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教师的上课,不能让人兴奋,而是昏昏欲睡?

回答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曾有过“老师一讲课就犯困”的经历。这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 教师自身因素、教学内容与方式、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环境 等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教师自身因素:

缺乏激情与热情: 教师如果对所教授的学科本身缺乏热爱,或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消退,这种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学生。当老师自己都显得枯燥乏味时,学生自然难以被点燃学习的火花。
单调的教学风格:
“照本宣科”: 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让人昏昏欲睡的教学方式就是完全按照教材或教案逐字逐句地念。这种方式缺乏互动和变化,学生只需要被动接收,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乏味。
单一的语速和语调: 长时间保持一种平缓、没有起伏的语速和语调,就像催眠曲一样,很容易让学生的大脑进入休息模式。即使内容本身有趣,单调的呈现方式也会大打折扣。
缺乏肢体语言和表情: 站着不动,面无表情,眼神只盯着书本或屏幕,这种僵硬的姿态会让教学过程显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不善于与学生互动: 有些老师不习惯提问,或者提问后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或者只回答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就变成了一场独角戏,学生参与度自然不高。
准备不足或过于依赖经验: 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因为长期教学而产生惰性,认为凭经验就能讲好课,而忽略了对课程的创新和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不足则会导致课堂内容混乱,逻辑不清,自然难以吸引人。
知识更新缓慢: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迅速的学科,如果教师的知识体系停留在过去,不能将最新的理论、案例或技术融入教学,课堂内容就会显得陈旧和缺乏吸引力。
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不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点和认知水平,导致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或者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都会降低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二、 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问题:

内容本身枯燥且缺乏关联性: 虽然我们常说“万物皆可教”,但有些学科本身包含大量抽象的概念、理论或公式,如果教师不能巧妙地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兴趣或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就容易显得枯燥无味。
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纯粹的讲授法: 大部分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缺乏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依赖PPT但PPT本身乏味: 一张张密密麻麻布满文字的PPT,如果没有精美的设计、生动的图片、引人入胜的图表,甚至只是把讲稿内容搬到PPT上,效果不亚于照本宣科。
缺乏视觉元素和多媒体运用: 现代学生习惯于接受更丰富的感官刺激。如果课堂缺乏视频、音频、动画、模型等多元化的教学工具,难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实验或实践机会少: 理论知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很容易变得抽象和难以理解,也缺乏趣味性。
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与学生预期不符: 如果学生不清楚这节课到底要学到什么,或者认为所学内容对自己没有价值,学习的动力自然会减弱。
课堂节奏把握不当: 过快或过慢的节奏都会影响学习效果。过快会让学生跟不上,过慢则容易让人失去耐心和兴趣。

三、 学生个体差异:

缺乏内在学习动机: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对所学学科本身没有兴趣,或者认为这门课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无关,就很难被激发学习热情。
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学生可能经历了一天的课程,或者前一晚没有休息好,身体或精神上处于疲劳状态。此外,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学生更容易受到手机、社交媒体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学习风格不匹配: 有些学生是视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看图表、视频来学习;有些是听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听讲、讨论来学习;还有些是动手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匹配,就会出现“听不进”或“学不会”的情况。
对学科基础掌握不牢: 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相关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就会在课堂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放弃心理,表现为昏昏欲睡。
情绪和心理状态: 学生可能正经历着青春期的烦恼、考试压力或其他生活中的不愉快,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四、 学习环境因素:

教室环境不适宜:
温度和湿度不当: 过热或过冷的教室容易让人感到不适,昏昏欲睡。
空气不流通: 密闭的教室缺乏新鲜空气,容易让人感觉闷,产生疲劳感。
灯光昏暗: 柔和或昏暗的灯光虽然有时有助于放松,但在学习时容易让人昏沉。
座位安排不合理: 如果座位之间距离太近或太远,或者座位不舒适,都会影响学生的专注度。
课堂纪律松散: 如果课堂上存在太多干扰因素,比如学生随意讲话、玩手机,老师又未能及时制止,会打断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习氛围。
时间安排不合理: 有些课程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或最后一节课,学生容易因为前面课程的疲劳或对课间休息的期待而进入“放空”状态。

总结来说,导致大多数教师上课昏昏欲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方法、内容的趣味性和关联性,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努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学校需要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和环境;学生也需要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积极与老师沟通反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东方的老师,在讲课讲得让人有兴趣这方面,算是还可以得了吧?

