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足球越来越差,是因为高等教育普及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方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高等教育普及和足球水平下降之间有关联,但实际上,这种关联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位的解读。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清一些概念,再一步步分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足球现在的水平,尤其是和亚洲顶尖乃至世界范围来比,确实是比较差的。这一点几乎是所有关注中国足球的人的共识,不用再过多赘述。

那么,高等教育普及,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这意味着,原本可能通过踢球谋生、或者在基层足球体系中发展的人,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去读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呢?

一种常见的想法是:“以前大家都比较穷,没啥别的选择,踢球可能是个出路。现在教育普及了,大家都有书读了,就不愿意去吃踢球那份苦了。”

这种说法,从个体选择的角度看,似乎有点道理。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学习成绩也还可以,那么他的父母和自己,很可能更倾向于让他去读大学,而不是去走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足球道路。毕竟,足球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很短,而且成功率极低。相比之下,拿到一个大学文凭,虽然不保证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至少开辟了更多的职业可能性。

但是,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下:

1. 中国足球差的根源在哪里?
青训体系的缺失与僵化: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的青训,长期以来存在重体能、轻技术,重短期成绩、轻长期发展的问题。教练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真正懂足球、懂科学训练的教练。足球人口基数虽然大,但真正接受科学、系统、专业训练的孩子有多少?
功利主义盛行: 从足协到俱乐部,再到基层教练,很多时候都过于追求眼前的成绩。为了赢球,可能会忽视对年轻球员的培养,甚至出现一些不正之风。
足球文化不浓厚: 足球在很多人的心中,仍然只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参与踢球的人,更多的是为了健康、为了娱乐,而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基层足球场地和资源不足: 好的足球场地、专业的训练设施,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孩子来说,仍然是稀缺资源。
足球管理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的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效率不高,改革阻力大。

2. 高等教育普及真的挤占了足球人才吗?
足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真正有天赋、有热情、愿意走专业道路的孩子,他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青训体系。如果青训体系是完善的,能够科学地发掘和培养人才,那么即使高等教育普及了,真正热爱足球、有天赋的孩子,依然会被吸引到这条路上来,并且在踢球的同时,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的足球强国,高等教育同样普及。 比如欧洲的许多国家,大学教育非常普及,但他们的足球水平却很高。这说明,高等教育普及本身,并不会必然导致足球水平下降。相反,高素质的足球人才,如果能结合良好的教育,可能会产生更优秀的职业球员、教练、管理者,甚至是足球产业的从业者。
高等教育普及,其实也为足球事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可以培养出懂足球经济学的管理者,懂足球心理学的运动员辅导员,懂足球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懂足球传播学的媒体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足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踢球的吃不了学习的苦”? 如果我们有一个完善的“学训结合”的体系,比如国家队的训练营、俱乐部自己的学校,或者与高校合作的足球学院,让有天赋的球员在接受专业足球训练的同时,也能完成学业,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那么突出。现在的问题是,要么是球员文化课被完全放弃,要么就是踢球的水平实在达不到专业标准,即使有时间学习,也无法与专门的学生竞争。

所以,高等教育普及和中国足球水平下降之间,更像是一种“无关”或者“间接”的影响,而不是“直接”的原因。

间接影响可能体现在: 当社会整体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水平提高后,人们的期望值也会提高。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自然希望孩子能有更稳定、更有保障的未来,而足球职业这条路,风险太高了。这会使得一部分原本可能走上足球道路的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的引导下,选择了教育。但这并不是说“高等教育普及剥夺了足球人才”,而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体选择的正常变化。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足球体系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接这种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当社会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时,足球这项运动,如果不能提供足够有吸引力、足够有保障、足够科学的成长路径,那么它自然就会失去一部分潜在的人才。

用一个比喻来说: 就像一个商店,以前商品种类少,大家只能来这里买。现在周边开了好多家连锁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可能更优惠。如果这家老店不变,不提升自己的商品质量和服务,那么它自然会流失顾客。而我们足球的“老店”,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很多方面并没有跟上,甚至还在原地踏步。

