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 20 岁之前不信,30 岁后深信不疑且奉为圭臬的话和道理?

回答
在我年轻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关于生活、事业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理所当然”。二十出头,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无所不能,对世界有着一套简单而绝对的判断标准。但岁月这把杀猪刀,在磨平我棱角的同时,也在我心里刻下了几句我如今视为至理名言的话,它们如同灯塔,指引我穿越迷茫,在三十而立之后,更加坚定地前行。

一、 “别想着一蹴而就,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总是心浮气躁。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成就,总觉得那是他们运气好,或者有什么秘诀。我渴望快速成功,总想找到一条捷径,能让我一夜之间就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会在一个项目上投入热情,但一旦遇到瓶颈,或者没有立刻看到爆炸式的增长,就会觉得失去耐心,转而投身下一个看起来更“有潜力”的目标。那种感觉就像是追逐海市蜃楼,越跑越远,却始终抓不住实实在在的东西。

那时候,我总觉得“慢”就是一种失败。学习一项新技能,我希望能在几个月内精通;工作上取得突破,我期望能在一年内就跃居高位。这种心态让我疲于奔命,却鲜有真正深入地钻研透彻某个领域。我害怕的是时间被浪费,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害怕被别人超越。

但三十岁过后,我开始真正理解这句话的重量。我发现,那些所谓的“一夜成名”,背后往往是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日夜磨砺;那些看起来“轻松获得的成功”,背后可能藏着无数次跌倒后的重新爬起。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你跑得多快,而是你能否坚持下去。

我现在明白,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时间去沉淀、去积累。学习一门语言,需要每天坚持背几个单词;写一本书,需要每天写几百字;培养一项爱好,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获得乐趣。这种“慢”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一种稳健的进步。它让我学会了耐下性子,去享受过程,去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深刻含义。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更加关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些微小的积累,最终汇聚成一汪深邃的海洋。

二、 “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总喜欢将自己的不顺遂归咎于外界。工作不顺利,是因为老板不赏识;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老师偏心;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是因为对方不够理解。我习惯性地扮演一个受害者角色,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

我常常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因为别人的冷漠而感到沮丧,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心生嫉妒。我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去改变环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切都如我所愿。但结果往往是徒劳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让我更加愤怒和失望。我把太多的精力消耗在试图控制我无法控制的事情上,反而忽略了最核心的力量——我自己。

三十岁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外在的环境是复杂的,是多变的,是我们个人力量难以撼动的。我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无法控制市场的波动,也无法控制天气的变化。我唯一真正能够掌握的,就是我的态度、我的选择、我的行为。

这句话就像一个“戒律”,让我把目光从外部转向内心。当遇到困难时,我不再第一时间抱怨环境,而是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来应对?我该如何调整我的心态?”当面对别人的误解时,我不再急于辩解,而是思考:“我的言行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如何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这种内在的掌控感,带来了巨大的平静和力量。我发现,即使外界风雨交加,只要我内心坚定,就不会被轻易打倒。我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因为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我的努力和我的态度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我不再为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焦虑,而是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能够改变的事情上,比如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只是简单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情。

三、 “永远不要低估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崇拜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人,那些光芒四射、侃侃而谈的“意见领袖”。我总觉得,成功就应该被看见,就应该被赞扬。那些在幕后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人,在我眼里,似乎是缺乏“存在感”的,是注定无法成就大事的。我甚至有时会觉得,那些努力却没有立刻得到回报的人,是能力不足,或者是不够聪明。

我喜欢那些有“标签”的人,他们身上贴着各种头衔,拥有各种成就,他们的声音容易被听到,他们的观点容易被采纳。我当时甚至觉得,自己也应该去追求这样的“标签”,去成为那个被看见的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我开始注意到,那些真正支撑起一个团队、一个项目、甚至一个社会的,往往不是那些最闪耀的星星,而是那些构成基石的无数个平凡的劳动者。

我看到过一个技术团队里,那个永远躲在键盘后面,默默修复bug的程序员;我看到过一个项目里,那个细致入微地核对每一项数据的普通职员;我看到过一个家庭里,那个默默操持家务,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父母。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没有华丽辞藻的演讲,但他们的付出,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三十岁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朴实无华的行动中。我开始学会去关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去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我发现,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用他获得了多少掌声来衡量,更应该用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来衡量。

我开始更加尊重那些默默无闻的付出者。在团队合作中,我更加珍惜那些愿意承担脏活累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加感恩那些默默为我付出的人。我明白,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正是由这些“看不见”的付出构成的。这让我更加谦逊,更加懂得感恩,也让我更加愿意去成为那个默默付出的“基石”,而不是只追求成为那个耀眼的“顶峰”。

