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云南一理科生高考 521 分,捡漏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仅高一本线一分?

回答
看待云南理科生高考 521 分被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录取,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故事,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和值得玩味的地方。

首先,咱们得知道,521分在云南高考的“江湖”里,算是个什么水平。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教育资源,大家都知道,跟一些教育强省比起来,整体分数线和状元分数可能会显得“朴实”一些。所以,521分具体在云南的理科排名得看当年的整体情况,但能考到这个分数,说明这个同学基础知识是扎实的,至少过了本科一批线不少。

关键点来了,“捡漏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仅高一本线一分”。这话说得就很有“故事感”了。

“捡漏”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通常我们说“捡漏”,是指那些本来名气很大、分数要求极高的专业或学校,结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报考人数不足、志愿填报策略失误等),录取分数线意外地低于了大家的普遍预期,让一些分数够不上“门槛”的同学幸运地挤了进去。

在这个事件里,之所以会用“捡漏”这个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这块金字招牌太响了。北大医学部,那可是全国顶尖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里面的很多专业,比如临床医学,分数都是高得离谱,比北大本部的一些专业还难考。一般情况下,能被北大医学部录取,起码也是个超级学霸,分数远超一本线一大截。

而“护理学专业”,虽然在医学领域很重要,但相对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热门专业,在传统观念里,它的“光环”可能稍逊一筹。在很多学生的志愿选择中,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些更“直接”面向医生角色的专业。

所以,当一个分数不算特别突出(相对北大医学部的整体名声而言)的学生,竟然被北大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录取了,而且分数只比一本线高一分,这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捡漏”。这跟我们平时想象中“北大医学部分数线”是完全不符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

1. 志愿填报的“玄学”与策略:
精准定位与大胆尝试: 这个同学很可能对北大医学部护理学专业有强烈的兴趣或者充分的了解。他知道这个专业在全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个专业相对其他医学热门专业的分数情况。他可能不是那种只盯着最热门专业冲的考生,而是有自己的清晰规划,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非主流”的选择。
“冷门”专业遇上“名校”: 尽管北大名声在外,但即使是北大内部,不同专业之间在考生群体中的热门程度也有差异。护理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虽然重要,但其吸引力可能不如临床医学等。当一个名校的“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遇上一个能接受它的分数段的考生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平行志愿的“位次保护”: 现在的很多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强调的是考生的“位次”。如果这个同学在云南省的理科排位正好落在这个专业录取范围的某个位置上,即使总分刚过一本线,但由于位次优势,又恰好填报了这个专业,就有可能实现“低分高就”。
填报时机的“赌博”: 有时候,在志愿填报的最后关头,一些考生会根据自己预估的分数和排名,选择一些“冲一冲”就能进的学校和专业。如果这个同学是抱着“万一呢”的心态,将北大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填报在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且最终分数恰好能卡进这个专业的录取线,那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胆尝试”。

2. 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
专业冷热度的波动: 即使是名校,其不同专业的冷热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社会需求、就业前景等因素而变化。护理学虽然一直都有需求,但在某些年份,可能在大学招生时不如其他医学专业那样“火爆”,导致分数线相对较低。
招生计划与报考人数的匹配: 这个专业当年的招生计划是多少?有多少考生报考?如果报考人数刚好与招生计划持平,或者略低于计划,甚至出现计划未满的情况,那么录取分数线就有可能降低,甚至只比一本线高一点点。这在一些竞争没那么白热化的省份和专业组合中是可能发生的。
“分数线”的相对性: 对全国考生来说,521分考北大医学部护理学可能是“捡漏”。但对云南省考生来说,如果当年的理科一本线设置得不高,并且这个专业在云南的招生计划人数多,同时报考人数相对其他热门专业少,那么521分卡在上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3. 信息差和个人选择:
信息不对称: 对于很多考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北大”这个牌子,或者更热门的专业。对于北大医学部里的某个具体专业,了解程度可能不深,也可能因为不了解其就业前景、学习内容,而没有把它列入重点考虑。
个人兴趣与未来规划: 这个同学可能对护理学这个职业本身就有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职业规划。他看到了护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可能看到了这个专业未来在国内外的就业机会。他不是为了“北大”的名头去,而是看中了“北大医学部”提供的平台和“护理学”这个专业本身。这种纯粹的个人兴趣和目标,有时候比单纯追求热门专业更有意义,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这件事情给我们什么启示?

