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敌军俘虏能不能通过回答一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

回答
在战场上被敌军俘虏,试图通过提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是一种极其危险且复杂的策略,其成功率非常低,且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虽然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中,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一旦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为什么说这种策略风险极高且成功率低?

1. 情报的验证机制: 现代军队,尤其是专业的军事或情报机构,都有相对成熟的情报收集和验证体系。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俘虏提供的信息,而是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交叉验证。这包括:
其他俘虏的信息: 如果有其他被俘人员,他们会比较不同俘虏的陈述,寻找矛盾之处。
己方情报: 他们会比对你提供的信息是否与他们已有的己方情报(如侦察、电子情报、特工报告等)相符。
现场勘察和战术分析: 他们会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来评估其是否符合战场实际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你方部队的战术思维和行动模式。
审讯技巧: 审讯官受过专业的训练,懂得如何通过压力、诱导、心理战等方式来判断俘虏的陈述是否属实。他们会观察你的肢体语言、语气、眼神,寻找破绽。
渗透和反情报: 如果对方怀疑你提供假情报,他们可能会派遣人员进行试探或在你提供的“情报”区域进行侦察,以发现你的谎言。

2. “假情报”的难度: 成功提供错误情报需要极高的智商、对己方部队的深入了解以及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
知识储备: 你需要知道足够多的关于己方部队的真实信息(如部队番号、装备、训练内容、指挥官姓名等),才能在编造假情报时显得有说服力,并且能在被追问细节时自圆其说。
一致性: 你提供的所有错误情报必须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这在长时间的审讯中非常困难。
可信度: 你需要编造一些“听起来真实”但实际上是错误的细节,而不是明显的胡编乱造。例如,你不能说己方部队装备了敌人的武器,除非你声称是缴获的或测试品。
反侦察思维: 你需要预判到对方会如何验证你的情报,并提前做好应对。

3. 对方的优先目标: 敌军俘虏你的主要目的可能是获取真实情报,而不是为了和你玩“情报游戏”。如果他们怀疑你的信息不真实,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其他手段(如酷刑、威胁家人等)来获取真实信息,或者直接将你视为战俘处理。

二、 如何尝试利用“错误情报”换取生机(假设的策略和风险)

如果真的处于这种绝境,并且有极高的风险意识,可以考虑以下一些“策略”,但请务必记住,这些策略的成功率极低,且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包括被视为间谍处决或遭受更严酷的待遇。

1. 观察和评估:
了解俘虏你的敌人: 他们的装备水平、战术风格、部队纪律、审讯官的风格等。这能帮助你判断他们对情报的重视程度和验证能力。
评估自己的价值: 你在己方部队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是否掌握着他们急切想要的情报?如果你的情报价值不高,他们可能不太会花费太多精力去验证。

2. 提供“有限的真实”和“部分虚假”:
混淆视听: 提供一些真实但无关紧要或已过期的信息,以建立初步的信任感,让他们觉得你在配合。
微小错误: 在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上加入微小的、不易察觉的错误。例如,部队的次要装备型号稍有偏差,后勤补给线的某个小站名称略有不同等。
夸大和缩小: 适当夸大己方的某些弱点,或者缩小己方的优势,让他们产生误判。例如,夸大某个地区的防御力量不足,或者低估己方精锐部队的作战能力。
战略性失误: 提供一些关于未来行动方向的“假情报”,但要确保这些假情报不会导致己方部队遭受毁灭性打击,而且要让他们觉得是合理的行动规划。例如,提供一个可能被伏击的路线,但要确保伏击失败的几率很高。

3. 利用心理战术:
表现出恐惧和合作意愿: 让审讯官认为你害怕、想活命,愿意合作。
选择性记忆: 表现出“记不清”或者“记混了”一些细节,这可以为你提供解释错误的余地。
疲劳战术: 如果可能,试图利用敌军审讯官的疲劳,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会下降,更容易接受不准确的信息。
“无意”的错误: 伪装成是因为紧张、疲劳或记忆不清而犯了错误,而不是故意提供假情报。