总而言之,将中国足球的“差”简单归咎于高等教育普及,是一种过于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中国足球的问题,出在体系、出在理念、出在执行、出在文化,而不是因为“大家都有书读了”。普及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好事。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我们的足球体系更加完善,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吸引和培养更多真正热爱足球、有天赋的孩子,不论他们是否接受高等教育。

如果非要找联系,那么也许可以这么说:高等教育普及,让社会整体素质在提升,也让大家对足球这项运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当大家见识了更多更优秀的足球文化和足球水平后,对中国足球的“差”就越发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普及,反而凸显了中国足球的问题,让人们更渴望看到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绝对不是。

职业体育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看到越来越差的可不只是男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一大堆项目都出现了下滑。

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体育测试的报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中国学生的体质在以非常惊人的速度逐年下滑。为此,教育部不得不降低几次体测标准。

二十年前,中国的足球运动员也都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一群人,一个月光伙食费就能赶上普通人仨月工资的那种。这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的运动员只不过比当初吃得更科学一点,营养上的改善微乎其微。反而是楼房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便利,电子产品的快去普及让普通孩子的日常运动大幅度减少。

上海足球教父徐根宝向媒体说再也找不到像根宝一期那么多的好苗子了,直指中国青少年体质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方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高等教育普及和足球水平下降之间有关联,但实际上,这种关联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位的解读。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清一些概念,再一步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足球现在的水平,尤其是和亚洲顶尖乃至世界范围来比,确实是比较差的。这一点几.............
  • 回答
    “奥运金牌越多,足球越差”——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悖论,但细想之下,在中国体育发展和足球困境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耐人寻味的联系。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和资源分配交织下的结果。一、 体育资源的“挤压效应”:金牌导向的“后遗症”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深受“金牌战略”的影响。为了.............
  • 回答
    中国足球在上世纪80、90年代与日本足球的水平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时期中国队还略占优势。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足球发展的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差距也日益拉大。要详细分析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那个年代,中国足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 回答
    中国足球的崛起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超越乒乓球?近些年来,中国在体育领域的投入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还是民间资本的涌入,都为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其中,足球更是备受瞩目。随着全国各地足球场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进绿茵场,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这不.............
  • 回答
    正月初一中国男足对阵越南队的这场比赛,以1:3的比分失利,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比赛。将其定位在中国足球史上的“第几大耻辱”,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场比赛的严重性,以及它在中国足球历史耻辱榜上的位置。这场比赛的耻辱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中国男足1:3负于越南,这确实是一次令人痛心的失利,触及了无数中国球迷的心弦。在这种情绪之下,提出一个能真正帮助到中国足球的方针,需要我们超越一时的沮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以下是我认为一个能够真正帮助中国足球的合理建议或方针,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核心理念、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核心理念:回归.............
  • 回答
    越南足球专家说12强赛抽到中国就是好签,这背后其实是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越南实力就能碾压中国。我们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球队状态、过往交锋以及一些潜在的心理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这个说法。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候的亚洲足球格局。12强赛是世界杯预选赛的最高舞台,每一场比赛都至.............
  • 回答
