的一部分。例如,北京(明清两朝是京城,但也有其行政区划的对应,例如顺天府尹管辖区域),其周边如 通州(曾是顺天府的附郭县之一,现在是北京的副中心),房山 等。南京(曾是江宁府的府治,江宁县是其附郭县),如今的江宁区就是原江宁县的主体。成都(曾是成都府的府治,成都县是其附郭县),现在的成都市中心区域就是原成都县的范围,后来并入了市辖区。西安(曾是西安府的府治,长安县、咸宁县是其附郭县),现在的西安市就包含了原长安县的大部分区域,长安区、雁塔区等都是由原长安县演变而来。
“撤县设区”的普遍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先的附郭县,其县城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急剧增加,与府城(现省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许多附郭县被“撤县设区”,直接成为省会城市的一部分,例如原先作为附郭县的 杭州(杭州府的附郭县),其大部分地区现在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原杭州县也演变成为市辖区的一部分。再如 广州(广州府的附郭县),原广州县的广大区域如今已深度融入广州市,成为了多个市辖区。

2. 重要府城(非省会)及其周边区域:
府的解体与县的整合: 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府一级行政单位被取消。原府治所在的县,其行政地位自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原府治所在地成为了地级市的市区,而原附郭县的整体或大部分也被纳入了新成立的地级市的管辖范围,并往往演变为市辖区。
例如: 清朝的苏州府,其附郭县是吴县。如今的苏州,吴县已经改设为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等。徐州府,其附郭县是彭城县(徐州府府治设在彭城县),现在徐州市的核心区域就是原彭城县的所在地。

3. 一些特殊情况与遗留影响:
县治外迁或重划: 并非所有的附郭县都能够完整地保留其“附郭”的地理范围。有时,为了区域发展或行政便利,原县治可能外迁,或者原县的广大区域被拆分划入不同的行政单位。
现代行政区划的复杂性: 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在多个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结果。清朝的附郭县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节点。当代的市辖区、县、县级市,它们之间的界限和管辖范围,是历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综合结果。

总结来说,清朝的附郭县在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其“附郭”的地理概念和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延续,但其行政层级和具体名称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演变。

大部分原附郭县的中心区域,已经融入了现代的省会城市或重要城市的市辖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原附郭县被“撤县设区”,直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少部分原附郭县,如果其所在区域的城市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或者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也可能仍然保留着县的建制,但其“附郭”的性质已经淡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存在。
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原附郭县的区域也可能被分割,划入不同的行政区划单元,例如相邻的城市或地区。

所以,如果你现在去某个省会城市或者主要城市,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曾经是“附郭县”的地方,现在可能叫做“XX区”,它的面积可能比古代的附郭县要小一些,也可能大一些,但其作为城市核心区域或紧邻核心区域的属性,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回响。了解这些,就像是在翻看一张活的历史地图,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和行政区划背后的历史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开写一下吧。

按:明清基本上都废除了州的附郭,所以附郭县基本都是府的,个别存在附郭为州、城的例子,以及个别有附郭的州,单独列出。

一、直隶

直隶六州十二府,附郭十二处:

1、顺天府大兴县:拆分出朝阳等区,仅剩南边一隅,即今北京市大兴区。

宛平县:拆分出门头沟、石景山、海淀、丰台等区。现已不存。

2、保定府清苑县:拆分出竞秀、莲池区,仅剩南边一隅,即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

3、正定府正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4、大名府大名县: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5、顺德府邢台县:拆分出桥西区、桥东区,仅剩一隅,即今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6、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

7、天津府天津县:拆分出河北、南开、和平等区。现已不存。

8、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

9、宣化府宣化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二、盛京

1、奉天府承德县:拆分出和平、铁西、大东等区。现已不存。

2、锦州府锦县:拆分出太和、古塔等区。现已不存。

三、江苏

1、江宁府江宁县:拆分出秦淮、建邺等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上元县:拆分出栖霞、玄武等区,现已不存。

2、镇江府丹徒县:拆分出京口、润州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3、常州府武进县:拆分出天宁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阳湖县:拆分出新北诸区,现已不存。

