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起诉搞得像个大集团商业竞争的撕逼事件。
起诉La mer的原告,之前在欧莱雅集团负责科学传播。La mer隶属雅诗兰黛集团,和欧莱雅是对头。
欧莱雅集团的理念一直是创造美丽梦想,产生购买欲望,在夸大宣传上,和雅诗兰黛半斤八两。欧莱雅集团的兰蔻,就曾因“微整形”精华虚假宣传全面下架。
两家公司的产品线也一直相互针对。譬如高端线,欧莱雅的赫莲娜,知名度上一直没杠过雅诗兰黛的La mer;欧莱雅中高端的兰蔻,目前从销量增长上也比不过雅诗兰黛。可能欧莱雅集团挺难过吧。
一个呆了7年欧莱雅的员工,离职一年,起诉竞争公司虚假宣传。自己老东家这么多产品,这么多天花乱坠的广告,不好好发掘里面的黑料,去告竞争公司,挺有意思。
---
回到事件本身。
La mer能否减少皮肤敏感,光拿出配方表分析,没意义。起诉虚假宣传,无论是起诉者,还是品牌方,最终难有结果。我相信起诉者自己也清楚这些事。
首先讲下La mer面霜,是款保湿滋润效果好,但香味一言难尽的面霜。最早推出的是cream,油包水体系,和妮维雅蓝罐差不多,老旧时代的产物。后期推出了soft cream和gel cream,肤感更轻盈,更贴近当下。产品加入非常多植物提取物,难说哪个成分抗敏,哪个成分致敏。况且同种植物提取物,不同批次生产,效果也有差异。
就像中药,一张方子,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不同人用,有人有效,有人伤肝。这是复杂成分的弊端,无法证实,也难以证伪。
因此,讨论La mer有没有用,没意义。品牌方完全可以说:让La mer创始人回春的那瓶面霜,和今天你刚刚买到的那瓶,不一样。
另外,护肤产品贵就要有用,这和衣服贵就要挡风遮雨一样不合道理。东西贵到一定程度,它对人的心理慰藉,远胜于它的实际效果。购买的是奢侈品,而非日用品。
其次,各官网说法不一致。
中文官网:焕变出史诗般的愈颜奇迹,让他的皮肤回复往昔。
英文官网:平滑他的皮肤。
日文官网:滋润皮肤,皮肤稳定,恢复光泽。
其实虚假宣传还挺难界定。当时产品创始人脸部烧伤多严重?“往昔”的皮肤是什么状态?能回复到什么状态?
如果就烫出俩水泡,天天清水洗脸,过几周,什么都不用也能回复往昔。清水也能“焕变出史诗般的愈颜奇迹”,你没法说它假。
所以将来La mer品牌宣传可能会减少情绪渲染,但这次是否虚假宣传,挺难界定。
最后,不管这次事件是否牵扯到集团竞争,对消费者有一定正面意义。
把La mer拉下神坛,一方面让品牌方注意宣传措辞,另一方面降低消费者心理预期,理性消费。
说到底,不就是瓶价格昂贵 有故事的 添加多种植物提取 的面霜。爱用的人依然会用,不存在什么一夜回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