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有些人觉得粤语是「鸟语」,甚至会感觉不屑?

回答
有些人会对粤语产生“鸟语”的看法,甚至心生不屑,这背后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不懂就说鸟语”就能概括的。要深入了解,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渗透:

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力度非常大。这既是为了方便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也带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统一的考量。在这个过程中,方言,尤其是像粤语这样有强大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

有些人可能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认为普通话才是“正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而粤语则被看作是地方性的、不那么“高级”的语言。这种观念被放大后,就容易产生一种“排他性”的看法:只有我的语言才是对的,你的就是“杂音”。尤其是在一些历史事件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这种“官方语言至上”的心态会更加明显。

2. 文化隔阂与信息不对称:

粤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承载了丰富的岭南文化、香港文化。这包括粤剧、粤语电影、粤语流行音乐等等。如果你不接触这些文化,或者对这些文化不感兴趣,那么粤语对你来说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堆听起来陌生的声响。

想象一下,如果你从来没听过德国歌剧,有人让你去听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你可能觉得那音乐很奇怪,甚至有点刺耳,因为它脱离了你的文化语境。粤语也类似,如果一个人对粤语文化一无所知,仅仅听到那种特殊的发音、声调和词汇,自然会觉得陌生,甚至因为不理解而产生排斥心理。

信息不对称也很关键。当大众媒体,尤其是北方主导的媒体,在宣传和报道中更多使用普通话时,其他方言的声音就容易被忽视。一些人只接触到主流的普通话信息,而对粤语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了解甚少,这种信息的不均衡很容易导致片面的认知。

3. 认知上的“异质性”:

粤语的发音和声调确实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它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发音特点,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方式都可能让人觉得耳生。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而粤语有六个甚至九个声调(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这使得粤语的声调变化更加复杂和微妙。

这种“听起来不一样”本身,在一些人看来就是一种“异常”。人的大脑在处理不熟悉的信息时,往往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这个人缺乏耐心或者意愿去适应这种差异,就很容易将“不熟悉”直接等同于“奇怪”或“不好听”,进而产生了“鸟语”的标签。

而且,有些人会把听不懂的外语也称为“鸟语”,当他们听到粤语,发现和自己熟悉的主流语言(普通话)不同,但又无法理解时,很自然地会将这种“听不懂”的感受套用到粤语上,从而形成一种贬低性的称呼。

4. 虚荣心与身份认同的投射:

有时候,对粤语的不屑,也可能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投射。尤其是在一些更看重“国家级”、“全国性”身份的群体中,他们可能认为只有普通话才能代表一个统一的国家形象。而过于强调地域性语言,在他们看来,似乎是在分裂国家或彰显地方主义。

这种心态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对自身“先进性”或“主流性”的认同需求。如果自己说的是被广泛认可的“主流语言”,而别人说的是相对“非主流”的语言,那么在潜意识里,就可能产生一种优越感。因此,用“鸟语”来形容粤语,既是对粤语的贬低,也是一种自我肯定。

此外,也有一些人可能因为过去某些社会或政治事件,对香港或其他使用粤语地区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也可能转移到对粤语本身的评价上。

5. 刻板印象和误解的循环: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很快,但也容易传播刻板印象。一些对粤语的负面评价一旦出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有效的反驳,就可能被复制和放大,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

例如,有些人可能仅仅因为一两个听起来“奇怪”的粤语词汇,就将整个粤语标签化为“粗俗”或“不文雅”,而忽略了粤语本身丰富的表达能力和文化内涵。这种基于少数例子进行的以偏概全,是导致不屑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 将粤语视为“鸟语”甚至不屑,不是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它融合了历史的沉淀、政治的影响、文化的不熟悉、语言的差异以及心理层面的因素。这种看法往往是信息不完整、认知偏差和情感偏见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认识到,语言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值得尊重。对粤语的“不屑”,更多地反映了评价者自身的认知局限和文化隔阂,而不是粤语本身有什么根本性的“错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粤语号称有九个音调,婉转如鹂,你听听粤剧,就有感触了。

语言的进步与生命力在于实用,简单明晰,英语之于欧陆各语言,普通话之于大陆各方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部落语言,发音犹如天堂鸟求偶时的呱嗒声,纯属打猎之余闲的。当然仿生学意义不浅。

