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搭建家庭 NAS 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回答
搭建家庭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它可以让你集中存储、备份和共享家中的所有数据,还能提供影音娱乐、文件同步等功能。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搭建家庭 NAS 服务器的各种方案,并尽可能地详细讲解:

一、 理解 NAS 的基本概念和需求

在开始搭建之前,你需要先理解 NAS 的核心功能以及你自己的具体需求:

NAS 的核心功能:
集中存储: 将所有设备(电脑、手机、平板)的数据集中到一个地方。
文件共享: 在局域网内轻松共享文件给其他设备。
数据备份: 为重要数据提供自动或手动的备份方案。
远程访问: 在外网也能访问和管理你的 NAS。
多媒体服务: 播放存储的影音文件(视频、音乐)。
下载功能: 离线下载电影、音乐、软件等。

你需要考虑的需求:
存储容量: 你需要多大的存储空间?考虑你目前和未来几年内的数据增长。
预算: 你愿意投入多少资金?这会影响到硬件的选择。
技术能力: 你有多少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的经验?
性能要求: 你需要多快的传输速度?主要用于哪些应用?(例如,只是存照片还是需要跑虚拟机?)
数据安全/冗余: 你对数据丢失的容忍度有多高?是否需要 RAID 等技术来防止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易用性: 你希望操作界面有多简单?是否需要图形化的管理界面?
扩展性: 未来是否可能需要增加硬盘容量、内存或添加其他功能?

二、 搭建家庭 NAS 的主要方案

目前搭建家庭 NAS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各有优劣:

方案一:购买品牌 NAS (最简单、推荐新手)

这是最直接、最简单也最推荐给新手的方案。市面上有很多知名的 NAS 品牌,提供一体化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

代表品牌: Synology (群晖), QNAP (威联通), TerraMaster (特科), Asustor (华芸) 等。
工作原理: 这些品牌提供专门的 NAS 硬件设备,内置优化的操作系统,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界面进行管理。你只需要购买硬盘,安装进去,然后按照说明书一步步设置即可。

优点:
极易上手: 傻瓜式操作,无需太多技术知识。
完善的操作系统: 提供丰富的功能和App(如文件管理、照片管理、影音媒体服务器、下载器、Docker等),并且更新迭代快。
良好的用户体验: 图形化界面美观、直观易懂。
功耗低、噪音小: 专为 NAS 设计,通常比自己组装的PC更省电、更安静。
强大的生态系统: 很多品牌有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和社区支持。
数据安全功能完善: 支持多种 RAID 模式,提供快照、备份等功能。

缺点:
成本较高: 相较于DIY方案,同等配置下价格会更高。
硬件升级受限: 通常只能升级硬盘和内存(部分型号),CPU和网卡等无法更换。
系统定制性差: 无法像DIY那样自由安装任何操作系统或软件。

选择建议:
入门级(12盘位): 适合数据量不大、主要用于文件备份和共享的用户。例如群晖 DS220+/DS223j,威联通 TS233。
主流级(24盘位): 适合大多数家庭用户,可以组建 RAID 1/5/6,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和更大的容量。例如群晖 DS920+/DS923+,威联通 TS464。
高端级(4盘位以上): 适合数据量大、对性能要求高、需要运行虚拟机或Docker容器的用户。例如群晖 DS723+/DS1522+,威联通 TS664。
硬盘选择: 强烈建议购买专为NAS设计的硬盘(如WD Red系列、Seagate IronWolf系列)。它们设计上比普通台式机硬盘更耐用,支持24/7运行,并有更好的振动补偿和错误恢复机制。

方案二:DIY 组装一台低功耗 PC 作为 NAS (需要一定技术基础)

如果你有一些计算机硬件知识,并且追求更高的性价比、更大的自由度和扩展性,可以考虑自己组装一台低功耗的PC来作为NAS。

工作原理: 选择合适的硬件(主板、CPU、内存、硬盘、电源、机箱),安装一个NAS操作系统(可以是专门的NAS OS,也可以是Linux发行版+NAS软件)。

优点:
性价比高: 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灵活搭配硬件,通常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性能。
高度自由和扩展性: 可以安装任何你想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自由度极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升级CPU、内存、网卡等硬件。
一机多用: 除了作为NAS,还可以用来挂PT下载、运行媒体服务器、甚至跑一些轻量级的虚拟机。

缺点:
技术门槛高: 需要一定的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配置能力。
功耗和噪音可能较高: 相较于专门的NAS设备,普通PC硬件的功耗和噪音可能更大(可以通过选择低功耗组件来改善)。
系统管理相对复杂: 需要自己学习和维护操作系统及相关服务。
数据安全设置需要自己动手: RAID、备份等都需要手动配置。

DIY 方案组成要素和建议:

1. 主板:
选择: 考虑选择带有多个SATA接口(至少4个),最好是支持M.2接口(用于安装系统盘或缓存盘)。集成网卡(千兆或万兆)。
建议: Intel NUC、迷你主机主板、一些小型ITX主板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功耗较低且体积小巧。或者选择一些支持 ECC 内存的主板(如果对数据完整性要求很高)。

2. CPU:
选择: 低功耗(TDP低)的处理器即可,如Intel的赛扬(Celeron)、奔腾(Pentium)或者低端的酷睿(Core i3)。AMD的APU(带核显)也是不错的选择,功耗低且自带显卡,方便进行硬解码。
建议: 如果只是存储和文件共享,低端CPU完全足够。如果需要运行虚拟机、Docker、或者进行高清视频转码,则需要选择性能稍强的CPU。