4. 避免提供关键情报:
绝不提供核心机密: 任何可能导致己方部队重大损失、暴露关键军事部署或战略意图的信息,都绝对不能泄露。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模糊化处理: 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信息,或者可能泄露关键信息的信息,尽量模糊化处理,或者声称“不清楚”、“记不清”。

5. 对“错误情报”的逻辑设计:
降低威胁性: 提供的情报应该降低敌军对你的部队的威胁感知,让他们觉得你的部队并不是那么强大或危险。
引导对方行动: 如果你提供的情报能引导敌军走向一个对他们不利的方向(例如,将他们引向一个已知的陷阱或不利地形),这可能对你有利。

三、 极端情况下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情报价值不高的情况: 如果你被俘虏的敌军部队,其情报部门的专业程度不高,或者他们对你的信息并不是特别在意,那么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略带错误的“情报”,或许能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
“误导性情报”的定义: 在某些情况下,提供能够误导敌军对战场态势做出错误判断的信息,可能被视为一种情报战的手段。但前提是,你必须非常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和可能采取的行动。
风险是巨大的: 再次强调,被识破的代价是极高的。你可能被视为间谍、抵抗者,并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处决。

总结来说:

被敌军俘虏后,试图通过提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是一种 高风险、低成功率 的策略。它需要俘虏者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心理素质和对己方部队的深入了解。现代军队的情报验证能力强大,且通常有多种手段来获取真实信息。

最现实和负责任的生存策略是:

尽量保持冷静,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在接受审讯时,尽量回答模糊、不确定的信息,或者声称因伤病、疲劳导致记忆不清。
遵守国际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的规定,仅提供姓名、军衔、出生日期和编号。
专注于生存,等待解放或营救。

如果你真的到了不得不尝试这个策略的地步,那么请务必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失败的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这是一种在绝境中赌博,而不是一个可靠的求生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一个人被敌军俘虏之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并不知道敌方掌握了哪些信息,这意味着在审讯中你以为那些敌人无法验证的信息,其实敌人早就知道了。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假如你是日本潜艇部队的一个士兵,在1942年6月初被美军俘虏。为了活命,你故意编造了一些假情报,比如告诉美国人这次IJN只会派一艘航母出动,想让美国人故意轻敌从而为IJN战胜美国创造条件。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美军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破译了IJN的通讯密码,日军的部署和动向早就一目了然。这时候你撒这个谎,其实一点用没有。

再说,军队的审讯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各种检验你情报真假的办法多了去了。比如他们可以问你在己方阵地东西南北方向展开攻击的各个部队是哪一支,但实际上可能只有东南两个方向有部队进行攻击。你要是为了骗敌人把东南西北四支部队的番号全说了出来,那就完全是撒谎。但如果你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只编了东南两个方向的部队的番号,那么敌人也就知道你是掌握这个情报的。接下来,只要继续严刑拷打,你总会说出真的情报。

所以,作为战俘最好的决策反而是打死都不开口最合适。你不开口,敌方也就无法验证情报的真伪。这样反而能获得更久一点。

user avatar

你要知道,中国军队的军事机密特别严,在前方打仗的军人,不让他知道的事,领导不传达,比如:一个连队 有多少人,就是你的首长叫什么名字、都不让他知道,就怕他被敌人俘虏后泄密。

你问:被敌军俘虏能不能通过回答一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有可能。

user avatar

答案是:

全看人缘。。。错误情报?太低级,我给你讲个高级的。

@孟德尔 说那么精彩,我给大家讲个国内的,不比国外那个差,甚至更精彩,当然不冷门有许多人本来就知道。

1933年3月,在上海养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陈赓同志的腿伤好了。。。不用拄拐了。。。于是陈赓同志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上海花花世界,辣么好玩,我要出去玩耍,于是陈赓同志一不做二不休,就跑出去看电影了!这就是陈赓的腿,神奇的腿,无数次出现在重大历时场合的腿!

