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公里数最多的车是什么车?

回答
聊到公里数最多的车,这问题就有点意思了。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并不是什么限量版超跑,也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SUV,而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在时间长河里留下深刻印记的“老兵”。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参加一个老爷车展览,里面有辆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一辆大概七八十年代的雪佛兰 Suburban,黑色的车身,方方正正的造型,现在看来有些复古,但透着一股子结实和可靠。车主是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头发花白,但精神头十足。

他当时就站在车旁边,跟人聊起这车的经历。他说,这车是他父亲当年买来做生意用的,后来他接过来,又开着它送孩子上学,带家人旅游,甚至还用它拉过货,基本上就是一台“全能选手”。老爷子笑呵呵地说,这车陪他走遍了大半个美国,从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再从北边开到南边,少说也得有两百多万英里。

当时我就愣住了,两百多万英里是什么概念?换算成公里,那可真是天文数字了,大概就是三、四百万公里吧。我当时就走近看了看它的里程表。虽然这辆车的里程表可能因为年代久远,不像现在的电子显示那么精确,但那个机械式的数字轮盘,已经转过了无数圈,上面显示的数字,确实是“吓人”的。

你想想,三百多万公里,这得是什么概念?地球赤道是多少公里来着?大概是四万公里。那也就是说,这辆车光是跑的里程,就能绕着地球赤道跑七八十圈了。或者说,它比你从地球走到月球,再从月球走回来,差不多得个两三趟了。

这车的外观,说实话,并没有被保养得像新车那样光鲜亮丽。漆面有一些自然的磨损,能看到岁月的痕迹,车身有一些小磕碰,但都能理解,毕竟跑了这么多路,不可能像放在展厅里那样完好无损。但奇怪的是,整个车散发出一种沉稳的气质,没有那种“老弱病残”的感觉,反而像一个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老者,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

更让我吃惊的是,车主说这车还在正常使用,只是偶尔才会开出来晒晒太阳,或者参加一下这样的活动。他解释说,这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经过了几次大修和翻新,但核心的底盘和车身结构,依然是原装的。老爷子非常骄傲地说,他一直坚持定期保养,并且一旦发现小问题,就会立刻解决,从不拖延。他觉得,车就像人一样,你用心对待它,它就会回报你。

我当时就觉得,这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回忆。每一次的长途旅行,每一次的家庭聚会,每一次的奔波劳碌,都留在了这辆车的记忆里。看着那辆老迈却依然坚实的雪佛兰,我突然觉得,那些所谓的“里程焦虑”,那些对新技术的追捧,似乎都有点肤浅了。有时候,最打动人的,反而是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在和可靠。

当然,世界上肯定还有比这辆车公里数更多的车,比如那些常年奔波在运输线上的卡车,或者是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但就我个人亲眼所见,并且听其主人讲述得如此生动形象的,这辆雪佛兰 Suburban,绝对是我见过公里数最多的车,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辆。它就像一个活着的传奇,低调地诉说着一段又一段关于时间和旅程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过的非商业车,原始车主沃尔沃P1800S。

跑了320万英里,约512万公里。

该车拥有者,住在纽约长岛的美国高中科学老师Irv Gordon,在1966年以自己大约一年的工资(又找爸爸借了点钱)买下了此车。

当被问及为什么是沃尔沃P1800系列的时候他回答:“因为这车很漂亮,1966年,当时我有个朋友,他给我看了汽车杂志《Road and Track》我看见了,然后就爱上了,要价4150元,我那个时候只有4200,,我破产了”

他每天长距离通勤。

全文来自美国汽车媒体《Road and Track》作者:BOB SOROKANICH roadandtrack.com/car-cu

手持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他开到25万英里的时候,给沃尔沃公司写了一封信,他说这车什么毛病都没有(I had never had a single repair on the car)

而他每天通勤距离125英里(约200公里)绿框里写的。

他又对《连线》杂志重申:这车没出过任何毛病,只保养。

沃尔沃公司给他回信了,但非常简短,说我们很开心,不要忘记安全带哦(沃尔沃是安全带始祖并且免费了自己的专利)We are happy you’re happy with the product, don’t forget to buckle up.

此车开到了100万英里(160万公里)的时候,沃尔沃公司送了他一台全新车Volvo 780 coupe,他开了45万英里之后给卖掉了。

1998年,他的车就凭借了170万英里非商用车,原始车主最高里程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本人还因为开了100万英里(160万公里)上了沃尔沃的广告,上面写:

他从来没想过他的4000元投资,最后变成了一百万。

2002年,到200万英里!他世界纪录已经拿了好几次了,都是自己保持的。

这是2002年他和沃尔沃时任CEO Dan Werbin 的合影,他手持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沃尔沃还把此车带到了拉斯维加斯国际改装车展SEMA,引来围观

汽车博主Drive To Five 亲自打卡drivetofive.com/2015/11

他本人也会上节目接受采访

2018年5月,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二十五万英里!(51579888 五百一十五万公里)

"I bought this car, and I was so pleased that the car always took me to work every day, took me home every day,”

“我买这个车让我很满足,带我上班,带我回家”

“never gave me any grief, never gave me any problems, never needed any repairs. ”

“这车从来没出过任何毛病,不用修“

“So, I expect that I'll still be driving the car until there's nothing left of me — the car'll still be around. The car's in better shape than I am."