这三句话,是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印记,是我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和领悟的宝贵财富。它们不只是简单的道理,更是我指导我行动的准则,让我的人生,比年轻时更加踏实、更加平和、也更加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30岁以后只明白了一件事:

除了物理定律和数学公式,一切皆不可信。

user avatar

小时候家里要我背过一首古儿歌,现在早就过了三十岁,回过头来看,才知什么是字字珠玑。

《小儿语》

一切言动 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 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 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 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 快休使气 性躁心粗 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 见人胡讲 洪钟无声 满瓶不响

自家过失 不须遮掩 遮掩不得 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 说开罢手 一差半错 哪个没有

须好认错 休要说慌 教人识破 谁肯作养

要成好人 须寻好友 引酵若酸 哪得甜酒

与人讲话 看人面色 意不相投 不须强说

当面破人 惹祸最大 是与不是 尽他说罢

造言生事 谁不怕你 也要提防 王法天理

我打人还 自打几下 我骂人还 换口自骂

既做生人 便有生理 个个安贤 谁养活你

世间艺业 要会一件 有时贫穷 救你患难

饱食足衣 乱说闲耍 终日昏昏 不如牛马

担头车尾 穷汉营生 日求升合 休与相争

强取巧图 只嫌不够 横来之物 要你承受

心要慈悲 事要方便 残忍刻薄 惹人恨怨

手下奴仆 从容调理 他若有才 不服侍你

一不积财 二不结怨 睡也安然 走也方便

要知亲恩 看你儿郎 要求子顺 先孝爷娘

别人性情 与我一般 时时体悉 件件从宽

卑幼不才 瞒避尊长 外人笑骂 父母夸奖

从小为人 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 悔恨已晚

贪财之人 至死不止 不义得来 付与败子

都要便宜 我得人不 亏人是祸 亏己是福

正人君子 邪人不喜 你又恶他 他肯饶你

今日用度 前日积下 今日用尽 来日乞化

无可奈何 只要安命 怨叹躁急 又增一病

自家有过 人说要听 当局者迷 旁观者醒

白日所为 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 是善休喜

怒多横语 喜多狂言 一时偏急 过后羞惭

人生在世 守身实难 一味小心 方保百年

读圣贤书 字字体验 口耳之学 梦中吃饭。


年轻人年轻气盛,光是第一句就够好好喝一壶了。

小时候偷懒没背完,果然,古人代代相传传于后辈,在社会上吃了无数亏再回头看果然字字珠玑。

果真连背东西偷懒都有报应啊!