4、苏州府吴县:拆分出虎丘诸区,现已不存。

长洲县:拆分出相城诸区,现已不存。

元和县:拆分出吴中诸区,现已不存。

5、松江府华亭县:改为上海松江区。现已不存。

娄县:现已不存。

6、扬州府江都县:拆分出广陵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甘泉县:拆分出邗江诸区,现已不存。

7、淮安府山阳县:改为淮安市淮安区。现已不存。

8、徐州府铜山县:拆分出鼓楼、云龙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9、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

四、安徽

1、安庆府怀宁县:拆分出迎江、大观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

2、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3、宁国府宣城县:今安徽省宣城市。

4、池州府贵池县: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5、太平府当涂县: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6、凤阳府凤阳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7、颍州府阜阳县:今安徽省阜阳市。

五、山西

1、太原府阳曲县:拆分出小店、迎泽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2、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

3、蒲州府永济县: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4、泽州府凤台县:现已不存。

5、潞安府长治县:今山西省长治市。

6、汾州府汾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

7、大同府大同县:拆分出平城、云冈诸区,现已不存。

8、朔平府右玉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9、宁武府宁武县:今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

六、山东

你知道。

七、河南

1、开封府祥符县:拆分出鼓楼、龙亭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2、卫辉府汲县: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

3、彰德府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

4、归德府商丘县:拆分出梁园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5、河南府洛阳县:拆分出老城、西工诸区,现已不存。

6、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7、陈州府淮宁县: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8、汝宁府汝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9、南阳府南阳县:拆分出卧龙、宛城诸区,现已不存。

八、陕西

1、西安府长安县:拆分出碑林诸区,仅剩一隅,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咸宁县:拆分出灞桥诸区,现已不存。

2、凤翔府凤翔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3、汉中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4、兴安府安康县:今陕西省安康市。

5、同州府大荔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6、延安府肤施县:现已不存。

7、榆林府榆林县:现已不存。

九、甘肃

1、兰州府皋兰县:拆分出城关诸区,仅剩一隅,即今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

2、西宁府西宁县:现已不存。

3、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省武威市。

4、甘州府张掖县:今甘肃省张掖市

5、宁夏府宁朔县:现已不存。

宁夏县:现已不存。

6、庆阳府安化县:现已不存。

7、平凉府平凉县:现已不存。

8、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

十、浙江

1、杭州府钱塘县:现已不存。

仁和县:现已不存。

2、绍兴府山阴县:现已不存。

建德县:现已不存。

3、嘉兴府嘉兴县:现已不存。

秀水县:现已不存。

4、湖州府乌程县:现已不存。

归安县:现已不存。

5、严州府建德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6、宁波府鄞县:现已不存。

7、金华府金华县:今浙江省金华市。

8、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

9、衢州府西安县:现已不存。

10、处州府丽水县:今浙江省丽水市。

11、温州府永嘉县: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十一、江西

1、南昌府南昌县:拆分出青云谱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新建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2、南康府星子县:现已不存。

3、九江府德化县:现已不存。

4、饶州府鄱阳县: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5、广信府上饶县:今江西省上饶市。

6、瑞州府高安县:今江西省南昌市高安市。

7、临江府清江县:现已不存。

8、袁州府宜春县:今江西省宜春市。

9、抚州府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10、建昌府南城县: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11、吉安府庐陵县:现已不存。

12、赣州府赣县:拆分出章贡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

13、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

十二、湖北

1、武昌府江夏县:拆分出洪山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2、汉阳府汉阳县:拆分出硚口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3、黄州府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

4、德安府安陆县: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5、安陆府钟祥县: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

6、荆州府江陵县:拆分出沙市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湖北省荆州区江陵县。

7、襄阳府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

8、宜昌府东湖县:现已不存。

9、郧阳府郧县:现已不存。

10、施南府恩施县: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十三、湖南

1、长沙府长沙县:拆分出芙蓉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善化县:现已不存。

2、岳州府巴陵县:现已不存。

3、常德府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

4、永顺府永顺县: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

5、辰州府沅陵县:今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6、沅州府芷江县:今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7、宝庆府邵阳县:今湖南省邵阳市。

