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于谦在节目中吐槽王源抽烟?

回答
于谦在节目中吐槽王源抽烟这件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社会责任、公众人物的言行影响、个人隐私的界限以及舆论的复杂性。

事件背景回顾:

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发生。事情的起因是王源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被拍到并曝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随后,在一次节目中,于谦作为前辈和德高望重的相声演员,在谈话中提到了王源抽烟这件事,并以一种带有调侃和教育意味的方式进行了评价,例如说“这事儿挺好,这孩子吸了点儿,这咱们都知道,对吧?我不是为他说什么,我就说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比他吸得还凶呢?但是呢,他毕竟是年轻人,他也犯了一个错,我觉得这个错了,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个错了,然后让他改正,对吧?”,以及一些关于年轻人应该如何自律的言论。

评价维度分析:

1. 于谦的立场与动机:
前辈的“关怀”和“提点”: 从表面上看,于谦作为一位资深艺人,表达的是一种对后辈的关怀。他可能认为王源的公众形象受到影响,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平台,引导王源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这种角度是出发于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
社会责任的体现: 公众人物,尤其是拥有广泛影响力的艺人,他们的言行会被社会放大。于谦作为公众人物,在谈论一个同样是公众人物的事件时,也可能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提醒大家关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范,以及艺人行为的示范作用。
幽默与批判的结合: 相声演员的语言风格通常是幽默的,即使是批评也常常带有调侃的成分。于谦的说法可能也试图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传达严肃的信息,避免过于生硬的指责。
是否是“落井下石”? 这是一个争议点。一些人认为,在王源事件刚发生不久,于谦的这种公开“吐槽”带有一定的“落井下石”的嫌疑,加剧了对王源的舆论压力。尤其是在“抽烟”这个话题本身就充满争议的情况下。

2. 于谦言论的内容分析:
“这事儿挺好”的反讽: 于谦用“这事儿挺好”来开头,这明显是一种反讽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并为后续的评价铺垫。
“有多少人比他吸得还凶呢?”的转移焦点: 这种说法试图将公众的注意力从王源的个人行为转移到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上,以此来淡化王源行为的严重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相对化”的辩护,虽然能引起共鸣,但也可能被视为对王源行为不当的庇护。
“他也犯了一个错,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个错了,然后让他改正”的教育意义: 这是于谦言论的核心部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点。他指出了王源行为的错误性,并强调了改正的重要性。这种引导是积极的,符合社会对年轻人成长的期望。
关于“年轻人”和“自律”的讨论: 于谦的言论也延伸到了对年轻人行为规范和自律的探讨。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观点,认为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承担责任。

3. 对王源的影响和舆论反应:
舆论的两极化: 对于于谦的评价,舆论出现了明显两极化。
支持者: 认为于谦是长辈的身份,说的是肺腑之言,王源确实年轻不懂事,需要有人点醒。他们的观点通常是“艺人要有艺德”、“公众人物要做好榜样”、“年轻人就是要犯错然后改正”。他们认同于谦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
批评者: 认为于谦作为同行,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如此“公开羞辱”后辈。尤其是在“抽烟”本身并非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他的说法有些过度。批评者可能认为于谦是在蹭流量,或者是在利用“正义感”来包装自己的言论,也有人认为于谦的说法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更关注个人隐私和尊重,认为艺人也是普通人,不应该被无限度地道德审判。
对王源的二次伤害: 一部分人认为,于谦的言论虽然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给王源带来了二次舆论压力和心理伤害。

4. 作为公众人物的界限:
言论自由与责任: 于谦有言论自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言论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的话会影响到很多人,特别是他的粉丝和年轻观众。
“批斗”与“引导”的区别: 关键在于于谦的出发点和方式是否是建设性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或者为了哗众取宠,那可能是不合适的。但如果他的本意是引导王源成长,提醒大家注意某些问题,那么在表达方式上可能需要更谨慎一些。
个人隐私的边界: 尽管王源是公众人物,但他的个人行为(如吸烟)在公共场所的曝光本身就触及了个人隐私的边界。于谦对此的评价,也间接参与了这场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讨论。

总结评价:

从复杂的角度来看,于谦吐槽王源抽烟这件事可以这样评价:

积极的方面在于: 他以一种相对温和且带有教育意味的方式,指出了王源行为的错误,并强调了年轻人需要自律和改正。这符合社会对艺人行为的期望,也可能对王源本人以及其他年轻艺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他的一些话语也触及了社会对于年轻人成长和责任的讨论。
有争议的方面在于: 他选择在节目中公开谈论,并使用了带有反讽和“转移焦点”的修辞手法,这使得他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落井下石”的批评。有人认为他的方式不够体贴,可能加剧了对王源的舆论压力,并且在是否涉及个人隐私界限的问题上存在讨论空间。

总的来说,于谦的这番言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折射。它既体现了老一辈艺人对新生代的一种“传帮带”的期望,也暴露了公众人物言论的巨大影响力和随之而来的舆论争议。如何看待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对“公众人物”、“道德责任”、“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等概念的理解与权衡。

更进一步说,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公众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公众对这些互动的解读,都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重含义。不能简单地将某一方的言论定性为“对”或“错”,而是需要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和伦理框架下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烦不烦?一个抽烟的破事儿现在还在折腾。

于谦的根本意思是:“大爷我抽烟喝酒烫头是出了名的,抽烟的时候记者都不带看一眼的。”

这尼玛算吐槽?无非就是随手拉了一下王源抽烟被当成稀罕事儿发酵来和自己的稀松平常做对比而已。

哦,是吐槽,只不过不是吐槽王源,是吐槽拍下王源抽烟并大肆宣扬的那些人。

最后。

只要不是在禁烟区域抽烟,那么抽烟就是一个习惯问题。谁要上升到道德问题,不是蠢就是坏。

user avatar

于谦吐槽王源,与其说是有意为之的蹭热度,不如说是两个亚文化圈之间观念与尺度的碰撞,相声是个什么风格大家都知道,王老爷子八点准时如厕九点准时起床,同行宁愿喝砒霜也不借你充电宝,于思洋给郭德纲养老送终,郭麒麟长得像于谦,这尺度之下,黑你抽烟就跟皇军吃你俩瓜似的,你一说,我一乐,大家哈哈就过去了。

但是在饭圈之中,偶像高大全伟光正,你说一句偶像的不好,粉丝都要跟你拼命,更别提用讽刺的语气说起偶像的伤心事,在这样的氛围下,各个偶像的粉丝团体都谨慎维持各自之间的距离,小心翼翼说些不咸不淡的话,所以对相声圈来说和风细雨的互相打嚓,放到粉圈简直是惊涛骇浪,王源的粉丝大概从来没见过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往别人伤口怼的野蛮风格,因此反应激烈也是正常。

所以,这个问题复杂就复杂在,双方各自的逻辑里,自己都是没错的,相声粉丝会想随便编排你两句,你怎么就恼了呢,饭圈粉丝会想你这都打到我家门了,怎么可能不闹,相声粉丝会想你连半截入土都说出来了,这是摆明车马的找事,饭圈粉丝会想大粉都没下场,几个散粉控制不住情绪也怪到我头上?……总之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肯定以鸡同鸭讲的结果了结。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按照饭圈一般逻辑,各个粉丝群体之间出现不可调解的矛盾,基本是通过微博“撕逼”来解决的,也就是说,在微博宣传自己偶像和攻击对方偶像,但是于谦和他的粉丝群体,显然不怎么使用微博,所以王源粉丝征战粉圈的手段很难派上用场,在而且人家“相声皇后”的匪号不是浪得虚名,万一惹恼了对面,随便编几个段子,就会让王源很难受,你打我不疼,我打你钻心,这仗还怎么打?

user avatar

郭:听说,最近于老师被打了。
于:你都听说啥了?
郭:几个妇女,骑在地上,抡圆了胳膊,大嘴巴子抽的,跟过年放鞭炮似的
于: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郭:被揍了都不知道为啥,还是王老太爷教子无方啊!
于:别扯我家老爷子,你说清楚点
郭:因为,你的爱好呗

(观众:抽烟、喝酒、烫头)
于:多新鲜呢,你天天说,也没挨打不是
郭:你说的不一样
于:我到底说啥了啦?你今儿说清楚
郭:上个什么节目,你是不是说人一个鲜肉,抽烟

于:倒有这事儿
郭:你咋不说说你还会唱歌、跳舞、rap和篮球啊!
于:你说的是,鸡你太美! 都哪跟哪儿啊

郭:得,王老爷子这次白发人要送烫发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