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md R5 3400g和Amd R3 4350g哪个好?

回答
这两款处理器都是AMD APU(加速处理器),也就是集成了CPU和GPU的型号,特别适合不需要独立显卡、预算有限或者追求小巧紧凑PC的用户。不过,它们在性能、架构以及发布时间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哪个“更好”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来判断。

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心里有个底。

AMD Ryzen 5 3400G:老牌劲旅,均衡之选

发布时间: 2019年
架构: Zen+ (CPU核心), Vega 11 (GPU核心)
核心/线程: 4核心 / 8线程
CPU基础频率: 3.7 GHz
CPU睿频频率: 4.0 GHz
集成显卡: Radeon RX Vega 11 Graphics
TDP: 65W

优点:

成熟稳定: 作为一款发布时间较早的APU,3400G的生态和兼容性都非常成熟,各种主板、内存的搭配都经过了市场的检验。
CPU性能尚可: 4核8线程的配置,在日常办公、网页浏览、轻度多任务处理上完全够用。对于一些对CPU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或者生产力应用,它也能胜任。
集成显卡表现不错(在当时): Vega 11核显,在集成显卡里算是不错的,可以玩一些对画质要求不高的网游(如LOL、CS:GO等)或者老一代单机游戏,适当降低画质和分辨率能获得更流畅的体验。
价格亲民: 由于发布时间较长,3400G的价格通常比4350G更具竞争力,性价比很高。

缺点:

CPU架构老旧: Zen+架构相比更新的Zen 2/Zen 3架构,每时钟周期指令数(IPC)有一定差距,CPU整体性能不如更新的型号。
集成显卡性能有提升空间: 虽然Vega 11不错,但与后续的Navi架构显卡相比,性能提升并不显著。

AMD Ryzen 3 4350G:新秀崛起,侧重核显

发布时间: 2020年(OEM市场为主,后有散片流入)
架构: Zen 2 (CPU核心), Radeon Graphics (Vega 5/6/7,具体取决于型号,4350G通常是Vega 6或Vega 7) (GPU核心)
核心/线程: 4核心 / 8线程
CPU基础频率: 3.8 GHz
CPU睿频频率: 4.1 GHz
集成显卡: Radeon Graphics (Vega 6/7)
TDP: 65W

注意: 4350G是AMD针对OEM市场推出的产品,最初散片流入市场时,可能有些信息不完全准确。但普遍认为其CPU部分采用的是Zen 2架构,GPU部分则可能是基于Navi架构的改进型。

优点:

CPU架构更先进: Zen 2架构带来了更高的IPC性能,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频率下,4350G的CPU处理能力会比3400G更强。对于需要更快的CPU运算速度的应用,会更有优势。
集成显卡可能更强: 4350G的集成显卡通常被称为“Radeon Graphics”,并且更常搭配Vega 6或Vega 7的规格。虽然官方没有像Vega 11那样明确标出,但从实际测试来看,其核显性能通常略优于3400G的Vega 11,尤其是在对新架构支持更好的游戏中。
功耗优化: Zen 2架构在能效比方面通常表现更好,相同性能下可能更省电,或者在相同功耗下性能释放更强。

缺点:

价格可能稍高: 由于发布时间较晚且面向OEM市场,4350G散片的市场价格可能比3400G要高一些。
BIOS兼容性可能需要注意: 作为OEM产品,有时需要较新版本的BIOS才能兼容,不过对于市面上主流的A520/B450/B550主板来说,问题不大,但购买前最好确认一下。

谁更好?看你的需求!