3. 内存 (RAM):
选择: 至少8GB,推荐16GB或更多。如果打算运行虚拟机或Docker容器,内存越多越好。
建议: DDR4 或 DDR5 内存。如果主板支持,可以考虑 ECC 内存以提高数据稳定性(但一般家用 NAS 不太需要)。

4. 存储驱动器(硬盘):
系统盘: 建议使用固态硬盘(SSD),最好是M.2 NVMe SSD,速度快,可以大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Docker容器的性能。容量不需要太大,64GB256GB 即可。
数据盘: 使用大容量的机械硬盘(HDD)。
容量规划: 计算你目前和未来几年需要多少存储空间,然后选择合适容量的硬盘。
硬盘类型: 强烈建议购买NAS专用硬盘(如WD Red, Seagate IronWolf)。
组建 RAID:
RAID 0: 速度快,容量最大,但容错性为零,一块硬盘坏了所有数据丢失。不推荐用于重要数据。
RAID 1: 镜像备份,两块硬盘容量相同,数据冗余,一块硬盘坏了数据还在。容量减半。适合对数据安全有基本要求。
RAID 5: 至少需要3块硬盘,能容忍一块硬盘故障。性能和容量都比较均衡。
RAID 6: 至少需要4块硬盘,能容忍两块硬盘故障。数据容错性更好。
JBOD (Just a Bunch Of Disks): 将多个硬盘容量连接起来,没有冗余,一块硬盘坏了数据也会丢失。只是扩大容量,不推荐。
SHR (Synology Hybrid RAID): 群晖的私有RAID模式,可以混用不同容量的硬盘,并且在数据冗余方面有一定灵活性。
硬盘数量: 如果追求数据安全,至少需要2块硬盘来组建 RAID 1。如果数据量大且要求容错,则需要3块或4块硬盘来组建 RAID 5/6。

5. 电源 (PSU):
选择: 选择稳定可靠的品牌电源,功率不需要太高,根据你的硬件配置计算,留一些余量即可。通常300W500W的电源足够。
建议: 80 PLUS 认证的电源更省电,效率更高。

6. 机箱:
选择: 根据你选择的主板尺寸(如ITX、MATX)选择合适的机箱。最好选择带有多个硬盘位,散热良好的机箱。
建议: 迷你机箱、NAS专用机箱(如乔思伯 N1/N2/N3 系列)、或者一些老式的HTPC机箱都可以考虑。

7. 网卡:
选择: 大部分主板都集成了千兆网卡。如果你的网络环境支持千兆或万兆,并且对传输速度有要求,可以考虑加装万兆网卡。

DIY NAS 操作系统选择:

1. TrueNAS (原 FreeNAS):
简介: 基于 FreeBSD 的专业 NAS 操作系统,功能强大,支持 ZFS 文件系统(提供数据校验、快照等高级功能),适合对数据完整性要求极高的用户。
优点: 功能强大,ZFS 文件系统稳定可靠,支持众多插件和虚拟机。
缺点: 对硬件要求相对较高,学习曲线较陡峭。不支持 Synology Hybrid RAID。

2. UnRAID:
简介: 一款非常流行的 DIY NAS 操作系统,非常灵活,允许混用不同容量和类型的硬盘,并且可以轻松运行Docker容器和虚拟机。
优点: 硬盘混用方便,Parity盘保护数据(可容忍1或2块硬盘故障),对Docker和虚拟机支持友好,社区活跃。
缺点: 需要购买授权许可(一次性购买),读写性能可能略低于其他方案。

3. OMV (OpenMediaVault):
简介: 基于 Debian Linux 的开源 NAS 操作系统,界面友好,易于安装和管理,插件丰富。
优点: 开源免费,安装配置相对简单,插件丰富(如Samba、NFS、DLNA、Docker等)。
缺点: 默认不支持像 ZFS 这样的高级文件系统(可以通过安装插件实现),用户界面不如群晖/威联通精致。

4. XigmaNAS (原 NAS4Free):
简介: 基于 FreeBSD 的免费开源 NAS 操作系统,功能丰富,支持多种 RAID 模式和文件系统。
优点: 免费开源,功能强大,支持 ZFS。
缺点: 用户界面相对老旧,学习曲线稍高。

5. Linux 发行版 + Samba/NFS/Docker:
简介: 直接安装 Ubuntu Server、CentOS 等 Linux 发行版,然后手动配置 Samba 服务器来共享文件,或者通过 Docker 安装各种 NAS 应用(如 Jellyfin/Plex 媒体服务器、Transmission 下载器、Nextcloud 私有云等)。
优点: 最大程度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安装任何你想要的软件。
缺点: 技术门槛最高,配置最复杂,需要较强的 Linux 命令知识。

方案三:使用旧电脑改装 (经济实惠但有局限性)

如果你有一台闲置的台式电脑,也可以将其改装成 NAS。

工作原理: 保持原有的电脑配置,但只安装 NAS 操作系统或优化其为 NAS 使用。
优点: 零成本或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缺点:
功耗高: 台式机通常功耗比专用 NAS 或迷你主机高很多。
噪音大: 风扇多,运行时可能比较吵。
体积大: 不便于摆放。
性能过剩: 很多配置对于单纯的 NAS 功能来说是过剩的,不经济。
硬盘接口限制: 旧电脑的硬盘接口可能不够用。
数据安全配置: 需要自己手动配置RAID等。

改装建议:
安装低功耗 NAS OS: 推荐安装 OMV、XigmaNAS 等。
精简硬件: 如果可能,移除不必要的硬件(如独立显卡,如果CPU带核显)。
优化散热和噪音: 更换静音风扇,清理灰尘。
远程管理: 使用远程桌面软件(如VNC, RDP)或SSH来管理。