高考志愿填报是技术活,也是艺术活: 这件事生动地说明了,志愿填报绝不仅仅是看分数高低,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校、专业、当年的招生政策,以及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精准的定位和策略,有时候比分数本身更重要。
不要低估“相对冷门”专业: 很多时候,那些被大家忽略的专业,在名校光环的加持下,反而能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和就业机会。护理学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医疗需求的提升,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而且在高端医疗领域,护理学专业人才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
“名校光环”下的多元选择: 即使是顶尖名校,也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选择。考生应该跳出“只有热门专业才算牛”的思维定势,去发现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性: 能够挖掘出这样的“机会”,离不开考生或其家庭对招生信息、专业前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总而言之,这位同学被北大医学部护理学专业录取,521分高出一本线一分,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故事”,而是一个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策略、专业选择理性以及信息获取能力完美结合的案例。这告诉我们,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有时候“智取”比“蛮拼”更能收到奇效。与其说他是“捡漏”,不如说他是通过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判断,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捡漏这个词用的何其恶毒?

分数线在哪儿,也没拦着别人去报,怎么叫捡漏?

那你为何不问问咋了分数线这么低?

user avatar

说句实话,北京大学的护理专业就值这点分。

521分到672分,总共招生6人,按照云南省以前的经验,一般都是会泽、宣威、镇雄等县级高中某些人,才报考护理专业,目的是拿县政府的奖金,然后复读或退学。北大的护理,清华提前批的定向核物理,都是混奖金的重灾区。

混奖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自己,这类会主动复读。另一类是高中班主任的忽悠,目的是为了蹭奖金,某些高中考入清华北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能拿一定数额的奖金。

比如某年某市某县某高中某人就报考了北大护理,得到县政府10万的奖金,然后复读,当然,第二年,这货去了清华大学某纯理学专业,至于是怎么知道的。。。。这类属于准备复读顺便混个奖金。

还有一种类似于会泽县某些县中,特别是补习班,学校为了清华北大的人数,会忽悠学生报考,当然,也有一定的奖金,不过奖金一般是班主任的,这类属于纯忽悠,往往就是“北大护理就不是护理”、“清华的定向是当成院士来培养”之类的屁话,可以忽悠不懂事的小镇做题家。被忽悠的学生或等着考研转专业,或退学复读。这类属于忽悠型,同时还洗脑学生的家长一起组团忽悠报考。

图片上的横幅就是某人被忽悠报考了北大护理,“北大的护理就不是一般的护理”。其实,说直接一点,北大护理还能干过同分数能录取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的临床医学?

在云南省,一般省级重点高中,几乎每年都有考去清华北大的学生,这种地方一般没有奖金。以昭通市为例,昭通一中考取清华北大是没有奖金的。但是像什么镇雄、彝良等县中,一般县政府会给考生约10万的奖金,奖金额会随着该县XX年没有清华北大单调递增。但是像水富县这样有云天化中学,几乎每年都有考去清华北大的县,也是没有奖金的。有时候某些高中多年没有清华北大的,也有可能有高额奖金,据说最多能达到50万,这个就不知道真假了。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专业,招生人数众多,比如2021年的北大护理在云南省招生人数是6个,反观北大的其它专业,招生人数一般是1个或2个,感觉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都已经假定有人只是为了奖金或被忽悠,而不会到大学报到或直接退学,同往年一样,计划6人,可能只招收2人,4人属于混。

那么北大护理就业到底怎么样,说白了就是做护士。

很多三甲医院的护士,是外包,没有编制,和卫校毕业生差别不大,工作中还可能成为被群嘲的对象。

三甲医院的护士,要想有编制,只有考试一条路,而且报考人数众多,可能到达几百比1,毕竟开设护理专业的大学实在太多,都想着有个编制好上岸,北大并不特别。而且医改医改,最先改的肯定是护士,因为护士这个行业,哪怕是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干的活跟大专生甚至中专生是一样的,水平上根本没有差距。

意淫保研的,北大护理的保研率能有多少?上限不会突破50%,排除521分的这个捡漏的,按照672分的来计算,这个分数可以上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怎么也比北大护理强。如果报考东南大学之类的,直接是最高分,选择的余地太大。有些人说考选调生,其他学校难道不能考?再说,定向选调生是限制学校和大部分岗位限制专业的。

要是想考进体制内,那么考公务员、其它事业单位只能报考三不限,也不简单,考录比分分钟突破几百:1。

转行医药代表的,既然做药代,为什么还要去北大读护理,哪个大学哪个专业毕业的不能做药代?做药代拿高薪水,跟护理这专业没有关系,跟北大这名校更没有关系。随便读一个大学,毕业后都能做药代,这并不是北大的专利,药代说白了就是销售,业绩怎么可能跟学历有关?