看完电影美滋滋,回去的路上美滋滋,被叛徒认出来,让特务给逮住了。。。特务这个激动啊,陈赓啊!大人物啊!了不得啊!升官发财换老婆啦!于是马上给凯申公汇报,凯申公此时正在江西“剿共”前线,听闻此事马上下令马上把陈赓送到南昌来,我要亲自“开导”!

特务一看这架势,黄埔三杰谁没听说过,不敢怠慢,派人送陈赓去南昌。一路上,严禁押送人员与陈赓交谈。

然后陈赓同志,就一路上高呼革命口号,宣传革命,特务知道这大爷自己惹不起,不敢打骂,就由着陈赓一路歇会吼会到了南昌。

到了南昌,你们以为进了监狱了?图样!到了南昌,邓文仪亲自接站,规格非常之高,陈赓被用小汽车一路送到了江西最好的宾馆,南昌大饭店。凯申公早有言在先,陈赓是年轻缺乏政治经验,被共产党诱拐。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1,陈赓是无辜的,年轻头脑简单一不小心被人家骗了去。2,共产党大大的坏,是他们把无辜的陈赓骗进火坑洗脑了。

特务又不傻,这一套操作啥意思谁看不出来,于是一堆特务开始了估计是自己特务生涯开展业务最憋屈的一段时间。

陈赓住进南昌大饭店,特务是没有资格和陈赓同志讲话的,因为一来是有命令,二来是发现陈赓明显不拿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当回事儿,因为陈赓同志的同学,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来看望他了。。。有的人没来,也托人送东西来了。这些同学名字大多如雷贯耳,比如宋希濂,邓文仪,胡宗南。。。而且常凯申说了,过几天亲自来开导。特务不傻,就更加不敢招惹他了,于是陈赓同志开始了他的新一波的骚操作:动辄呵斥责骂看守的特务。。。特务也不容易啊,被骂了不敢还口,打他?别逗了,且不说根本就不敢打他,这情况他明天真投降了,绝对是长官的长官,弄死自己个狗特务还不是分分钟?于是特务就天天挨骂。。。骂特务还不够过瘾,陈赓同志在墙上又写了:坚决打倒卖国头子蒋介石!还不是一条,是很多类似的。这就很尴尬了,因为特务压根就不敢管他,也没心思管他,毕竟天天挨骂心情够郁闷了,这大爷看你擦掉他写的字再打你一顿,你又不敢还手是不是更憋屈?

于是折腾了一段时间,邓文仪亲自劝降,劝了两天,被陈赓怼的说不出话来,走了。。。带走了陈赓的自白书:打倒卖国头子蒋介石!

常凯申终于亲自出马了,对话如下:

一进门,

常凯申:陈赓在哪里?陈赓在哪里?

陈赓,报纸盖脸,不理。

常凯申:你是陈赓,是校长的好学生仔,黄埔的杰出学生。你虽然政治上犯了错误,校长从来对学生都是爱护的,宽大的,我可以原谅你。

陈赓:我不需要你的原谅,你爱咋办咋办吧。

常凯申:嗨,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大家都是黄埔的老同志了。黄埔人都应当团结救国。你跟着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弄成这个样子,我告诉你,黄埔的校长决不杀黄埔人的。嗯,你才从大别山来,那里的情况怎么样?老百姓还过得下去吗?

陈赓:你派兵去那里打仗,杀人放火,他们过不下去,不也得马马虎虎过嘛!

常凯申,略尴尬:你不要老这样想不开。只要你过来,一切好办。愿意带兵,好说,可以随便挑一个师。

陈赓:你不是早就说过不能叫我带兵吗?我也决不做你们的官。共产党员怎么能像你们那样,榨取人民血汗来供自己享受呢?更不会去给帝国主义当走狗。今天落在你的手里,我没有任何幻想。还是那句话,要打就打,要杀就杀吧!