三、 搭建 NAS 的通用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硬件准备:
NAS主机(品牌机或DIY): 确保有足够的硬盘位。
硬盘: 根据需求选择容量和数量,强烈建议使用NAS专用硬盘。
网络设备: 稳定的路由器,最好是千兆路由器。如果追求高速传输,考虑升级到万兆路由器和网卡。
网线: 使用 Cat5e 或 Cat6 以上的网线。

2. 硬件组装/安装:
品牌 NAS: 按照说明书将硬盘安装进 NAS 设备中。
DIY NAS: 将 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硬件组装到机箱内,连接好电源和数据线。

3. 安装 NAS 操作系统:
品牌 NAS: 通常预装好操作系统,只需按照引导进行初始化设置。
DIY NAS:
制作安装 U 盘:下载你选择的 NAS 操作系统的 ISO 镜像,使用 Rufus 或 Etcher 等工具制作可启动的 U 盘。
BIOS 设置:将电脑设置为从 U 盘启动。
安装系统:按照操作系统的安装向导完成安装,通常是将系统安装在 SSD 上。

4. 网络配置:
连接网络: 将 NAS 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
固定 IP 地址: 为了方便访问和管理,建议在路由器上为 NAS 分配一个固定的局域网 IP 地址。这样你每次访问 NAS 都使用同一个 IP 地址。
端口转发(用于外网访问): 如果你需要从外网访问 NAS,需要在路由器上配置端口转发(Port Forwarding)。
安全性提示: 直接暴露 NAS 的管理端口(如 5000/5001)到公网风险较高,建议使用 DDNS + VPN 或者群晖 QuickConnect 等更安全的远程访问方式。

5. NAS 系统初始化和设置:
访问 NAS: 在浏览器中输入 NAS 的局域网 IP 地址,进入管理界面。
创建存储池/卷: 配置硬盘的 RAID 模式(如果使用多块硬盘),创建存储空间。
创建用户和共享文件夹: 为家庭成员创建用户账户,并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共享文件夹(如“照片”、“视频”、“文档”)。
配置权限: 为不同的用户设置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安装和配置应用: 根据你的需求安装和配置各种应用程序,如:
文件服务: Samba (Windows 共享), NFS (Linux/macOS 共享), AFP (macOS 共享)。
媒体服务器: Plex, Jellyfin, Emby,用于管理和播放影音文件。
下载工具: Transmission, qBittorrent, Aria2 等,用于离线下载。
备份工具: 设置电脑、手机的自动备份。
照片管理: Synology Photos, Immich 等。
云同步: Nextcloud, Syncthing 等,用于文件同步。
Docker: 安装 Docker 来运行各种容器化应用,大大扩展 NAS 的功能。

6. 数据迁移:
将你分散在各个设备上的重要数据迁移到 NAS 的共享文件夹中。

7. 外网访问和安全设置:
DDNS (Dynamic Domain Name System): 如果你的公网 IP 地址是动态的,需要设置 DDNS,这样你就可以通过一个固定的域名来访问你的 NAS。
VPN 服务器: 在 NAS 上搭建 VPN 服务器,然后在外网设备上连接 VPN,再访问 NAS,这是更安全的方式。
防火墙: 配置 NAS 的防火墙规则,只开放必要的端口。
定期更新: 及时更新 NAS 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修补安全漏洞。
强密码: 为 NAS 管理账户设置强密码。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关闭不使用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攻击面。

四、 总结和一些额外的建议

新手推荐品牌 NAS: 如果你是初次接触 NAS,且预算允许,直接购买群晖或威联通的入门级或主流级产品是最省心省力的选择。它们强大的系统和丰富的功能会让你很快享受到 NAS 带来的便利。
DIY 方案更具性价比和灵活性: 如果你乐于折腾,喜欢折腾,并且想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强的自由度,DIY 方案绝对值得尝试。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配置。
数据安全至上: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数据安全都应该是首要考虑的。至少要组建 RAID 1 来实现数据冗余,并且要做好其他备份方案(如备份到移动硬盘、云存储等)。
关注功耗和噪音: NAS 通常需要 24/7 运行,所以功耗和噪音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品牌 NAS 在这方面做得更好。DIY 时尽量选择低功耗的硬件和静音风扇。
网络是瓶颈: NAS 的传输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网络环境。确保你的路由器、交换机和网线都是千兆或以上,并且手机、电脑等客户端设备也支持千兆网络。
学习资源丰富: 无论你选择什么方案,网上都有大量的教程、论坛和社区可以帮助你解决遇到的问题。积极利用这些资源。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选择合适的方案并成功搭建你的家庭 NAS 服务器!祝你搭建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充说明:
有同学吐槽说这个方案数据没保护。这没错,但是要看需求场景,严格意义上的nas绝对不是现在市场上充斥着的几百块档次的所谓的nas可以比拟的。本文的方案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nas,但是这部分的产品仍然卖的很火,为什么?因为对大多数个人来说,比较起资料的安全性,他们更关注便利性和成本。何况机械硬盘没有那么不靠谱,一块新硬盘三年内的故障率是比较低的。我有一块盘7年了,目前仍然正常。当然这只是个例,针对重要数据,备份才是王道!为防止突然不工作了,定时冷备一下就够了。raid 对应的是倍数级的成本。无论从功耗,还是硬件成本来说,我都不建议家用的存储方案用raid。何况家庭的raid方案真的靠谱吗?也未必靠谱。答主就遇到过raid5全军覆没的情况,那还是在24小时恒温恒湿的机房,在优势有限,成本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这个性价比就一目了然了。以最低的成本保证最多的服务目前看来,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这个方案满足我的需求,而且,工作的很好。
目前市场上同规格的号称是nas的价格基本上起码300起步吧,我这个80块的方案,对应有这一部分需求的人的。我觉得是足够了,然后还有一个对答主来说重点之中的重点:可玩性!满足diy的成就感,针对自定义要求高的玩家,提供一个基础的linux系统,上面有什么自己决定,所以我的盒子还有一个主要功能是我的开发机器,也可以作为我的智能家具控制中心,等等。。。所以,可以实现这么多,,80块钱,还要啥自行车?