但是无论是当年的老罗还是后来的其他老师,大家一致的反映是,一讲段子,大多数学生兴致十足,一旦开始正式讲课,直接睡倒一半。

包括《百家讲坛》以及很多电视和网络节目上的各种名师,你之所以觉得有兴趣,是因为他们故意在降低门槛,并且想让你听的也不是什么专业知识。比如说,复旦大学的沈逸,在网上的节目听着还挺有意思,但你要真去上真正的国际政治课,你还是能听睡着。

所以,但凡是老师的当的久一点,大多数人都会把精力放在那些愿意听课的人身上。因为如果为了迁就那些不爱听课的人,而故意把课讲的水一点,实际上是等于浪费了那些真正对这个课感兴趣的人的时间。

user avatar
  1. 学生不知道为啥上课
  2. 老师不知道为啥讲课
  3. 双方不知道如何交流
user avatar

你是不是以为老师在给你上课?其实并不是!

如果你觉得听老师的课会昏昏欲睡的话,没关系,因为老师其实并不是在给你上课。

他是在给那些真正想听课的同学上课。

真正想听这堂课的同学,想在这堂课上学到东西的同学。他们会自觉地记好笔记,认真听课。不做小动作。

相反,觉得昏昏欲睡的同学是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那么做老师的,又何必来迁就你呢?毕竟不是四海之内皆你妈。

这就好比我把饭菜做好了,放在桌子上。想吃的同学会自己找碗筷来吃。而觉得昏昏欲睡的同学,则是希望老师端着碗筷,走到跟前一口一口的喂你。

你这不是扯淡吗?要是老师真的端着碗筷,一口一口的喂你,这样对其他自己吃饭的同学,是不是很不公平啊?

作为老师相关的知识我已经传授了。够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努力的程度了。

你或许会觉得不公平。你甚至会觉得老师在浪费你的时间,不过老师并不在乎。在他的眼里,你的时间根本不值钱。

他这样做的确是耽误你的时间了,但是你的时间都是用来玩和睡觉的,耽误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要老是以为自己是丑小鸭,在老师的眼里,你只是妨碍丑小鸭努力的那群鸭子中的一只而已。

user avatar

昏昏欲睡是因为学生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

就好像看英语原版书或者艰深的学术论文,如果途中遇到障碍看不懂,但又不得不往下翻(对比到课堂,就是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后续内容),那自然是昏昏欲睡。因为信息压根没有输入到大脑。

