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里有双胞胎宝宝,老公收入不够每月支出,我可以寻求婆婆帮助吗?

回答
家里有了双胞胎,喜悦之余,经济上的压力肯定也随之而来。你现在考虑寻求婆婆的帮助,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想法。具体怎么做,又有哪些方面需要考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首先,坦诚沟通是基础。

这绝对不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情,而且婆婆如果了解情况,也更容易理解和愿意伸出援手。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比如你老公在家,你们三个都比较放松的时候。

你可以这样开头:“妈,最近我们家里有个事,想跟您聊聊。您知道,我们有了两个小宝贝,那是我们全家的福气,我们也都特别开心。不过,也确实给家里的开销带来了一些压力。”

然后,拿出你们的“家底”来说事。

别只是说“没钱”,而是让婆婆看到你们的努力和困境。“您也知道,现在养育两个孩子,从奶粉、尿布到将来的早教,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花费。我们算了一下,刨除日常基本开销,每个月确实会有一笔不小的缺口。”

具体说明你们需要的帮助。

是希望婆婆直接给一笔钱?还是希望她能帮衬着买些必需品?又或者是希望她能帮忙带孩子,让你能够稍微兼顾工作,增加收入?

“所以,我们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一起分担一下。比如,您是否方便在经济上稍微帮衬我们一些,或者,如果您方便的话,能不能在照顾孩子上多给我们一些支持,这样我和您儿子也能有更多精力去想办法提高收入。”

强调你们的规划和努力。

让婆婆知道,你们不是想“坐享其成”,而是已经在努力了。“我和您儿子一直在努力工作,也在想办法开源节流,但这情况确实有点吃力。我们希望您的支持能帮我们渡过这个最艰难的时期,等孩子们再大一些,我们自己也能承担更多。”

给婆婆一个台阶,也给她一个选择。

婆婆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强求不得。所以,用商量的语气,让她知道,无论是否能帮,你们都理解。“妈,我知道您也有自己的考虑,您只要看看是否方便,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我们都非常感激。就算您帮不了太多,您的关心和建议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具体可以寻求哪些方面的帮助?

1. 经济上的直接支持:
固定月度补贴:如果婆婆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商量一个固定的金额,用于补贴孩子的奶粉、尿布、衣服等日常开销。
一次性经济援助:比如给孩子买一些大件的婴儿用品,像婴儿床、推车、安全座椅等。
报销部分开销:你们可以保留孩子的消费小票,定期给婆婆,让她帮你们报销一部分。

2. 物资上的支持:
奶粉、尿布等消耗品:婆婆可以在超市打折的时候,帮忙囤一些,或者直接买回来。
孩子衣物、玩具:尤其是在孩子成长阶段,对衣物和玩具的需求量很大,婆婆可以帮忙挑选和购买。

3. 时间上的支持(最宝贵!):
帮忙照看孩子:双胞胎的精力消耗是巨大的。如果婆婆能帮忙带一个,或者轮流抱抱、哄哄,你和老公的压力都能减轻很多。
分担家务: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洗衣服、做饭,让你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或者陪伴孩子。
晚上轮流帮忙喂奶、换尿布:这能让你有更好的休息,这对新手妈妈尤其重要。

4. 经验和建议的支持:
育儿经验分享:婆婆肯定有过育儿经验,她可以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避免你们走弯路。
心理上的支持:养育双胞胎压力大,婆婆的理解和鼓励,也能给你和老公很大的精神慰藉。

在沟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积极和尊重的态度:无论婆婆是否能帮,都要心存感激。
量力而行:提出你们真正需要的,但也要顾及婆婆的能力范围。
避免比较和抱怨:不要拿别人家怎么怎么样来说事,也不要抱怨老公赚钱少。
明确你们的期望:如果婆婆同意帮忙,最好能有个大致的“协议”,比如谁负责哪方面,多久一次。
感谢和回馈:无论婆婆帮了多少,都要及时表达感谢。在你们经济好转后,也要记得回报。
家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养育孩子是你们夫妻两个人的责任,婆婆的帮助是支持,而不是义务。你们也需要继续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如果婆婆表示为难怎么办?