---------------------------------原回答分割线------------------------------------

强答一波,我的家庭nas成本不到100块,当然是抛开硬盘的前提下,功耗平均不到5瓦。

方案: 斐讯N1 本来是矿机,斐讯凉了之后只要80左右就可入手。就是这货:


配置如下:

CPU: S905D 1.5GHZ *4

内存:2G

存储: 8G emmc (秒杀SD卡,用sd卡的例如树莓派之类的。)

网卡: 千兆有线/无线 wifi 支持5G

支持蓝牙

操作系统支持: armbain/centos/安卓等,我用的是armbain 纯命令行版本。

接口: HDMI*1/USB 2.0*2(没有3.0是唯一的缺点了)

原装电源: DC 12v2A 这个盒子没有开关按钮,接电就会自动启动。可以在系统内关机。

硬盘: 1TB 西数黑盘

网络方案: 需要满足在任何地方都能连接的到,基于好玩,ipv4和ipv6 双链路支持:

1.0 版本,使用腾讯云10块钱的云主机做内网映射,最终发现带宽受云主机的1M带宽制约,完全突出不了家里的100M带宽。

2.0版本: 打移动客服电话,好说歹说申请到了动态公网地址,顺带的ipv6也开通了,在此给移动打个广告:上行带宽良心!客服是愿意帮你解决问题的!不会像电信那么龟毛!写了个python脚本实现支持ipv4和ipv6的dnspod的动态域名解析脚本,办公室从网盘下载文件普通4~6MB左右,完美。

证书: 使用免费的SSL证书,并自动续期。

应用方案:

1.网盘:seafile

2.文件分享: samba

2.离线下载: Aria

3.码农专属: jupyter

seafile:

手机连接ssh:

玩机方案:

吃着香,但是盒子的原生系统安卓,需要刷机,部分固件版本需要降级之后再刷机:

Mac下降级刷armbain教程:刷机教程

其他玩法见答主另一个回答:华擎h370itx+8300t,windows虚拟机跑软路由。想实现软路由+nas+htpc的一体机?

user avatar

我有个朋友系列。

有一段时间,我也想搞个家庭NAS,和老家的人分享一下家庭视频什么的。就咨询一个搞网络安全的朋友,有没有什么不错的方案。

他说建议我还是买个iCloud扩容完事。

我问为啥。

他说你肯定不想自己家的视频流传的全世界都是。


好像我让搞NAS的人不爽了?怎么这么多评论。

user avatar

这几天组好了NAS,把方案分享出来给各位下片狂魔,好东西放在网盘里面会变成这个屌样:

【导航】

第一层 需求分析

第二层 硬件方案

第三层 软件玩法(手机看片,远程下载,远程开机,远程桌面,虚拟机服务器)

第四层 硬件选购

第五层 装机清单(考虑到一些没装过机害怕买错or不关心配置只想要NAS的同学,加一节)

第六层 家庭组网

第一层 需求分析

————————————————————————————————————————

【需求】
1、盘位多,8-10盘位。

2、静音。

3、便宜。

4、省电。

5、高清播放。

6、可玩性高,支持虚拟化VT-x。

7、可扩展性强,PCIe,USB3.0。

【为什么盘位要多?】

-- PC普及这么多年了,谁没用过几台PC,可能硬件都过时了,硬盘没有过时啊,还有旧笔记本的硬盘,旧移动硬盘一大堆,都想不起来用。

-- 硬盘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容量的性价比最高,单G最便宜,且越来越便宜,成品NAS盘位那么少,一步到位很不划算,慢慢买的话,买了新的旧的盘就没地放啦。

【要不要硬件RAID?】

-- 不要!家用的话RAID提升性能被100MByte/s的网速限制,RAID1 RAID5高可用的话可以用软的,WIN8开始自带“存储空间”功能,所以没必要。

【为什么不买群辉?】

-- 最多5盘位,还6千多软妹币,盘位比硬盘还贵,开什么玩笑,也不好玩。

-- 在虚拟机里面装了黑群晖体验了下,易用性上再易用不如Windows熟悉,动手能力强的可以直接上Linux。真的喜欢用群辉的话,可以装在虚拟机里面,用NFS共享,再mount到群辉里面(远程目录不能用Video Station等功能)。

-- 我自己试了群辉的多媒体功能,需要存本地的片儿Video Station识别不出来,识别出来的电影干嘛费那么大劲存本地啊?