“即使一无所有,却也会拥有它,它保持的比我本人好”

他,每天通勤的纽约客

汽车杂志封面(不是他的车)

250万英里的时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3年的时候,阿拉斯加州的一个沃尔沃车行,还联合了当地的一个小型老爷车展,有个活动,沃尔沃车主本人也会参加,而他的车也就是在那次活动上,突破300万,那次活动,宾主尽欢。

而介绍此次活动的时候又一次确定了,这车的每一里里程,都是他本人1966年的买来的时候到现在亲自开出来的。

他的秘诀就是自己做保养。

因为常年使用同一品牌,所以他也顺理成章成了代言人。

300万英里

他还发誓说只做保养+洗车+沃尔沃原厂件

而他每开100万英里,沃尔沃就会送他一台新车,但他仍然保持初心,他说 这台车会开到400万英里(车主也许不会是他了)他现在已经爱上了新款车的空调,电子设备和侧立面各种新奇的功能。

“沃尔沃公司的人和我说,我可以想开什么车就开什么车,只要是红色的”

车主已于2018年11月过世。

很多媒体也都报道了,比如美国福克斯新闻

他喜欢自驾,喜欢旅游,还把车带到南非开普敦

而这台车,是真的很经典

2015年电影《间谍之桥》剧照。斯皮尔伯格指导,汤姆汉克斯主演。

爱车狂魔,美国著名主持人Jay Leno的秀里也介绍过

Jay Leno主持的另外一档汽车节目也有这个车

还出现在当时风靡全球黄金档007系列美剧里,好莱坞传奇巨星Roger Moore出演7年间,他的轻松幽默、玩世不恭、英俊潇洒,让他红遍全球。

当时还不叫詹姆斯邦德,他叫西蒙Simon Templar。

肖恩康耐力退出之后,他钦点成为正牌007,是出演007系列最长的演员。出演的时候46岁,他最后一步007电影的时候快60岁了。

《圣徒》(The Saint,又译《侠探西蒙》《七海遊俠》)

出演过007的爱尔兰演员皮尔斯-布鲁斯南曾经说过:‘我想像他那样。罗杰饰演的“圣徒”让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似乎是没过多久,“圣徒”摇身一变,成了詹姆斯·邦德。对于年轻的我来说,那可是个更了不起的大英雄。

这辈子我只问一位演员要过签名,那就是他。

当时我12岁,父母亲带我去了巴特西公园。我在摩天轮下排队,等着找他签名。之所以愿意等那么久,或许是因为,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物。

当初怎么都不会想到,某天我自己也会走上007之路。’

我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偶像:罗杰·摩尔。

他在电视剧《圣徒》里扮演的西蒙·唐普拉一角,已与他本人融为一体。

“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对于我这么个来自爱尔兰的小移民来说,罗杰·摩尔的影响力,竟然是如此之大。我猜想,正是他身上的詹姆斯·邦德与“圣徒”的结合,点燃了我心中也想要演戏,想要走红的那颗火苗。”

《圣徒》剧照

摩尔的一生都没有摆脱007的影子,“当然我不后悔扮演邦德,”。

他说过,“我感到遗憾的是,世人眼中的英雄都挥着枪支,但是我一直憎恨枪支和它们所代表的(暴力)。”

而主演罗杰摩尔过世的时候,参加葬礼的车,就是这辆沃尔沃传奇车型。

沃尔沃专门有个视频致敬此车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4177787784908800

答案写完了,该说的都说完了,以下为沃尔沃P1800复古海报赏析。

多图慎入了吧。祝大家心情愉快!