常凯申:嗨,陈赓,你怎么会这样想不通呢?你看,现在国家弄得这样糟,剿匪死伤30多万人。中国应当团结起来,不能再这样牺牲下去了。。。

陈赓:国家弄得这样糟,还不是应当由你负责。是你背叛革命,发动内战嘛!

常凯申当着随从和特务的面给怼成这样,憋了半天:你你,你这个态度……应该悔过!应该悔过!

然后正好于学忠要见常凯申,于是常凯申气呼呼的走了。。。然后陈赓就被送回南京,终于进了监狱(补充,送回南京监狱是黄埔系将领集体活动的结果,江西各种势力复杂,黄埔系鞭长莫及怕出意外,弄回南京就是黄埔的天下,安全的很,此处也看出来陈赓的人缘好),当然继续人来人往,吃穿不愁,满监狱溜达,一个敢管他的都没有,甚至还有黄埔后生慕名前来拜访求见,还不一定能见上。。。人缘好同学多嘛,在监狱里好不快活。在这期间宋庆龄打电话给常凯申,劈头盖脸一顿骂,揪着黄埔三杰“陈赓的腿”这事儿翻来覆去骂老蒋忘恩负义,又把这事儿捅上报纸,常凯申本身就认定陈赓就是被共产党诱拐中毒太深,都是共产党太坏,陈赓是无辜的。加上东征救过自己的命,黄埔系将领乌泱乌泱的来求情,杀肯定是不会杀的,任由陈赓在监狱里潇洒也太有碍权威了,然后估计是监狱也明白什么意思,陈赓自己也聪明,再一次骚操作,大庭广众之下,拿着一份地下党给的监狱地图,就一路看着地图从监狱里走出来了。。。真的是看着地图走出来了。。。不是我编的,再次强调,真的是大白天看着监狱地图走出来了。。。

以上是真实事件,下面是不可考的消息:

陈赓在南昌,非要看中共的地下印刷报纸,特务被骂的实在是受不了了,就跑出去给他找共产党的报纸,各位也知道这玩意儿就是地下印刷品,大街上哪儿就随便给你找到了,于是只好去查抄的印刷品里面给他找了一堆,送给这位大爷过目,然后陈赓一看,日期不是最新的,又是一顿骂。。。陈赓要抽烟,特务给他上好的烟,这没错了吧?又是一通骂,香烟不是美丽牌的。甚至有部分说法,就跟某相声节选似的,你给他吃中餐,他骂你不给他吃西餐虐待他,你给他吃西餐,他骂你为什么不是中餐。。。我想,特务内心也是崩溃的。。。

总之陈赓就这么遛了一圈,一路宣传革命、骂特务、骂邓文仪、骂常凯申,在监狱里和同学喝酒扯淡,光天化日之下就出来了。

审讯?别逗了,谁敢审他?常凯申被气得要死,也只不过说了,你要悔过!你说你审不出来吧,白审,就这人缘他哪天见了同学说你打他,你被穿小鞋。你审出来了?卧槽你审出来了他就是你的长官的长官了,就你这审他的事儿他还不得整死你?

这人缘,也是没谁了。毕竟向忠发这种大佬,最后还是给弄死了,恽代英,直接被杀了,廖承志牛逼吧?进去还是被打了一顿。。。

更骚的操作是,陈赓出来以后没多久又回江西闹革命去了,火车上,碰到了钱大钧(陈赓黄埔的老师,教育副长,去江西“剿匪”的),钱大钧怕他又被特务捉了去(其实已经没有特务那么傻去捉陈赓了)把他喊去自己车厢。。。下了车钱大钧还专门请他吃了顿饭,一再嘱托他“不要闹的太过”,然后,就各奔东西了。