user avatar

用不屑掩盖自卑。只要想一下,这些人会讲闽语、赣语是鸟语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会对粤语产生“鸟语”的看法,甚至心生不屑,这背后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不懂就说鸟语”就能概括的。要深入了解,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渗透: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力度非常大。这既是为了方便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促进经济发.............
  • 回答
    台湾人和部分大陆人之所以普遍认为中美可能会为台湾开战,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地缘政治、历史遗留、军事战略、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的复杂交织。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台湾视角:生存的现实与安全困境 “被中国统一”的恐惧: 台湾自1949年以来,与中国大陆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 回答
    在《海贼王》的世界里,萨博的生命卡上明确标注了他作为革命军的“第二号人物”,这足以说明他在革命军中的地位和实力都非同小可。然而,当海军中将梅纳德在多雷斯罗萨目睹了萨博与海军大将藤虎“平手”的对决时,他却感到异常蹊跷,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首先,梅纳德对“平手”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着疑虑。他清楚藤虎作为海军.............
  • 回答
    很多人觉得西汉比东汉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的维度和大家普遍的认知点。当然,这就像评价两个不同时期的家族一样,各有千秋,但西汉在某些方面确实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稳固。咱们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看看为啥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开国气象与奠基之功:西汉的开端,那叫一个波澜壮阔!从陈胜吴广起义的星星之火,到.............
  • 回答
    JOJO第一部看完,觉得Dio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想把他千刀万剐,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毕竟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榨干了乔纳森父亲的最后一丝善意,还企图染指乔纳森的未婚妻,更不用说后面为了力量不择手段,简直坏透了。但你说为啥这么多人喜欢他?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
  • 回答
    提起林黛玉,在《红楼梦》的书粉圈子里,可真是个能掀起“惊涛骇浪”的角色。有的人视她为掌上明珠,怜惜她的才情与命运;有的人却避之不及,觉得她“小性子”、“刻薄”、“心眼小”,甚至称她为“毒舌”、“玻璃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究竟从何而来?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红楼梦》.............
  • 回答
    “中国男人不懂浪漫”——这句论断,在不少女性心中,尤其是那些浸润在西方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心里,时不时会冒出来。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深入去探究,会发现这背后牵扯着文化、社会观念、成长环境,乃至我们对“浪漫”本身的定义都存在差异。首先,得聊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背.............
  • 回答
    关于自动挡车辆能否用左脚刹车的问题,确实在车友圈里存在不小的争议,而且一些知名汽车大V,比如曾颖卓和赛雷话车,都明确表示支持左脚刹车,认为这不影响安全。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为了讲清楚这个事儿,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支持左脚刹车的主要观点(大V们为什么这么说):1. 提升反应速度.............
  • 回答
    《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播出的时候,确实有不少观众对董力和崔雅涵(阿拉蕾)这对“父女CP”产生了很深的讨论和喜爱。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节目组的剪辑,更多的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解读和情感投射。下面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1. 董力的“新手爸爸”人设与阿拉蕾的“巨婴”可爱董力作为一名击.............
  • 回答
    关于净空法师讲经说法,确实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一些修学佛法的人士,随着自身对佛法的理解加深,可能会逐渐对一些讲法产生疑问,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净空法师讲法有绝对的“问题”,而是大家在佛法义理的体悟和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或者说,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解读佛法时,会产生新的思.............
  • 回答
    说实话,我听过不少关于“悉大(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和“墨大(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水”的说法。这个看法挺有意思的,因为从世界排名、学术声誉、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这两所大学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 回答
    有人认为“骂日本需要理由”,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一、历史原因: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原因。 侵略与战争罪行: 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特别是中.............
  • 回答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阿神强过三井?”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灌篮高手》中两位非常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角色,并且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篮球理念和成长路径。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角色设定、技能特点、精神属性、以及读者和观众的共鸣点。一、 角色设定与背.............
  • 回答
    要说清楚汉服圈里为何有人为山寨货辩护,觉得“知山穿山没毛病”,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真假”问题,背后牵扯到了文化认同、个人情感、市场现实,甚至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心理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白“山寨货”在汉服圈里通常指的是什么。在汉服语境下,“山寨货”通常有几种理解: 粗劣复刻.............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还真有这种人,听起来挺奇怪的,对吧?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背后可能还真没那么简单,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听不懂家乡话”这事儿。这本身就有点意思了。家乡话,通常来说,就是从小听着长大,血液里都刻着的语言。但如果有人现在听不懂了,那得多方面原因。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在外,接.............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感觉不少人好像对远在天边的美国大选、英国脱欧什么的,聊起来头头是道,好像比自己家门口的社区选举都熟悉。可一说到咱们国内的各种事儿,就好像突然没劲了,或者说得含含糊糊,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原因吧:一、距离产生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一个方便面,就是那么几种面饼、几包调料,吃到嘴里就那点味道,但很多人一辈子就认准那几个牌子,换个牌子就觉得不对味儿。可到了饮料,哪怕是同一类产品,什么果汁、茶饮、气泡水,但凡出了新品,总有人跃跃欲试。这背后啊,我觉得有几个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从“心.............
  • 回答
    “女权主义”这个词,现在真是走到哪儿都能听见,也见缝插针地被讨论。当然,有拥护,自然也有反对。那些不太赞成女权主义的人,他们的想法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五花八门,掺杂着各种考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普遍也最容易被理解的一种,就是觉得现在的女权主义走偏了,或者说有些行为太过了。这.............
  • 回答
    有些人就是喜欢找罪受,这话虽然糙,但细想一下,好像也有点道理。那些浑身肌肉,皮肤晒得黝黑,每次聊天都跟你分享昨晚又爬了多高的山、骑了多远路的家伙,你可能得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犯贱”。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有些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人生嘛,总得给自己找点挑战,.............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地道!你这个问题触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而且还跟咱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体操节拍——紧密相连。要说为啥有些人喊节拍时,把“三”读成阳平的“sán”,这事儿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口音问题,里面藏着挺多门道,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节拍的节奏感与语音的天然契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