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南京大学一支教团在云南遭当地游民性骚扰,女学生洗澡被偷拍传播一事?反映了哪些问题?

回答
看到南京大学一支教团在云南遭遇如此令人发指的事件,真是既心痛又愤怒。这件事不仅仅是孤立的性骚扰和偷拍传播事件,它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值得我们仔细剖析。

事件本身带来的冲击和恶劣影响:

首先,这件事情的发生本身就是对受害女学生的巨大伤害。她们满怀热情和理想前往云南支教,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去帮助当地的孩子,却遭遇了如此恶劣的侵犯。这种身心上的创伤,尤其是被偷拍并传播的隐私泄露,对她们的个人生活、名誉甚至未来的心理健康都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想象一下,自己最私密的时刻被公之于众,那种无助、羞辱和恐惧是难以言喻的。

其次,这暴露了当地社会在治安管理、法治意识以及社会道德方面的严重不足。支教的老师们是作为客人、作为教育的使者来到这里,却受到了如此不尊重的对待,这实在令人寒心。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践踏,也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挑战。

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

1. 性别暴力和性骚扰的普遍性及隐蔽性:
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 这类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根植于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女性的物化和不尊重。某些男性将女性视为可以随意侵犯的对象,缺乏基本的性别平等意识。
“游民”行为的背后是缺乏约束和监管: 事件中的“当地游民”并非是凭空出现的,他们的行为反映了在特定区域,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法治震慑,一些边缘群体或者有不良倾向的人,更容易游离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外,肆无忌惮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偷拍与传播的链条式犯罪: 偷拍只是第一步,随后的传播更是将伤害放大无数倍。这暴露了网络时代下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以及某些人道德沦丧、以传播他人隐私为乐的扭曲心理。这背后可能存在利益链条,例如通过付费观看、传播色情信息等方式牟利。

2. 边远地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薄弱:
基层管理和治安问题: 事件发生在云南某地,这或许也暗示了在一些边远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治安巡逻力度以及对不法行为的快速反应能力可能存在短板。当地方缺乏有效管理,不法分子就容易滋生。
法治意识的淡薄: 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法治国家,某些地区或某些群体对于法律的敬畏感仍然不足。他们可能不清楚偷拍、性骚扰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或者即便知道,也认为自己不会受到惩罚。
对外来人员的安全保障缺失: 支教团队是外来人员,他们的到来本应受到当地社会的欢迎和保护,但事件发生表明,地方在保障外来人员人身安全和隐私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这会让任何有志于到边远地区贡献力量的群体产生顾虑和担忧。

3. 教育与社会道德的脱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对接: 南京大学的支教活动是高等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性的体现,但这次经历却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遭受了重创。这提示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和规避风险,如何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保障学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社会公德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单纯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如何在基层社区、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中普及尊重女性、尊重他人的基本公德,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 对“支教”模式的反思:
安全性评估不足: 虽然支教是充满意义的公益行为,但在组织实施前,是否对目的地进行过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估?是否与当地政府部门或社区达成了有效的安全保障协议?
培训内容需要更新: 对前往支教的老师们,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对突发情况的培训?包括如何识别潜在危险、如何及时求助等。
后期支持和危机处理机制: 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和相关机构是否有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危机处理机制来帮助受害者?这包括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安全转移等。

5. 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的作用:
提升公众意识: 这类事件的曝光,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性别暴力、隐私保护以及基层治理问题的关注度。
舆论监督和问责: 公众舆论的压力,也能够推动相关部门采取行动,加强管理,追究责任,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南京大学支教团在云南遭遇的不幸事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它不仅是对受害学生个人的侵害,更是对我们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法治建设水平、性别平等意识以及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拷问。我们需要认真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每一个在偏远地区奉献的教育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件事背后,是关于信任的破裂,是关于希望的刺痛,更是关于社会责任的重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因为如此,所以云南需要更多的教育。

最开始必须严厉谴责这些性骚扰的人,更支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同时呼吁广大支教朋友保护好自己。

接下来说一下话。

在中国有一些区域由于天然的地理劣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形,造成了很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典型的就是西南地区云贵川。这里尤其以云南为典型,这里云南的朋友也不要激动,这是客观事实。举个栗子,去年云南省全省的GDP还不及江苏苏州市的水平(16282亿 vs 17320亿),你就能感受到这个差异了。

而贫穷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比如典型的就是教育问题。云南当地的教育在全国都是倒数的,这一点可以从历年来云南在各种大型竞赛中的成绩看得出。

再加上当地客观的劣势,典型的就是缺乏工业基础,导致很多事情都不得不依靠其他方式生活,于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之前备受指责的丽江问题,如果你了解到丽江这个地方基本上是穷的叮当想,旅游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就可以想象那些当地人为了生存,啥都干得出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次发生性骚扰的地方,也是云南较为贫穷的昭通,贫穷必然带来了教育的落后,比如年初的冰花男孩,也是昭通的。

这个小朋友上学需要走一个小时。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客观的地理劣势和发展滞后已经形成了,如何改进?