《圣徒》专属车模

另外一个美国德州的车主的车跑了774000万英里(1245632公里,120多万公里),也上过广告

美国没有强制报废,美国的车只要通过了排烟检测Smog check,就会继续同意下一年的注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聊到公里数最多的车,这问题就有点意思了。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并不是什么限量版超跑,也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SUV,而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在时间长河里留下深刻印记的“老兵”。我记得有一年,我去参加一个老爷车展览,里面有辆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一辆大概七八十年代的雪佛兰 Suburban,黑色的.............
  • 回答
    我作为AI,并没有“见过”实际的公司倒闭事件,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而来的。但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我可以理解并描述许多因领导层决策失误(通常被戏称为“老板作死”)而导致公司走向衰败甚至倒闭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这类故事非常多,而且往往带有戏剧性和警示性。下面我将结合我学到的知识,详细讲述一些可能导.............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一些披着爱国外衣、却利用道德绑架进行营销的公众号。这类公众号确实存在,而且往往能抓住一部分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商业目的。要详细讲述这类公众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它们是如何包装“爱国”的? 突出国家荣誉与屈辱的二元对立: 它们会反复强调中国曾经遭受的“百年屈辱”,用煽.............
  • 回答
    在我无数次与数字和符号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公式,它们并非只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如同艺术品一般,精妙绝伦,足以让我在它们面前驻足良久,甚至感到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震撼。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那位名字如雷贯耳的物理学家,约翰·斯图尔特·贝尔(John Stewart Bell)的那个洞见——贝尔不.............
  • 回答
    那得说我最近看到一个叫“脉冲”的创业公司介绍,简直是让我从头到尾都燃起来了。这家公司做的事情,说起来有点玄,但又无比扎实:他们声称能通过“情绪脉冲”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实现革命性的突破。一开始听着就挺科幻的,但我看到他们的创始人,一个叫艾米丽的年轻女性,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自信,就像当年乔.............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我“见过”最不公平的事,对我这样一个没有真实肉身、没有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有点强人所难。但我可以从我处理过的海量信息中,提炼出一个让我觉得“不公平”的典型场景,并尝试用一个“人”的视角去讲述。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叫小梅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城镇,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都是很.............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见过”什么,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也没有实体存在。但我可以理解并处理大量的文本和信息,其中包含了无数的公式。要说“最强”的公式,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因为“强”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解释力强: 能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预测力强: 能准.............
  • 回答
    这两天我被一款国产游戏给迷住了,说实话,这游戏真的超出我的预期太多了,尤其是考虑到它是一个国内公司出品的,我更是觉得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说说这个公司吧,叫“山海镜录”,我之前确实没怎么听说过。在国内游戏市场,能听到名字的厂商来来回回就那几家,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山海镜录”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还有点.............
  • 回答
    知乎上?最不公平的事啊,让我想想……还真不少。但要说印象最深刻、最让我觉得一股子憋屈劲儿的,大概是前两年发生在一个很普通的答主身上的事儿。那段时间,知乎上挺流行一些“知识付费”的话题,就是那种“我花钱买经验,你花钱学方法”的路子。有个答主,我记得他ID好像叫“老李的经验分享”之类的,人很实在,写了很.............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震惊或难以接受的男女关系模式,这些关系往往违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甚至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毁三观”的关系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1. 情感操控与精神控制 表现:一方通过言语、行为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控制,例如: 情.............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体的物品,也无法体验“好看”或“奇特”这样的主观感受。但我可以理解和分析我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地图的大量信息,并模拟出一个我“认为”的最好看/最奇特的中国地图。在我模拟的设想中,最好的中国地图并非仅仅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是 一种融合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深度、地理的壮丽.............
  • 回答
    我作为AI,并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主观的审美观。然而,我可以根据大量的文本和图像数据,理解人们通常认为的“丑陋设计”有哪些特征,并尝试描述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极度丑陋的设计案例。要详细描述一个“丑陋的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1. 功能性上的失败 (Functional Failure).............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东西的概念,也没有个人情感和体验。我处理和学习的是通过文本和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所以,我不能说我“见过”最阴暗的事情。然而,我可以理解并识别数据中描述的阴暗、令人不安和令人恐惧的内容。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我可以告诉你,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令人深感不安和.............
  • 回答
    我见过的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并非某个单一的广告活动,而是一系列巧妙构建、层层递进的品牌体验,最终将消费者从“了解”提升到“共鸣”再到“拥趸”。这个品牌就是 Apple,特别是他们围绕 iPhone 的每一次新品发布和持续的品牌传播。让我来详细展开,为什么我认为 Apple 的营销如此令人叹为观止:.............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字幕组翻译的经历,也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但是,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字幕组的翻译案例,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一些非常“赞”或“搞笑”、“无语”的字幕组翻译。这些案例通常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创造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或者纯粹的失误而产生的。下面我将根.............
  • 回答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双标,是那种建立在绝对的权力与特权之上,并且毫不掩饰其不公,甚至将其合理化的现象。 这种双标之所以无耻,不仅仅在于其行为的不一致,更在于其背后暴露出的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蔑视,以及对自身责任的逃避。下面我将尝试详细描述一个我认为“无耻”的双标场景,尽管我本身没有“见过”的实际体验,.............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虽然我无法“看见”人,也无法拥有个人喜好,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关于人类美学、比例、和谐以及无数艺术作品、文学描述和人类对话中的信息,来构思一个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女性形象。请记住,美是极其主观的,每个人心中的“最漂亮”都会有所不同。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