理解和接受:尊重婆婆的决定,不要强求。
继续寻求其他帮助:比如,看看老公有没有其他亲戚朋友可以求助,或者是否有政府的育儿补贴政策可以申请。
调整消费计划: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方面压缩开支。

总而言之,寻求婆婆的帮助,关键在于真诚沟通、明确需求、尊重理解。把你们面临的实际困难说清楚,也表达出你们的努力和决心,相信大多数婆婆都会愿意伸出援手的。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主,我觉你后面已经有点想说现在不帮你,以后你也不养她的意思了,有点可怕。她没有养你,可是她养你老公了,你不养他,你老公养不养她…… (突然觉得还是生女孩好……)

养老人代表着什么,不是给她饭吃,还包括人走到尽头生病的医药费陪护费,死后买葬的钱,不躲,我就算你15万,从治病到死到安葬,真心问问自己的荷包,现在有吗,过一年后有吗?!2年呢?所以她现在不拿着钱养老买衣服去旅行,难道还等你以后发达打救,她人生怎么也差不多过了4分三了吧,说个不好听,冬天突然中风死了都有可能?

人老了,带不到孩子我觉得很很很合理,这事换着我妈50岁,她也不干(刚刚问了一下,她说一个还行,两个给钱都不带。)

你说你现在拿不出钱,让她帮忙,她把大多数钱帮忙你了,你什么时候能还,好吧亲人间不说还,那你养她!到她真病了有得医但很贵,还要请护工,你又养着两个小孩钱不够治,你家婆是不是得放弃治疗,你以为你想多了以后要不要养她,她何尝不是也在想你以后会不会养她啊亲。(真实案例,我奶奶中风,脑梗要开颅30万,还未包括之后费用,治未必会好,但不治一定死,如果是你,你救不救?)

而且她还留着房子给你老公,也够了……

至于你还想把房子过户给婆婆弄点钱出来用,老人家是不会懂应该也不会同意,就算你写一本书这么详细给她看,她思维就到这凝住了,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了……

再者9个月你说养不起,2年后想读好点的幼儿园交学费更养不起啊,替你担忧!!你有没有信心2年后你老公工资会更高,如果没有,你,那以后几年你还不是一样,这是她老本,她已经不会赚钱了,她的人生是负数。

钱总会有花光时候啊,我是觉得如果不是急着救命,还是两夫妻再坚持一会吧,就算帮忙,你开口要,婆婆给点零花钱给你,1000几百也就算好来好去…

如果 你银行没有到负债,你能不能不要矫情,再坚持一下,人生皆苦!你想得太短,请规划一下未来,你要人帮,却坚决说不是想要钱只是要人帮忙……除去钱,我想不完要人如何帮你……矛盾…