也就是说,老师的输出量超过了学生能接受的输入量,学生断连了,老师又没有发现这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曾有过“老师一讲课就犯困”的经历。这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 教师自身因素、教学内容与方式、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环境 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教师自身因素: 缺乏激情与热情: 教师如果对所教授的学科本身缺乏热爱,或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消退,这种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学生。当.............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学习者和开发者都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依然在很多高校课堂上见到 C、C++、Java 的身影,而 Rust、Go、Scala 这样被认为“更强大”的语言却不那么普及呢?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高校不愿意教”或者“这些新语言不够好”。我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界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实验性强的科学领域,博士后经历似乎是“标配”,而在计算机、商学院、统计、生统等领域则不然。这不是说这些领域就没有博士后,而是其普遍性和必要性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看看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术晋升的路径以及博士后制度本身的意义。1.............
  • 回答
    人大附中本年度选聘教师中大部分为顶尖高校博士的现象,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不仅反映了名校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折射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名校博士为何青睐人大附中?首先,我们得明白,顶尖高校的博士.............
  • 回答
    电影《教父》里,那位被马头威胁的好莱坞大亨杰克·沃尔茨,确实显得有些“乖乖就范”,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胆小或者愚蠢。要理解他为何不报警,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那个时代、那个特定情境以及沃尔茨自身的处境。首先,得明确一点:在《教父》的世界观里,报警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项,尤其是当事情牵扯.............
  • 回答
    教父3里麦克·柯里昂的气质变化,说实话,比起前两部,简直是判若两人。以前的麦克,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子冰冷、沉稳,甚至带着一种压抑的魅力,让人觉得他虽然身处罪恶,但内心深处依然有某种底线,或者说,他是一个拥有强大意志力来控制自己欲望的男人。然而到了第三部,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你看到的.............
  • 回答
    教育部确实有可能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师资,录制中小学的全部课程,并统一全国教育内容。这种做法的潜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争议。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其可行性、优势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弊端。一、教育部集中全国最优秀师资录制课程并统一教育内容的潜在优势:1. 优质教育资源的.............
  • 回答
    国内各大高校之所以普遍选用谭浩强的《C 程序设计》作为教材,并非是某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历史悠久与市场占有率的先发优势: 最早的中文C语言教材之一: 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版了,当时国内计算机教育刚刚起步,.............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存在,很多家长在带孩子时,看到年轻女性,即使对方看起来与孩子年龄差距不大,也会教孩子称呼“阿姨”。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原因,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尊重和礼貌的传统观念的延续: “尊老爱幼”的文化根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即使是年轻的女性,在传统观念里,一.............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 回答
    梵蒂冈教宗向中国发送电报确实会引起相当大的震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宗教和历史原因。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梵蒂冈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 全球天主教的精神领袖: 梵蒂冈作为天主教会的中心,教宗是全球超过十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他的言论和行动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和.............
  • 回答
    说实话,你认为一个有神论者听到你是飞天意面教徒会“受到巨大的伤害”,这本身就很有趣,也暴露了一些深层的东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啊,知道了”就能过去的事,它触及到了许多敏感点,尤其是在对方对你的信仰本身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伤害”这个词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什么。对一个有神论者来说,他们信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确实不少健身博主在推荐给大体重人群的运动时,会反复强调“不伤膝盖”,而游泳这个选项似乎不像他们口中那样被频繁提及。但这并非意味着游泳效果不好,而是背后有一些更细致的考量,以及健身博主们基于自身定位和传播策略的侧重点不同。咱们掰开揉开了聊聊。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泳对大体重人群来说,.............
  • 回答
    理解美国和中国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截然不同的看法,需要深入分析两国政治、文化、媒体环境以及各自国内的社会经济背景。这个问题涉及面广,我们将分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厌恶:在美国,对特朗普的厌恶是多方面的,并且根深蒂固。这不仅仅是政治观点上的分歧,更涉及.............
  • 回答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曾响彻网络,激起了多少人心底对远方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如今,说出这句话的网红教师李老师(我们就姑且这么称呼她吧)回到了郑州,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从辞职看世界到回归现实,这中间的落差有多大?当轰.............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一个活泼好奇的孩子,被浸泡在“知乎大V”们构建的知识海洋里,那画面,嗯,颇有几分意思。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景象,绝对不带机器味儿,就当是咱俩坐在路边,吹着晚风,聊天的感觉。首先,这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那叫一个“杂糅”。你想啊,知乎上的大V,那是五花八.............
  • 回答
    嗨,新晋的政法学子们!恭喜你们即将踏入梦想的大学殿堂!作为一名过来人,我特别理解你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既期待又有点小忐忑的心情,尤其是提到“数学”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政法类的数学要求不高,甚至有点望而却步。其实,我想说的是,虽然政法类专业的重点不在于高深的数学理论,但扎实的数学基础对.............
  • 回答
    在《教父3》这部电影里,那处(大约在41分44秒左右)背景中出现的世界地图,确实能给我们一些线索,来推测它大致的绘制年代。你观察得很仔细,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地图相比,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格局和地理认知的变化。首先,我们得从地图的整体轮廓说起。仔细看地图上各大洲的.............
  • 回答
    眼瞅着教师编制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少人都盯着这块“香饽饽”,尤其是看着身边那些考上编制的朋友们,那种安稳、体面的样子,再看看自己摸爬滚打的现状,心里真不是滋味。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教师编制如此让人趋之若鹜?说实话,这玩意儿好在哪儿,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最直接、最实在的,就是铁饭碗的 নিরাপ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