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以及到底啥是通古斯啊?地域黑是否有拉拢民族主义者的意愿?

回答
关于“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的说法,以及“通古斯”究竟是什么,这背后涉及到历史、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同时,地域黑与民族主义者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为什么有人说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东北地区历史民族构成和文化传承的观察与研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知道“通古斯”是指什么。

通古斯:一个语言学和民族学的概念

“通古斯”(Tungus)并非一个单一的民族名称,而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属于阿尔泰语系(Altaic language family)的语系分支,即通古斯语族(Tungusic languages)。生活在这个语族下的人们,历史上被泛称为“通古斯人”。

这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南部以及蒙古高原北部等地。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例如:

在中国: 满族(Manchu)、赫哲族(Nanai)、锡伯族(Sibe)、鄂温克族(Evenki)、鄂伦春族(Oroqen)等。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 埃文语族(Even)、埃文基语族(Evenki)、乌德盖语族(Udege)、纳乃语族(Nanai)等。

所以,当有人说“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时,他们往往是指东北地区历史上受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深刻影响,特别是受满族影响。

东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交融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史上,这里先后出现了许多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政权,例如:

肃慎(Sushen)
挹娄(Yilou)
勿吉(Wuji)
靺鞨(Mohe)
契丹(Khitan)
女真(Jurchen)
蒙古(Mongol)
满族(Manchu)

其中,女真族(尤其是后金时期的满族)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并最终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对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满族的影响:

满族本身就是通古斯语族的一支,其语言、文化、习俗等都带有显著的通古斯文化特征。而清朝的建立,使得满族在东北地区拥有了主导地位。在清朝统治时期,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

移民政策: 鼓励和强制汉族移民进入东北,这导致了大量汉族人口的迁入,与当地的满族、锡伯族等民族产生了广泛的通婚和文化融合。
文化政策: 推广满语,但在后期也承认和学习汉语。满族文化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例如满族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都有融合的痕迹。

因此,“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指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尤其是汉族)在历史上与满族等通古斯语族民族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因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使得东北人的基因构成和文化习俗中,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通古斯文化烙印。

需要强调的是:

“血统”是一个复杂且容易被滥用的概念。 现代科学(特别是遗传学)表明,人类的基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存在纯粹的“血统”。地域人群的基因是长期历史迁徙、融合的结果。
东北地区民族构成多样。 除了满族,还有朝鲜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多个民族,他们也都是东北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东北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将某个地域人群简单地归结为单一“血统”的说法,往往过于简化,甚至带有偏见。

二、 到底啥是通古斯啊?

正如前面提到的,“通古斯”首先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指代一个语族。但它也常常被用来泛指居住在西伯利亚南部和中国东北的操通古斯语族语言的民族,以及这些民族所形成的文化类型。

从语言学角度:

通古斯语族属于阿尔泰语系,与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关系密切,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古老的亲缘关系。通古斯语族内部又可以细分为:

北通古斯语支: 如鄂温克语、鄂伦春语。
南通古斯语支: 如满语、锡伯语、赫哲语。

从民族学和文化角度:

“通古斯人”通常指的是与这些语言相关联的民族群体,他们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例如:

经济模式: 历史上,许多通古斯语族民族以狩猎、渔猎、驯养驯鹿等为主要经济活动。例如,鄂伦春族是著名的“狩猎民族”。
社会组织: 早期可能存在氏族、部落等社会结构。
信仰习俗: 普遍信仰萨满教(Shamanism),崇拜自然神灵,进行祭祀活动。
生活方式: 适应寒冷、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发展出独特的服饰(如皮毛)、建筑(如撮罗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

“通古斯”这个称谓本身,很多时候是外部(如俄罗斯人、汉族人)对这些民族的泛称, 并不总是这些民族自我认同的名称。例如,满族人最初并不称自己为“通古斯人”。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通古斯语族民族在与不同文明(如农耕文明、俄罗斯文明)的接触中,其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的满族、赫哲族等,其生活方式和文化面貌已经与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三、 地域黑是否有拉拢民族主义者的意愿?