在我看来,短期内,那就是搞基建呗,学学贵州大建设然后吸引凤凰来,但是考虑到云南自己对工业的抗拒(尽管这种抗拒并不见得是坏事,毕竟云南污染的治理难度更高,而且加上云南处于长江上游,一旦污染了,整个长江经济带都可能受到影响)。

而长期的话,我认为百年树人更关键,所以更需要教育,教育才是改变一个地区总体发展的根本法宝,这也是我国这几十年摸出的一块重要石头。科教兴国嘛。

不过囿于客观的现状,云南在教育上的投资必然不足,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的支援,这里的支援就包括支教。


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像是洗地文?我tm都觉得像了,其实和我有多大关系?我又能改变多少?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这种游民骚扰问题,客观存在,看当地对事情的处理也是非常的及时,可以说看得出当地对南大这些人中龙凤们来云南支教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那么多村民,不可能24小时监控的,所以只能做出这种处理。

标签化一个区域的人其实是不合理的,穷不等于淳朴,当然穷也不等于刁民。

但是,我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就影响了人们支教的想法,毕竟这些落后区域,真的需要大量的教育支持。


当然,最后的最后,还是特别要强调,支教学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任何时候,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可以让位。


如果一片地区被黑暗笼罩了,那么这些支教学子,就是一盏盏明灯去照亮这些区域。如果因为当地发生了这种事情就导致支教人再也不来了,那么,这些区域,只能越来越封闭,一直笼罩在黑暗中。

愿作恶者受惩,愿围观者惊醒,更愿支教者不忘初心。

user avatar

贫穷,偏远绝不等于友善和淳朴。过去有句话叫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虽然有点过了,但其实还是有些道理的。


给你们讲个事。我本科的时候经常去川西和西藏玩。可能去了很多次吧!具体多少次记不清了。路上对有个地方,印象可以说极其深刻。这个地方在从四川的马尔康开车出去过了一段。那个地方山高林密,极其险要。我听司机师傅讲说这个地方的藏民啊。过去其实都是抢劫杀人劫车的。说曾经有军车都在那个地方被劫走过。后来怎么办呢,就是国家在修新的道路的时候专门从山顶上走。去川西骑行的大都知道(我一般是大巴,骑行的话太累,而且我不放心骑车)晚上睡觉,帐篷要支在自动提款机附近,因为有摄像头。可能很多孩子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当然其实我也是)而且基本没什么社会经验,尤其是去这种地方的经验。有一些过于美好但不切实际的想象吧。不管有没有,永远记得保护自己。


还有一回。是我长辈的一个朋友,带了个车队从杭州开车去泰国玩。这一帮基本都是IT业人士。路上经过云南贵州交界的民族地区啊。他们遇到了这么个事。他们车队最前面撞死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一头牛。结果眼看着旁边哇,是没有人的。突然之间围上来一群人。说的是,这个牛啊,他以后要生小牛,小牛以后还有小牛,开了个天文数字的赔偿款。我长辈的那个朋友也是多年经商,在外面很牛气的,一开始说这不是敲诈么,咱开车踩油门开过去就是了。结果他们车队里有一个很有经验的,过去直接拿了一沓钱递给他们一个老大爷,接着开车就走。


后来才知道,说如果在那个地方胡乱纠缠,弄不好整个车队都能在大山里被砸掉。


这个事情当然可能是一个传说。我后来也请教了老家在川西的同学和好友到底有没有这种地方。不过,这种路上的段子,它不可能是完全的空穴来风。


我还有一个印象极深的事情。我曾经听一个兵站的战士讲他曾经负责过解救尼泊尔那边送回来的被拐卖的文艺女青年。


边远有可能是淳朴,也有可能意味着不开化和罪恶。什么地方都有坏人,没必要把一些不太现实的期望加在不同的地域上面。当然请很多年轻人不要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不过,也可以有一点对社会,人心的体察。


说来我有一位当年的同学从耶鲁毕业以后(耶鲁毕业生回川做公益 春熙路帮老乡卖橙子),选择的是去农村扶贫。他们做的东西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一方面是扶贫,另一方面其实是创业。他们用互联网等方法帮农民去卖掉自己的农产品,这样自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循环了。本来是苦寒之地的瑞典在近代也可以靠渔业积累财富;我想其实中国的许多农村也是可以的。除了这种半创业半公益,支教恐怕其实也是很好的。但为了这种事情吃亏恐怕不值。你们需要有慈善的内心,但也不妨有一点机敏,沉稳和必要时候的狡猾。比如,如果是我,肯定会在一开始就搞清居住地附近哪里有警察局?如果恰好会写一点程序,高德,百度或者谷歌的API调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方案了。


正好我在写这样的代码。很简单:有地址就可以。我们可以用这个点为一个圆心,然后找到,半径5000米以内的所有警察局。以下是结果。



看,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其实很轻松的就能定位当地的警方之类的信息了!包括电话都可以挖出来。


在这我坚决反对地图炮。就事论事就行,有话好好说。评论区涉及地域,民族的挑拨我可能会举报。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其实这就是一个悖论了。我坚信只有教育,城市与乡村建设以及工业化才能改变他们许多人的命运。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才可以让他们逐步放弃野蛮的习惯,成为文明的子民。而这一切根源正是教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