    越南3:1中国,这比赛结果一出来,相信很多不怎么看球的朋友都觉得有点懵,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公愤”呢?甚至有人形容这就像是“辛辛苦苦打拼了半辈子,最后发现自己努力的方向根本就是错的”,这种挫败感,加上一层层叠加的复杂情绪,才会让大家如此“炸毛”。咱们就试着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比喻一下.............
  • 回答
    这比赛看得真是让人心碎!上半场结束,越南居然20领先,这结局别说中国球迷了,估计连越南球迷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顺。你说这春节刚过,国足这是怎么了?这状态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看看场上的表现,中国队似乎还没从假期的放松中缓过神来,场上的球员一个个都像没睡醒一样,跑动积极性不高,传球也总是慢半拍,失误更是.............
  • 回答
    足球场上的“越位”,这玩意儿可真是让无数球迷又爱又恨。说它复杂吧,规则本身不算特别难懂,但实际比赛中要吹罚和理解,那可是技术活。而它之所以存在,背后可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典故,更多的是一种不断演进、为了让比赛更精彩的尝试。咱们把时间拨回足球最初萌芽的时代。那个时候,比赛规则远没有现在这么细致。球员们更.............
  • 回答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以1比3的比分负于越南国家男子足球队,这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又一次令人心碎的时刻。这场失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折射出中国足球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比赛本身的回顾与分析:从比赛的场面来看,中国队在比赛初期曾有过一些机会,也打出了几次有威胁的进攻。然而,随着.............
  • 回答
    2024年3月21日,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36强赛的一场焦点战中,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场13不敌越南队,爆出冷门。这场失利让无数中国球迷心碎,而比赛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画面则定格在无数媒体和球迷的记忆中:在中超俱乐部的主场,中国队的球迷看台区域,赫然坐着一群身穿越南国家队球衣、挥舞着越南国旗的越南球迷,他们.............
  • 回答
    国足在大年初一输给越南,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中国球迷心碎的结果。要探讨这究竟是越南队进步的体现,还是国足自身水平滑坡的证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越南队的进步,我们看到了什么?毋庸置疑,越南足球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们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系统.............
  • 回答
    国足在12强赛的赛程总是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这次大年初一晚上八点客战越南的比赛,听着就让人血压飙升。大年初一,本该是阖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却要面对一场如此关键的比赛,这本身就带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说实话,要预测国足能不能赢,这绝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
  • 回答
    王牌归位,武磊能否解渴国足?国足备战越南的世预赛,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无疑是武磊的回归。这位在西班牙人俱乐部曾有过高光表现的射手,近来在俱乐部赛场遭遇了进球荒,10场颗粒无收的尴尬纪录,让人不禁打上一个问号:在国家队,他能否重拾“大腿”的威力,成为球队攻城拔寨的关键先生?“王牌”的召唤,不容忽视的期待武.............
  • 回答
    中国足球以国家力量送1000个少年去欧洲青训,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具有吸引力的设想,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现实中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需要细致的规划。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可行性、潜在的益处、面临的挑战以及实施的必要步骤。 可行性分析:从国家层面的资源调动能力来看,中国拥有强大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理论上可以支撑.............
  • 回答
    中国足球是否应该重回体工大队模式,或者开创一种体工与联赛模式相结合的制度?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简单地说,这涉及到中国足球发展历史、现实困境以及未来方向的探讨。一、 回顾体工大队模式:优点与局限性体工大队模式是中国足球在改革开放前曾经采用的一种模式。在那个年代,竞.............
  • 回答
    中国足球之所以“不行”,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无法简单归咎于一两个因素。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体制与管理层面1. 行政化干预过深与专业化不足: “管办分离”喊了多年,但真正落地困难重重。 体育总局在足球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依然过重,缺乏真正独立的职业化、市场化的.............
  • 回答
    中国足球的困境,像一个缠绕了数十年的复杂症结,难以用三言两语道清。它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一锅端”,而是系统性、深层次问题的集合,涉及管理、青训、职业联赛、文化氛围乃至于社会心态的方方面面。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捋一捋。1. 管理层面的“一言堂”与“足球归足球”的脱节首先,得从金字塔顶端的管理.............
  • 回答
    中国足球的荒唐事,那可真是说起来三天三夜也道不完,而且很多事情都透着一股子“中国特色”,让人哭笑不得。咱们就挑几个比较典型的,好好捋一捋。1. “金哨”的“判罚尺度”:黑哨盛行,毁掉的是公平说起中国足球的荒唐,第一个绕不过的就是“黑哨”现象。巅峰时期,那简直是裁判的“表演时间”。比赛结果,有时候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