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定要结合着一起看。这几天的 CCTV 连续播出的《新春走基层:小儿科无小事》,我每天中午吃饭都会看到。CCTV的新闻从来不是瞎塞进去的,尤其是当一件事情成为一个专题反反复复讲,你就得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一定是上面关注,向相关人员传达政策走向,更是希望广大群众知晓。
果然,国家卫计委就发了这么一个通知《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
儿童的季节性疾病,每年都高发啊,为什么此时要大说特说?
因为每次季节性疾病高发期,都是对儿科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而最近,决策者发现,我国的儿科体系已经顶不住这样的压力,要崩盘了。
其实崩盘的迹象在最近一年已经越发明显,由于儿科医生流失,南京、广州、上海等地都有儿科或者儿科急诊出现关门、停诊的情况。停诊意味着相关医疗单元服务能力的彻底丧失。与此同时,卫计委对儿科的医师资格放低了标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儿科人才不断流失的问题。
从业者用脚投票、管理者饮鸩止渴,这两条都是药丸的铁证。而这次还得添加若干条。既然都这样了,那评价前先补几刀也无妨了:
回过头来看一下
卫计委的通知。
说去说来,几个意思:
第一,是希望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来分流患者,政策上要鼓励在基层首诊,也要求大医院把儿科病人往基层转。
第二,是要各地区的卫生部门把一些分散儿科资源集中起来。
第三,是要大医院去培训基层机构,提高其儿科水平。
第四,是要让大医院儿科多去基层走走穴,让群众知道基层的儿科也是不错的。
第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第六,儿科医生不够,就把内科医生拿来培训下将就用。
第七,加强对季节性疾病的宣传,希望以此降低发病率。
前面 CCTV 《新春走基层:小儿科无小事》的高规格报道(相对而言)让我产生了相关部门会痛定思痛、改变儿科现状的错觉,而这个通知却暴露他们在裸泳:
对于未来,预测一下,Flag 立在这里,大家就当小说看:
卧槽,劳资辛辛苦苦逃离了儿童医院,卫计委来这么一条,白瞎了啊!
儿科不够,内科来凑;
内科也不够,兽医来凑;
兽医还不够,法医来凑。
我看挺好。
我一直很担心一个法医朋友,他看起来太孤僻阴郁了,大概是平时很少和患者交流聊天吧。这下好了,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能变开朗点了。
其实最让我感到恐惧的是:我朝的儿科窘境已致如此地步,然而切身利益最受影响的广大人民群众,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现状的可怕。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活跃的以育龄妇女居多(……),而且或多或少和医疗有一点关联,在这样的前提下,每次我转发和儿科危机有关的内容,一般都没什么人关注,也就几个还在当一线医生的发发牢骚,然而如果我晒个美食宠物什么的,立刻大批回复。我问过一个与医疗行业没有关联的朋友,是否了解我国儿科的现状,她想了想,说看过我在微信发的东西……的标题,她觉得那不过是危言耸听,“实在找不到儿科医生了我还可以咨询你嘛,”她说。
咨询我?哎,自家人知自家事,我一个脱离临床三年的前普外科医生,哪里看得了儿科的问题。
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人民群众自身的问题,而是政府的刻意引导,似乎觉得现在还不是把这个盖子猛然揭开的最佳时机,只是时不时放点风出来,搞个低烈度纵火。等到纸包不住火了,干脆掀桌,来个行业大洗牌,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