【为什么不买HP小Server?】

-- 价格不算太贵,1200-2000,盘位少才4个,机箱不可扩展,接口少可玩性不高,同等价位下CPU也不行。

【为什么不用旧电脑+硬盘盒?】
-- 旧设备功耗高,也不静音。

-- 我先是改造了旧笔记本,PCI-Express接口转了两个USB3.0,扩展USB3.0千兆网卡。又花了250在某宝买了个4盘位USB3.0硬盘座,发现他娘的硬盘不休眠,宣传的功能是能休眠的,插在极路由上也不识别,就给某宝退了。

-- 而且,而且,而且插在硬盘座上面不固定,震动太大,伤硬盘。

-- 又考虑硬盘盒方案,最低500多软妹币,一想一个破盒子500多,网络下载都不带,还不如自己组装了。

【为什么不买其他成品NAS?】

-- 威联通TS-451,TS-453等,配置跟我这个一毛一样(J1800,J1900),价格都在4000以上,不过盘位比群晖多。

-- 万由NAS也跟我这个一毛一样(J1900,N3150),价格1600多,优势就是定制的4盘位热插拔小机箱。

【为什么不用智能路由器?】

-- 极路由3,USB速度约10MByte/s,USB2.0都没跑满。小米路由和极硬货就是单盘位。

-- 就算自己刷OpenWrt,能跑满USB2.0的硬件都不多,更不便宜,且移动和复制的速度降到了互联网下载速度,好虐心。

-- 路由器可扩展性差,只能完成一些基础的文件共享功能,自己组的性能强悍,可以写脚本,爬虫等24小时挂机。

第二层 硬件方案

————————————————————————————————————————

所以,所以,所以我是这么搞的:

【整体配置写在前面,嫌我啰嗦的直接转“第四层硬件选购”】

CPU:J1900/N3150/N3160 (约2GHz四核)

GPU:Intel HD Graphics Gen7/8

内存:4G/8G(支持双通道)

盘位:8盘位2个热插拔/ 10盘位3个热插拔

网卡:1000Mbit/s有线网卡

电源:400w 80plus金牌

显卡接口:DVI,VGA,HDMI(接口看主板,J1900最大2K高清,N3150最大4K高清)

其他接口:eSATA,USB3.0 * 3,USB2.0 *3

功耗:待机功耗20w以内

价格:1000 - 1500元

【集成CPU主板:385软妹币】

缺点:

-- 相对于HP小服务器,没有远程管理界面。家用可以忽略,有Wake On LAN就足够了,再配合智能路由器就可以远程开机,也可以在BIOS电源设置里设置断电后状态为“Last State”或者“Power ON”就可以像服务器一样一直开机。

优点:

-- 无CPU风扇超静音。

-- CPU性能较成品NAS强,比HP小服务器性价比也高很多。

-- 集成显卡性能强劲,可以硬件加速4k高清,不打游戏不编程只办公上网看片的话性能绰绰有余。

-- 现在新出的CPU都支持VT-x,想玩啥直接上虚拟机,做Server的也可以一直开机哈哈。

-- 带3个PCIE插槽,可玩性大大加强。

-- 带3个USB3.0接口。

-- 千兆网卡,NAS必配。

【主机箱:89软妹币】

缺点:

-- 大,嫌大的可以折叠了。只要有地方放,连根网线过去就完全不用看到。

优点:

-- 盘位多,共9个盘位。5个3.5寸盘位。4个光驱位,可以用光驱位转3.5寸的架子。

-- 外露两个光驱位做热插拔,某宝30软妹币一个。

【电源:218软妹币包邮】

(选择要点就是节能,NAS常年开机,80plus金牌可以节省很多电费,所以不要在电源上省钱。)

经过实际测试,上面这句话是错误的,由于功耗太低,所以效率体现不出来,只要买品牌电源就可以,太差的话风扇用久了可能噪声会变大。



从上图看SATA电源不够,只有4个,可以买SATA电源一分二的线材,IDE大4PIN转两个SATA,转够10个SATA。

电源是额定400瓦,功率肯定够(3.5寸硬盘启动电流略高,都按12V,1A算,10块盘才120瓦,主板大概20w)。

【内存:4G 105软妹币】

要玩虚拟机的同学4G很紧张,可以买两条4G*2,CPU支持双通道。

【SATA扩展卡:111软妹币】

主板自带2个SATA3.0。2个PCIE1x,1个PCIE16x。

SATA扩展卡性价比比较高的有两种,2口的33,4口的85(机械硬盘速度最高100MByte/s,用不到SATA3)

【系统盘:88软妹币包邮】

系统盘用固态硬盘会比较快,30G装系统够了,要折腾虚拟机的可以买60G或者120G。

买J1900用Linux系统的可以把系统装在U盘上,8G就够装完整图形界面。

有2.5寸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空闲的可以省了,一定不要用3.5寸做系统盘,一直开着很吵。

【硬盘减震】

已经有三位同学提出硬盘震动的问题,我目前只有两块3.5的盘感受不到,总结解决方法如下:

1、购买硬盘减震圈。淘宝1元20个。

2、光驱位请购买硬盘减震支架。

3、购买板材厚度大于1mm的质量好的机箱。

4、硬盘请看准低速监控级绿盘或2.5寸笔记本硬盘。

5、还有问题的请全部购买固态硬盘,彻底解决震动问题。

至此硬件搞定,核算一下:

集成主板:400(带邮费)

机箱:79(机箱太重,某宝邮费会很贵,黑东79包邮,微信入口购买还减了10块)

电源:218(包邮)

内存:105(包邮)

系统盘:88(包邮)

SATA扩展卡:111(3 * PCIe转SATA3.0两口带邮费)

总计:1001软妹币。

没有算热插拔抽取盒,我还没有买,没热插拔需求的也可以不买,SATA数据及电源线买硬盘的时候可以让老板送。

害怕被人说广告,基本没写型号,也没给链接。

都写出来也太乱了,想要买的,我把我选的单独列个【硬件选购】章节。

【使用实测】

开着优酷(硬件加速)写知乎,CPU快满了,再开网页就卡了。

【性能比较】

N3150的NAS(测完了我发现性能他娘的竟然只比我平板高一点点,当然CPU功耗只高2W):