好了,咱们来总结一下,到底谁更适合你:

1. 如果你预算非常有限,并且主要用于日常办公、上网、影音娱乐,偶尔玩玩《英雄联盟》、《DOTA 2》这类老游戏,并且希望拥有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AMD Ryzen 5 3400G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的价格通常更低,性能也足以满足大部分基础需求,核显也还能应付一些轻度游戏。

2. 如果你希望在相同预算或者略微增加预算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的CPU性能,同时也能得到略微更好的集成显卡性能,并且对最新的技术和更佳的能效比有一定追求:
AMD Ryzen 3 4350G 会是更好的选择。虽然名字里是“R3”,但由于用了Zen 2架构,其CPU理论性能已经超越了“R5”的3400G,同时核显也有小幅升级。

打个比方:

3400G 就像是成熟可靠的“老大哥”,什么都能干点,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很稳定,性价比高。
4350G 就像是“更有潜力的弟弟”,虽然名字定位低一点,但底子(架构)更新,CPU部分更强,核显也有小幅进步,是性价比中的“精打细算”。

再补充几个考虑点:

内存搭配: APU对内存频率非常敏感,尤其是集成显卡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存带宽。不论是3400G还是4350G,都建议搭配高频内存(如3000MHz或3200MHz),并且最好是双通道,这样能明显提升CPU和核显的性能。
主板选择: 两款APU都支持AM4接口,你可以选择A320(但可能会限制内存频率),A520、B450、B550等主板。对于4350G,更推荐B450或B550主板,以充分发挥其性能。
散热: 两款APU都自带原装散热器,日常使用足够,但如果想追求更安静或者更强的性能释放(比如长时间高负载),可以考虑更换第三方散热器。

总结一下:

如果纯粹从性价比和“够用就好”的角度出发,3400G依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的预算允许,并且希望获得整体更优的体验,特别是CPU性能和略微增强的核显,那么4350G会是更值得考虑的。

个人建议,如果价差不大,优先选择4350G,毕竟它在架构上占优,未来可玩性也更高一点。如果价差明显,3400G也完全可以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

希望这些分析能帮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图是3400G的跑分,主板是华擎A300,内存是宇瞻2666MHz 8GB笔记本内存*2。