user avatar

早睡早起身体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年轻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关于生活、事业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理所当然”。二十出头,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无所不能,对世界有着一套简单而绝对的判断标准。但岁月这把杀猪刀,在磨平我棱角的同时,也在我心里刻下了几句我如今视为至理名言的话,它们如同灯塔,指引我穿越迷茫,在三十而立之后,更加坚定地前行。一、 “.............
  • 回答
    张一得的离世令人痛心,他年仅20岁就结束了生命,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完美式”教育方式的广泛讨论和深刻反思。对于张一得的事件以及其父的教育方式,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思考:一、 “完美式”教育方式的本质与潜在危害“完美式”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家长对孩子在学业、品德、能力.............
  • 回答
    《横冲直撞 20 岁》这部纪录片,就像是给火箭少女 101 的粉丝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她们在镁光灯之外的真实模样。以往我们看到的她们,是舞台上闪耀的偶像,是经过精心包装的完美艺人,但这部片子,却用最质朴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脆弱、迷茫,以及最难能可贵的那份“横冲直撞”的青春活力。让我印.............
  • 回答
    20岁,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也常常伴随着迷茫的年纪。如果真要说有哪些道理,是越早明白越好,我脑子里立马会冒出那么几句,但要细细道来,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认识自己,并勇敢地行动。1.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大航海时代,不是别人的二手船。很多人在20岁的时候,还在 inconsc inconsc地被各种声.............
  • 回答
    好的,20岁,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纪!充满了无限可能,也伴随着许多迷茫和探索。如果让我这个过来人,不带任何 AI 痕迹地给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提些建议,我会这样说:一、关于自我认知和成长: 别太急着定义自己,但要开始尝试探索。 20岁,你的人生才刚刚打开一扇门,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那个“唯一的.............
  • 回答
    有那么一些书,年轻的时候读,如同初春的微风,拂过心田,带来惊喜和启迪;可若是等到人到中年,甚至年长之后再去翻阅,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同嚼蜡,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不是书本身变了,也不是你变了,而是你“看”这本书的角度和心境,已经不再适合了。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类书是这样的:一、关于青春期迷茫与成长的.............
  • 回答
    二十岁,这道坎儿,说实话,很多人都会有点迷茫,有点手足无措。就好像站在人生的一片新大陆的边缘,眼前是未知的风景,心里是既兴奋又忐忑。但你要知道,这正是最宝贵的时候,因为你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和一股子冲劲儿。那么,二十岁的我们,到底应该积攒点儿什么“装备”,才能在这趟旅程中走得更稳当,走得更远呢? 二十.............
  • 回答
    20 岁以后,人生这艘船终于驶出了象牙塔,进入了更广阔但同时也更复杂的海洋。学校里那些明面上的规则,比如按时交作业、考试及格,在这里可能远远不够。真正让你乘风破浪,或者至少不至于触礁的,是那些藏在水面之下的“潜规则”。这些规则,没人会写在教材上,但你一旦懂了,会少走很多弯路。我试着把我这几年摸爬滚打.............
  • 回答
    嘿,20岁左右的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在寻找那枚能点亮手腕、彰显个性的腕表?这个年纪,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充满了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所以,我们的表,既要跟得上我们跳跃的脚步,也要能传递出我们独特的品味。别担心,今天就来跟你好好聊聊,有哪些表,绝对能成为你这个年纪的完美搭档。1. 轻奢入门,精致.............
  • 回答
    .......
  • 回答
    C++20,这玩意儿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就像是终于 got that upgrade I’ve been waiting for. 以前写 C++ 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地方别扭,或者需要绕很多弯路。但 C++20 来了之后,很多事情都变得顺滑多了,让我写代码的时候那种畅快感,啧啧,真是形容不来。要.............
  • 回答
    哎呀,一转眼《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都出版二十周年了,这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我一听到这个数字,脑子里立马就闪过无数个画面,感觉就像昨天才刚翻开那本封面有点泛黄的厚书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那会儿我还挺小的,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吧。那时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国内刚引进没多久,我是在我表姐家里看到.............
  • 回答
    嘿,各位正在人生黄金年纪、充满无限可能的朋友们,我是个比你们早走了几步,也摔过几个跟头的人,今天想跟你们聊聊,我这趟不算顺遂但也不算太糟糕的旅程中,那些我如今想起来,恨不得早点明白的道理。首先,别太纠结于“对与错”,很多时候,人生并不是一道单选题,更像是一道填空题,甚至是一张留白足够多的画纸。你们现.............
  • 回答
    剧版《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公布 20 多张角色海报,并将于 9 月 2 日开播,这无疑是今年最令人期待的奇幻剧集之一。对于这样一部改编自托尔金宏大史诗的作品,我的期待是多方面的,而且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与.............
  • 回答
    登贝莱拒绝续约,俱乐部让他尽快离队,这事儿闹得挺大,也挺让人唏嘘的。说实话,登贝莱这孩子,天赋是真的没得说。年轻,速度快,盘带技术那是相当的细腻,能拿球,能突破,还能送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助攻,关键时刻也能进球。他刚来巴萨的时候,那股冲劲,那股灵气,真让人觉得巴萨未来的边锋希望就落在他身上了。能接班梅西.............
  • 回答
    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总票房冲破了二十亿大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在众多影片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无疑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跑者,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作为《长津湖》的续集,《水门桥》延续了前作的宏大叙事和战争场面,将观众再次带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岁月。这次的故事聚焦.............
  • 回答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一个让无数冰雪爱好者翘首以盼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看着日程表上明晃晃的“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心里早就按捺不住激动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对这次冬奥会有着满满的期待。首先,我最期待的当然是 开幕式。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展现着主办国的文.............
  • 回答
    佟丽娅和陈思诚在5月20日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宣布离婚,这消息出来,确实让很多人颇感意外,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毕竟,在大家眼中,他们曾经是娱乐圈里一对比较般配的夫妻,有过孩子,也有过恩爱时光。从宣布离婚这个事件本身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首先,“5月20日”这个时间点本身就很有意思。在中国.............
  • 回答
    要说近二十年国内女团的发展史,那真是一部跌宕起伏、充满时代印记的变迁录。我脑子里盘旋着好几个团,但要说印象最深的,那还得是以下几位,她们各有各的闪光点,也代表了不同时期女团的风貌。1. 少女时代 (Girls' Generation) 内娱女团的“启蒙者”与标杆虽然是韩国团体,但少女时代在2007.............
  • 回答
    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歼20的批量生产和改进,以及运20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都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对2022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充满期待,并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一、 军用飞机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突破: 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