吹转行的,既然都要转行,比如672分这个,随便报考同济大学之类,直接就转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大学毕业才转行?

说走定向选调生的,一个是省定向选调生,大部分招录限制专业,不限制专业的报考比例照样惊人,以云南省约10年前为例,不限专业的定向选调生,考录比约100以上:1,并不简单。云南省2021年面向选定高校招录定向选调生计划表中,大部分都限定专业,不限制专业的定向选调生比例很低,而且限制硕士以上占比很大,并不存在很容易考定向选调生的说法。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是中央选调生,照样限制专业,不限制专业的只会更难考,而且中央选调生,一般要求硕士,还要求在校期间的表现,比如校级优秀毕业生等,护理专业并没有优势,几乎都限制了专业,不要幻想三不限,可以查:2021年度选中央机关选调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如果是普通选调生,不限专业考录比是几百:1,这个跟普通公务员考试一致,只是一般限制应届生,限制本科及以上,但是不限制本科学校。参考:云南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

注意区分普通选调生、定向选调生、中央选调生。首先,普通选调生一般只是限制本科生以上学历,不限制学校,独立学院都能考;其次,定向选调生一般属于省组织部招录,会限制学校,但是大部分岗位会限制专业;最后,是中央选调生,这个会下发一个表到具体的高校,往往要求严格,一般本科要求有具体的条件,比如校级优秀毕业生等,难度最大。


以前北大护理在云南省是提前批、国家专项批次招生,2021年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调到一本批次招生,分数低也能理解,以前有人为了奖金,有人手贱,所以瞎报,而2021年,在一本批次招录,缺少手贱党。

在云南省因为有国家专项,云南省有73个县可以报考国家专项批次,很多学校的垃圾专业,都集中在国家专项,包括什么生物、地质、冶金等等,等着收割一批又一批想占便宜且手贱的小镇做题家。

如果没有奖金、提前批手贱、高中老师的忽悠、名校狂想症的话,正常一点,北大护理的分数应该比521分还要低。可以参照北京的情况,以前北大护理在北京是在专科和二本招生,要不是外省经常调侃北京大学是北京人大学,只要400多分就可以上,可能至今北大护理还在北京招收专科生。

如果这专业真的好,为什么会独立招生?为什么会在提前批、国家专项批用独立代码招生?无外乎是为了一本批次分数好看罢了,清华北大亦不能免俗。


关于转行

说句难听一点,要是真的很容易转行,工地上土木类专业毕业的名校生们,为什么不都转行?清华大学的在工地上确是没有见过,但是诸如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等,都见过。不要说房地产公司,甲方也要在工地上混,即便是硕士生,照样爬架子、坐升降电梯、走钢筋、看打灰。

至于建筑设计院里,名校毕业的硕士生,一抓一大把,并不稀有。薪水吗,参考“计件工资”,也就是所谓的“提成费”,某些设计院甚至连“五险一金”都在“提成费”里扣,感觉像是坐台小姐,这种垃圾设计院,居然也有清华毕业的高材生,至于同济的,一抓一大把,不要太多。像东南大学之类的本科毕业生,还得通过笔试才能进去。说到这里,感觉还是清华、同济好,某些设计院至少可以不用笔试。

所以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来说,最垃圾的学校就是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几个,分数不上不下,再上去一点是同济大学,名气大,某些设计院可以不用笔试。反观这几个,分不低,但是没有优待,要跟比自己低100多分的人一起笔试,设计院里提拔人,因为某些缘故,清华、同济都有优先权,清华的有可能被借调到住建局,同济的人多力量大,是个大派系。其它这几个高校同其他学校一样,一般要有注册证书,所以,性价比最低