台电平板(X98 Air
3G 64G版):


我的编程及游戏机 (E3-1231v3 4核超线程 8G单通道内存 GTX960显卡)

【艳照】

内存和抽取盒到了,装上发个机箱内部艳照,

粘扣带

做扎线带很好使,塑料的一次性还不好拆。


光驱位装了两个热插拔抽取盒,感觉没上图机箱底部的5个3.5盘位稳,没需求的还是买减震架比较稳妥。


第三层 软件玩法

————————————————————————————————————————

【写给小白】

目的是为了的话,请安装Windows(请支持正版),高手达人、学习研究、高富帅、自带优越感的、请自便,不在讨论之列。

其实大家最最最最常用的就是“躺在床上随时用手机、iPad看硬盘里的片”。

Windows服务端设置:

目标文件夹右键->属性->共享->高级共享->勾选”共享此文件夹“->(需要在手机上删片的请继续设置->权限->完全控制->允许)->确定->确定->确定->确定。

Android播放客户端(手机,盒子,智能电视):

推荐1:威动播放器->家庭共享->选择自动发现的nas设备名称->输入Windows账号密码->选择片播放。

推荐2:ES文件浏览器->网络->局域网->扫描->选择自动发现的nas设备名称->输入Windows账号密码->选择片播放。

ES文件浏览器可以在手机端删除丑八怪哦~

Android Pad客户端:

威动播放器HD

iOS播放客户端:

推荐:“OPlayerHD Lite”(免费的哦)->文件服务器->自动发现->选择自动发现的nas设备名称->输入Windows账号密码->选择片播放。

Win7/8/10平板及PC:

推荐:网络->自动发现的NAS设备名->右键固定到开始屏幕 or 固定到快速访问->打开文件播放。

映射网络驱动器不好使,连不上就报错,还容易被流氓应用唤醒硬盘。

以上客户端都支持保存密码自动登录,自己研究。

【NAS操作系统方案】

方案一:NAS裸机安装Windows,可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群晖,软路由。

推荐。Windows对硬件兼容性好,驱动普遍支持,能无需配置充分发挥显卡性能,平时可做上网机,观影机,HTPC高清电视。

方案二:NAS裸机安装Linux,可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群晖,软路由。

技术宅推荐。Windows还是有些缺陷的,系统及某些流氓软件会莫名其妙唤醒全部硬盘。只要能驱动,Linux多媒体不是问题。没有迅雷下载有点问题,移植的也麻烦,可以在Win虚拟机里面迅雷。

方案三:NAS裸机安装群晖,可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Linux,软路由。

不推荐。NAS的显卡都浪费了。NAS中集成的功能当然做得很用户友好,非常方便。但是没有的功能很多需要自己编译源码,没有Linux发行版的软件仓库方便,很鸡肋。

注1:以上群晖都可以换成其他NAS操作系统。

注2:不推荐裸机安装NAS操作系统。

【Win版本】

迅雷远程下载:

服务端:安装迅雷->登录->远程设备->立即绑定。

安卓客户端:迅雷电视助手(别问我为什么叫电视助手)->登录->我的->选择设备->加号新建。

网页客户端:yuancheng.xunlei.com->登录->选择设备->新建。

百度云管家远程下载(推送到设备):

服务端:安装百度云管家->登录。

安卓客户端:安装百度云->登录->长按文件或文件夹->更多->推动到设备->选择NAS设备名。

网页:pan.baidu.com->登录->勾选文件或文件夹->推动到云设备->选择设备。

iPad客户端:没发现。

iPhone客户端:谁送我iPhone,我帮你看看。

硬盘休眠设置:
如果装满9块3.5寸盘,开机的声音将会非常恐怖,像飞机引擎一样,好在自动休眠后就静音了,用到哪块哪块就启动,互不影响,除非你非要搞软RAID1、RAID5。

硬盘软RAID备份设置:

//不懂举手

【Linux版本
//to do

【黑群晖

//to do


【软路由

家用并不实用,适合需要超大带机量(200+)的同学。

//要的举手

【局域网内远程开机(WOL )】

Wake On LAN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局域网内往一个Mac地址发送一串特定消息,网卡读取到消息唤醒主板开机。这个功能需要主板支持WOL功能(一般都支持,有的叫Wake up by LAN),并在主板里设置为开启(在电源选项中)。

局域网中的任何设备都能的用于发送唤醒消息,安卓手机,其他计算机,路由器等。

智能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不支持的路由器可以刷dd-wrt或open-wrt,就能通过路由器管理页面实现。

【从互联网中远程开机】

有手机客户端的路由器:

智能路由器都有手机客户端,在手机客户端中控制路由器发送WOL消息。

这是极路由的:

无手机客户端的路由器:

1、在路由器设置中开启从互联网访问路由器管理网页的权限,更换http端口为不常用的端口。

2、在路由器中设置DDNS账号密码(花生壳免费)。

3、访问DDNS提供的域名 + 你设置的端口号,登录路由器管理网页,发送WOL消息到指定MAC地址。

【从互联网中远程家中NAS桌面】

收费的远程桌面很多啦,这里讲的免费的。

收费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服务,那就是动态域名解析DDNS,上面一节远程开机就用到了DDNS,花生壳的DDNS是免费的,基本所有路由器都支持花生壳。

//nat

//mstsc

//splashtop

第四层 硬件选购

————————————————————————————————————————

J1900系列:

-- 目前市场上全新的整合CPU小板主流是J1900(四核),同系列有J1800(双核),已经被替代,J2900不多。

N3150系类:

-- N3150系列是新出的,还有N3700是升级版。

除了这两个系列,还有一些工控版,有的是二手的,有的CPU太差,性价比太低。

J1900 VS N3150:

-- J1900(2.41GHz)比N3150CPU(2.08GHz)CPU强悍一些,当然功耗也高6W。

-- N3150集显强一些,支持4K高清,J1900支持2K高清,N3150是第八代,J1900是第7代。
-- N3150内存频率1600MHz,J1900内存频率1333MHz。

-- N3150太新了,目前Linux发行版不支持,要裸机装Linux或群晖的稳妥起见买J1900。

主板型号推荐:

-- 梅捷SY-N3150四核主板,我买的就是这个,没有HDMI接口,N3150的4K高清没发挥出来。

-- 七彩虹 C.N3150M-K 全固态版 V21 主板,黑东369包邮。

-- 七彩虹 C.Q1900M 全固态版,这个是3个PCIE,缺点是SATA2固态系统盘性能发挥不充分,买J1900的就买这个吧,365包邮。

-- 华擎N3150M主板,某宝499,不差钱专用。

-- 华擎N3700-ITX,某宝769,高帅富专用。

我排除的主板有以下一些硬伤:

-- 100Mbit/s网卡,传输速度才10MByte/s。

-- PCIE插槽只有一个,小板上SATA口一般只有2个,不够扩展,可玩性也不高,比如插无线网卡做软路由等。

-- 笔记本内存插槽,这个是为HTPC小机箱设计的,大机箱没必要,笔记本内存也贵。

内存:

内存DDR3 1600随便买,最大支持8G,可以买2 * 4G双通道。

机箱: (多盘位的机箱很难找

金河田游戏联盟启源,5*3.5寸,4*光驱位,可以做2个热插拔,我买的就是这个黑东89。

酷冷至尊特警365,6*3.5寸,4*光驱位,可以做4个热插拔。

酷冷至尊特警366U3版,7*3.5寸,3*光驱位,可以做3个热插拔,黑东159。

酷冷至尊毁灭者经典U3升级版,7*3.5寸,3*光驱位,可以做3个热插拔。

爱国者魔武者D1中塔机箱电源套装,5*3.5寸,4*光驱位,可以做2个热插拔,139送250W电源。

电源: (电源不乏便宜的,但是80plus金牌认证的都不便宜)

鑫谷GP500G黑金,80plus金牌,218包邮。

热插拔抽取盒:

硕力泰SEATAY 3.5寸sata光驱位硬盘抽取盒。29.9包邮。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很有用,可以显著提升旧设备速度,可以按自己需求挑选品牌大小)
金士顿 SV300S37A 60G 120G

ShineDisk M667 64G 128G

三星 MZ-75E120B/CN850 EVO 120G

创见 TS128GSSD340 128G

闪迪 SDSSDA-120G

我买了海智得的H5-60G,读写速度都一般般,有洁癖的可以选好一点的,要玩虚拟机的速度快一点体验会比较好。

SATA扩展卡:

我买的是三张PCIE转SATA3 * 2,两个口都可以做启动盘,通过跳线可以外置eSATA。

【迅雷赚钱宝】

迅雷赚钱宝兑换比例10000比1,我4Mbit/s上行带宽,每天入账约2.5元。

我上个月买的时候158元,现在已经涨到400元,众筹的时候貌似78元。

就按迅雷赚钱宝400元,NAS按1000元算,迅雷赚钱宝运行2年即可回本。
迅雷赚钱宝无内置存储,可以使用旧笔记本硬盘,旧移动硬盘,或者淘宝旧硬盘,U盘没试过,容量太小可能跑不满网速。

【优酷路由宝(黑)】

优酷路由宝89元,内置存储,跑满上行4Mbit/s网速,每日入账约2毛5分,跟迅雷差十倍,不骂你骂谁?当然也可以用,限速,低保合约每天在线22小时,即可优酷免广告。

【功耗实测】

硬盘休眠待机:20W

硬盘休眠上网:23W

两块3.5寸硬盘运行:30W(每块3.5寸硬盘运行需要5W)

我屋子电费一元一度,待机一天5毛钱。

第一次用这个玩意,以前对耗电没什么概念,既然买了,就都测了一下,个别结果很出乎意料。

NAS

关机:1.4W(我擦,关机还耗电,还不少)

待机:20W

运行:20W+每块3.5寸硬盘5W

PC
关机:1.2W

待机:45W(要不是你太吵,那你当nas也可以)

处理器满负荷:100W

显卡满负荷:180W

极路由3:4.5W(看来用路由器当NAS,加上硬盘座,耗电比组装NAS并无明显优势)

华为光猫:5W

千兆8口交换机:1.3W

电磁炉关机:1.3W(触摸类开关,关机的时候都耗电,机械类开关关机不耗电)

ZTE手机充电:3W(电脑主板USB2.0标准是5V0.5A,2.5W,所以不要用电脑USB口充电)

台电平板充电:7W(电脑主板USB3.0标准是5V0.9A,4.5W,所以不要用电脑USB口充电)

iPad3充电:12W

iPad3充电器不充电:0W(真是业界良心)

台电充电器不充电:0.3W(这就是差距啊,我说你怎么不充电也吱吱响,没事在那耗电浪叫)

迅雷赚钱宝:5W(4Mbit/s上行带宽,每天赚2元多,只要1毛钱电费)