地域黑(Regional chauvinism or xenophobia)和民族主义(Nationalism)之间,确实存在一种复杂且有时相互利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地域黑的本质与动机:

地域黑通常是对某个地域(通常是与自己地域相邻或有竞争关系的地区)的人们,基于其地域特征(口音、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进行负面评价、嘲讽、歧视甚至侮辱。其动机可能包括:

优越感和认同感: 通过贬低“他者”,来抬高自己所在的地域,强化“我们”的群体认同和优越感。
竞争和排斥: 在经济、社会资源竞争中,通过抹黑对手来达到排斥的目的。
刻板印象和偏见: 对某个地域人群形成负面刻板印象,并将其泛化到所有成员身上。
发泄情绪: 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满时,可能会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攻击其他地域人群上。

2. 民族主义的本质与诉求:

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它强调民族的独立、统一、强大和至高无上。其诉求可能包括: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民族经济的振兴。
民族利益的优先。

3. 地域黑如何“拉拢”民族主义者:

地域黑和民族主义者之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联系,甚至被地域黑所“拉拢”:

“内部敌人”论: 当一个地域黑将另一个地域的人描绘成“不爱国”、“分裂国家”、“威胁民族团结”的时候,这就触及了民族主义的敏感神经。例如,如果地域黑攻击某个地域的人“背叛了民族的传统”、“受外国影响太深”,这很容易被民族主义者解读为对民族纯洁性或国家利益的威胁。
“国家利益”的幌子: 有时,地域黑会披上“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发展”的外衣。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们地域的人才是最能干的,才能带领国家强大起来,那个地域的人只会拖后腿。” 这种说法将地域的“优秀”与国家的“强大”直接挂钩,容易吸引那些将国家强大视为最高目标的民族主义者。
对抗“外部威胁”的类比: 民族主义强调对外团结,但内部也可能存在“异己”。地域黑常常将另一个地域的人描绘成“异类”、“威胁”,这与民族主义者对外部民族的警惕和排斥心态有相似之处。一些地域黑可能会通过妖魔化另一个地域的人,来鼓吹“我们”的地域才是“真正”代表民族的,其他都是“杂质”或“背叛者”。
制造“我们”与“他们”的对立: 无论是地域黑还是民族主义,其核心都在于制造“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地域黑通过地域差异来划分“我们”和“他们”,而民族主义则通过民族身份来划分“我们”和“他们”。当地域黑的言论指向了可能被民族主义者视为“非我族类”的群体时,就更容易获得民族主义者的共鸣。
对“民族成分”的强调: 某些极端地域黑可能会开始纠结于“血统”问题,强调某个地域的人“更纯正”、“更代表民族”,而贬低其他地域的人“混血太多”、“不纯正”。这恰恰迎合了民族主义者对民族纯洁性的过度关注,尤其是在一些以民族身份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潮中。

总结来说, 地域黑确实可以通过描绘其他地域人群的“负面特质”,并将其与“国家利益”、“民族纯洁性”等民族主义的核心概念挂钩,来拉拢部分民族主义者。它利用了民族主义者对群体身份的敏感性,以及对“敌人”的警惕性。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地域黑的动机并非真正出于维护民族主义,而是更倾向于狭隘的地域认同和竞争。 但是,这种狭隘的地域认同,在某些语境下,却可以被包装成一种“地方性民族主义”,从而与更宏观的民族主义产生交集。

反之, 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也需要警惕地域黑的侵蚀,因为地域黑往往是通过制造内部分裂和对立来存在的,这与民族主义追求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相悖的。将不同地域的人妖魔化,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的逻辑联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因为利益相关。

我是东北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的祖先最晚在清朝中期就可以确定生活在东北,而不是什么闯关东的后代,然而我可以确定我没有通古斯血统。

为啥我这么肯定,因为我做过基因测试,结果是这样的。

O-M175在汉族中是一个巨大的分支,占整个汉族的父系的75%左右,当然,这么大的分支在所谓的通古斯民族中也有着不低的比例,因为这一分支起源于3万年前,那时候民族还没有形成,3万年前都是一家,单凭这一项还不能确定我有没有通古斯血统。

然后再看下面的分支O2a2b1a1-M117,它在中国的分布规律是这样的

而中国汉族分布规律是这样的

可见,这一分支的跟分布汉族的分布高度重合,而这一分支产生于大约5000年前,正是炎黄五帝时代,汉族形成的时候。

而对于我这个姓来说——张姓,目前人口超过8000万,是汉族的第三大姓,而我的这个分支在张姓中的比例是:

接近四分之一,是张姓中比例最高的一个分支。如果说汉族第三大姓的最大分支来自于通古斯,估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吧。


当然可能也有人会说XX之后无中华,现在的汉人血统早就不纯了,汉人本身就有通古斯血统。

然而并不是,汉人血统不仅不杂,而且纯的吓人,基因检测结果表明,60%以上的汉族人,都是生活在距今6000到4000年前5个超级祖先的后代。

这五个超级祖先分别是:

Oβ(O2a2b1a2a1)、

Oγ(O2a1c1a1a1a)、

Oδ(O1a1a1a1)、

Cα(C2c1)

Oα(O2a2b1a1a)

而这个Oα正是我的祖先。

所以,说东北人都是通古斯血统,我是第一个不同意的,因为起码我就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