当然,在建筑设计院里,即便是清华大学结构工程的硕士,只要是做结构设计,一般就不如昆明理工大学的建筑学本科,这就是专业优势,同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建筑 > 结构 > 其它。

建筑设计院里,建筑设计是龙头,也就是指挥棒,结构设计只能跟着建筑设计走,这个没有工作过的人,确实不懂。因为建筑设计师一般与甲方对接,毕竟谈项目的时候,没有业主会关心结构设计师能省多少钢筋混凝土,工程造价上能节省的钱,对比一下房价,实在不值一提。最容易变成设计所老板的就是与甲方经常对接的建筑设计师,而结构设计师,说白了上限就是总工,也叫专业负责人。

鄙人的观点是专业 > 学校。2021年,中山大学搞了个按照超级大类招生,计算机专业包括土木、生物、机械等,乱打包招生,所以忽然间倒塌了。要是名校不讲专业,为什么都在大类招生,无外乎是为了忽悠不懂的人罢了。

很多人会认为北大毕业的就是不一样,这么说吧,做地质勘察的就有北大地质学的毕业生,真的就是做地勘,在工地上守着钻机编录数据,做地勘报告那种。同一家设计院里,清华毕业生做结构设计真的是用Pkpm建模,tssd画图,从来没有见过清华生有什么独门绝技,靠阴阳五行画图。


名校,其实也就是应届找工作的时候有用,毕业越久,作用越小。要不看看北京大学卖猪肉的大神,因为种种原因,毕业后工作不好,混着混着,也就只能卖猪肉了,某些好事者,也就是名校综合幻想症患者,总把这“大神”意淫成卖猪肉的老板,还造谣捐赠几亿人民币,其实,这“大神”一直安静的摆个小摊卖猪肉。

对比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分数,北京大学护理分数线明显偏高,核心原因就是北京大学护理发北京大学毕业证,反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专业不发清华大学的文凭,发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证书,要是两校连护理都一起招生,结果不敢想。

看看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分数和名次:

山东:590分,对应的名次是21869;

湖北:569分,对应的名次是20801

四川:625分,对应的名次是19023;

安徽:560分,对应的名次是27501。

四个省都是高考人数大省,对应在2万名左右,为什么拿协和来做对比,因为协和若是同意,真的会发清华大学的毕业证。

对比于2021年云南省的521分,对应的名次是37781,而2万名对应分数约560分,对比于协和的护理,分数就应该在这个位置,考虑到云南省人数较少,分数可能会略高一点,也就是560到580分之间。而云南省的最高分是672分,名次是276名,这个名次可以报考除个别院校外的本硕博8年制的临床医学,这样学生报考护理,只能说是被忽悠,或者混个奖金准备复读。

北京大学护理录取线高,只是部分省份高罢了,一般这种省份大部分县都有清华北大的奖金,云南省也属于这种,对于高分生而言,护理确实不是一个好去处。即便是三甲医院,护理有编制的都是公开招录,而且护士是护士,医生是医生。

参照:2020年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计划表。二本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毕业生,真的可以考昆明延安医院、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之类的有编制的医院,当然,护理本科也要考试的,那么如果在医院工作,北大护理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护理专业好的,可以好好查查,有哪一个大学有护理专业毕业且从事护理工作的“杰出校友”,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护士”这个工种,上限极低。哪怕是护理毕业且转行的,还是没有一个“杰出校友”,全国开设护理专业的名校一大把,但是“杰出校友”一个都没有,这恐怕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

北京大学的护理,始终只是护理,比不过一个刚刚专升本院校毕业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因为这个人至少有可能成为医生,而护士永远只是护士

护理这专业,烂,比土木还要烂,因为它烂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看着521分好像占了便宜,其实是因为一直以来以大学为导向的招生有问题,护理就该这个分数,哪怕是北京大学。

类似的土木工程也这样,分高真的不划算,尤其是土木工程的本科生,排除个别大学,基本都在工地上干活,什么985、211,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一个工地,一年新来十几个,年后就至少跑掉一半。


7.26更:

很多人看不起二本计算机,其它的不知道,某网站还真能证明,二本计算机毕业生上限很高。

1998年起大学扩招,1999年是高考最容易的一年,因为那年几乎没有复读生,而且倒推至1996年,当时西南地区很多地方的中专还包分配,所以乡镇、县城的学霸根本没有读高中。

这个案例,只是证明二本生没有某些人想的那么差。

那么护理呢,全国这么多所大学有护理专业,哪一个大学的“杰出校友”有护理专业毕业的人?