4350G的显卡性能比3400G低1万多分,差距明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两款处理器都是AMD APU(加速处理器),也就是集成了CPU和GPU的型号,特别适合不需要独立显卡、预算有限或者追求小巧紧凑PC的用户。不过,它们在性能、架构以及发布时间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哪个“更好”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来判断。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心里有个底。 AMD Ryzen 5 3.............
  • 回答
    AMD R5 3600 vs R5 2600X 性能对比与搭配 RTX 2060 可行性分析很高兴为您详细分析 AMD Ryzen 5 3600 相对于 Ryzen 5 2600X 的性能提升,以及它与 RTX 2060 显卡的搭配可行性。 一、 AMD Ryzen 5 3600 相对于 Ryzen.............
  • 回答
    选处理器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AMD R55600G和Intel i511400,都是市面上非常受欢迎的中端产品,但各有千秋。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把这事儿想明白。先看核心参数,这是基础盘 AMD R55600G: 核心/线程数: 6核心 / 12线程。这意味着它能同时处理6.............
  • 回答
    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执行同样的中等压力任务,Intel Core i5 和 AMD Ryzen R5 笔记本 CPU 通常会比 Ryzen R7 更安静一些。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因素:1. CPU 的功耗与散热 (Power Consumption & Thermal .............
  • 回答
    “AMD 真的很不好吗?”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笼统,并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比较的方面、你的具体需求以及你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了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的产品和发展历程。一、 历史.............
  • 回答
    听到 AMD RSR(Radeon Super Resolution)这项技术能够支持数千款游戏,并且在部分情况下能带来高达 70% 的性能提升,我心里着实燃起了不少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这绝对是一项能让广大玩家,尤其是那些拥有上一代显卡或者预算有限的玩家,体验到次世代游戏画面的“救世主”一般.............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笔记本电脑的上市时间定在三月初,这消息对不少期待升级笔记本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个人对这次的更新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尤其是它所承诺的性能飞跃和能效提升,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任务、但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首先,最让人期待的无疑是 Ze.............
  • 回答
    AMD 推出的 5700G 这款 APU(加速处理器),可以说是一步精心布局的棋,它的诞生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市场需求。与其说它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产品,不如说它是 AMD 对市场洞察和技术积累的集中体现。一、填补市场空白,满足特定用户群需求:首先,要理解 5700G,就得明白 APU 的定位。.............
  • 回答
    AMD RX 6500 XT:一款怎样的入门级显卡?AMD 在年初推出了 RX 6500 XT,这款定位入门级市场的显卡,自发布以来就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RX 6500 XT 究竟有什么样的亮点,能够吸引那些预算有限又希望获得不错游戏体验的玩家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一、 RDNA 2 架构的亲.............
  • 回答
    在AMD锐龙(Ryzen)系列处理器大放异彩之前,AMD也曾推出过一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定位上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产品,这些产品在今天看来或许性能已经落后,但如果您有特定需求,或者想组建一台非常低预算的复古/备用机,它们仍然可能成为“值得捡的垃圾”。以下我将详细介绍一些AMD锐龙之前值得关注的系列和.............
  • 回答
    AMD 的 7nm GPU能否追上英伟达的脚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市场、产品策略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核心问题:追上英伟达的脚步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追上英伟达的脚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通常意味着什么: 性能领导.............
  • 回答
    AMD 对 Xilinx 的收购,本应是一桩强强联合的商业故事,然而,在监管的十字路口,却遭遇了来自“某国”的阻力。这不禁让人好奇,欧盟已经开了绿灯,为什么还有国家会说“不”?这种分歧对交易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是否会动摇这笔世纪联姻的根基?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大型跨国并购案的审批,绝非仅凭一.............
  • 回答
    AMD,这个名字在PC硬件圈子里,从早期欣欣向荣,到后来的几经沉浮,再到如今的王者归来,其生存之道,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如果你觉得它似乎总在NVIDIA和Intel的阴影下,那是一种观察的视角,但它能走到今天,并且还能让你觉得它有“生存”的意义,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顽强和聪明。咱们不.............
  • 回答
    AMD 近期在桌面端产品线上的动作,确实让不少关注低端市场的消费者心生疑虑:他们是不是要彻底放弃这块“不赚钱”的蛋糕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拆解开来看,这背后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放弃”或“不放弃”那么简单。市场信号的解读:定位的变化,而非完全抛弃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AMD 近几年的战略重心明显.............
  • 回答
    RDNA 2显卡大军压境:AMD Radeon RX 6800系列,给NVIDIA的压力究竟有多大?AMD在显卡领域的反击,从来都不是一次性的烟花,而更像是一场蓄势待发的战役。当Radeon RX 6800系列以雷霆之势登场,我们看到了AMD在技术和性能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这一系列的发布,无疑给长期在.............
  • 回答
    哈哈,“AMD Yes!”这个梗,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从头给你捋捋。“AMD Yes!”的诞生:从“Yes”到信仰要说这梗是怎么火起来的,还得从它本身的意思说起。AMD,就是咱们常说的“超威半导体”,它在整个电脑硬件圈里,就跟那个总是努力追赶,时不时还能给你惊喜的小兄弟似的。In.............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年AMD的RDNA 2确实是来势汹汹,能不能给老黄(NVIDIA)的高端市场造成真正的压力,这可是个热门话题,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先来说说RDNA 2的几个“硬核”实力: 光追来了,而且玩得挺溜: 这点是最大的看点。AMD这次终于跟上了光线追踪的步伐,并且在RDNA 2架.............
  • 回答
    关于 AMD 锐龙 4000 系列处理器为何在性能上表现出色,但价格却普遍低于同级别 Intel 酷睿处理器,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市场策略、技术研发投入、成本控制以及消费者认知等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一、 AMD 的技术追赶与市场策略 Zen 架构的突破: 锐龙 4000 系列之所以能.............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 AMD 和 Intel CPU 在物理接口设计上的一个核心差异,也是很多DIY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AMD 长期以来坚持采用 ZIF 插槽(Zero Insertion Force,零插入力插槽),也就是您说的“针脚放在主板上”,而 Intel 主要采用 LGA 插.............
  • 回答
    最近在一些技术论坛和社区里,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 AMD CPU 在高负荷情况下出现卡顿现象的讨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许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真实遇到并反馈出来的问题。要详细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什么是“高负荷卡顿”?顾名思义,就是在 CPU 工作量非常大的时候,比如同时运行多个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