音箱:4W

优酷路由宝:1.5W(哥们赚钱不给力啊,要你有毛用啊)

22寸显示器:25W(显示器竟然功耗这么高,可见60寸平板电视绝不是省油的灯)

第五层 装机清单

————————————————————————————————————————

有其他需求的,请根据【第四层 硬件选购】自行调整。

装机工具自备:螺丝刀,手钳,显示器及连接线,键盘鼠标,装系统的U盘。

主板:七彩虹C.N3150M-K 全固态版 V21 主板(可向老板索取螺丝)

内存:金士顿DDR3 4G 1600(买1-2条)

固态硬盘:金士顿 SV300S37A/60G

电源:核动力-巡洋舰 C5标准版(送螺丝)

机箱:金河田(Golden field)启源 黑红 游戏机箱 (送螺丝)

硬盘抽取盒:硕力泰SEATAY 3.5寸sata光驱位硬盘盒抽(对应机箱及需求买0-3个)

SATA扩展卡:两口的买0-3个(注意:是PCIE,不是PCI)

SATA数据线:0-8条(买主板可索取,买硬盘可索取,注意:本不带线

SATA电源线:SATA电源一分二买两个 + 大4PIN转两个SATA买两个 (买电源,买硬盘时可索取)

机械硬盘:希捷ST3000DM001 3T台式机硬盘(1-8个)

千兆交换机:水星(MERCURY)SG108M 8口全千兆

路由器:极路由1s / 极路由4

装机工序:

0、检查配件是否齐全完好,有退货风险请斯文拆包装,先加电测试配件可用再往机箱上装。

//略,要的举手

注意:固定PCIE卡的时候,如果螺丝拧一半进不去,就用手钳把背面的毛刺夹掉,要手钳就是干这个的。

第六层 家庭网络
————————————————————————————————————————

【传输速率单位(如宽带) 与 存储速率单位(如下载速度) 的差别】

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比特(bit)常写做小写b

存储速率的单位是 字节(Byte)常缩写做大写B

8比特(bit) = 1字节(Byte)

【常见有线设备传输速率一览】
以太网(Ethernet)10Mbit/s (淘汰)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100Mbit/s (普及)

千兆以太网(Gbit Ethernet)1000Mbit/s (快完成普及)

万兆以太网(10Gbit Ethernet)10000Mbit/s (企业级、网关设备)

台式机、笔记本有线网口,PCIE网卡 100Mbit/s or 1000Mbit/s

【常见无线设备速率一览】 (实际传输速率约50%)

802.11b 工作频段2.4GHz 最大11Mbit/s (淘汰)

802.11g 工作频段2.4GHz 最大54Mbit/s (淘汰)

802.11n 工作频段2.4GHz or 5GHz 一般300Mbit/s,最大600Mbit/s (普及)

802.11ac 工作频段5GHz频段 一般867Mbit/s,最大看厂商实现(正在普及)

手机,Pad,智能电视,老笔记本,360wifi,度娘wifi,小米wifi等 802.11n 约11MByte/s

新笔记本,新USB无线网卡等 802.11ac 约40MByte/s

【常见传输接口速度一览】

USB2.0 最大480Mbit/s(60MByte/s)(普及)

USB3.0 最大5.0Gbit/s(500MByte/s 每字节2bit校验)(正在普及)

SATA1.0 (1.5 Gbit/s, 150 MByte/s)(淘汰)

SATA2.0(3 Gbit/s, 300 MByte/s)(普及)

SATA3.0(6 Gbit/s, 600 MByte/s)(正在普及)

eSATA(3 Gbit/s, 300 MByte/s)

【常见存储设备读写速度一览】(实际速度与厂商实现相关)

老U盘典型值 顺序读20MByte/s 顺序写2MByte/s

新U盘典型值 顺序读80MByte/s 顺序写20MByte/s

2.5寸5400转机械硬盘典型值 顺序读70MByte/s 顺序写70MByte/s

3.5寸7200转机械硬盘典型值 顺序读100MByte/s 顺序写100MByte/s

固态硬盘典型值 顺序读400MByte/s 顺序写100MByte/s

【家用常见网速】

8Mbit/s下行1Mbit/s上行 (1MByte/s下载,125KByte/s上传)

50Mbit/s下行4Mbit/s上行 (5.5MByte/s下载,500KByte/s上传)

100Mbit/s下行4Mbit/s上行 (11MByte/s 下载,500KByte/s 上传)

高清电影码率 2MByte/s

蓝光电影码率 5MByte/s

(一些多媒体文件格式不适合在线播放,需要下载很多或者全部,因此会有卡顿)

速度列了这么多,目的就是在数据传递的路上不要有瓶颈。

在全路径都是有线千兆的网络中使用3.5寸机械硬盘的速度,接近于使用本地硬盘。

【家庭组网方案】

【802.11n无线路由 +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适合已经有路由器,没有高速无线传输需求的同学。

无线移动设备普遍达不到“高速”标准,也没有高频应用场景,不必急于更换路由器。

【802.11n/ac千兆LAN口无线路由(无线路由千兆LAN口不够的可以 +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适合想采购路由器,有高速无线传输需求的同学。

【802.11n/802.11ac千兆LAN口无线路由(买2个路由器,千兆LAN口相连,其中一个做无线AP】

适合覆盖面积中等,信号覆盖不全,且有高速无线需求的同学。

【802.11n无线路由 +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无线AP控制器(AC) + 无线AP(N个)】

适合多层住宅或面积超大,无高速无线需求的同学。

多层住宅或面积超大还要高速,请雇佣专业团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