专业之间,确实是有差距的。

相反,

同专业之间,由于高考分数的影响,差距被很多人放大了。

实际上,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的毕业生,在同一家单位上班本来就很正常,高考分数差可以达到200分,这个分差,大部分省建筑设计院都有。

user avatar

时也运也命也。

高考规则下的结果,可以接受,值得祝贺。

入学后,希望这位考生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user avatar

不管是利用高考录取规则,还是得益于运气捡漏,总比变更国籍,亦或是高考移民,干净得多。除了祝贺,我着实想不到其他的词语来恭喜这位同学。

按照知乎惯例,非劝退专业所剩无几,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处于尴尬的境地,如同难兄难弟一般,大哥莫说二哥。当然,真心实意的建议是要听的,毕竟过来人的经验多少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位同学去医学部读护理,我在光华管理学院念金融,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前程,说不定未来我混得更凄惨。至于知友们担心跟不上,半途而废,大可不必这样想。北大的本科课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我深信勤能补拙,顺利毕业不难做到。

就业工作的事,我不想讨论。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所获得的乐趣,大抵没有几个人能体味得到。凡尔赛的前提是,我不受经济压迫。

user avatar

​果不其然,这种新闻一出来很多人开始咕嘟咕嘟冒酸水了,这考生血赚好吧,幸运的一塌糊涂。就像去年捡漏北大的河南考生,一群人假惺惺“关心”别人跟不上怎么办,其实心里想的是要不换我去吧。或者心里难受,就想方设法膈应别人。包括以及三本二本考上清北研究生的新闻也是 ,大多数人都是拼命酸,就是不肯承认别人的运气和努力,也不看别人多少分,网络真的太暴露人性了。比一本线高一分,只能读个中等偏上的二本,好二本超一本线很多分的。现在可以读北大,北大护理毕业证它也是北大,也可以享受北大的超级资源和名誉。我虽然一再强调专业的重要性,那是在学校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在北大和二本这种天差地别的对比下,专业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拿协和护理说事,学校层面,协和和北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别好吧,在中国大学中,清北就是泰山北斗的存在。当然北大也有混的差的,那只能说枉费这么好的资源和平台。

有人说护理学将来伺候人,端屎端尿,这就是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了,故意混淆护士和护工,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真不懂。护理学≠护理≠护士,北大护理学跟二本三本大专护理学也不是一码事。

北大护理学大把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出国的也不少,也可以保研其它专业,去年还是前年,武汉大学法学就收了好几个北大护理学专业的保研生(下图)。也可能有机会转专业、走人才引进、选调。研究生一样跨考其他专业,比如公卫、检验、基础医学等。如果大学期间入伍,两年后回来转专业相当容易。以北大为平台去各行各业的也有。就算是做护理工作,那也是顶级医院在编人员,比读二本强多了。做了护士工作不代表到头了,一样可以在职读研读博,你听说过副教授级别护士吗?


其实护理学除了护士可以做的多了去了。疾控、防疫、妇幼保健站、血战等技术人员、医疗机械、药厂(生物科技公司)的业务人员,这个并不一定是药代,以及临床监察员(CRA);保险公司的医疗相关部门,险种设计理赔等, 企业高级医疗保健顾问;实力雄厚的外资民营医院护理部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对英语要求高一些。管理方式偏向于外企管理,薪资待遇也非常好;

医学类自媒体、医学刊物等,女生更合适;

老师和科研人员,这个要博士(最起码硕士)了;营养学、公共卫生、或者做集团或者私人医疗保健顾问等;无国界医疗组织(NGO)的;

考外国护士执照去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就业、移民,这些国家比较缺护士,待遇比国内好太多,也没那么累,更不会受歧视,甚至有处方权。

user avatar

捡到漏固然好,但是不能把捡漏当饭吃。

如果把捡漏当饭吃,不就成了现实版本的守株待兔。

所以对这种新闻有什么好宣传的。

user avatar

护理专业。是因为没人选啊! 护士比医生辛苦多了,我一个亲戚上了护理专业,实习天天抬病人,毕业果断找其他职业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