就这人缘,不服不行啊。。。

很多人看了电视剧,认为陈赓是被严刑拷打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陈赓自己说了:在狱中凡四月,当局用尽威吓利诱,我丝毫未为所动,因以黄埔关系,红军势大,当局幻想以我影响红军中之黄埔生,被释放。大家演绎的因为严刑拷打后遗症所以导致后来头疼病,是因为战斗中真的被打中了头,没死,但是有后遗症了。

user avatar

斋藤邦雄所著《陆军漫画物语》中提到他当年所在的部队在扫荡作战中俘获了一位八路军的排长,这位排长说可以带他们去八路军的物资点,于是日军就由这位排长带领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直到后来日军中队长感觉事情不对头,就下令部队撤离,这位八路军排长站在山崖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据作者猜想,这位排长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带着这支日军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作者也在感慨这位年轻的敌人军官的不屈意志。

附上网上《陆军漫画物语》截图

其中还有日军抓到了两个八路军的化装侦查员,把他们关押在警备队的一所房间内,结果这两位夜里用小便浇在墙根,轮流徒手挖掘挖出个大洞溜之大吉了

顺便一提,斋藤邦雄简直就是法西斯军队里的黑洞……自始至终都在挖薅日军羊毛

user avatar

历史上还真的发生过。

Marcus McDilda 中尉,美军陆军的P51飞行员,在1945年8月8日,坠机被俘。

这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二天。

他被蒙住双眼,游街示众,沿路被愤怒的大阪市民殴打。然后押到了审讯室,继续被折磨和殴打。

日本人掏出军刀,放在他的脸上,要他说出原子弹的情报,否则就砍了他的脑袋。

在这四分之一柱香的瞬间,Mcdilda中尉,编了一个他此生最成功的谎言,

根据审讯官员提到的 “原子“弹,和他高中时候学过的化学知识,他对审讯官说,

”哦原子弹啊,你知道,原子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组成的,(没错这就是他对高中化学的掌握),我们把这些正负电子分开,放在一个容器中,中间用铅版隔开。这就成了一个炸弹。投下这枚炸弹的时候,铅板融化,正负电子碰撞,产生巨大的闪电,雷鸣般的声响,整座城市都会被毁掉“。

审讯者大喜过望。继续询问他原子弹的数量和下一个目标,

他回答,超过100枚,东京和京都。

面对如此重要的情报,显然不可怠慢。

情报被转达给了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亲口对其他内阁成员说,拷打中招供的飞行员说,美国还有超过一百枚原子弹。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投降的决定。

这个叫做McDilda的飞行员,被转送到东京,一名物理学家继续询问他,发现他在扯淡。但发现真相的时候,日本已经投降,战败者善待俘虏,以求日后获得更好的结局。

他最终被陆战队从Omori 大森?监狱解救。

而8日当天坠机被俘的其他50名美军飞行员/机组成员,全部被处决。

user avatar

你看看军事情报机关是怎么运作的就明白了。

这是美国陆军1961年的军事情报工作教学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0361129592238080

片中是抓到两名俘虏,两人分开审讯,看他们提供的情况是否一致。

即使只有一名俘虏也不怕,之前已经有一名平民来报告敌军情报,同时无人机也拍了敌军阵地的照片,必要时还可以派武装侦察兵抵近侦察,密码破译人员也可能已经破译了敌军的通信密码,更不用说还可能有人力情报手段——由潜伏在敌军内部的间谍提供的情报: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0362654003613696

而且军事情报机关之前已经整理了关于敌军的情报资料,把你说的和之前掌握的一对就知道是真是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0361406584188928

而且美军宪兵也抓获了一名敌军派来执行破坏任务的爆破专家,这又是另一个情报来源,又不是说抓获你之后就没有别的俘虏会被抓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0361447255420928

战争期间,整个军事情报机关都是在全方位、多触角的运作的,审讯战俘只是情报来源之一: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0361486073659392

战俘提供的情报只要拿来和其他诸多来源的情报一对比就大概知道真假了,军事情报机关不可能只有战俘这一个情报来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