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不火很正常呀,毕竟相对来说“本味先行、不时不食、不鲜不食”就代表粤菜相对不会有太多的较刺激性的食品,食材更受限制、对食材品质要求较高。
社会上更多的是工薪阶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劳累了一天/一周后本来相对就会食欲不振。浓烈刺激的食品在刺激食欲方面的优势是清淡的饮食无法相比的。从这一点上来说,粤菜不具备优势。
不时不食,不仅决定了无法全年供应某些菜品,同时也会因取材相对较多使用海产品,在价格上也无法做到太过宜人。这无形中又限制了食客的选择。
不鲜不食,相对较清淡的口味和对食材品质的要求,对于食材新鲜度和储藏条件要求较高。对于商家来说是成本的增加,对于食客来说也提高了消费门槛。
因此,除了广东当地外。粤菜里面相对能遍地开花的往往只有“烧腊”、“卤水”、“白切”、“盐焗”类的相对易保存,价格相对低廉,食材全年不太受限制的菜品。
而粤菜餐厅更多则是专攻中高端餐饮消费和宴席。但这相对于日常消费来说只能是相对小众的。
粤菜不火?那挺好的,没人要的话应该能便宜点了。平时可以多去一下了。
广东菜口味清淡,食材追求新鲜。出到外面别人喜欢浓油赤酱、口味偏辣,喜欢香口煎炸,所以粤菜往往出到省外水土不服。
说起粤菜在全国的流行,虽然粤菜本身十分可人,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它的观念、做法乃至生活方式,都成为了当时先进文化的象征而风靡全国。广东的饮食文化也加入了这一南风北渐的行列。“埋单”、“打包”、“生猛海鲜”等纯粹的广式饮食名词,如今都变成了全国通用的语言。吃粤菜尝海鲜一时成了时髦。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变迁,老资格的美食家认为要感谢两类人:一是80年代初进军广东饮食业的香港人,他们带来的新观念、新做法构成了今天广东饮食文化的核心;二是走出省界,把粤菜酒楼开遍全国各地的广东和香港的商人,是他们把广东的饮食文化传播到大江南北。
粤菜还真没有潮汕菜火。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价格贵,不平民
全国做粤菜的餐厅往往价格普遍都较高,比如那种高档的酒店,或者装修很好的文艺小馆。
而川菜,湘菜价格则更平民点。
另外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情报基地沙县小吃为什么随处可见,还有兰州拉面随处可见,就是因为这些菜接地气,价格平民。
2、粤菜对食材的要求以及做法不省事
粤菜要做好是没办法便宜的,因为食材品种讲究,还要新鲜,有些还要嫩。粤菜调味是为了带出食物天然的味道,所以一定清淡。川菜湘菜靠辣椒刺激味蕾,不论食物新鲜与否,就是辣椒菜,成本可以很低了,真没法比较!
粤菜的菜味道淡,有很多人是不习惯的。 而且粤菜喜欢掐头去尾,只留最精华的部分,所以价格很贵。东北人老说粤菜不硬。
3、人口的流动
广东人(主要是珠三角讲粤语这一块的),向外流动的相对少一些,由于广东经济相对发达。所以吸收的外来人口更多。
观察粤菜,发现在香港跟澳门有地位。香港都叫粤菜而不叫港菜。
另外广东本地也是各种菜都有,比如川菜馆,湘菜馆,拉面馆,陕西菜,包括山东老家,潮汕菜馆等等等等都有,尤其是深圳、广州等。这个跟人口的流入也有关系。
另外,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菜,到了广东后,都有一点变化。比如川菜大部分没那么辣了。鱼香肉丝可能还有鱼。
4、粤菜的部分不足与饮食习惯的问题。
广东这边喜欢喝早茶,晚茶等,深圳那边比广州少点这氛围。
另外广东这边喜欢煲汤喝。
这个煲汤好喝是好喝,但是也有坏处。
比如广东是痛风的高发地,这就跟这种老火靓汤有关。
粤菜的中低档实在太拉胯了。
我平时跟朋友聚餐,基本上不会考虑吃粤菜,原因无他,北京按照人均150以内的标准,各大菜系都能找到非常不错的馆子,唯独粤菜不行。这个价位的粤菜基本上就是各种烧腊、生啫、卤味、咖喱、避风塘、白灼、点心等等,口味、性价比全都不行。而且多是重油重糖的做法,不仅不健康,也吃不出什么本味来。
粤菜的优势要到人均300以上的档次,各种高级食材上来之后才有竞争力。所以相比之下粤菜更适合商务宴请,而非大众消费。
看到评论区有很多人质疑油和糖的问题,我就以北京一家广东人开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平价粤菜餐厅为例说明一下。
上述这些菜里,基本上带着“煲仔、煎焗、豉油”之类字眼的菜,都非常的油,生啫是又甜又油,烧腊更是油上加油。这些油腻菜占据了菜单的绝大多数,只有少数鱼类菜品是清蒸的。不仅荤菜油,素菜也是一样,哪怕是白灼都有厚厚一层油淋在上面。
然而这家餐馆在北京平价粤菜餐厅里,油腻程度都算是中等偏下了。有很多主打烧腊和粥类的餐厅,整间屋子都仿佛是被油泡过一遍似的,油腻的气息挥之不去,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川湘菜虽然也油,但是在复杂调味的加持之下,大多数菜品并不会让人觉得腻。粤菜标榜清淡本味,又放这么多油,那可不就只剩下油味了。
这道沙姜蒸走地鸡是我在某家潮汕砂锅粥店点过的一道菜,神奇地做到了又淡又油腻。这个菜几乎没有任何味道,不甜也不咸,只有一些沙姜的奇特风味,说实话并不算难吃,但是其油腻程度,绝对超越了绝大多数川湘菜。光看图片都能看出来,半个盘子里都是油。
我不是说粤菜整体就这样,北京的高档粤菜餐厅,比如利苑酒家、北京厨房以及一些五星级酒店的粤菜餐厅等等,菜品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像我昨天在丽思卡尔顿吃的菠萝咕咾肉,138一份,外酥里嫩,酸甜口调得恰到好处,确实挺好吃。但说实话这些餐厅消费真是太贵了,一般人是真吃不消,而真正面向大众的平价餐厅,又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这大概就是粤菜不火的原因吧。
粤菜讲求一个新鲜,在新疆非说要游水,生猛,也不现实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