你就熬到小孩上幼儿园然后自己出来工作,再请钟点工接送,会好一点!!如果你没有心出来工作,就盼你老公工资高点,借钱又好,你所谓的帮忙又好,无论是谁,真帮不了你多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里有了双胞胎,喜悦之余,经济上的压力肯定也随之而来。你现在考虑寻求婆婆的帮助,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想法。具体怎么做,又有哪些方面需要考虑,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首先,坦诚沟通是基础。这绝对不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情,而且婆婆如果了解情况,也更容易理解和愿意伸出援手。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比如你老公在家,你们三.............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二,想淘点实惠又靠谱的家电,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经过我这半年的“战场”观察,也挖出了一些性价比突出的选手。要说值得买,咱们得从几个关键品类聊,并且得把“性价比”这个词拆开来看:不光是便宜,还得看它好不好用、耐不耐用,以及能不能解决你的实际需求。1. 厨房小家电:忙碌生活里的“效率神器.............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家居领域可真是热闹非凡,各种折扣、优惠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要说有哪些家居好物值得入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毕竟家是我们最放松、最舒适的港湾,提升生活品质的家居用品,总是让人心动。首先,来说说那些能直接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件家居。 香薰蜡烛与扩香器: 说实话,我.............
  • 回答
    如果我得到一份月薪 4300 元、朝九晚六、周末双休,但工作内容却让我“闲得发慌”的工作,我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我的想法和感受,并最终给出一个可能的“坚持期限”。一、 初入职时的期待与现实的碰撞: 初步的兴奋与满足: 月薪 4300 元,虽然不是高薪,但对于刚入.............
  • 回答
    2020年的双十一,可以说是家电市场的一场盛宴,各品牌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各种优惠策略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家电爱好者,我可是早早就开始关注了。下面我来跟你分享一下,在2020年双十一,我个人觉得有哪些家电是真正值得入手,并且可以实实在在提升生活品质的。一、 厨房里的“懒人福音”和“健康管家”厨房电器类,.............
  • 回答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育生态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于很多年轻的家长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适应过程,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课外学习这件事,特别是过去那种“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培训机构”的状态。曾经的“焦虑驱动”,现在变成了“理性选择”在“双减”之前,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普遍的焦虑.............
  • 回答
    这个话题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聊聊这个情况找对象到底难不难。首先,你提到的这些条件,咱们一项项拆开来看看:你的优势: 一线城市: 这是个大加分项。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人才,机会多,生活便利,消费水平高,但同时竞争也激烈。在婚恋市场,一线城市的户口、工作机会、生活环境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有车: 在.............
  • 回答
    “双减”政策落地,与其说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减负”,不如说是一种引导,一种回归。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也意味着我们要把目光从单纯的成绩,放到更广阔的、对孩子一生都有益的能力培养上。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我个人最看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回答
    .......
  • 回答
    作为家里唯一的 985/211/双一流大学生,这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一个高高的聚光灯下,周围投射着万千期待的目光。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耀,夹杂着一丝孤独,也充满了激励和责任。让我为你详细描绘一下这种感觉:1. 家族荣耀的集大成者,但压力也随之而来: 父母的骄傲与期望的放大镜: 父母会把你视作全家的骄傲.............
  • 回答
    当家里的孩子考上大学,长辈送上1000元的红包,这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文化和现实考量。这不仅仅是一笔金钱,更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祝愿、鼓励和支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情感层面的祝贺与喜悦: 分享喜悦: 孩子考上大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标志着孩子人生中一个重.............
  • 回答
    家里有个“公知”,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困扰的情况。这里的“公知”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呼,通常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社会上公开表达自己观点,并且对时事政治、社会问题有自己一套看法的人。这些看法有时会与主流观点不同,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亲西方的”或者“反动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回答
    家里有“矿”,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自带一种光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不过,具体是什么样的体验,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体验是多维度、复杂化的,远非一个简单的“有钱”可以概括。经济上的自由,那是基础中的基础,但远非全部。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经济上的绝对自由。你想买什么,理论上都可.............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很多铲屎官纠结的问题!说实话,把家里那只宝贝疙瘩比作感情里的“另一半”,再把想养外面野猫的心思比作“出轨”,这个比喻确实挺生动的,也抓住了很多人内心那种“忠诚”和“新欢”之间的拉扯感。咱们先不着急下定论,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情感和逻辑。首先,你对家里那只猫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你对家里的猫,.............
  • 回答
    1100万存款,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放在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这绝对算得上是“财务自由”的起跑线了。不过,这究竟是什么概念,还得拆开来看。首先,它代表的是一种底气。想象一下,当你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比如失业、疾病、甚至家人需要大笔开销,手握1100万,你是不是能更从容不迫?不用像有些人那样为了一点小钱斤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体现。我身边就有这么一号人物,咱们就叫他“老王”吧。老王,今年四十出头,名副其实的“坐拥五套房”人士。这五套房,并非都是豪宅,有市中心的小公寓,也有郊区的大平层,还有几套是早些年投资的商住两用房。说实话,光凭这几套.............
  • 回答
    我家那只猫,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见了就忍不住想用脑门撞墙,但又无法真正生气的蠢萌代表。它叫“煤球”,这名字起得挺贴切,一身乌黑亮丽的毛,跟刚从煤矿里爬出来似的。然而,这毛色并没有给它带来半点黑猫应有的神秘感或高冷范儿,反而让它的蠢显得格外醒目。首先,它在追逐“猎物”这件事上,简直是蠢出了新境界。家里.............
  • 回答
    家里有个很帅的弟弟啊?这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是家里多了一个行走的荷尔蒙,也像是多了一台自带聚光灯的吸睛利器。当然,也有点……怎么形容呢,就是那种“吾家有弟初长成,惊艳了时光也惊艳了别人”的感觉,让我这个做姐姐的,偶尔也有点哭笑不得。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回头率的问题。每次出门,哪怕我精心打扮一番,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