8、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

清泉县:现已不存。

9、永州府零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十四、四川

1、成都府华阳县:现已不存。

成都县:现已不存。

2、嘉定府乐山县:今四川省乐山市。

3、雅州府雅安县:今四川省雅安市。

4、潼川府三台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5、龙安府平武县:今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6、叙州府宜宾县:今四川省宜宾市。

7、宁远府西昌县: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8、重庆府巴县:现已不存。

9、夔州府奉节县:今重庆市奉节县。

10、绥定府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

11、顺庆府南充县:今四川省南充市。

12、保宁府阆中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十五、福建

1、福州府闽县:现已不存。

侯官县:现已不存。

2、建宁府建安县:现已不存。

瓯宁县:现已不存。

3、福宁府霞浦县: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4、邵武府邵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

5、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

6、汀州府长汀县:今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7、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

8、泉州府晋江县:拆分出丰泽诸区,仅剩一隅,即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9、漳州府龙溪县:现已不存。

十六、广东

1、广州府南海县:拆分出佛山市禅城、广州市白云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番禺县:拆分出天河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2、肇庆府高要县:拆分出端州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3、惠州府归善县:归善县虽是惠州府附郭,但县城于府城并不同城,而是隔西江相望。现已不存。

4、潮州府海阳县:现已不存。

5、韶州府曲江县:拆分出武江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6、高州府茂名县:今广东省茂名市。

7、廉州府合浦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

8、雷州府海康县:现已不存。

9、琼州府琼山县:拆分出美兰诸区,仅剩一隅,即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十七、广西

1、桂林府临桂县:拆分出秀峰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2、柳州府马平县:现已不存。

3、庆远府宜山县:现已不存。

4、平乐府平乐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

5、浔州府桂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6、梧州府苍梧县:拆分出长洲诸区,仅剩一隅,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

7、南宁府宣化县:现已不存。

8、太平府崇善县:现已不存。

9、镇安府天保县:现已不存。

10、泗城府凌云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

十八、云南

1、云南府昆明县:今云南省昆明市。

2、徵江府河阳县:现已不存。

3、曲靖府南宁县:现已不存。

4、昭通府恩安县:现已不存。

5、东川府会泽县: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6、广南府宝宁县:现已不存。

7、开化府文山县: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安平厅:现已不存。

8、临安府建水县: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9、普洱府宁洱县:拆分出思茅诸区,仅剩一隅,即今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0、顺宁府顺宁县:现已不存。

11、永昌府保山县:今云南省保山市。

12、大理府太和县:现已不存。

13、丽江府丽江县:今云南省丽江市。

14、楚雄府楚雄县: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十九、贵州

1、贵阳府贵筑县:现已不存。

2、都匀府都匀县: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3、安顺府普定县:拆分出西秀诸区,仅剩一隅,即今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

4、遵义府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

5、思南府安化县:现已不存。

6、铜仁府铜仁县:今贵州省铜仁市。

7、镇远府镇远县: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8、黎平府开泰县:现已不存。

二十、新疆

1、迪化府迪化县:现已不存。

2、伊犁府绥定县:现已不存。

3、温宿府温宿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

二十一、黑龙江

1、忽兰府巴彦州:现已不存。

二十二、台湾

1、台北府淡水县:今台湾当局台北市。

2、台湾府台湾县:今台湾当局台中市。

3、台南府安平县:今台湾当局台南市。

附:没有附郭县的府:

1、直隶承德府

2、直隶朝阳府

3、广西思恩府

4、贵州思州府

5、贵州石阡府

6、贵州兴义府

7、新疆焉耆府

8、新疆疏勒府

9、新疆莎车府

10、黑龙江龙江府

11、黑龙江绥化府

12、黑龙江海伦府

13、黑龙江嫩江府

14、黑龙江黑河府

15、黑龙江胪滨府

16、吉林省吉林府

17、吉林省长春府

18、吉林省新城府

19、吉林省双城府

20、吉林省宾州府

21、吉林省五常府

22、吉林省延吉府

23、吉林省宁安府

24、吉林省依兰府

25、吉林省临江府

26、吉林省密山府

27、奉天新民府

28、奉天兴京府

29、奉天长白府

30、奉天海龙府

31、奉天昌图府

32、奉天洮南府


打这么多字差点累死。

user avatar

说说湖南省吧。湖南建国之后拆分过不少大县,变化主要来自于这次拆分。

长沙府:长沙县、善化县

1912年善化县并入长沙县;1933年城区分设长沙市,1951年析河西地设望城县(1959年撤销,1977年复设)。长沙善化二县原本是南北分治,分出望城县时却是东西分治,今天的区划界线中已经没有什么善化县的痕迹可寻了。

现况:长沙县存续,老县城成为地级长沙市驻地,其余郊区以湘江为界重新划为长沙、望城二县,分治星沙、高塘岭;善化县并入长沙县,已无存。

岳州府:巴陵县

1913年废府存县时改为岳阳县;1960年城区分设岳阳市,1962年撤,1975年复设。1981年,撤岳阳县并入岳阳市,1983年岳阳地改市时复以郊区设之。

总结:改名为岳阳县,老县城成为地级岳阳市驻地,县城迁至荣家湾。

衡州府:衡阳县、清泉县

1912年清泉县并入衡阳县;1943年城区分设衡阳市,1952年析县境东南部置衡南县,辖区大致和原清泉县重合。衡南县政府2004年才搬离衡阳市区,它应该是湖南省保留到最后的一个附郭县了。

总结:衡阳县存续,老县城成为地级衡阳市驻地,县城迁至西渡;清泉县无存,但并入衡阳县后分设的衡南县可以看作清泉县的延续。

宝庆府:邵阳县

1947年析西部置隆回县;1950年城区分设邵阳市;1952年邵阳县再次分拆,北部与新化县南部划出新邵县,东部析出邵东县,仅余南部一隅。老邵阳县很大,一县拆出了一市四县,而今天的邵阳县反倒和老邵阳县关系最小,连县城都是从武冈划入的。

总结:存续,老县城成为地级邵阳市驻地,东、西、北三境分出邵东、隆回、新邵三县,县城迁至塘渡口。

常德府:武陵县

1913年废府存县时改为常德县;1950年城区分设常德市;1988年常德地改市时县级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常德县改为鼎城区。

总结:存续,改为武陵区,同时分出鼎城区;地级常德市仍驻之。

永州府:零陵县

1969年析南部置双牌县;1984年北部以冷水滩镇为中心分设冷水滩市,南部改设永州市;1995年零陵地改市时改为冷水滩、芝山二区,市治迁移到冷水滩;芝山区之后复名零陵区。

总结:存续,包括老县城在内的中心部分改为零陵区,南部分出双牌县,北部分出冷水滩区,地级永州市驻在原县境内的冷水滩。

沅州府:芷江县

1942年划出一部设立怀化县,1975年黔阳专区迁入怀化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

总结:存续,1913年废府后变为普通县城,地级怀化市驻在原县境内的榆树湾。

辰州府:沅陵县

存续,1913年废府后变为普通县城,今属怀化市。沅陵县是湖南省一堆大县中少数没被拆分的。

永顺府:永顺县

存续,1913年废府后变为普通县城,今属湘西州。


顺便把其他几个州厅也说一说,虽然它们没有附郭县:

郴州直隶州:1913年州治改郴县;1958年县城分设郴州市,1994年郴州地改市时郴县和郴州市重划为北湖区和苏仙区。

桂阳直隶州:1913年州治改桂阳县。

澧州直隶州:1913年州治改澧县。1949年以境内津市镇为中心分设津市市,后几度撤设,1979年复设。

靖州直隶州:1913年州治改靖县,1987年改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南洲直隶厅:1913年改南县。

乾州直隶厅:1913年改乾城县,1953年改为吉首县,今为湘西州驻地吉首市。

永绥直隶厅:1913年改永绥县,1952年改为花垣县。

凤凰直隶厅:1913年改凤凰县。

晃州直隶厅:1913年改晃县,1956年改为新晃侗族自治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